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创新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中共江苏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召开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 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省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信长星讲话
新华日报· 2025-05-28 07:38
经济大省责任与高质量发展 - 江苏省作为第二经济大省,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1][2] - 高质量发展保持向新向好态势,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2][3] - 锚定目标任务聚力攻坚,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 [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3] - 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高地,超前布局发展未来产业 [3] - 推动高新园区和高等院校"双高协同"创新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3] 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省域生产力布局 [4] - 更大力度促进消费升级,扩大重点领域服务消费,拓展消费新场景,加快新型消费发展 [4] - 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4]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实 - 持续推进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5] - 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对接,深化科技、产业、人才等领域合作 [5] - 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5] 共同富裕与民生保障 -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5] - 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养老、托育、生育、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等问题 [5] -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完善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 [5] 党建引领与规划编制 -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6] - 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6] - 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对标对表"走在前、做示范" [7]
拓展融资渠道 加快前瞻布局 多方合力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中国证券报· 2025-05-28 05:08
为推动国家级经开区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表示,将持续开展多领域多层 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立健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标准体系。做好国家级经开区规划环评的服 务保障工作,支持有条件的经开区开展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试点。 多举措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级经开区是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也是现代服务业的新兴增长点,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 势。"朱冰表示,将在"一个加强、三个加快"四方面,出台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 施。 "一个加强",即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朱冰表示,将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 合联动,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区内企业牵头打造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支 持有条件的经开区设立离岸创新基地,探索海外研发、境内转化;结合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 台的布局,打通产业验证、规模化生产及检验测试、质量控制等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同时,优化知识产 权保护、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科研项目申报等各方面服务管理,为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个加快",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朱冰 表示,下一 ...
商务部: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
期货日报网· 2025-05-28 00:05
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政策 - 商务部将牵头落实《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推动各地各部门出台配套措施 在要素保障 改革试点 审批权限下放等方面提供支持 [1] - 持续打造"投资中国—选择经开"品牌 支持经开区提高招商质效 拓展外资来源 促进在华外资企业再投资 [1] - 指导经开区建立现代开发区管理制度 提升公共服务和市场化运作水平 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1] 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 生态环境部将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建立重点行业协同标准体系 修订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和标准 [2] - 支持有条件经开区开展深化环评改革试点 做好规划环评服务保障工作 [2] - 允许统筹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经开区建设和产业项目 鼓励开发建设主体通过上市融资拓展渠道 [2] 新质生产力发展措施 - 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推进"1+1>2"的融合联动效果 [3] -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经开区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培育"专精特新"及链主企业 [3] -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深化国际合作 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3] - 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创建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 加强计量体系建设 [3] 营商环境优化 - 鼓励经开区聚焦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推进"减时间 减环节 减材料 减跑动"改革 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4]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优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根据信用风险动态调整抽查比例 对优质企业无事不扰 [4]
商务部等最新发声!支持符合条件的经开区上市融资
券商中国· 2025-05-27 15:31
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方案核心观点 - 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外贸外资"第一梯队",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占全国23.4%),进出口10.7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24.5%)[4] - 方案提出16项政策举措,聚焦对外开放、新质生产力、管理制度改革和要素保障[4] - 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联动,实现"1+1>2"效果[2] - 支持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通过上市融资拓展渠道,苏州工业园开发主体中新集团已实现A股上市[10] 对外开放与产业支持 - 232个国家级经开区覆盖全国31省,2024年创造地区生产总值16.9万亿元[3] - 区内现有外资企业超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9.9万家[4] - 重点鼓励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领域外商投资,支持数字服务出口和内外贸融合产业集群建设[4] - 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强化外资企业再投资吸引力[4] 管理制度与营商环境优化 - 建立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模式,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对优质企业"无事不扰"[2][7] - 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管理,实现"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一站式服务[6]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整治乱收费、乱罚款等"四乱"现象[7] - 推动建立权责清晰的现代开发区管理制度,完善动态管理机制[5] 要素保障创新举措 - 土地要素:单列用地指标支持立体开发,加大混合用地供给,工业用地推行"标准地"模式(含环评、能评等前置评估)[9] - 资金支持:允许统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项目建设,含金量获经开区高度认可[9] - 人才与科技:鼓励金融机构精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产业服务能力[10] - 试点授权:支持经开区与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优先安排品牌活动[4]
国家级经开区迎重磅政策,下一步重点有哪些
第一财经· 2025-05-27 13:55
商务部将持续打造"投资中国—选择经开"品牌,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积极探索实践,提高招商质效,拓展 外资来源,促进在华外资企业再投资。 作为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阵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重磅政策支持。 《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 近日发布。《工作方案》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强化 要素保障等四方面,推出16条相关举措。 5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当前, 国际经贸秩序正在遭受严重冲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 性增加,国家级经开区稳外贸稳外资主阵地的责任担当更加凸显。 凌激强调,国家级经开区是外贸外资的"第一梯队",是"投资中国"的优先选择,也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 平台。 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打造"投资中国—选择经开"品牌,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积极探索实践,提 高招商质效,拓展外资来源,促进在华外资企业再投资。指导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建立权责清晰、规范 高效的现代开发区管理制度,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市场化运作水平;完善动态管 ...
江苏以高质量发展实绩为全国大局作出新贡献潮涌征帆劲 江海弄潮新
新华日报· 2025-05-27 07:27
越是重要节点、关键时刻,越要勇挑大梁、多作贡献——这是江苏无上的光荣,也是江苏义不容辞 的责任使命。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江苏发展给予关心 关怀、寄予殷切期望,为江苏做好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从工厂车间到科研实验室,从港口码头到田间地头,牢记嘱托、实干笃行的热潮在江苏大地上奔涌 不息。这澎湃热潮,既是江苏厚植发展优势的生动注脚,更是践行国家战略的铿锵回响。全省上下锚 定"四个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 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以知重负重的担当、主动 作为的姿态,扎扎实实的工作和高质量发展实绩,奋力书写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江苏答卷。 推动"两个创新"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继去年发布负载700公斤的工业机器人填补中国重载机器人领域空白后,南京埃斯顿自动化集团正 向更高峰攀登。集团机器人自动化产品竞争力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禹介绍,得益于稳定的研发投入、 高层次的研发团队以及与高校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公司眼下正加紧研发负载1000公斤的六关节工业机器 人。 在 ...
吴江区税务局去年办理出口退税超85亿元
苏州日报· 2025-05-26 08:27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市吴江区税务局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的荣誉。 吴江区税务局牢牢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精神文明创建与税收事业相促 进、共发展,以"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税务篇章,获评全国税务系统 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吴江区工作突出单位等多项 荣誉。 勇挑大梁,奋斗之美谱新篇。吴江区税务局立足服务发展大局,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连续三年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位列苏州全市第三,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推动吴江科技创新和产业 创新融合,在服务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2024年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 降费及退税超80亿元;深化"政策找人""免申即享"等机制,首创推送税费红利清单,推出"走出去"企 业"一企一策"、跨境电商"助跑员"等服务,2024年办理出口退税超85亿元,其中跨境电商出口退税近3 亿元,居全市第一。 久久为功,便民春风常吹拂。吴江区税务局首创推出线上"零跑动"集中办和线下"个性化"无忧办等 服务举措,擦亮税收营商环境建设的金名片;优化长三角一体化示 ...
中国航发召开中长期发展战略及“十五五”规划首场研讨会
快讯· 2025-05-24 13:01
发展战略与规划 - 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价值思维,围绕"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能竞争、可持续"谋划发展 [1] - 公司树立长期价值和利他价值,优化经营结构,加强衍生业务,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1] - 公司突破思维边界,强化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公司基于产品思维、经营思维和世界一流产业思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公司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 - 公司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与新兴市场,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1] 体系布局与协同发展 - 公司持续优化体系布局,完善大协同发展格局,建立开放协同的产业链 [1] - 公司面对未来转型发展新机遇与重塑发展新挑战,增强发展动能 [1]
发挥区域中心平台作用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新华日报· 2025-05-23 08:03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挥区域中心平台作用,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1] - 强调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成果转化为纽带,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1] 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 - 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在南京、苏州设立4个分中心 [1] - 信息通信分中心正在打造全方位成果转化体系,包括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和6G概念验证中心 [1] - 区域中心作为国家级平台,需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完善服务功能,建好高校成果库和企业需求库 [2] 校企协同与创新生态 - 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推动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1][2] - 加强改革探索,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激发创新人才积极性 [2] - 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 [2] 分中心协同发展 - 强化指导服务,搞好配套保障,推动各分中心各扬所长、协同发展 [2] - 集聚优秀科技服务机构,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高质量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2]
坚定信心奋发有为 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河南日报· 2025-05-22 07:33
郑州机场往来卢森堡的航空货机。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广大干 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学习好、领会好、贯 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决心,鼓足昂扬斗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空陆数海"高效协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开放是河南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深受鼓舞、干劲倍增。"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利说,全省商 务系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殷殷嘱托,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 动高质量发展。要稳量提质货物贸易,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数字贸易。进一步巩固提升"空陆数 海"通道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产业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实施自 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11年来,中豫港务集团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