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领潮 向新,2025成都国际车展今日开幕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14:42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于8月29日开幕 主题为"领潮而立 向新而行" [1] - 吸引近120个汽车品牌参展 展出车辆超过1600辆 展区面积达22万平方米 启用12大展馆及室外展区 [1] - 涵盖整车、改装车、人形机器人、三电系统等产业热点 [1] 自主品牌表现 - 奇瑞集团在5号馆独家呈现 旗下奇瑞、星途、iCAR、捷途等品牌参展 奇瑞纵横作为捷途全新豪华电混越野产品序列首秀 威麟品牌焕新回归定位"全球智能皮卡生态品牌" [2] - 比亚迪独占9号馆 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等品牌悉数亮相 新增"天神之眼"系统动态演示与"兆瓦闪充"技术专区 室外展区设置仰望U8应急浮水等全场景互动 [2] - 中国长安以10号馆为主秀场 旗下长安、长安马自达、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等品牌集结亮相 [2] - 极氪首款超级电混旗舰SUV极氪9X开启预售 吉利星越L全新东方曜首秀 吉利银河M9亮相展台 [3] - 岚图知音搭载华为乾昆智驾ADS 4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亮相 东风风神L8迎来上市 [3] 新势力品牌创新 - 理想汽车展示下一代辅助驾驶技术VLA司机大模型最新进展 首发搭载该模型的全新车型理想i8及全系车型亮相 [4] - 零跑汽车发布B10全新配色 持续突破技术研发 保持高性价比产品定位 [4] - 小米汽车首次参展即拿下近1000平方米展位 鸿蒙智行、蔚来等品牌扩大展台规模 [4] 外资与合资品牌战略 - 梅赛德斯-奔驰推出全新AMG CLE 53 4MATIC+敞篷轿跑车及全新纯电CLA [5] - BMW M3 E46 GTR官方复刻涂装版首次亮相国内车展 [5] - 一汽奥迪携27款明星车型登场 Q6L e-tron家族、A5L迎来正式上市后首秀 PPE豪华纯电平台与PPC豪华燃油平台车展首秀 [6] - smart发布超级电混技术 全新smart1 BRABUS性能版焕新上市 [6] - 别克发布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 携三款先导车开启国内首秀 [6] - 丰田首次携手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同台亮相 [6] - 上汽大众新凌渡L上市 新威然及ID.3 GTX套件款发布 [6] - 福特全球首款智电趣野全地形SUV烈马新能源全球首秀 [6] - 进口现代旗舰SUV新一代帕里斯帝开启预售 [6] - 一汽大众、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东风日产、捷达、安徽大众、大众进口车、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上汽奥迪等品牌齐聚亮相 [7] 政策支持与市场影响 - 成都市商务局设立"购车补贴"专项政策 乘用车以旧换新补贴至高可享2万元/辆政府补贴 [8] - 成都市第三轮汽车消费奖励活动与2025成都车展同步启动 [8] - 通过互动体验、试乘试驾、具身机器人服务等措施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认知 推动区域市场新能源转型和智能化渗透率提升 [8]
宝信软件跌2.01%,成交额4.8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901.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4: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9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25.37元/股,成交额4.89亿元,换手率0.90%,总市值728.3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901.84万元,特大单净卖出2417.26万元(卖出4383.62万元,买入1966.36万元),大单净卖出4475.44万元(卖出1.36亿元,买入9124.56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11.48%,近5日跌1.70%,近20日涨2.51%,近60日涨1.40%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15亿元,同比减少30.08% [2] - 归母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减少46.46%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12.93万户,较上期增加9.61% [2] - 人均流通股20430股,较上期减少10.5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708.65万股(第二大股东),较上期减少1479.07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70.79万股至1557.17万股(第六大股东)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111.68万股至1099.83万股(第七大股东) [3] 业务构成与分红 - 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占比64.02%,服务外包占比35.31%,系统集成占比0.48%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0.6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7.36亿元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1] - 概念板块涵盖沪自贸区、智能汽车、腾讯云、央企改革、ERP概念等 [1]
海能达跌2.03%,成交额6.9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4: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9日股价下跌2.03%至13.06元/股,成交金额6.95亿元,换手率4.11%,总市值237.5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4亿元,特大单净卖出4215.53万元(买入1509.89万元占比2.17%,卖出5725.42万元占比8.24%),大单净卖出7208.94万元(买入9091.06万元占比13.08%,卖出1.63亿元占比23.4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8.09%,近5日跌3.76%,近20日涨11.43%,近60日涨14.66% [2] 龙虎榜与交易活跃度 -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6月13日龙虎榜净买入3.24亿元,买入总额4.24亿元(占总成交额23.25%),卖出总额1.01亿元(占总成交额5.52%)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对讲机终端、集群系统等专业无线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终端收入占比44.36%,系统收入占比42.37%,OEM及其他占比13.2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概念板块包括区块链、智能汽车、世界杯、华为汽车、核心网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9.05万户,较上期增加1.57%,人均流通股4415股,较上期减少1.54%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96.81万股(第三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0.65万股 [4] - 三大中证1000ETF集体增持: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007.85万股(第四大股东)增191.21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593.79万股(第五大股东)增141.85万股,广发中证1000ETF持股479.02万股(第七大股东)增106.21万股 [4] - 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持股284.94万股(第八大股东)减少96.37万股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59亿元,同比下降17.50% [3] - 归母净利润9358.18万元,同比下降42.37%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0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 [4]
国信证券发布蓝思科技研报,2Q2025营收利润同比增长,毛利率环比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56
评级与目标价 - 国信证券给予蓝思科技优于大市评级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折叠屏及材料升级将带动公司营收增长 [1] - 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产品矩阵进一步拓展 [1] 资本运作与产能布局 - 港股上市将完善公司全球化产能布局 [1]
华为云陈林:锚定AI与算力核心 推动智能汽车产业迈入新征程
央广网· 2025-08-29 10:59
核心观点 - 华为云在智能汽车大会上阐述其以AI和算力为核心的云服务战略 聚焦长期深耕汽车行业数智化转型 通过全国数据中心布局和专项技术方案支持车企智能化发展 [1][2][5][7] 战略布局 - 华为云以"聚焦AI 饱和投入"为核心战略 持续将资源集中投向AI与算力领域 [2] - 打造"算力一张网"打破算力资源地域壁垒与技术隔阂 实现高效调度与共享 [2] - 基于鲲鹏和昇腾架构打造全栈国产化算力平台 繁荣AI生态 [2] - 坚持长期主义理念 将汽车智能化比作"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 [1] 基础设施部署 - 在贵州布局全球最大数据中心 形成算力高地、数据高地和行业应用高地 [3] - 深度契合"东数西算"国家战略 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3] -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在贵州部署超40套 满足汽车行业高算力需求 [3] - 形成贵安与乌兰察布汽车双专区 芜湖专区进入规划阶段 构建中国首个汽车三专区架构 [4] 技术能力与行业应用 - 2024年中国汽车云市场份额中华为云排名第一(IDC数据) [5] - 针对VLA、端到端、世界大模型等与主流车企深度沟通并进行专项适配调优 [5] -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在VLA和端到端场景下提供强大算力密度与并行计算能力 [5] - 解决智能驾驶模型训练、复杂路况数据处理等环节的效率瓶颈 [5] 行业趋势洞察 - 汽车行业正经历三大变革:从功能驱动到体验革命、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从区域深耕到全球协同 [7] - 智能辅助驾驶是涉及芯片/软硬件/生态的多维度系统工程 [7] - 产业迎来更广阔市场空间和历史机遇 [7] 生态合作承诺 - 通过开放合作产业生态 做车企数智化转型的"黑土地" [7] - 借助鲲鹏/昇腾/存储/数据库等领域积累全方位服务车企客户和伙伴 [7] - 携手产业合作伙伴共创智能辅助驾驶新体验 加速中国汽车产业智能跃迁 [7]
国轩高科涨2.05%,成交额4.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09.9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9 10:0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9日盘中股价33.83元/股,上涨2.05%,总市值610.79亿元,成交额4.59亿元,换手率0.79%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09.91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8.57% (3933.36万元),卖出占比8.62% (3958.00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0.17%,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6.42%、17.55%、34.45%,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1.24万户,较上期减少1.72%,人均流通股8134股,较上期增加1.7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8亿股(第三大股东),较上期增持654.02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763.21万股(第八大股东),较上期减持96.14万股 [3] -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持股1494.94万股(第十大股东),持股数量未变化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0.55亿元,同比增长20.61% [2] - 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45.55% [2] 公司业务构成 - 动力电池系统收入占比72.47%,储能电池系统占比22.13%,输配电产品占比1.29%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概念板块涵盖磷酸铁锂、智能汽车、换电概念等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56亿元 [3]
扫地机器人巨头也要跨界造车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21:07
公司战略定位 - 追觅科技正式官宣造车 首款产品定位超豪华纯电车型 直接对标布加迪威龙 计划2027年正式亮相[2] - 选择超豪华纯电细分领域进行差异化竞争 避开大众电动车红海市场[2] - 借助高速马达 AI感知 人机交互等技术积累 打造极致性能与智能体验融合的电动产品[2] 技术储备与团队建设 - 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6379件 已获授权专利3155件 覆盖传感器融合 电机控制 语音交互等关键技术领域[3] - 高速数字马达 AI算法及机器人传感控制技术可迁移至汽车电驱系统 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3] - 组建近千人造车团队 涵盖研发制造与质量控制 融合智能硬件研发人员与传统整车制造专家[3] 产品理念与生态合作 - 首款产品定位为具备持续学习进化能力的AI智能终端[3] - 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与电池 电驱 智能驾驶头部供应商建立深度协同合作[4] - 通过合作模式降低前期投入风险并加速产品落地[4] 全球化资源与市场挑战 - 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超6000家线下门店 服务家庭超3000万 会员数量突破1100万[4] - 超豪华汽车市场需构建品牌历史与文化底蕴 消费者高度关注社会认同感[4] - 超豪华电动车市场规模有限 研发成本极高 用户对工艺品质要求苛刻[4] 行业意义与发展前景 - 代表中国科技企业跨界突围的典型尝试 若成功将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超豪华市场的重要突破[5] -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 追觅入局时机引发行业质疑[5] - 公司需在有限市场中快速建立品牌认知 实现规模化交付并控制成本[5]
汇聚科技(1729.HK):精密线缆解决方案商 立讯控股赋能“数据中心+汽车”业务发展
格隆汇· 2025-08-28 19:32
公司概况 - 汇聚科技是定制电线互连方案供应商 立讯精密为控股股东 持股74.67% [1] - 公司业务涵盖电线组件 数字电线及服务器三大板块 服务于电信 数据中心 工业 医疗及汽车领域 [1] - FY2024营业收入73.9亿港元 同比增长53.1% 毛利润10.8亿港元 同比增长58.6% 净利润4.5亿港元 同比增长62.7% [1] 业务表现 - 电线组件业务的数据中心分部FY2024营收12.14亿港元 同比增长53.4% 受高速连接组件需求驱动 [1] - 数字电线业务的网络电线FY2024营收11.8亿港元 同比增长49.6% 特种线营收2.4亿港元 同比增长207.8% [1] - 服务器业务FY2024营收31.9亿港元 同比增长42.9% 占总营收43.1% 成为收入新支柱 [1] 行业机遇 - 全球AI市场2024年投资达3158亿美元 预计2028年突破8159亿美元 [1] - AI算力景气度推动数据中心升级 拉动Cat 7/7A高速电线及特种线需求 [1] - 全球汽车数据线规模预计2034年达297亿美元 智能汽车线缆需求显著增加 [2] 战略发展 - 立讯精密2024年9月战略收购汽车线束巨头莱尼 除印度外交割已完成 [2] - 莱尼汽车电缆业务部(Leoni K)2023年营收14.64亿欧元 2024年Q1营收3.63亿欧元并实现净利润658万欧元 [2] - 公司通过莱尼获得研发经验 优质海外客户与全球产能布局 强化智能汽车供应链竞争力 [2] 财务展望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8亿 11.12亿 14.12亿港元 [3] - 对应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6.0% 68.9% 26.9% [3] - 增长动力来自AI算力景气度持续及汽车智能化趋势带来的协同效应 [3]
科创牛:规律和展望
国信证券· 2025-08-28 19:11
核心观点 - 科创板经历了两轮显著牛市行情,呈现从概念驱动向业绩驱动、从普涨向结构分化的演变趋势,战略定位日益凸显且投资逻辑趋于成熟 [3][4][26][33] - 第一轮牛市(2020年3-7月)涨幅达67.22%,以中小盘股和高估值成长股为主导,硬科技领域全面领涨;第二轮牛市(2021年3-7月)涨幅32.06%,转向大中盘股和业绩确定性,高端制造成为核心主线 [6][10][13][16][17] - 未来科创板发展前景广阔,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硬科技企业加速上市、产业升级与国产替代需求旺盛、机构投资者力量壮大构成核心驱动力 [34][36] 两轮牛市行情复盘 - **第一轮牛市(2020年3-7月)**:科创50指数从1029.75点升至1721.98点,涨幅67.22%,显著跑赢创业板指(54.36%)和上证综指(25.20%)[6] - **第二轮牛市(2021年3-7月)**:科创50指数从1219.71点涨至1610.77点,涨幅32.06%,仍领先创业板指(29.25%)和上证综指(4.81%)[10] - **市场活跃度对比**:第一轮日均换手率2.82%,日均成交量4.6亿股;第二轮日均换手率0.93%但日均成交量大幅攀升至7.9亿股,反映资金规模扩大和持仓周期延长 [7][10] 行业结构特征 - **第一轮行业表现**:医药生物(平均涨幅126.43%,19家公司)、电子(79.53%,19家)、计算机(53.00%,18家)三大硬科技行业主导行情 [14] - **第二轮行业表现**:电力设备(平均涨幅62.45%)和电子(51.95%)成为双引擎,医药生物虽公司数量最多(49家)但平均涨幅收敛至33.71% [17] - **行业轮动趋势**:从硬科技普涨(第一轮)向高端制造集中引领(第二轮)演变,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在第二轮涨幅均超24% [17] 市值与估值分层表现 - **市值风格演变**:第一轮中小盘股因高弹性领涨,第二轮大中盘股因基本面和业绩确定性更受青睐 [13][16] - **估值逻辑变化**:第一轮高成长高估值股票受追捧(戴维斯双击),第二轮更注重成长与估值匹配度,价值型成长股获市场认可 [20][23] - **分层特征总结**:市场从概念驱动转向业绩驱动,投资行为趋于理性 [26] 热门主题分析 - **第一轮主题焦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国产替代战略)、生物医药(疫情催化创新药及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5G/AI/云计算) [27][28] - **第二轮主题焦点**: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链(全球碳中和推进)、高端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新材料(下游高科技产业需求) [31] - **主题投资逻辑演变**:第一轮侧重技术前沿和国家战略,第二轮更关注产业成熟度与业绩兑现能力 [27][31][32] 未来发展展望 - **战略定位强化**:科创板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流向清晰反映政策重点与经济增长驱动力 [33] - **投资吸引力增强**:科创50指数两轮牛市均显著跑赢主流指数,创新属性和高成长潜力持续吸引风险偏好型及长期价值投资者 [34] - **核心驱动因素**:政策红利(注册制深化/退市制度完善)、硬科技企业加速上市、产业升级与国产替代需求、机构投资者资金流入构成三大利好 [36] - **产品生态支撑**:泛科创ETF共117个权益产品,其中15.4%以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为基准,12.8%以科创板综合指数为基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 [34]
长城汽车涨2.03%,成交额2.8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68.3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8 11: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25.67元/股,总市值达2197.08亿元,成交额2.86亿元,换手率0.18%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8.30万元,特大单买入1504.97万元(占比5.27%)且卖出2111.55万元(占比7.39%),大单买入6790.33万元(占比23.76%)且卖出6015.45万元(占比21.05%) [1] - 年内股价下跌0.81%,近5日跌0.66%,但近20日涨18.68%且近60日涨16.15%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销售汽车占比86.79%、零配件6.35%、模具及其他4.03%、提供劳务1.55%、其他业务1.2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乘用车-综合乘用车,概念板块涵盖燃料电池、百度概念、宁德时代概念、智能汽车及储能等 [1] 股东与机构持仓变动 - 股东户数15.03万户,较上期减少6.28%,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745.61万股(第四大股东),较上期增加90.41万股;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基金持股5107.64万股(第五大股东),增加196.24万股 [3] - 华夏上证50ETF持股2280.35万股(第七大股东)减少59.57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043.08万股(第九大股东)减少111.15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431.27万股(第十大股东)减少52.77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00.19亿元,同比减少6.63%;归母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5.75%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6.9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9.50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