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累计研制国际标准3548项
深圳商报· 2025-08-10 05:44
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2024年深圳市新增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机构6家 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14项 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270项 培育先进团体标准379项 [1] - 获批建设3家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新增检验检测机构95家 实施产业链质量强链项目8个 技术攻关项目20项 [1] - 国家电动汽车电池及充电系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国家民用无人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重大设施落户深圳 [1] 政策与规划支持 - 深圳市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6)》 系统建设"20+8"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2] - 上线"20+8"产业集群标准化需求对接平台 建立产业标准化需求信息共享研判机制 [2] 标准化领域成果 - 全国首发超充设施地方标准6项 布局低空经济标准18项 智能网联汽车6项地方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2] - 立项《科研算力共享技术规范》等9项人工智能地方标准 全市累计研制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8034项 国际标准3548项 [2] 计量与检测能力提升 - 首创计量验证、计量数据核查、诚信计量"三位一体"超充设施计量规则 新增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5项 累计建立计量标准器具1792项 [2] - 聚焦低空经济、电化学储能、超充、芯片等领域拓展检测能力 [3] 服务网络扩展 - 新增25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 覆盖人工智能、网络通信、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 [3]
全省第一!深圳29个项目上榜广东会展百强
深圳商报· 2025-07-31 04:53
深圳会展业发展概况 - 深圳共有29个展会项目入选《2024年广东省会展项目百强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一,涵盖传统行业展会及"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类展会 [1] - 代表性展会包括第32届中国国际礼品展、2024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等,体现品牌化、专业化及国际化水平 [1] - 全市办展规模从2021年106场/512万平方米增长至2024年超400场/1200万平方米,三年间场次增长277%,面积增长134% [1] - 2024年全年吸引参展商超10万家、观众1000万人次,推动产业链资源聚集 [1] 政策支持与行业数据 - 深圳出台《若干措施》及《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六项任务强化展会服务及配套环境建设 [2] - 2024年上半年举办展会218场/755万平方米,面积同比增加17.3%;专业展馆举办128场/514.8万平方米,面积同比增12.9% [2] - 上半年吸引3.8万家参展企业(含境外1100家)、581万人次观众(含境外11万人次) [2] 展会类型与产业特征 - 上榜项目包含礼品家居、新能源汽车、光电技术、工业制造、家居设计等多领域展会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类展会占比显著,与深圳"20+8"产业政策形成协同效应 [1]
省政府党组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更好扛起“打头阵”的使命担当许昆林主持并讲话
新华日报· 2025-07-26 07:49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省政府会议专题讨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强调落实"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重大任务 [1]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江苏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需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新质生产力并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1] 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 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打造高水平实验室矩阵,实体化运行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三大基础科学中心 [2] - 深化"应用基础研究特区"建设,统筹推进科技重大攻关和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协同发力基础技术、共性技术、重大关键技术和未来前沿技术 [2] 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 - 推进新一轮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 - 加快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推动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加速落地形成产业 [2]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 - 加强高能级科创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布局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硬科技孵化器 [2] - 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科创资源流通渠道,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无缝对接 [2]
深圳:全力打造全球独角兽企业培育高地
快讯· 2025-07-18 22:22
深圳打造全球独角兽企业培育高地 -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表示深圳正全力打造全球独角兽企业培育高地 [1] - 已出台《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 [1] - 构建"政策引导+资本赋能+生态培育"全链条支持体系 [1] - 大力培育最优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 [1] - 持续推进设立"20+8"产业集群基金 [1] - 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 [1] - 目标支持涌现更多掌握核心技术、具有爆发式成长力的科技创新企业 [1]
商务部: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
期货日报网· 2025-05-28 00:05
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政策 - 商务部将牵头落实《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推动各地各部门出台配套措施 在要素保障 改革试点 审批权限下放等方面提供支持 [1] - 持续打造"投资中国—选择经开"品牌 支持经开区提高招商质效 拓展外资来源 促进在华外资企业再投资 [1] - 指导经开区建立现代开发区管理制度 提升公共服务和市场化运作水平 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1] 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 生态环境部将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建立重点行业协同标准体系 修订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和标准 [2] - 支持有条件经开区开展深化环评改革试点 做好规划环评服务保障工作 [2] - 允许统筹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经开区建设和产业项目 鼓励开发建设主体通过上市融资拓展渠道 [2] 新质生产力发展措施 - 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推进"1+1>2"的融合联动效果 [3] -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经开区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培育"专精特新"及链主企业 [3] -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深化国际合作 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3] - 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创建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 加强计量体系建设 [3] 营商环境优化 - 鼓励经开区聚焦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推进"减时间 减环节 减材料 减跑动"改革 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4]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优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根据信用风险动态调整抽查比例 对优质企业无事不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