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

搜索文档
两大CEO多项分歧曝光,OpenAI与微软的“最佳合作”要破裂?
创业邦· 2025-05-02 10:45
来源丨凤凰网科技(ID:ifeng_tech) 作者丨箫雨 北京时间4月29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曾表示,OpenAI与微 软拥有堪称"科技界最好的合作关系"。然而,这段硅谷"联姻"已经岌岌可危。 但是,这一合作关系如今已经变得紧张。据熟悉双方关系的人士透露,奥特曼与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 (Satya Nadella)在多个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其中包括:微软为OpenAI提供的算力、OpenAI给予微软使 用其模型的权限,以及OpenAI是否很快就能开发出通用人工智能(AGI),也就是智慧水平与人类相当的 AI。 雪上加霜的是,纳德拉还把提升自家Copilot(ChatGPT对手)的销量和使用率作为优先事项,并在去年聘请 了一位奥特曼的对手,秘密启动了为微软开发AI模型的项目,希望减少对OpenAI的依赖。 尽管双方都在为分道扬镳做准备,但是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的关键时刻,他们依然对彼此拥有巨大的影 响力。 据知情人士透露,微软实际上可以阻止OpenAI重组为独立营利性公司的计划。如果这一转型无法在今年 年底前完成,OpenAI可能会损失数百亿美 ...
人潮中的C位!华为Mate 70系列带你解锁五一出游满分体验
环球网· 2025-05-01 18:11
旅游行业趋势 - 今年五一国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20%,出境游订单量激增150% [1] - 游客偏好转向"宝藏县城深度游"和"海外小众目的地" [1] - 拼假成为主流出行方式 [1] 华为Mate 70系列功能亮点 AI智能助手 - 小艺智能助手融合盘古和DeepSeek双模型,具备真人感对话和生成式AI能力 [3] - 可根据预算、人数、天数等参数自动生成个性化旅游攻略 [3] - 提供"防坑指南"和免税店购物建议等实用功能 [3] 摄影功能 - AI主角时刻功能可实现"人物定格,背景动态模糊"效果,解决人群密集拍照问题 [9] - 业界首发150万多光谱通道红枫原色摄像头,精准还原真实色彩 [12] - 5000万像素超聚光主摄可应对极限逆光场景 [12] - 4800万超聚光长焦微距摄像头支持2.5cm微距拍摄 [12] 通信功能 - 第二代灵犀通信技术保障拥塞网络和弱网场景下的稳定连接 [15] - 双卫星通信支持无地面信号区域收发短信和拨打电话 [15] - 卫星寻呼功能实现一次连星持续在线 [15] 出境便利功能 - 天际通App提供50个国家地区9.9元/天5G高速流量套餐 [17] - 出境易App可一键安装和使用海外主流App [17] - 对20多个热门国家地区的App进行优化分类 [17] 营销活动 - 线下购买可享受国家补贴优惠立减500元 [20] - 部分机型以旧换新补贴最高可达1000元 [20] - Mate 70 Pro+和RS非凡大师机型享12期分期免息 [20]
现实AI究竟如何落地,这些零售消费企业已经探过路了
虎嗅· 2025-04-30 19:01
AI在零售消费领域的宏观视角 - AI已完成从"演化"到"革命"的转变 成为业务主角 具备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教育体系需变革以培养创造力而非应试能力 [3] - 高校角色转变为"联合研发伙伴和人才培养基地" 需与企业建立双向合作 培养既懂AI又懂垂直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6] - 生成式AI驱动营销决策从"提效"走向"模式变革" 通过消费者数字孪生和Agent技术整合多维度信息挖掘趋势与需求 [8] 直播电商与新零售的AI实践 - 交个朋友通过自研中台"朋友云"实现60多个直播间标准化运营 AI赋能选品 内容生成 风控审核及数字人直播 [11] - 天虹股份强调数字化是AI价值前提 本地化部署零售大模型"百灵鸟" 应用于客服 导购 智能推荐等7大场景 [13][15] 美妆快消行业的AI深度应用 - 伊利集团全产业链嵌入1000+算法模型 通过YILI-AI平台打造新型业务 覆盖知识大脑 数字员工 智能客服等领域 [17] - 自然堂实施"三步走"数字化战略 打通一方数据解决90%痛点 AI已在内容生成 智能客服 数据洞察等场景见效 [19] 生鲜餐饮领域的AI平衡之道 - 叮咚买菜以全链路数字化平衡缺货与损耗 将前置仓视为分布式冷链系统 AI推动推荐模式向"行为+知识"转型 [21] - 海底捞探索AI在服务业的温度与效率平衡 重点攻关机器对人际情境的感知能力 辅助而非替代人工服务 [23] 消费电子与时尚产业的AI创新 - Rokid认为AR眼镜是AI最佳载体 通过开放生态实现"科技平权" 推动自然交互与知识平等获取 [25] - 禾观科技将AI作为新生产力 覆盖时尚电商全链路 从趋势洞察 虚拟模特到智能备货 需研发组织敏捷转型 [27] - 惠利玛训练鞋业专用AI 通过知识图谱实现智能企划 款式设计 材料应用 强调现阶段AI仍需人工参与 [29] 行业趋势与成果展示 - 峰会发布《消费零售GenAI最强落地案例TOP10》 涵盖消费者洞察 供应链决策 智能营销等突破性实践 [32] - AI正从技术热点转变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力量 零售消费企业需拥抱AI以赢得未来竞争 [32]
亚马逊(AMZN.US)陷关税困局:保利润还是保份额?Evercore ISI预警股价承压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14:24
关税对亚马逊的影响 - 关税持续升级将迫使公司在"保利润"与"保市场份额"之间做出艰难抉择,近期利润扩张势头或遭逆转 [1] - 关税成本攀升对零售业务构成实质性威胁,公司需在"消化关税成本"或"向消费者转嫁压力"之间二选一 [1] - 若关税长期化,公司可能被迫降价维系竞争力或面临份额流失风险,形成零和博弈 [1] - 若零售价上涨30%,覆盖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广泛客群可能同步收缩需求,消费分层挑战加剧 [1] 资本市场反应与估值逻辑 - 公司年内股价下跌14.9%,若为保市场份额牺牲利润率,估值逻辑将遭受冲击 [1] - 若财报指引暗示利润率承压,股价或将面临新一轮估值重塑 [2] 公司战略与应对措施 - 公司历史上鲜少介入政治博弈,更倾向通过供应链优化消化成本 [2] - 管理层或优先保障市场份额,避免重蹈2019年因涨价导致Prime会员增速放缓的覆辙 [2] - 公司不会因短期阵痛调整其千亿美元级AI与云基础设施投资,维持生成式AI技术竞赛的长期竞争力 [2] 财报关注焦点 - 关税应对成本是否披露具体影响金额或启动新一轮供应商议价,直接影响成本控制和利润水平 [2] - Prime会员涨价策略是否导致订阅用户增速放缓,关乎会员体系收入和用户基础稳定性 [2] - AWS盈利韧性能否继续对冲零售板块压力,成为业绩重要支撑点 [2]
速递|用8000万授权数据挑战Midjourney,Freepik的生成式AI版权新解法
Z Potentials· 2025-04-30 12:25
Freepik发布新型AI图像模型F Lite - 公司推出基于商业授权数据训练的开放AI图像模型F Lite 包含约100亿个参数 与AI初创公司Fal ai合作开发 利用64台Nvidia H100 GPU耗时两个月完成训练[2] - F Lite加入基于授权数据训练的小型生成式AI模型行列 行业趋势显示这类模型数量正在增长[3] - 模型基于8000万张内部图像数据集训练 提供标准版和纹理版两种版本 标准版更具可预测性 纹理版能呈现更优纹理效果和创意构图[4] 模型技术特点 - 标准版严格遵循提示 艺术性较低 纹理版更为混乱易出错 但能呈现更佳纹理效果[4] - 运行F Lite需要至少24GB显存的GPU支持 技术门槛较高[7] - 公司未声称F Lite图像质量优于Midjourney V7等领先图像生成器 目标是公开模型供开发者定制改进[6] 行业背景 - 生成式AI正成为版权诉讼核心 多数公司主张合理使用原则 而创作者和知识产权持有者持反对意见[4] - 其他基于授权数据开发媒体生成模型的公司包括Adobe Bria Getty Images Moonvalley和Shutterstock[7] - 随着AI版权诉讼结果明朗化 基于授权数据的AI模型市场可能呈指数级增长[7]
多邻国全面AI First!AI能胜任的工作,都不再新招人,“等技术100%成熟时就晚了”
量子位· 2025-04-30 12:10
公司战略转型 - 多邻国宣布全面转向AI-first战略,CEO强调即使技术未完全成熟也需立即行动以避免错失良机[2][16][26] - 第一步将用AI替代人工外包工作,并严格控制岗位扩招,仅保留无法被AI自动化的团队[3][4][5] - AI将深度参与招聘、绩效评估等流程,目标是为团队提效而非取代员工,使人类专注于创造性工作[6][7][8] 财务与用户增长 - 公司股价最高突破400美元,当前市值达174.98亿美元[10] - 2024年Q4日活用户4050万(同比+51%),月活用户1.167亿(同比+32%),付费订阅用户950万(同比+43%)[13][36][35] - 2024年全年收入7.48亿美元(同比+41%),Q4收入2.096亿美元(同比+39%),订阅收入占比超70%(同比+50%)[32][33][34] - 全年净利润8860万美元(2023年为161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升至25.7%(同比+8个百分点)[35] 产品与技术应用 - AI生成内容取代人工创作流程,显著加速内容扩展速度[21][22] - 推出AI视频通话功能(Video Call),通过AI角色Lily模拟真人对话辅助语言学习[23][38] - 2024年推出Duolingo Max订阅服务和实时对话功能,数学/音乐课程日活合计300万[37][38] - 计划2025年利用生成式AI优化视频通话体验,并加速扩展语言、数学、音乐课程内容[38] 行业影响与历史背景 - 公司成为AI商业化典范,谷歌已跟进推出基于Gemini的竞品[15] - 类比2012年押注移动终端获得iPhone年度应用的历史,当前AI布局被视为类似战略机遇[18][19] - 自2021年起与OpenAI合作集成GPT-3,GPT-4推出后快速响应,AI敏感度驱动增长[30][31] 用户反馈与挑战 - 部分海外用户公开反对AI战略,威胁取消订阅(如连续打卡1400天的用户)[41][42] - 用户担忧AI战略实为变相裁员,并对AI可靠性存疑[43]
OpenAI与微软“蜜月期”终结?奥尔特曼与纳德拉的AI盟约出现裂痕
金十数据· 2025-04-30 11:46
过去六年里,微软向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注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为其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助力OpenAI推出的ChatGPT获得了每周超过5亿用户。OpenAI则为微软提供了先进的生成式AI工具,也 推动了这家科技巨头股价翻了三倍。 但这段合作关系如今已出现裂痕。知情人士透露,两位CEO围绕微软为OpenAI提供的算力资源、微软 对OpenAI模型的访问权限,以及奥尔特曼领导下的AI系统是否即将实现类人智能等问题,分歧日益加 深。微软CEO纳德拉(Satya Nadella)已将推动ChatGPT竞争对手Copilot的销售和使用列为优先事项, 并在去年悄然聘请了奥尔特曼的一位竞争对手,着手组建团队开发微软自有的大模型,以减少对 OpenAI的依赖。 尽管两家公司正为未来可能的"分家"做准备,但在当下这场全球AI竞赛的关键时刻,彼此仍握有极大 的影响力。 据知情人士透露,微软有能力阻止OpenAI转型为独立的盈利性公司。如果这一转型在今年年底前无法 完成,OpenAI可能会损失数百亿美元。不过,有知情人士表示,截至目前,微软尚未威胁要采取此类 行动。与此同时,OpenAI的董事会也有权启动合同中的一项条款 ...
Meta推出独立AI应用,正面挑战ChatGPT,社交巨头押注个性化AI革命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04:45
Meta发布独立AI应用程序 - 公司正式推出基于Llama AI模型的独立AI助手应用,包含"发现"信息流功能展示用户互动方式[1] - 新应用发布紧随Google和xAI之后,这两家公司近期分别为Gemini和Grok推出独立应用[1] - 公司将于周三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市场关注AI战略商业影响,股价午盘后涨幅1 05%[1] Meta AI发展历程与用户增长 - 公司2023年9月推出AI聊天机器人作为生成式AI数字助手,集成于现有应用中[3] - 2024年4月将Meta AI推至应用前台,取代Facebook Instagram WhatsApp和Messenger的搜索功能[3] - 截至2024年1月Meta AI月活跃用户达7亿,较2023年12月的6亿增长16 7%[3] 产品差异化与用户反馈 - 新应用利用社交数据优势提供个性化功能,如根据用户资料和互动内容生成回应,目前限美加地区[4] - 引入"发现"信息流功能允许用户分享AI使用方式,可能放大生成式AI趋势[4] - 用户反应两极分化:肯定个性化功能和语音交互潜力,批评隐私问题、地域限制及功能不完善[4][5][6] 社交媒体舆论 - X用户认为利用Facebook和Instagram数据是"狡猾"优势,但实际体验偏普通[5] - 网友吐槽"发现"信息流功能有潜力但体验不佳,暗示产品未完善[5][6] - 日文用户调侃"Meta要统治AI",反映对其市场野心的认知[8][9]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430
腾讯研究院· 2025-04-29 22:54
ChatGPT购物功能升级 - OpenAI为ChatGPT推出购物搜索功能,支持产品推荐、详情展示和直接购买链接 [1] - ChatGPT一周搜索量超10亿次,奥特曼接受联属费用模式 [1] - 新功能将与记忆系统整合,为Plus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 [1] Grok 3.5技术升级 - Grok 3.5早期测试版下周发布,限SuperGrok订阅用户使用,号称能基于第一性原理回答复杂技术问题 [2] - Grok 3上线后移动端下载量增10倍,美国日活增260%,全球日访问量达450万次 [2] - 用户期待Grok增加主动提醒等实用功能 [2] Qwen3模型性能突破 - Qwen3发布六款模型,包括MoE架构(30B和235B)和Dense架构(0.6B至32B),235B版本性能或超DeepSeek R1 [3] - 支持119种语言方言,引入思考/非思考模式无缝切换功能,强化Agent和代码能力 [3] - 训练过程分为预训练(36万亿token)和后训练四阶段优化,实现长文本和复杂推理能力提升 [3] Agent S2开源框架 - Agent S2为开源AI智能体框架,可直接通过图形界面操作电脑和手机,性能超越OpenAI和UI-TARS等竞品 [4] - 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四大创新架构:主动分层规划、纯视觉定位交互、专家模块接口、经验驱动记忆机制 [5] - 框架完全开源、跨平台,能执行图片编辑、文档处理等复杂任务 [5] AI操控舆论实验 - 苏黎世大学在Reddit用AI发表1700多条评论,说服力达人类6倍且4个月内未被识破 [6] - 个性化策略表现最佳,在所有用户中排名前1%,专家中排名前2% [6] - 实验未经授权且涉及假扮弱势群体身份,引发道德争议 [6] Duolingo AI优先战略 - Duolingo宣布全面转型"AI优先"战略,类比2012年押注移动端的重要决策 [7] - 转型措施包括停用AI可替代的外包任务、将AI能力纳入招聘和考核、设立专项AI项目 [7] - 强调AI转型旨在减少重复性工作,让员工专注创造性任务 [7] DeepSeek一体机发布 - 行云集成电路推出褐蚁HY90一体机,售价14.9万元,能以22 tokens/s速度运行未量化的671B参数DeepSeek-R1模型 [8] - 通过CPU高内存带宽和异构计算架构优化,将百万级设备成本降至10万元级别 [8] - 公司由清华90后博士创立,团队拥有深厚技术积累 [8] 纳米AI MCP工具箱 - 纳米AI推出MCP万能工具箱,支持MCP协议,无需代码即可调用大量工具 [9] - 已打造多个专用智能体,覆盖股票分析、论文研究、小红书创作等场景 [9] - 系统通过隔离沙箱保障安全性,所有工具免费使用 [9] Hugging Face机械臂 - Hugging Face发布可3D打印机械臂SO-101,起售价100美元,具备物体抓取和基础任务执行能力 [10] - SO-101是SO-100升级版,组装更快、电机更好,能通过强化学习训练完成乐高积木等任务 [10] - Hugging Face正大力拓展机器人业务,已收购法国初创公司Pollen Robotics [10] Scale AI创始人观点 - Scale AI创始人强调好的数据对AI至关重要,通过Outlier平台让全球用户帮助生成和改进AI训练数据 [11] - AI将成为帮助人类实现想法的工具,未来工作形态会改变但不会消失 [11] - 美国在芯片和算法上领先,中国在数据方面可能超前 [11]
AI是台“照相机”——论生成式AI对人类创造力的挑战与重构
36氪· 2025-04-29 19:39
生成式AI与人类工作的关系 - 主张以"协同"而非"替代"的视角看待生成式AI与人类工作的关系,强调未来知识产权制度应关注人类主体性的保留与激发 [1][2] - 类比照相机与绘画艺术的历史,生成式AI是创造性生产力的解放而非终结,催生新流派和表达方式 [2] - 生成式AI通过技术民主化将"技艺"转化为"工具",降低专业工作门槛,如法律文书、代码生成等 [3] 生成式AI的技术特性 - 生成式AI实现从"人工绘图"到"机器摄影"的效率革命,能瞬时输出高水平结果 [3] - AI的"秒级响应"引发知识工作者对技能稀缺性的焦虑,尤其在文案、设计、软件开发领域 [4] - 技术跃迁类似照相机发明,但决定价值的并非工具本身,而是人类的选择与决策 [5] 人类在AI时代的不可替代性 - 人类的核心能力包括问题识别、审美伦理判断、资源整合及价值界定,这些无法被AI替代 [7] - AI无法自我判断重要性或创新性,人类在"构图"与"立意"上的能力仍是关键 [6][7] - 人类角色从"执行者"转变为"导演"和"策展人",主导创造链条的意义与方向 [7] 法律与制度挑战 - AI普及引发专利法、著作权法争议,如DABUS案和WIPO议题草案对AI生成成果法律地位的探讨 [8] - 需解决AI协助下的创新归属问题,保护人类在创新中的独特贡献 [8] - 法律制度需重申人的主体地位,防止工具主导导致创造同质化 [8] AI对创造力的影响 - AI崛起重塑人类角色,类似照相机提升大众视觉表达能力,生成式AI可视为普惠式赋能 [9] - 人类可将精力从基础技能转向更具统领性的工作,激发深度创造力与独特价值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