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实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数智破局·生态共生:重构全球制造新引擎” 2025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
人民日报· 2025-05-22 06:22
展会概况 - 2025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将于2025年6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主题为"数智破局·生态共生:重构全球制造新引擎" [1] - 展会汇聚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领军企业 预计吸引2万余名专业观众 [1] - 截至5月15日已收到1300余份企业采购需求 预计促成超百亿元产业合作 [1] - 预登记观众已突破1.5万人 [4] 参展企业与解决方案 - 参展企业包括西门子、罗克韦尔自动化、达索系统、中国移动、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上汽通用、中望软件等领军企业 [1] - 华为、沙特阿美等企业代表将参观展会 [1] - 形成覆盖汽车、电子、石油化工、机械、医药、食品、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矩阵 [1] - 西门子将展示Xcelerator覆盖多行业、多场景的数字化与低碳化转型方案 [1] 同期活动与行业影响 - 同期举办WOD世界制造业数字化大会 设置18个前沿议题 [2] -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领衔的百人专家团将围绕ESG转型等热点发布37个标杆企业转型案例 [2] - 创新设立"初创企业展区" 汇聚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等领域的30余家科技新锐企业 [3] - 首创"熵钥奖" 涵盖数字化转型先锋企业、应用场景、领军人物等七大奖项 [4] 展会定位与目标 - 致力于打造服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的供需精准链接枢纽 [1] - 推动产业创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助力制造业从探索阶段迈向落地突破 加快实现智能化升级 [1] - 致力于孵化下一代制造业数字化技术的"隐形冠军"企业 [3]
中国数字化赋能实体商业实践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5-21 17:29
数字化赋能实体商业核心观点 - 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推动实体商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全面改变价值链、业务模式和市场格局 [1] - 实体商业正经历从单店模型到规模化扩张的系统性数字化转型,涵盖选址、开店、经营全流程 [7] - 万达智慧商业平台通过"招商定铺-商户成长-数据反哺"的自生长循环,构建行业标杆解决方案 [54] 实体商业发展历程 - 2000-2016年:电商崛起冲击实体商业,京东自建物流(2008)、阿里推双十一(2013)改变消费习惯 [6] - 2016-2023年:实体商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创新,2023年全国商业综合体达1819家,销售额1.3万亿元 [6] - 2023年后:商业综合体加速数字化转型,万达广场通过大数据优化顾客体验 [6] 实体商业宏观背景 消费 - 2017-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万元增至4.1万元,消费支出从1.8万元增至2.8万元 [7] - 2023年餐饮收入达52890亿元同比增20.4%,绝味鸭脖达万店规模,塔斯汀3年新增6000家门店 [14][15][17] 租金 - 2024年商业街及购物中心租金延续小幅上涨态势,消费市场平稳恢复 [11] 企业 - 2024年万达广场在营项目达510+个,华润万象生活从86个增至122个 [14][17] 实体商业新业态发展 餐饮美食 - 三线城市时尚轻餐新开店占比20.54%,四线达21.43%,下沉市场潜力显现 [18] - 茶百道全国布局8395家门店,与万达合作探索数字化选址 [57] 精品零售 - 采取差异化策略:稳定品牌下沉三四线,快时尚布局发达区域,网红品牌聚焦高流量商圈 [22][23] 休闲娱乐与体验业态 - 沉浸式剧场、VR体验等新兴业态崛起,数字化工具优化服务流程 [26][28] - 椒爱川菜通过商圈数据分析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 [65] 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技术路径 - 数据资产化构建决策体系,运营数字化优化全流程,服务生态化整合资源 [35] - 万达平台提供人群画像、商圈热力图、交通流量分析等选址工具 [48] 实施案例 - 沪上阿姨实现"精准选址-智能运营-全域营销-裂变复制"全链路转型 [60] - 魅KTV利用平台数据提升选址科学性和加盟资源对接效率 [62] 行业未来趋势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05年2.6万亿增至2023年53.9万亿,占GDP42.8% [69] - 实体商业将从单一工具应用转向数实深度融合,构建多业态协同生态 [72]
遥望科技(002291) - 002291遥望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18:02
融资与资金使用情况 - 2021 年定增募集资金总额 297,207.47 万元,净额 292,082.08 万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累计投入 188,899.07 万元,其中先期投入 18,035.04 万元,使用募集资金 170,864.03 万元 [2] - “社交电商生态圈建设项目”节余 22,481.44 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8,900 万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余存放在募集资金专户 [2][3] 业绩亏损原因与应对措施 亏损原因 - 2024 年创新业务多处于培育阶段,前期投入大、毛利率低,人员更替费用高,效益不及预期 [2][3] - 2024 年杭州遥望摊销费用高,楼宇建设、装修等费用影响业绩 [7] - 2024 年对商誉及各项资产减值测试,计提杭州遥望等资产组商誉约 1.30 亿 [7] - 2024 年鞋履业务营收规模同比降低 47.58%,存货同比降低 36.12%,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323.82 万元、信用减值损失 16,537.74 万元,两项合计 1.99 亿元 [7][8] 应对措施 - 2025 年杭州遥望进行组织架构深度调整,创新业务改控股或参股模式,利用 AI 提升效率,预计人员相关费用显著下降 [6] - 预计 2025 年杭州遥望折旧摊销及租金等费用下降,优化现金流,加强回款使经营性现金流正向 [6][13] - 2025 年鞋履业务与社交电商协同赋能,优化线下渠道、清理库存、催收账款,拓宽品牌联营联销业务规模 [6][13][15] 业务发展情况 新业务布局 - 2024 年布局海外直播电商业务,合作海外达人超百位,建立海外直播带货基地 [13] - 运营遥望 X27 PARK 成为线上线下结合商业标杆,打造短视频带货润物云系统,与中腰部达人建联合作 [13] - 2025 年 5 月 18 日发布卫生用品品牌“朵薇”首款卫生巾系列产品,发布会当晚现货售空 [4][18] 业务转型 - 鞋履业务经营模式由自营向自营 + 联营分销转变,线上联营分销业务占比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 [14][15] 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 持续秉持科技驱动打造新时代新消费服务平台战略,深耕短视频、直播电商、商业化等领域 [9][12][13] - 未来 3 - 5 年实现“科技简化工作、产品美化生活”愿景 [9] 现金流情况 - 2024 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2025 年第一季度净额为 - 15,756,470.42 元,后续有望改善 [1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 年 1 - 11 月全国直播电商零售额 4.3 万亿元,为电商行业贡献 80% 增量,用户规模突破 6.9 亿人,渗透率超 70%,中老年群体占比 19%,理性消费趋势明显 [11] - 浙江等地推动“直播 + 跨境电商”,跨境直播与产业带融合带来新机遇,直播电商行业步入成熟期 [11] - 2024 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规模稳定增长,短视频、兴趣电商和社交平台合计占比 46.13%,沉浸式数字营销成主流 [11] 公司竞争优势 - 管理团队深耕互联网行业,洞察行业趋势,及时调整战略,富有创新精神 [17] - 科技优势,直播流程 SOP 数字化,“遥望云 AI”提升管理效率 [17] - 全方位服务优势,拥有明星 IP 矩阵,覆盖多渠道,提供“品牌全托管服务” [17] - 用户权益保障,售前提升选品和品控力,售后成立“亿元守护基金” [17][18] - 客户资源优势,累计合作客户超 3 万家,构建标准化“人货场”模式 [18] 股份回购情况 - 2022 年 5 月 10 日至 2023 年 5 月 4 日累计回购股份 8,567,491 股,成交总金额 151,045,220.36 元,暂时未有新计划 [3][16]
将千年运河IP培育为文旅新增长极
新华日报· 2025-05-20 05:07
大运河文旅超级IP培育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宝贵遗产和流动文化 需统筹保护传承利用 在文化强国与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 加速培育大运河文旅超级IP成为文旅新增长极 [1] - 大运河江苏段贯穿8座设区市 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3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世界文化遗产要素28个 遗产河段325公里占全线三分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区7个占总面积46% 遗产点22个占全线40%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14处 国家级非遗131项 [2] - 大运河文旅IP面临文化特质挖掘不足 生态保护压力 品牌矩阵未成型等瓶颈 文化资源转化效能低 跨区域协同机制不健全 项目同质化严重 区域发展失衡制约超级IP打造 [3] 文化价值体系构建 - 需系统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核 建立省级研究中心 联合高校智库形成权威文化阐释体系 整合3000项旅游资源 运用区块链AI技术搭建文化资源数据库 实现文物非遗数字化管理 [4] - 通过VR/AR技术复原漕运场景民俗活动 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推动传统文化资源向数字文化资产转化 [4] 生态空间治理 - 构建"一核引领 五带协同"生态格局 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核心 推进生态景观带 城市休闲带等功能区建设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实施统一水环境标准 [4] - 重点推进岸线生态修复 航道生态化改造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布局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等产业 探索"生态+文旅"协同模式 [4] 文旅产业升级 - 构建"文化+科技+产业"融合体系 依托南京苏州数字经济高地 建设数字文创产业园 发展影视动漫数字演艺等新业态 [4] - 开发内河游轮水陆空联运产品 打造"运河十二时辰"主题线路 配套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推动区域资源整合 建立城市文旅联盟 实施"一票通游"政策 [4] - 引入国际文旅品牌 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于一体的世界级文旅目的地 [4]
苏银金租:以租赁助力擘画数字经济新图景
扬子晚报网· 2025-05-19 14:59
公司发展概况 - 苏银金融租赁公司是江苏省内首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 成立于2015年 [1] - 公司锚定算力租赁新赛道 截至2025年4月末算力租赁业务余额近40亿元 服务客户近30家 业务规模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1] - 公司成为长三角地区"金融+科技"融合发展的新示范 [1] 业务布局与项目落地 - 公司聚焦国产化替换 绿色智算中心 AI训练集群三大领域 项目覆盖全国主要算力节点城市 [2] - 在国产化替代领域 公司以直租模式支持华东科技龙头企业采购百台国产高性能服务器 加速国产GPU市场推广 [2] - 在绿色算力领域 公司支持西部IDC扩容项目 将光伏 风电 储能等清洁能源系统与算力基础设施直接耦合 降低碳排放 [2] - 在AI训练集群领域 公司为湖州智算中心提供近5亿元资金 支持高端显卡算力训练集群建设 并锁定三大运营商AI推理场景需求 [2] 业务策略与风控机制 - 公司构建"金融+科技+场景"三位一体的服务范式 [3] - 战略聚焦国产替代与绿色低碳双主线 通过直租主导的资产结构介入国产芯片应用 绿色算力发展等场景 [3] - 联动地方政府 产业龙头 科技平台形成资源聚合效应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帮助智算中心提高设备利用率并优化综合成本 [3] - 依托市场数据量化与行业深度分析 动态评估租赁物价值 构建"订单穿透+风险共担"风控机制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扩大服务版图 重点支持国产算力集群与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力争实现业务规模倍增 [4] - 深化与地方政府 行业龙头及下游算力需求客户的战略合作 构建产融协同新范式 [4] - 依托智能化管理平台 实现租赁资产全生命周期精准风控与高效运营 [4] - 公司将持续推动"数实融合" 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4]
广西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速同质
广西日报· 2025-05-19 11:22
电信基础设施建设 - 广西农村地区累计建成通信基站20 5万个,实现自然村4G网络通达率超99 9%、光纤通达率98 4%、5G通达率98 1%、千兆网络通达率96 7%,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速同质 [1] - 到2027年底,全区计划建成5G基站19万个,县级及以上城市实现5G-A规模覆盖,5G个人用户普及率达到88% [2] - 万兆光网从技术试点走向规模部署,万兆用户接入能力覆盖家庭超过100万户 [2] 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发展 - 2024年广西网民规模突破38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7% [1] - 增值电信企业超4600家,增值电信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较上一年增长37 6% [1]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3 5% [1] - 广西数字经济企业数量达1 93万家,同比增长12 9% [1] 政策与战略规划 - 大会发布《广西"万兆启航 智赋八桂"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通过"强网络、提质量、促融合、保安全、推低碳"五大行动推动"双千兆"向"双万兆"网络演进升级 [2] - 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建设,智算中心建设加速,广西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的算力枢纽和通信网络枢纽 [1] 行业应用与趋势 - 互联网应用服务日益深化,即时通信使用率稳居首位 [1] - "数实融合"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 [1]
中国联通光纤到户率超99%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10:33
算网融合创新 - 公司构建云、网、端、安一体化能力,充分发挥算力与网络优势 [1] - 云部署方面,借助300个智算云池实现资源下沉,便于就近调用 [1] - 网络层面,光纤到户率超99%,搭配家庭网络服务产品保障高速稳定接入 [1] - 端侧增配算力,提升应用、安防等功能响应敏捷性 [1] - 依托运营商级安全防护体系,为用户提供可靠数字服务 [1] 家庭机器人"智家通通" - 公司发布覆盖家庭全场景的家庭机器人"智家通通",融合算力网络与人工智能 [1] - 产品利用300多个通智一体云池资源、全屋光宽带家庭网络高速接入、端云算力协同服务等能力 [1] - 基于元景大模型整合主流AI技术,构建"通通"智能体 [1] - 围绕家庭和个人生活需求场景,打造便捷、顺畅、丰富的智慧生活体验 [1] 元景大模型与技术突破 - 公司依托元景大模型持续突破生态与技术壁垒,提升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2] - 通过多模态交互技术为家庭用户提供智能情感陪伴与服务支持 [2] - 目标是将"智家通通"打造为人人必备的智能助手 [2] 华为云协同支持 - 华为坚持端、网、云、用协同,助力打造"智家通通" [2] - 端侧融合家庭终端,实现硬件与智能交互创新融合 [2] - 网侧通过双万兆实力保障极致业务体验 [2] - 云侧创新智能体服务网元,提升智家服务体验 [2] - 用侧以技术赋能生态应用体验,覆盖全场景业务 [2]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5-18 05:50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概况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 [1][2] - 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127555亿元 其中数字技术应用业占比43.6% 数字产品制造业33.8% 数字要素驱动业19.4% 数字产品服务业3.2% [2] - 截至2024年11月底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达45741万家 同比增长1799% [3] 行业细分发展状况 - 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数量21669万家 同比增长1760% [3] - 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数量19625万家 同比增长1964% [3] - 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数量2363万家 同比增长1670% [3] - 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数量2082万家 同比增长892% [3] 技术基础设施与应用 - 截至2024年底 5G基站数达4251万个 占移动电话基站数的336% [4] - 千兆用户突破2亿 实现"县县通千兆 乡乡通5G" [4] - 2024年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 同比增长72% [4] - 2024年移动支付业务量达210980亿笔 金额56370万亿元 [8] 技术创新与突破 - 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406万件 占全社会总量的45% [2] - 2024年全球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 我国占比615% [8] - 我国已建成3万多家基础级智能工厂 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3] 数实融合进展 - 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 本钢集团集成100余套系统数据建成一站式服务平台 [12] - 中国商飞开发三维超临界机翼流体仿真大模型 实现大飞机全场景飞行高精度模拟 [13] - "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2155EFLOPS 智能算力占比808% [18] 数据要素市场 - 形成医疗 工业 教育等行业高质量数据集300多个 标注从业人员约58万人 [17] - 2023年数字技术应用业增加值556万亿元 数字产品制造业431万亿元 数字要素驱动业247万亿元 [19]
贾康:改革牵引 因地制宜 支持科创发展投融资创新
中国证券报· 2025-05-17 05:22
● 本报记者 赵中昊 贾康强调,金融在科创与产业集群升级中的核心功能,本质是通过精准有效的供给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 需求,并贯穿于创业创新全链条,最终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有效支持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服 务体系。 5月16日,在"中国银河证券·中国证券报私募行业星耀领航计划"启动仪式上,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 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表示,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轨和中国式现代化核心目标, 必须建立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发展的机制。他强调,信息革命时代"人工智能"等前沿原 创性技术的突破,本质上是市场选择的过程,其生成机制需要高水平的科研生态环境支撑。 贾康表示,金融改革要以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提升金融产品多样化、体系化为重点,推进直接融资与间 接融资的协同创新。面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他强调,金融供给体系必须提升适应"数实融合"要 求的产品创新能力,精准对接和无缝连接市场主体多元化融资需求。对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投融资机制 建设,各地应遵循"改革牵引、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原则,在有效、有序市场与有为、有限政府的成功 结合中,构建保护产权、激励创新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守正 ...
四川促消费“上新”,这次为何瞄准电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22:44
四川省电子竞技消费月活动 - 四川省商务厅联合多部门主办"竞享生活"电子竞技消费月活动 采用"1+4+N"全域联动模式 以成都为主会场 覆盖全省超1.1万家线下门店 [1] - 活动为期一个月 包含高新自贸试验区锦城万达大众电子竞技赛 内江英雄联盟赛事 天府国际动漫城系列活动 遂宁DSD动漫嘉年华等多个特色分会场 [1] - 四川去年举办26场大型电竞赛事 其中国际级赛事5场 电竞线下赛事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吸引全球选手近万人次参赛 全渠道观赛人次突破2亿 [1] 四川电竞产业现状 - 四川电竞用户规模预计突破2800万 年消费潜力近百亿元 未来5年内将实现较大增幅 [2] - 电竞产业全链条布局 从外设到游戏及衍生品 再到电竞酒店 赛事等文旅业态 每个环节都蕴含消费增长潜力 [2] - 电竞酒店达1544家 网吧4237家 电竞酒店平均消费金额在2万元/月左右 [3] 促销活动详情 - 四川电信推出"云网筑基·数智赋能"行动 提供网络设备阶段性优惠 电竞手机2亿元直降额度 电竞企业跨境网络费用2.5折起 [2][3] - 线上联动京东开设专区 推出"三重叠加"优惠 线下组织手机 电子竞技设备品牌联合促销 三星全系电子竞技显示器价格直降 [3] - 电先生竞小姐推出电子竞技馆充值低至5折的"双充双赠"活动 [3] 电竞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 电竞项目和游戏研发是四川省数字文创产业核心 2024年该板块消费创收82.8亿元 占产业总收入88.1% [4] - 全省拥有4816家游戏研发公司 成都聚集腾讯 网易等知名企业分支机构及本土研发团队 [4] - 竞技世界旗下《曙光英雄》推出千万级游戏皮肤折扣及赛事联动福利 [4] 未来发展计划 - 将动态评估消费拉动效应 研究延长优惠周期可行性 [5] - 以电子竞技消费为切口 探索"人工智能+科幻IP+文旅场景"深度融合路径 助力打造全球影响力数字文创高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