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美锦能源(000723) - 000723美锦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1 15:44
业绩亏损原因 - 2024 年公司整体业绩承压,出现近年首次亏损,源于煤炭及焦炭两大核心产品价格与成本的结构性失衡,销售价格降幅均超过同期销售成本下降幅度,产品毛利率显著收窄 [1] - 焦炭业务是经营性亏损主要来源,2024 年焦炭市场“跌多涨少”,价格下行源于终端需求疲软以及成本支撑减弱,且焦炭成本跌幅不及价格降幅 [1][2] 氢能商用车推广问题及解决措施 - 美锦能源与国氢科技合作“全国推广一万台氢能商用车”计划,面临成本高、加氢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2] - 采取多维度解决方案,通过“车—站—氢—场景”产业闭环和绿电制氢加氢一体站模式降低成本,推动加氢站网络布局,呼吁政府加大补贴和支持 [2] 政策参与与支持 - 山西省发布《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 - 2035 年)》《山西省氢能产业链 2025 年行动方案》,美锦能源作为氢能产业链核心企业深度参与政策落地 [2] 股权投资基金影响 - 2025 年公司参与设立安徽浚安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先进制造及新能源产业,短期增强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技术储备,挖掘前沿领域创新机会 [3] - 长期聚焦破解“卡脖子”难题,构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整合产业链资源,布局氢能商业化应用生态,实现全链条战略升级 [3] 政府补助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同比增长 186.18%,主要是氢能产业政府补助增加,一季度政府补助 0.16 亿元,占营业利润比例为 3.5%,对盈利影响不大 [4] -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奖励政策”延续性有不确定性 [4] 传统能源与氢能业务协同 - 美锦能源依托传统焦化产业链与氢能业务深度协同,利用焦炉煤气提纯制氢,构建“焦化 - 氢能”循环经济模式 [5] - 山西美锦氢能产业园与传统业务共享资源形成产业闭环,未来规划延伸氢能产业链,推进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复制成功模式构建氢能走廊 [6] 氢能规模化应用 - 交通领域,截至 2024 年底,全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 2.4 万辆,建成加氢站超 540 座,综合能源服务站占比达 58%,主要应用场景为重卡运输、城配物流、冷链运输 [7] - 工业领域在冶金、化工、玻璃等行业有突破,储能与综合应用方面,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在数据中心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机,港口、跨境运输场景逐步进入规模化应用 [7] 应收账款问题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较期初增长 6.84%,原因是下游客户行业不景气、资金紧张 [7] - 公司从多方面评价客户偿债能力和信用资质,动态监控欠款方,设立催款小组,财务部门定期进行账龄分析,按规定核销坏账 [8] 股价稳定措施 - 公司通过强化焦化主业运营、推进氢能产业商业化、控股股东动态管理质押风险、运用资本市场工具、加强与投资者沟通等措施稳定股价,降低质押风险 [9] 氢能业务发展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氢能业务快速发展,系统内运营氢燃料汽车累计超 1100 辆,累计推广近 4000 台氢燃料电池汽车,总运营里程突破 2 亿公里,累计减少碳排放约 20 万吨 [10] - 旗下飞驰科技中标 500 辆冷藏车订单,金额达 2.875 亿元,深化合作推进相关计划和产业闭环构建,预计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和车辆推广规模扩大,推动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10][11]
京津冀一周观察丨前4月京津冀出口创历史新高,邯郸通报生猪注水问题
观察者网· 2025-05-21 10:16
京津冀区域出口 - 2025年前4个月京津冀区域进出口总额1.43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0.1%,其中出口4454.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1.7% [1] - 北京是拉动京津冀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占比45%,较2024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上拉京津冀出口增速2.1个百分点 [1] - 4月京津冀出口1216.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8%,增幅为2024年6月以来新高 [1] - 民营企业出口增长强劲,新兴产业出口保持增长,自主品牌占比提升 [1] 5G规模化应用 - 北京已建成5G基站超14万个,5G终端连接数超350万 [2] - 北京计划到2027年底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成为国内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 [1] 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 京津冀三地签署《京津冀人口家庭发展工作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从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重点人群服务体系建设、数据共享机制和生育友好文化圈四个方面加强合作 [2] 绿电交易 - 北京与新疆首次实现错峰绿电交易,4月完成1200万千瓦时交易量,形成"新疆绿电午间发、北京负荷晚间用"的新模式 [2] - 绿电主要来自新疆阿勒泰、哈密等地区的光伏发电企业,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通道输送,满足国家大剧院等部分电力用户的绿色用能需求 [3] 氢能产业 - 北京将氢能产业作为"十五五"规划研究的重点方向,聚焦制、储、运、加产业链条,加快培育领军企业 [3] - 推进液氢重卡、沼气制氢、制加氢一体站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塑粉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4] 服贸会 - 2025年服贸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区举办,已有3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意向设展办会 [5] - 服贸会自2012年创办以来累计吸引19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19万展客商参展参会 [5] 海上光伏项目 - 河北首个海上光伏项目——秦皇岛市1800兆瓦海上光伏示范试点项目首块网架平台成功吊装,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 [6] - 项目总投资约144亿元,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27.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8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15.95万吨 [6] 港航建设 - 2025年一季度河北省港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4亿元,同比增长17.3%,为季度计划的114.9% [8] - 2024年河北省港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超80亿元,同比增长19.9%,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14.05亿吨,增速3.1% [8] 平台经济 - 天津市平台经济一季度营收达1578亿元,同比增长23% [10] - 云账户2024年实现收入1220亿元,纳税74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0位 [11] - 一季度天津市居民生活服务平台营收327亿元,同比增长35% [11] 新能源小客车指标 - 北京市在定向增发4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的基础上,再次增发2万个指标,2025年小客车指标配额16万个,其中增发新能源指标6万个 [12]
多地力推氢能产业,专家看好固体氧化物制氢前景
第一财经· 2025-05-20 14:23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陕西氢能所在的榆林,氢能板块装备制造产业2024年已正式落地,多个氢能高端 装备制造项目开工建设。按照榆林市氢能产业规划,将构建"灰氢提取+绿氢制备"供应体系,实施陕蒙 输氢管廊,开展绿氢与现代煤化工深度结合,加快布局工业用氢和交通用氢应用场景,推进氢能产业 制、储、输、加、用全链条发展。 5 月 20 日,在陕西榆林举行的高温电解水制氢撬装系统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 / 章轲 新闻发布会上,陕西氢能董事长黄晔介绍,陕西氢能2024年3月份落地第一个氢能装备项目——固体氧 化物燃料电池,依托清华大学技术团队支撑,9月份建成国内首条全自动化电堆生产线,填补了行业空 白。超然动力每小时50标方电解水制氢撬装设备也已下线并开始批量生产。2026年将启动300亩产业园 区建设,规划实现300MW全产业链集群。 在制氢装备方面,形成了民企与央企国企百花齐放的格局 清华大学燃料电池与储能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韩敏芳表示,近一两 年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技术在中国出现了跃进式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固体 氧化物燃料电池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韩敏芳主导了陕西氢能 ...
【倒计时1天】“氢能+”产业新生态国际研讨会
势银能链· 2025-05-20 14:11
研讨会背景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化石燃料日益紧缺的矛盾凸显,加以环保理念的兴起,寻找可实现减排的清洁能源替代,便成为了当下主题。而 氢,以其清洁、灵活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备受瞩目。 从我国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1-2035年)》,将氢定义为能源;同时也将氢能作为了 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且由于氢的 燃烧产物仅为水,也有部分人士给氢能冠以"终极能源"的称号。 实际上,从严格意义来说氢能并不完全是一个 "新鲜事儿"。最早在16世纪中叶,氢气就已被发现,只不过由于当时工业水平并不发达并未进行深 入的探索,直到19世纪初才正式敲开氢气应用的大门,氢气开始逐渐广泛应用于化工、医学、航天等领域。因此,氢气并不是一个新的"物件 儿",而是一个已经十分成熟,且被广泛认知的大宗化学品,只不过在当下,氢气有了一个能源的"新身份"。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势银研究: 势银产业研究服务 势银数据: 势银数据产品服务 ...
北京市国资委组织氢能产业专题调研学习 将氢能产业作为“十五五”规划研究重点方向
快讯· 2025-05-20 11:06
北京市国资委氢能产业调研 - 北京市国资委副主任贺昂率队调研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并听取氢能产业专题讲座 [1] -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朱德权受邀讲解氢能产业发展机遇 [1] - 国资委要求市管企业高度重视氢能产业战略地位并加大发展力度 [1] 氢能产业规划方向 - 北京市将氢能产业列为"十五五"规划研究重点方向 [1] - 重点布局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全产业链关键环节 [1] - 目标培育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引领力的氢能领军企业 [1] 重点项目建设 - 加快推进液氢重卡、沼气制氢、制加氢一体站等重点项目 [1] - 深化塑粉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领域技术创新 [1] 产业协同发展 -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业务合作 [1] - 联合国家实验室、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 [1]
德阳:重装“焕”新装
四川日报· 2025-05-20 06:29
德阳重装产业发展现状 - 德阳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7%,为第一大产业 [4] - 东方电机累计发电设备产量突破7亿千瓦,国内每4度电有1度来自"德阳造" [4] - 东方电气宏华集团研制1 2万米深智钻机,钩载能力可吊起两架满载波音747 [4] - 一汽解放四川分公司数字化车间每5 7分钟下线一台商用车 [4] 政府服务与产业升级 - 德阳经信局将"重装科"分设为装备产业促进一科(能源装备等传统领域)和二科(氢能装备等新赛道),服务效率翻倍 [4] - 2024年德阳目标工业总产值突破5200亿元,出台工业招商、资金支持等专项方案 [5] 技术创新与科研布局 - 东方汽轮机研制国内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实现商用,打破国外垄断 [5] - 国机重装8万吨模锻压机为C919锻造70%关键结构件 [5] - 德阳大学科技园对接210所高校及1000余科研团队,已达成150多项合作意向 [5] - 德阳经开区2024年引进硕博人才568名,培育科技卓越人才8名 [5] 氢能产业链协同 - 德阳建设首个制氢加氢一体站,满足氢能公交、重卡及企业自用需求 [5] - 通过"省级资本+德阳装备+市州资源"模式,联合甘孜、阿坝等地开发"水风光"资源 [5] -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聚集2800余家企业,2024年产值超3500亿元 [5] - 推动东方氢能与一汽解放四川分公司等企业协同,拓展氢能在交通、高原民生等场景应用 [5]
张家港集聚涉氢企业近五十家共闯国际市场
新华日报· 2025-05-18 07:22
公司发展里程碑 - 国富氢能(香港)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 标志着公司登陆港交所后的又一重要进展 [1] - 公司将依托香港国际化平台 加速推动液氢储运 绿氢制备等核心装备的国际标准认证 [1] - 计划深化氢能在交通 能源 工业等领域的跨境合作 助力全球能源低碳转型 [1] 市场地位与产能布局 - 公司为氢能领域头部企业 加氢装备及供氢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 [1] - 国内产能加速释放 张家港建成年产8万台(三型)车载储氢瓶产线 上海青浦打造年产5万台(四型)车载储氢瓶产线 [1] - 海外布局覆盖欧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中东 北非等地 共建8大总装基地 [1] 海外合作与技术突破 - 向印度ADVAIT公司出口碱性水电解制氢成套设备 并签署500万美元后续采购协议 [2] - 与印度客户合作打造300MW电解槽制造基地 实现从单设备出口到产业布局合作的升级 [2] - 启动离网制氢技术攻关 解决风光资源波动导致的设备寿命问题 [2] 产业链整合与地方政策支持 - 发布产业链供应基地规划 未来两年将供应链伙伴导入张家港 [3] - 参与构建总规模20亿元的氢能产业基金 支持项目落地 [3] - 张家港出台《氢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拥有涉氢企业近50家 [3] 氢能应用场景与基础设施 - 张家港投运氢能重卡 叉车 物流车等224辆 累计运营里程1500余万公里 [4] - 氢能公交续航超300公里 氢燃料牵引车最大载重量达60吨 [4] - 全市建成5座加氢站 加氢能力达3 2吨/天 [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撬装式加氢站‌行业产业链全景、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氢能补给新时代来临,撬装式加氢站构筑高效氢能网络[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6 09:16
内容概要:当前,中国撬装式加氢站行业尚处于市场示范推广阶段,凭借其"低成本投入、快速落地部 署"的核心优势,在港口物流、矿山运输等重型燃料电池车辆密集运营场景中加速渗透,成为区域氢能 补给网络的关键节点。随着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撬装站建设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 2024年,国内撬装式加氢站累计建成量已突破190座,占全国加氢站总量的35%,其中长三角、珠三角 及京津冀三大示范城市群占比超八成,区域集聚效应显著。2025年是氢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各地 将加速冲刺建设目标。例如,广东省规划2025年建成200座加氢站,撬装站占比预计达40%,进一步凸 显其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上市企业:中国石化(600028.SH)、中国石油(601857.SH)、东方电气(600875.SH)、中联重科 (000157.SZ)、国富氢能(02582.HK) 相关企业:中集氢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青岛康普锐斯能源科技有限 公司、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发动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正星氢电科技郑州有限公司、山 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 关键词:撬装式加氢站、燃料电池汽车 ...
尤洛卡(300099) - 300099尤洛卡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4 20:0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智慧矿山领域多场景应用机器人和矿山安全业务,通过提供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助力智慧矿山建设,还涉足国防军工行业,涉入导弹制导系统和精密光学等业务领域 [2] - 氢能产业由富华宇祺承担,公司为优化资产结构将其剥离,目前正在进行工商变更登记 [2] 业务发展情况 智慧矿山业务 - 2023年新增“矿山机器人业务”,用于研发生产销售各类智能化矿用机器人;2024年,“辅助运输自动驾驶及智能调度产品”被指定推广 [3] - 除“智能单轨运输机器人”外,已推出“智能履带运输机器人”等多种智能矿山机器人,“巷道修复机器人”等研发工作也在推进 [2][3] - 未来将增加矿山机器人产品种类,丰富工作场景,提高智能化程度,构建多场景机器人集群产品体系 [2][3] - 矿山安全监测、监控业务将横向拓展监测领域,纵向延伸至安全治理领域,进行产品平台化转型,未来增加监测预警平台种类并应用AI大模型 [4] 国防军工业务 - 长春师凯受军品装备采购总体计划安排和上游军工客户订单减少影响,报告期内军工业务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下降 [2] - 与国内某兵器集团共同研发“轻型导弹系统”,2025年力求推出该产品 [8] 募投项目情况 - 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矿用智能单轨运输系统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进行延期,将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5年3月31日调整至2025年12月31日 [5][6] 市场推广与服务 产品推广 - 加大云贵地区、河南、安徽、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市场开拓力度,针对不同规模矿井推广不同产品 [4] - 利用展会宣传新产品,加大与行业协会沟通,联合举办交流会、论坛,发展经销商 [4] 售后服务 - 推动售后服务软件线上运行,落实现场服务工作,提升服务人员沟通协调能力 [4][7] - 加强售后服务站建设,优化快速响应机制,推动售后服务数字化转型 [7] 公司战略与规划 - 2022年提出“聚焦主业,适度多元”新发展战略,未来主营业务按此战略展开 [9] - 未来围绕新战略,在智慧矿山业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成为智能化产品供应商及方案解决商,打造科技型集团企业 [14] - 未来研发投入规划详见《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2] - 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相关计划详见《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3] 其他问题回应 - 董事长正常履职,公司已建立完善治理架构,目前没有应披露未披露的信息 [3] - 转让相关股权信息请关注公司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公告 [11]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16] - 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会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拓展销售渠道,提升经营业绩和现金分红比例回报投资者 [16]
大连市氢能产业“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加速崛起
中国发展网· 2025-05-14 11:47
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 - 大连市成为辽宁省唯一入选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城市 [1] - 金普新区作为氢能产业创新策源地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已布局"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1] 新研氢启科技 - 公司2023年落户金普新区,建成国内领先的氢能技术研发与生产基地,累计投入超2000万元 [2] - 形成年产2000台氢燃料电池电堆及2000台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配套5个系统测试实验室和1个大型综合测试平台 [2] - 自主研发超薄金属双极板技术,产品应用于环卫车、重卡、无人机等场景,百千瓦级电堆功率密度达国内顶尖水平 [2] - 创下-52℃低温冷启动世界纪录,拥有250余项知识产权授权 [2] - 完成沈大氢能高速走廊贯通,49吨重卡实现402公里跨城零碳运输 [2] - 批量交付辽宁省首单氢能环卫车,搭载123kW系统实现-30℃稳定运行,单公里氢耗成本较燃油车降低60% [2] - 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氢能重卡示范运营,重点攻关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主打123kW和153kW系统 [3] 国创氢能科技 - 公司专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及核心部件的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 [3] - 构建设计仿真、控制开发、工艺开发、测试开发四大技术平台,具备自主可控的产品研发能力 [3] - 开发国内首款钛基金属板燃料电池及系统,单电堆功率达300kW,首款单堆系统功率达240kW [3] - 产品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轨道交通、低空飞行器及储能电站等领域 [3] - 氢能产业园投运,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成国内首条自主设计的智能化全自动双极板生产线 [4] - 具备年产5000台套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规模,全产业链经济带动效应达30到50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