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
搜索文档
反“内卷”需要增量思维(连线评论员)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21
行业“内卷式”竞争的原因与表现 - 光伏行业近半数企业实现同比减亏或净利润增长,但行业盈利拐点尚未到来 [1] - 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融资、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吸引项目,导致企业以“价格战”开拓市场,创新不足且同质化严重,最终引发供需失衡 [1] - “内卷式”竞争现象也存在于新能源汽车、电商、外卖等领域,表现为过度压低价格 [1] - 微观主体的理性选择可能汇聚成宏观层面的非理性现象,形成“合成谬误”,反映出市场失灵和地方政府不当干预的问题 [1] 政府与政策引导作用 - 政府通过“有形之手”干预可降低动态调整的负面效应,促进经营主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统一 [2] - 中央层面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2] - 主管部门约谈相关企业,引导市场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例如要求企业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 [2] 企业应对策略与成功案例 - 企业需通过差异化竞争和品质化提升开拓增量蓝海,避免低价同质竞争 [2] - 在价格下跌背景下,部分光伏企业依靠科技创新率先走出“内卷” [2] - 隆基绿能背接触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创世界晶硅组件效率新纪录,其新产品二代组件上半年出货量达4吉瓦,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从“拼消耗”转向“拼创新”是走出“内卷”的关键 [3] 全球化市场与增量拓展 - 推动产品出口和企业出海是拓展增量的有效路径 [4] - 过去10年全球光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5.8%,但在全球能源总量中占比仍低,表明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潜力巨大 [4] - 行业应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中拓展空间 [4] - 企业需以增量思维处理短期与长期、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对内追求创新价值增量,对外开拓全球市场增量 [4]
递表港交所!岚图汽车,出新牌
中国基金报· 2025-10-09 17:17
上市进程与市场定位 - 岚图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若成功将是央国企新能源转型的重大创新[2] - 公司是央企东风公司旗下高端智慧新能源汽车品牌,为首个达成20万辆整车下线的央国企高端新能源品牌[2] - 公司目标人群定位于新时代中坚力量,产品主要覆盖20万元至50万元价格带,处于最具增长潜力的高端新能源领域[10]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并成为第5家实现季度盈利的新能源车企[2][5] - 公司在2025年前7个月实现净利润4.79亿元,成为第5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新能源车企[3][5]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8.3%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21.0%,并在2025年7月达到21.3%,2024年毛利率在行业中排名第二[5][8]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60.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3.6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78.90%[7][8] 销量增长与市场表现 - 公司销量从2022年的1.94万辆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8.01万辆,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03.2%,增速在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中排名第三[10] - 2025年8月和9月,公司分别交付新车1.35万辆和1.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9%和52.22%,月度交付量连续创新高[10]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在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销量增速排名前三[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已完成“SUV+MPV+轿车”三大品类布局,发布了岚图FREE、梦想家、追光、知音及新旗舰SUV岚图泰山等车型[6][11][13] - 公司构建了覆盖平台架构、“三电”系统及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的五大技术底座,拥有自主开发的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20] - 新车型岚图泰山集成顶配版华为智能解决方案,具备L3级智能辅助驾驶能力,代表公司向更豪华、更高端方向迈进[13][16] 战略合作与资源协同 - 公司与华为深度合作,岚图泰山搭载华为乾崑ADS 4智能驾驶系统,双方合作关系获得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肯定[13][16][18] - 公司脱胎于东风公司,充分整合其56年造车技术、制造、供应链等优势资源,获得多维度的协同支持[18][20] - 公司管理团队平均拥有超过20年的汽车行业从业经验,具备卓越且多元化的专业能力[20]
回应反“内卷”!岚图汽车CEO卢放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21:31
卢放表示,反对"内卷"是企业经营的必选项,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据悉,岚图汽车内部对所有产品都有毛利和盈利能力的要求,即每个产品都要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卢 放表示:"(企业)没有利润靠持续输血是不健康的。" 目前,岚图汽车完成了"SUV+MPV+轿车"的三大品类布局,发布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和 岚图知音等车型,其中,2026款岚图梦想家于近日上市,发布鲲鹏和乾崑两大智能化系列,官方指导价 为32.99万元至43.99万元。 卢放表示,2026款岚图梦想家的官方指导价,是在保证合理利润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与用户接受程 度的结果。岚图汽车发展的初心,是希望通过合理的价格和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更多中国用户体验 新能源产品。 【导读】岚图汽车CEO卢放回应反"内卷"、发展新能源汽车中高端市场等事项 "我们从始至终反对'内卷',反对价格战。"近日,岚图汽车CEO卢放在2026款岚图梦想家上市后的群访 中表示,岚图汽车作为央企东风汽车的子公司,要承担更多责任与担当,有义务和责任维护汽车行业的 健康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
回应反“内卷”!岚图汽车CEO卢放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21:23
公司战略与经营理念 - 公司明确反对行业内卷和价格战,强调作为央企子公司需承担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2] - 公司内部对所有产品均有毛利和盈利能力要求,强调每个产品需具备自我造血能力,认为没有利润靠持续输血是不健康的[5] - 公司经营理念为不卷价格而卷价值,重点在于思考为用户和社会创造的价值[7] - 公司发展初心是通过合理价格和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用户体验新能源产品[6]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汽车产业的高端与智慧发展,品牌标签聚焦于智慧、品位、信赖[10] 产品布局与市场定位 - 公司已完成SUV、MPV、轿车三大品类布局,产品包括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和岚图知音等车型[6]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中高端市场,近期上市的2026款岚图梦想家官方指导价为32.99万元至43.99万元[6] - 新款车型定价是在保证合理利润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与用户接受程度的结果[6] - 公司拥有ESSA架构和岚海动力,覆盖增程、插混和纯电等动力形式,以充分准备应对市场变化[10] 行业环境与公司应对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及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公司认为此举有助于推动产业从快速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2]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东风汽车等17家车企积极响应[2] - 当前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压力传导至上游供应链,出现压低采购价格、延长付款周期等问题[6] -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道,所有品牌均面临格局重塑机遇与日益激烈的竞争,破局需依靠持续的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提升[9][10] - 公司认为破局关键在于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和市场的看法,必须进行更多原创性、前瞻性创新以洞察用户未意识到的需求[10]
国家发改委最新部署,信息量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2:46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 -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基本下达完毕 [3]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全年计划下达3000亿元 [4] - 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超1.7万亿元,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30.7%、24.1%,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40.3% [4] - 将加快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机制 [3] - 研究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总结核电领域引入民间资本经验,加大交通能源水利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 [3]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 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9.5%,快于规上工业整体3.1个百分点 [7] - 推进人形机器人、未来能源等重点领域产业创新工程,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7] - "AI for Science"加速基础研究突破,推动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智能驾驶等新兴产业崛起 [7] - 人工智能赋能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7] 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为统计以来最低,节约物流费用超1300亿元 [9] - 将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规范政府行为尺度,建立妨碍公平竞争清单 [9] - 修正价格法草案明确低价倾销认定标准,重点治理低于成本价倾销行为,将服务纳入规制范围 [10] -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优质优价,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10]
鼓励差异化定价 惠民保迎高质量发展新规
北京商报· 2025-08-01 01:28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要求惠民保突出普惠定位 坚守商业属性 遵循保险规律 规范精准定价 [1] - 强调保险公司自主经营 人民群众自愿投保 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保费收取与保障程度相适配 扩面提质与商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2] - 要求不得搞低价无序"内卷式"竞争 不得进行垄断性排他性销售 不得预先设定赔付率或设置基金池 [4] 产品定价机制改革 - 要求基于不同群体年龄 性别 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责任分级或费率分组 实现差异化定价 [1] - 保险公司应根据疾病发生率 赔付率 费用率等历史数据科学厘定费率 并在精算报告中详细列示 [2] - 专家指出分级定价可优化风险池结构 通过健康体低费率 带病体高费率实现风险与成本匹配 [3] 产品服务优化方向 - 要求及时将医疗新技术 新药品 新器械应用纳入责任范围 提供覆盖广泛 公平可得 保费合理 保障有效的服务 [1] - 强调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水平 确保可及可信 可保可赔 可感可知 [1][2] - 各地保险业协会要加强健康保险宣传和政策解读 塑造可信赖能托付有温度的行业形象 [2] 行业运营规范要求 - 保险总公司需加强对分支机构在不同地域开展业务的统筹管理 确保各环节符合内控要求 [4] - 采用共保方式开展业务的 应当自愿联合 不得排除或限制竞争 不得设置不合理或歧视性条件 [4] - 不得对已签订的保险合同赔付条件进行当年调整 [4] 行业发展意义 - 惠民保具有投保门槛低 保费低 保额高等特点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保障需求 [1] - 新规旨在明确普惠定位与商业属性的平衡方向 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4] - 通过规范定价 优化产品供给 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 [4]
反“内卷”信号强烈,国常会提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23:36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 综合施策 规范竞争秩序 [2] - 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 [2] - 将着力健全规范竞争长效机制 加强行业自律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提升质量增强竞争力 [2] 行业竞争现状与问题 - 汽车行业近期出现"内卷式"竞争和"价格战"现象 17家重点车企在6月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3] - 工信部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压力向产业链传导 出现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 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 [3] - 行业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产业 其"内卷"问题涉及产业链上下游 政府部门将持续关注并寻求解决方案 [3] 政策干预方向与预期 - 专家解读国常会政策将严格限制无序竞争和恶意价格战 反"内卷"政策目标明确 抓手包括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4] - 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将成为重要监管手段 反"内卷"问题已提升至国务院层面 预计未来行业竞争将逐步良性化 [4] - 工信部支持整车企业践行承诺 促进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3]
反“内卷”信号强烈,国常会提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21:33
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规范 -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 [1] - 会议提出要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 [1] - 会议强调要健全规范竞争长效机制 加强行业自律 发挥标准引领产业升级作用 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质量增强竞争力 [1] 行业竞争现状 - 近期汽车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和"价格战"现象 17家重点汽车企业在6月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 压力从整车向产业链传导 出现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资金周转困难现象 [2] - 专家指出价格应由市场竞争决定 但非理性降价扰乱市场将受政府干预 国常会提出反"内卷"政策目标和抓手明确 [2] 政策监管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整车企业践行承诺 引导与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2] - 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产业 其"内卷"问题受到国务院和产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未来将得到有效管控 [2] - 政策旨在营造"大河有水小河满"的良好局面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促进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2]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规律性”领跑,产业发展新动能在积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21:38
工业生产增长 -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和3.1个百分点 [3] -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制造业增长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 [2] 新动能积聚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 [3] - 1-2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2个百分点 [3] - 3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个百分点 [3] - 4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 [3] - 5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8个百分点 [3] - 6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9个百分点 [3] 新产品产量增长 - 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3.1%,新能源汽车增长36.2%,工业机器人增长35.6% [4] - 人形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新技术新产品产量增速快,产业链变化明显 [4] 政策支持 - 有关部门加快推出下半年政策,继续为经济稳定运行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1][6] - 政策工具箱丰富,加强政策储备,根据市场变化适时推出 [1][6] - 反"内卷"措施正在制定,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价格合理回升,改善企业利润 [7] 工业运行趋势 -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9%,3月份增长7.7% [6] - 4月份增长6.1%,5月份增长5.8%,6月份增长6.8% [6] - 下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还会有所提升 [1][6] PPI走势 - 上半年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8% [7] - 下半年翘尾因素减弱,价格预计低位温和回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