Workflow
一带一路
icon
搜索文档
客货两旺!上半年中老铁路跨境运输创历史新高
快讯· 2025-06-30 10:23
中老铁路跨境运输表现 - 上半年磨憨铁路口岸验放出入境人员14 5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16% 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 [1] - 验放出入境列车4400余列次 同比增长6 4% 创历史新高 [1] - 上半年进出口货运量超330万吨 同比增长超9% [1] 货运覆盖范围及品类扩展 - 跨境运输货物累计超1300万吨 覆盖老挝 泰国 越南等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1] - 运输品类由初期橡胶 化肥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 光伏 通信 汽车等3000多种 [1] 对沿线经济影响 - 促进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 [1] - 推动国际经贸往来 [1]
2025年中国防雹网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供需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冰雹、大风等极端天气频发,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30 09:35
按网孔形状不同,防雹网可分为月牙形防雹型、菱形防雹网、长方形防雹网等类型;按架设形式不同, 防雹网可分为平面式防雹网、单面坡式防雹网、波浪式防雹网等类型;按网目孔径不同,防雹网可分为 6mm、8mm、9mm等类型。 内容概要: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我国冰雹灾害频发,使得农业种植领域对防雹 网的需求成为刚性,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了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不断加 大防雹网的使用力度,带动防雹网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此外,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家庭农 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他们对农业防灾减灾设施的投入意愿和能力较强,更愿意采用防 雹网等先进设施来保护高价值的经果林、设施蔬菜等作物,另外,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高 附加值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些作物对雹灾更为敏感,进一步推动防雹网需求增长,庞大的市场需 求带动我国防雹网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据统计,2024年我国防雹网行业市场规模达325.0亿元,同 比增长2.80%。 相关企业:河北春禾防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合肥新大唐工贸有限公司、安徽海义源进出口有限公司、 安平县增达丝网制品有限公司、江苏华昌织物有限公 ...
2025年中国偏光镜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企业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新兴应用领域的拓展,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到300亿元以上[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30 09:22
偏光镜行业概述 - 偏光镜广泛应用于眼镜、相机镜头、液晶显示器等领域,用于改善图像质量和视觉效果 [1] - 按用途可分为滑雪镜、钓鱼镜、偏光驾驶镜等,按材质可分为玻璃、树脂、TAC镜片等,按原理可分为圆偏光镜和线性偏光镜 [3] - 行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95-1999年萌芽期,2000-2010年启动期,2011年至今高速发展期 [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偏光膜(PVA)、保护膜(TAC)、胶粘材料等 [7] - 中游为偏光镜生产制造商,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眼镜、相机镜头、液晶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 [7] 行业发展现状 - 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47.4亿元增长至310亿元 [1][11] - 政府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如2023年国务院印发《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鼓励生产新型显示用光学薄膜材料 [1][11] - 全球数码相机总出货量2024年达849万台,同比增长10%,为偏光镜发展奠定基础 [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但在高端产品和技术研发方面仍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差距 [13] - 主要企业包括杉杉股份、长阳科技、三利谱、恒美光电、盛波光电等 [1][13] - 杉杉股份2024年偏光片营业收入103.22亿元,同比上涨0.25% [15] - 三利谱2024年偏光片生产量3941万平方米,同比上涨45.59%,销售量3307万平方米,同比上涨30.40% [17] - 三利谱2024年偏光片营业收入25.74亿元,同比上涨25.38% [19] 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应用领域拓展至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21] - 国际市场对中国偏光镜产品需求增加,出口业务将成为新增长动力 [22] - 市场集中度将提高,龙头企业如恒美光电计划扩建产能,预计2027年新增1.4亿平方米偏光镜产能和1.7亿平方米配套膜材产能 [24]
黑河市前5月外贸总值同比增32.3%
搜狐财经· 2025-06-30 08:44
进出口总值及增长 - 2025年前5个月黑河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2.3亿元,同比增长32.3% [1] - 出口29亿元,增长40.5% [1] - 进口123.3亿元,增长30.5%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总值133.4亿元,增长36.8%,占比87.6% [1] - 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出口总值17.9亿元,增长13.3%,占比11.8% [1] 企业类型分布 - 国有企业进出口总值119.6亿元,增长33.4%,占比78.5%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32亿元,增长26%,占比21% [1] - 外资企业进出口总值6881万元,增长575.4%,占比0.5% [1] 主要贸易伙伴 - 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152亿元,增长33.9%,占比99.8% [1] -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8.7亿元,增长50.8% [1]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口123.3亿元,增长30.5% [1]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15.9亿元,增长5.9% [2] - 农产品出口4.1亿元,增长89.3% [2] - 钢材出口4145万元,增长211.2% [2] 进口产品结构 - 粮食进口2.3亿元 [2] - 食用油进口4396万元 [2] - 木及其制品进口818万元,同比增长115.9% [2]
许昆林在苏州会见企业负责人
苏州日报· 2025-06-30 06:38
合作签约 - 苏州工业园区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举行签约仪式 [1] -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中国区运营总部项目落户苏州 [1] - 江苏省长许昆林会见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创始人阿布纳扬并共同见证签约 [1] 合作背景 - 中沙关系全面快速发展 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1] - 江苏是中国对沙特交往的重要省份 将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1] - 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早 产业规模大 合作空间广阔 [1] 合作内容 -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将在新能源电力 绿氢 海水淡化等领域加大投资 [2] - 合作将打造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1] - 沙特公司希望借助江苏新能源产业资源丰富 基础雄厚的优势 [2] 合作意义 -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坚定看好中国及江苏市场 [2] - 合作为企业扎根江苏打下坚实基础 [2] - 江苏省欢迎更多外资企业布局优质要素和高端项目 [1]
黑龙江哈尔滨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 哈尔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被纳入2025年度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1] - 采用"政府规划引导、国有企业主导、各方主体协同"模式,组建"1+10"枢纽企业联盟 [2] - 枢纽位于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占地面积21774万平方米,设置九大功能区 [2] 物流枢纽运营数据 - 2024年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1407万吨,同比增长72% [2] - 开通16条国际货运航线,包括莫斯科、首尔等 [2] - "哈尔滨-莫斯科"全货机航线货运量5018吨,占对俄航空货运量80% [3] 产业集聚与战略定位 - 吸引中邮、俄速通等龙头企业入驻,形成航空物流、跨境电商为核心的临空产业集聚区 [2] - 对俄货邮吞吐量占东北地区93%,覆盖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 [3] - 新增保税航油功能,为航司节省13%燃油成本,吸引5家航空公司加注 [3] 未来发展规划 - 重点强化国际航空货运、跨境电商通关、国际邮件互换等功能 [3] - 构建"铁陆空"三枢纽联动体系,推动物流枢纽向枢纽经济升级 [3] - 力争3~5年内实现航空货邮吞吐量突破24万吨 [4] 基础设施与配套 - 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完善陆空衔接的综合运输体系 [4] - 形成"三纵三横"交通框架,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网络 [4] - 提升与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国家的空运组织效率 [4]
从“历史伙伴”到命运共同体的跨越
经济日报· 2025-06-30 06:03
中国—中亚经贸合作升级 - 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从商品贸易迈向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在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汽车、冶金、纺织和石化等领域完成合作项目,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整合共享 [1][5] - 2023年成立元首会晤机制,建立六国经贸、海关、农业、交通、产业投资等部长级会晤平台,合作机制化建设不断完善 [2] - 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额从2013年3120.4亿元增至2024年6741.5亿元,增长116%,年均增速7.3%,高出中国整体进出口增速2.3个百分点 [4] 基础设施与贸易便利化 - 中吉乌铁路、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塔城—阿亚古兹铁路和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D线等项目推进,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4] - 开通8条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中亚国家超4000家企业和百余种农食产品获准对华出口 [2]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实现互免签证,简化出入境程序,提升公路铁路互联互通水平 [7] 产业与投资合作 - 升级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投资协定,启动与吉尔吉斯斯坦服务贸易和投资协议谈判 [3] - 中国参与中亚技术、能源、工业、航天项目,支持经济数字化转型,推动新能源产业合作潜能释放 [3] -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对中亚经济拉动效应显著,尤其在基础设施、贸易便利化、能源合作领域 [4] 人文与机制建设 - 人文交流机制化发展,涵盖文化、教育、旅游、媒体互动,"友好城市""留学生互派"等机制增强民心相通 [7] - 2025年至2026年定为"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以绿色、开放、廉洁为支柱推动可持续发展 [1] - 2022年提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2024年签署12份合作文件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6][7]
深刻理解把握“中国—中亚精神”的宏阔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6-30 06:01
中国—中亚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 习近平主席首次系统阐述"中国—中亚精神"的核心内涵为"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这一理念是对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历史演进的理论升华 [1] - "中国—中亚精神"具有深厚历史根基,根植于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巩固于建交30多年的团结互信,发展于新时代的开放共赢 [2] - 中国与中亚的交往史跨越千年,古丝绸之路是双方文明互鉴、共同繁荣的历史见证,当前中国同中亚五国已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3] 中国—中亚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 2022年1月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总结双方30年合作的成功密码为"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 [4] -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历史新阶段,六国元首共同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世代友好原则 [9] - 中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和示范区,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欧班列等重大项目显著提升了中亚地区的发展动能与国际联通水平 [10] 中国—中亚合作的未来方向 -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以"中国—中亚精神"为引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聚焦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绿色矿产、农业现代化等领域实施更多具体项目 [11] - 中亚五国正在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如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乌兹别克斯坦"新乌兹别克斯坦"2022—2026年发展战略等,这些战略体现出深化区域经济协作的共同愿景 [12] - 中国将继续优化与中亚国家务实高效、深度融合的合作布局,在数字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等方面加强合作,加速各国的现代化进程 [13]
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6-30 06:01
中国—中亚峰会核心成果 - 习近平主席提出以"中国—中亚精神"引领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1] - 六国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实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双边和区域命运共同体"三个全覆盖"[6] - 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达94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签署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等合作文件[7] 经贸合作进展 - 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 中哈第三条铁路规划推进 中塔公路二期修复进展顺利[7] - 成立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 聚焦贸易畅通、产业投资等六大优先方向[7] - 能源矿产、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拓展 传统领域合作水平持续提升[7] 区域一体化进程 - 中亚国家签署《21世纪中亚睦邻友好与合作发展协议》 地区一体化迈入新阶段[3] - 中亚地区向全球"枢纽地带"转型 中国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化整合[4] - 中国与中亚友城数量突破100对 增设文化中心、高校分校及鲁班工坊等人文项目[9] 安全与治理合作 - 共同打击"三股势力"及跨国有组织犯罪 实施平安城市项目和联演联训[8] - 践行全球安全倡议 维护网络和生物安全 帮助阿富汗重建[8] - 维护正确二战史观 反对霸权主义 捍卫国际公平正义[12] 战略定位与愿景 - 中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首倡之地和示范区[11]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亚发展转型形成战略协同[5] - 以"五大家园"为共同愿景 规划下一个"黄金三十年"合作蓝图[12]
令人钦佩的宽广胸怀和非凡气度(大道之行)
人民日报· 2025-06-30 06:01
中日关系与领导人交流 - 鸠山由纪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的领导力,称其胸怀宽广、气度非凡,是睿智的大国领导人 [1] - 2009年12月14日习近平与鸠山由纪夫首次会见,就两国关系及国际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1] - 鸠山由纪夫多次与习近平主席会面,感受到其对国际格局和日中关系的独到见解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鸠山由纪夫的东亚共同体构想有相通之处 [1]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 [1] - 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中国积极担当大国责任 [1] 文化交流与合作 - 鸠山由纪夫认为"和为贵"与"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思想对促进国际理解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 - 习近平主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应用到现代政治中,值得尊敬 [1] - 鸠山由纪夫希望东方思想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在世界上得到更广泛传播 [1] 中国发展与人民情怀 - 习近平主席从基层干部成长为领导人,丰富经历使其深入了解人民需求和世界局势 [1] - 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主席对偏远地区民众的关怀体现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1] - 始终与人民在一起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重大成就的秘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