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

搜索文档
中信银行:将依法合规、积极有序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
财经网· 2025-08-13 14:36
政策背景与目的 -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 [1] - 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1] - 促进经济加快向好发展 [1] 公司执行措施 - 根据《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金〔2025〕80号)开展工作部署 [1] - 依法合规积极有序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 [1] - 结合业务流程及系统实现制定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引 [1] - 向符合政策要求的消费领域贷款提供高效便捷的财政贴息服务 [1] 客户服务与安全提示 - 通过线上官方渠道及营业网点发布后续公告 [1] - 办理贴息业务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 [1] - 提示防范以办理贴息为由的诈骗活动 [1] - 强调勿轻信官方渠道以外人员的电话和短信 [1]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出台!谁能申请,怎么申请?官方回应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4:01
政策概述 - 中央财政首次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旨在通过财政和金融协同撬动信贷资金投向消费领域,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信贷成本,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1] - 政策包含两项具体方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实施期均为1年 [3]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居民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部分,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 [3]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约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的1/3),每人单笔消费最高贴息500元,多笔可叠加 [3][5] - 小额消费(5万元以下)按实际金额贴息,同一机构最高1000元;大额消费(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同一机构最高3000元 [5] - 申请条件需有真实消费行为,贷款经办机构通过识别账户交易信息自动计算贴息,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 [6]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8类消费服务领域(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等)的经营主体,单户贴息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贴息上限1万元 [3]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贷款期限不足1年按实际期限贴息,申请条件需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6] - 经营主体无需主动申请贴息,银行收到财政资金后一次性返还已支付利息的贴息部分,未来利息直接扣除 [7] 政策操作流程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通过贷款合同或补充协议授权经办机构识别消费数据,贴息金额自动抵扣利息 [6]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由银行与财政部门完成审核拨付,经营主体仅需正常办理贷款 [7] - 两项政策均设计为简便易行,借款人操作负担最小化 [8] 政策效果示例 - 个人消费贷款案例:20万元装修贷款年利率3%,贴息后最高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原利息6000元) [7] - 服务业贷款案例:90万元1年期餐馆贷款贴息9000元,分阶段返还3000元并每月抵扣750元 [7]
消费贷贴息新政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8-13 13:33
2025.08. 13 本文字数:2664,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8月12日公布的《方案》明确了这项创新政策的细节。《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 日期间,居民使用指定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实际用于消费且可追溯交易信息的部 分可享贴息。支持范围涵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 等七大重点领域消费,其中大额消费按5万元上限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效果调整。 贴息标准与资金来源同步明确: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实际消费贷款本金计算),最高不超过合 同利率的50%,由中央财政承担90%、省级财政承担10%。为防范过度负债,每名借款人在一家机构 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消费30万元),其中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消费10万 元)。 经办机构阵容也浮出水面,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5家消费金融机构,合计23 家。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这些机构消费贷款规模大、管理规范,利于政策短期内快速落地见效。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细则明确。 8月12日,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 ...
今年9月份,个人补贴开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3 13:05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已公开印发。 "这里还是要说明一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是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的消费行为,如 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其他违规套利行为,这不属于政策的支持范围, 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于红表示。 针对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廖岷介绍,从消费结构看,我国目前服务消费具有较大 增长潜力,为了释放这一潜力,需要有更高品质的供给,因此,同步实施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贴息 政策。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 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上述领域 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是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针对申请条件,于红表示,核心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是今年3月 16日公开发布的,对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这8类消费领域服 务业经营主体而言,从今年3月16日到年底的时间里,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而 ...
财政部:合理借贷需求和真实消费行为才能享受消费领域贷款贴息
搜狐财经· 2025-08-13 11:25
财政贴息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两项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1] - 政策特点为广覆盖低门槛,申请程序简化,确保精准提振消费效果 [1] - 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需满足真实消费行为这一核心条件 [3]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政策实施期为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 [3] - 覆盖范围包括日常生活小额消费、大额商品消费及各类服务消费 [3] -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贴息500元,多笔可叠加享受 [3]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贴息,同一机构最高1000元 [3]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贴息,同一机构最高3000元 [3] - 禁止将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或违规套利行为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 政策核心要求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4] - 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 [4] - 实施期为今年3月16日至年底,可享受最长1年贴息 [4] - 贷款资金需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5] - 禁止将贷款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5]
资金不能用于投资理财 财政部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央视网· 2025-08-13 11:10
央视网消息: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副部长廖 岷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 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介绍,总体来看,这两项贴息政策涉及的侧重点都是广覆盖、低门槛,也没有设 置复杂的申请程序,尽量让大家做到"省钱又省心",只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必要的条件,就可享受政 策的支持,确保精准发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 首先,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从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 里,无论是日常生活性的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购置家具家电或手机电脑等较大额度的商品消 费,或者是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等服务消费,只要是在相关机构获得了消费贷款,其中实实 在在花出去用于消费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贴息支持,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的贷款贴息是500元,多笔 消费可以叠加享受。 具体规则: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 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也可 ...
提振消费 财政部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央视网· 2025-08-13 10:57
央视网消息: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副部长廖 岷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 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这两项政策到期后,我们还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的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贷款 经办机构的范围。 在这两项贴息政策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了以下五项原则:一是坚持服务消费群体及经营者。两 项政策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和消费服务的供给方,通过降低信贷成本、提高政策覆盖面等措施,为提升 消费领域的服务水平,为居民获得高品质的商品与服务提供便利。二是坚持简单易行。两项政策不设繁 琐的门槛、不搞复杂的操作,力求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经营主体经营所需,贴息测算和申请等工作 主要由贷款经办机构完成,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便利借款人。三是坚持贴近生活。政策支持范围广泛覆盖 涉及居民衣食住行的主要消费场景和消费种类,贴息额度综合考虑了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状况,有 助于支持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部分开支。四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运作。两项政策均明确要求经办机 构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开展授信评审、贷后 ...
招银国际每日投资策略-20250813
招银国际· 2025-08-13 10:36
环球主要股市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4,970点,单日涨0.25%,年内累计涨幅24.48%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439点,单日跌0.38%,年内累计涨幅21.73% [1] - 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收报21,682点,单日涨1.39%,年内累计涨幅12.28% [1] - 日本日经225指数收报42,718点,单日涨2.15%,年内累计涨幅7.08% [1] 港股分类指数表现 - 恒生金融指数收报45,140点,单日涨0.52%,年内累计涨幅28.47% [2] - 恒生地产指数收报18,715点,单日涨0.34%,年内累计涨幅25.50% [2] - 恒生公用事业指数收报37,445点,单日跌0.30%,年内累计涨幅5.00% [2] 市场动态与政策分析 - 中国财政部推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对个人消费贷款上限5万元贴息1个百分点,预计财政支出100-300亿元,带动万亿贷款增长 [3] - 金管局买入70.65亿港币捍卫联系汇率,6月以来累计买入1,166亿港币,银行总结余降至571亿港元 [3] - 澳洲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至3.6%,预期未来一年仍有80个基点降息空间,2025年GDP增长预期从2.1%下调至1.7% [3] 美股与大宗商品 - 美股7月CPI环比涨0.2%符合预期,同比涨2.7%略低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 [3] - 以太坊现货ETF单日净流入超10亿美元创纪录,以太坊价格大涨近9% [3] 公司点评 金蝶国际(268 HK) - 1H25营收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云订阅收入占比52.8%,AI合同额超1.5亿元人民币 [4] - 管理层目标2030年AI相关收入占比超30%,国际业务收入占比5%-10% [4] 腾讯音乐(TME US) - 2Q25总营收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Non-IFRS净利润2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 [5] - 非会员音乐收入(广告、艺人周边及线下演出)增长强劲,目标价上调至29.5美元 [5] 焦点股份 - 吉利汽车(175 HK)目标价24港元,潜在涨幅24%,2025年预测市盈率11.2倍 [6] - 小米集团(1810 HK)目标价66港元,潜在涨幅28%,2025年预测市盈率29.4倍 [6] - 腾讯(700 HK)目标价660港元,潜在涨幅18%,2025年预测市盈率20.7倍 [6]
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财政贴息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人民日报· 2025-08-13 08:04
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推动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助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财政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 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根据方案,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一是由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 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二是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 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 主体。三是贷款资金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 同等享受贷款贴息政策。政策到期后,可根据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对于贴息标准,方案明确,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 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贷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政策执行期 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 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 ...
让消费主引擎动力更足势能更劲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25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1] - 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提振消费 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1] - 对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等重点消费领域实施财政贴息压降实际利率 [4] - 对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等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贴息支持 [4] 消费市场现状 - 中国连续十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2]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3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2] - 消费仍是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但存在消费能力偏弱 消费意愿不足问题 [2] - 服务消费领域优质供给不足成为主要矛盾 [2] 政策导向与措施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列为重点任务之首 [3]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通过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 [3] - 持续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推出金融支持提振消费指导意见 [3] - 多部门联合出台促进农产品消费和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措施 [3] 政策预期效果 - 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 [4] - 降低消费领域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鼓励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 [4] - 提升市场活力 对冲外需波动 促进经济增长 [4] - 助力经济结构长期转型 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活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