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ESG投资周报:ESG指数有所回暖,绿色债券稳步发行-20250813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3 13:27
ESG指数表现 - 上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23%,ESG300指数上涨1.06%,中证ESG100指数上涨1.05%,科创ESG指数上涨1.31%[5] - 全A日均成交额约1.70万亿元,流动性环比收窄[5] ESG基金市场 - 近一年共发行ESG公募基金241只,发行总份额1,714.11亿份[7] - 存续ESG基金910只,总规模10,220.62亿元,其中ESG策略基金规模占比50.33%[7][9] - 上周中海魅力长三角基金近一周回报率6.14%,2025年以来回报率29.00%[10][14] 绿色债券市场 - 上周新发绿色债券23只,计划发行规模186.43亿元[13][15] - 近一年共发行ESG债券1,034只,总金额12,277亿元[13] - 存续ESG债券3,636只,存量规模5.58万亿元,绿色债券占比61.84%[13] 银行理财产品 - 本月新发ESG银行理财产品30只,近一年共发行1,023只[18] - 存续ESG银行理财产品1,049只,纯ESG主题占比54.53%[18] 风险提示 - ESG政策力度不及预期[19] - 数据统计缺乏统一口径[19] - 产品发行规模不及预期[19]
招行发布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绿色金融进入经营核心议题
新华网· 2025-08-12 14:29
招商银行绿色金融战略与行动 - 公司于2021年将"推进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从2020年第11位提升至核心议题首位 "践行绿色运营"从第17位升至第12位 [1] - 短期目标为实现绿色项目贷款增速高于对公贷款整体增速 中长期目标为五年内进入人民银行绿色金融评价第一梯队 [2] - 通过差别化信贷政策向低能耗、低排放行业倾斜 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新增贷款 [3] 绿色信贷与债券业务进展 - 2021年发放碳减排贷款69.74亿元 涉及70个项目 带动减排121.5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4] - 绿色贷款余额达2638.42亿元 较年初增长552.54亿元 增幅26.49% 高于公司贷款增速19.49个百分点 [4] - 主承销绿色债券38只 总发行规模613.72亿元 其中公司承销份额251.13亿元 [5] - 发行亚太首单SOFR挂钩可持续债券及欧洲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 子公司完成中资金融租赁公司首笔欧元绿色债券发行 [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除传统信贷债券外 拓展绿色承兑、绿色再贴现、绿色租赁等融资方式 [5] - 研究排放权抵押融资、碳汇抵押融资等能源信贷品种创新 [5] - 子公司招银理财对绿色债券投资设优先原则 严控高污染行业新增投资 [7] 绿色投资与ESG整合 - 代销新能源和光伏行业基金累计约178亿元 [6] - MSCI ESG评级从BBB级升至A级 位居行业前列 [6] - 招商基金存续5只ESG产品 规模增长率达129% 包括光伏、新能源车指数基金及电池主题ETF [7] - 资产管理业务在股权投资中采用ESG打分系统 不动产投资重点评估环境影响 [7]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实现"30•60"目标需百万亿元级别固定资产投资 [2] - 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 居全球第一 绿色债券发行量830亿美元 居全球第二 [3]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清洁能源投资将是2021年的三倍 每年为全球GDP增长贡献0.4个百分点 [8]
年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3615.6亿元 “绿色”成市场投资焦点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 2023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3615.6亿元 同比增长73.72% [1] - 2021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达6110亿元 市场出现明显扩容 [1] - 中国201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绿色债券来源国 [1] 政策与产品创新 - 深交所2023年3月成功发行首批专项服务海洋经济的绿色债券 [1] - 上交所修订发布新规 推出低碳转型债券及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品种 [1] - 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将条款与发债主体低碳转型业绩目标相挂钩 [2] 资金投向与适用范围 - 资金主要投向绿色服务、节能环保、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业领域 [2] - 募集资金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污染防治、气候变化等绿色项目 [2] - 支持各行业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新型基础设施节能等领域 [3] 市场优势与特点 - 绿色债券融资成本低于普通债券 可覆盖第三方认证及信息披露成本 [3] - 发行期限可达7年(绿色企业债/债务融资工具) 长于普通企业债的5年期 [3] - 具有融资规模大、期限长、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 契合绿色项目需求 [1] 企业效益与影响 - 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后环境评分普遍提高 [3] - 有助于提升社会形象、塑造品牌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与财务表现 [3] - 展示公司环保形象 带来无形品牌价值和效应 [4] 市场功能与发展意义 - 绿色债券市场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定价功能日益凸显 [2] - 通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为绿色低碳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2] - 对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践行碳达峰与碳中和理念具有积极意义 [2]
20家公募已加入PRI 国内ESG投资继续深入
新华网· 2025-08-12 14:25
内地机构签署PRI现状 - 截至2022年6月10日共有101家内地机构签署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其中投资管理机构74家包括20家公募基金管理人 [2] - 18家社保基金委托管理人中有13家加入PRI 21家基本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中已有15家加入 [2] - 内地公募机构加入PRI主要动力包括应对海外客户需求、发展品牌优势、适应未来监管变化以及通过PRI平台交流学习 [2] PRI原则及义务 - PRI六项原则涵盖ESG议题纳入投资决策、积极所有权实践、要求被投公司披露ESG信息、促进行业接受PRI原则、建立合作机制及披露实施进展 [3] - 签署机构必须从加入第二年起每年向PRI报告践行原则情况并使用模块化报告模板与线上平台 [3] - 原则具指导性但非强制性机构可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个性化负责任投资政策 [3] 公募机构加入PRI的实践价值 - 南方基金2018年加入PRI后将ESG因素纳入全流程投资体系构建"事前+事中+事后"ESG投资体系覆盖股票、固收及跨资产类别研究 [6] - 广发基金通过成立ESG投资领导小组、建立评价体系与筛选指标推动ESG与量化及基本面投资策略整合 [7] - 公募机构认为ESG投资可剔除组合尾部风险并筛选兼顾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优秀企业 [4] ESG投资产品创新与规模 - 南方基金2021年底绿色投资累计规模达2321.30亿元较年初增长129%增加1306.95亿元 [6] - 广发基金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ESG基金规模合计293亿元并积极发行绿色投资主题产品 [7] - 公募机构通过采购注销碳抵消指标实现运营碳中和南方基金成为国内首家碳中和资产管理公司 [6] PRI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 PRI推动公募机构完善ESG投资制度与流程并在产品创新方面表现积极 [6] - 中国公募ESG投资策略与成熟市场无显著差异但发展阶段存在差距可借鉴国际最佳实践 [5][6] - 碳中和战略催生技术进步与投资机会公募基金通过PRI发挥价值发现与资产定价功能 [4]
国内首批政策性金融债ETF获批 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拓展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产品获批与参与机构 - 国内首批政策性金融债ETF于7月11日正式获批 共有招商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建信基金、平安基金、华安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跻身其中 [1] 产品特点与优势 - 政金债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发行 由中央财政担保 信用评级高、体量大、流动性好 被称为"准国债" [1] - 政金债ETF覆盖0-3年、1-3年、1-5年、3-5年、7-10年等不同期限品种 均采用现金申赎模式 [1] - 与普通政金债指数基金相比 ETF可实现T+0级别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最快在卖出当天可用 [2] - 现金申赎模式可覆盖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债券标的 避免实物申赎可能带来的低流动性债券问题 [2] - 产品具有交易便捷、成本低、透明度高、信用风险相对较低等特点 [3] 市场意义与发展前景 - 政金债ETF属于跨市场债券ETF 有利于促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 [1] - 有利于提高我国债券ETF整体规模 提升沪深交易所债券ETF影响力 [1] - 可吸引证券市场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市场 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带来新资金增量 [2] - 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投资政策性金融债 [2] - 能够降低国开债发行成本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 - 广发中债农发债ETF等产品对引导ESG投资、促进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 [3] - 国开债ETF未来可能纳入交易所质押式回购 方便持有人进行流动性管理 [3] 产品定位与投资价值 - 政金债ETF进一步完善了场内工具型产品的风险梯度 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 [1] - 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债券类工具型产品选择 丰富了交易所场内较低风险产品序列 [3] - 建信中债7-10年政金债ETF紧密跟踪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 聚焦较长期限政金债品种 [3] - 国开债ETF是特点鲜明的投资和资产管理工具 可帮助投资者控制久期敞口 [3]
“双碳”目标下ESG投资的实践探索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近年来,贯彻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原则的责任投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实际上ESG作为一个 整体概念被首次提出是在2004年,距离现在不过18年时间。18年前,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提出ESG 概念,并指出:"ESG对企业的品牌、声誉及价值有重大影响,倡议金融业参与者应将ESG纳入工作体 系,以构建强大、有弹性的金融市场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2006年,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在联合国支持下成立,PRI将责任投资定义为:"该投资把ESG 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和积极行使股东投票权,以提高回报、更好地管理风险,以及创造对现实世界的积极 影响。"PRI为广大投资机构建立了ESG投资的基本原则与框架。自此,ESG投资、责任投资理念开始在 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 当下,很多业内人士把ESG投资、责任投资、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等概念交叉使用。虽然这些词 汇的内涵不完全等同,但是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将过去常被忽视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因素纳入投 资研究体系——这也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ESG因素早期在国内常被视为一种非财务因素, 与传统投资研究的财务因素进行区别。但是这种分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ESG投资理念的发展 ...
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提速 信息披露仍待完善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ESG投资升温 主题理财产品快增 《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中国理财网信息统计,自2019年至今,以ESG为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共发 行过124只,且主要集中在2021年和2022年。2021年,共有72只以ESG为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 2022年初截至7月19日,已有36只以ESG为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 多家理财机构积极布局发行ESG理财产品,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最为活跃,成为ESG银行理财产品 的绝对发行主力,以2022年已发行的36只产品为例,其中28只产品是由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与此同 时,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也发行了多只以ESG为主题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 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日渐升温的背后和ESG投资在我国快速发展不无关系。ESG投资是一种关注 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责任投资理念。在普益标准研究员罗唯尹看来,ESG理念与绿色发展观对 环境与社会的关注不谋而合。我国"十四五"规划再次强调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双碳"目标的提出 也进一步肯定了ESG责任投资在国内的发展价值。"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发布引导企业积极践行可持续健 康发展理念,同时也引导市场资金流向ESG表现良好的优质企业,ESG投资加 ...
深交所发布ESG评价方法和ESG指数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国证ESG评价方法推出 - 深交所子公司正式推出国证ESG评价方法并发布深市核心指数的ESG基准指数和ESG领先指数 [1] - 此举旨在满足多元化ESG投资需求,服务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1] 国证ESG评价方法详情 - 评价方法包含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3个维度,下设15个主题、32个领域、200余个指标 [2] - 方法遵循立足本土、借鉴国际等原则,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目标 [2] - 指标数据覆盖全部A股公司,评分基于客观规则和公开信息,评价结果每季度更新 [2] - A股公司ESG绩效水平持续向好,尾部公司ESG表现改善明显 [2] ESG指数编制规则 - ESG基准指数编制规则为剔除母指数中ESG评分在所属行业内排名后20%的股票 [3] - ESG领先指数编制规则为选取母指数中ESG评分最高的股票,深证成指ESG领先选前200只,创业板指和深证100的ESG领先各选前50只 [3] ESG指数历史表现与未来规划 - 自基日2018年6月29日至2022年6月30日,深指ESG、创指ESG和100ESG的年化收益分别为9.4%、17.0%、11.7% [4] - 同期,深指ESG领先、创指ESG领先和100ESG领先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9.8%、17.5%、14.0%,年化超额收益率分别达1.5%、2.5%、2.5% [4] - 深交所未来计划推动完善可持续金融规则体系,构建低碳可持续投融资产品配置平台 [4]
ESG投资延续扩张态势,推动了ESG理念的普及
环球网· 2025-08-12 09:30
政策支持与标准建设 -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新版《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明确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除绿色股票外)并将于10月1日起施行[1] - 新目录为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ESG投资工具构建统一标准和制度基础[1] 市场产品规模与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底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320只规模达人民币2924亿元[1] - ESG主题公募基金存续数量485只规模达人民币3762亿元近一年保持稳定[1] - ESG理财与债基产品凭借低风险、稳定回报特点成为投资者青睐的主力选择[1] 行业发展趋势 - ESG产品持续密集发行尤其是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1] - 银行ESG理财和公募ESG债基持续作为ESG投资主力军引领可持续投资市场[3] - 相关产品推动ESG投资理念普及并为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动力[1][3]
农银理财时光机: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安稳,一直都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1:13
农银理财产品系列概览 现金管理类产品 - "农银时时付"系列产品申赎灵活,已扩展至二十余只,募集规模超7000亿元[5] - 近7日年化收益率达2.90%(2025/07/25-2025/07/31),定位为现金管理类产品[5] - 产品设计对标童年存钱罐概念,强调资金存放的安心感[5] 每日开放型产品 - "农银天天利"系列自2021年发行以来募集规模达2700亿元[6] - 采用多元策略控制久期和波动,近1月年化收益率2.83%,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2.01%(截至2025/07/31)[7] - 配置优先股和短久期债券,每个工作日开放申赎[7] ESG主题投资 - ESG系列规模峰值超800亿元,2019年起将社会责任纳入投资决策[9][10] - 重点投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产品期限覆盖1天至3年[10] - "农银匠心·灵动"360天ESG产品近3月年化收益3.27%,2024年度收益达5.00%[10] 乡村振兴系列 - 乡村振兴系列首期产品2021年发行,规模峰值近1000亿元,县域理财总规模超7000亿元[12] - "农银进取·灵动"180天产品近3月年化收益4.07%,2024年度收益5.08%[12] - 采用"专属+常规"双线布局,80%以上配置固收类资产[12] 低波动策略产品 - "低波悦享"系列2023年推出,规模超4000亿元[14] - 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和零回撤策略,100%配置存款等稳定资产[14] - "农银安心·灵动"21天产品以同业存单及存款增强为主要策略[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