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证监会:实施更加灵活精准的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
证券时报· 2025-05-22 17:46
科技金融政策发布会核心内容 - 证监会将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环境 实施更加灵活精准的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 [1] - 健全投融资相协调机制 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1] - 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 精准识别优质科技企业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 [1] - 更大力度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案例落地 [1]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 优化新股发行节奏 通过逆周期调节机制保持市场稳定 [1] - 创新试点制度将持续发挥作用 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1] - 针对科技企业特点 充分利用现有制度 提升上市效率 [1]
全国科技支行达2178家!将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揭榜挂帅”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17:41
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 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涵盖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七个方面,共15项政策举措 [2] - 政策包括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优化国有创投考核机制,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创投机构发债融资 [2] - 提出优化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结构,扩大规模并降低利率,鼓励商业银行建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 [3]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灵活分期发行、简化信息披露、减免手续费等差异化安排,已有100家机构发行科创债券超2500亿元 [6][7] 资本市场支持 - 科创板设置五套上市标准,其中四套不要求盈利,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40% [9] -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90%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 [9] - 沪深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1400余单(同比增4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组650余单 [10]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项目超10万个,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90%科创板及北交所公司获其投资 [10] - 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2024年发行539只(规模0.61万亿元,同比增64%) [10] 银行保险机构服务 - 全国设立科技支行2178家,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20%) [14]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规模达2220亿元(第三批600亿元待批) [15]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期限从7年延至10年,贷款占比从60%提至80% [15] - 保险业2023年提供科技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投资科技企业超6000亿元 [20] 区域与试点创新 -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率先试点科技金融政策 [19] - 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探索特色实践 [18][19] 科技保险发展 - 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万亿元 [19] - 调整保险资金投资科技企业风险因子至0.4,科技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按90%计算 [20] - 正在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优化服务体系 [20]
央行:已有100家左右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超2500亿
搜狐财经· 2025-05-22 17:35
政策举措发布 - 科技部联合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1] - 政策提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有100家左右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过2500亿[1] 债券市场"科技板"设立 - 设立"科技板"旨在解决股权结构中"募"的难点问题[3] - 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创债券产品体系[3] - 对科技型企业发行的债券作出差异化安排[3] 差异化安排内容 - 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3] - 简化信息披露要求[3] - 自主设计含权结构、还本付息等债券条款[3] - 减免债券发行交易手续费[3] - 组织做市商提供专门做市报价服务[3] - 推动评级机构创新设计专门的评级方法[3] 股权投资机构支持 - 股权投资机构是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重要力量[4] - 目前股权投资机构面临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4] - 科技板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4] - 通过担保增信、直接投资等方式分担违约损失风险[4] - 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5] 市场响应情况 - 市场各方响应积极,已有100家左右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5] -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已超过2500亿[5]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推动加大科技金融风险的补偿力度
快讯· 2025-05-22 17:19
金十数据5月22日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5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 示,下一步在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上还要下功夫,财政政策对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 具有重要作用。人民银行将配合好财政部门,用好用足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有效发挥政府性融 资担保体系作用,要通过多方分摊风险,激励金融机构提高风险容忍度,开发更便捷、低门槛的贷款产 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债券等融资支持力度。 (上证报)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推动加大科技金融风险的补偿力度 ...
证监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2 17:13
政策发布 - 科技部联合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 [1] -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市场生态逐步形成 [1][3] 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措施 - 发行上市条件更加包容适配 为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开辟上市路径 科创板五套上市标准中有四套不要求企业盈利 [2] - 沪深北交易所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近2700家 市值占比超40% [2] -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90%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上市公司集群 [2] 并购重组情况 - 沪深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1400余单 同比增长超40% [2] - 重大资产重组170余单 同比增长超220%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约650单 重大资产重组超80单 [2]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 - 注册制改革以来 90%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及超50%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 [3] - 私募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投项目超10万个 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 [4] 债券市场融资 - 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 [4] - 2024年发行539只科创债 规模0.61万亿元 同比增长64% [4]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4]
央行:要通过多方分摊风险,激励金融机构提高风险容忍度
搜狐财经· 2025-05-22 17:01
一是要提升政银企对接的效率。对点多面广的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创新积分制",并 优化创新积分评价办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画像,主要目的是帮助金融机构准确识别和挖掘更多科技含 量的企业,让金融活水流入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当中去。对于一些国家重大的科技任务,将建立融资对接推荐 机制,推动科技产业部门梳理重点项目和企业信息,引导金融机构"点对点"地提供多元的融资支持。 二是加快科技公共信息开放共享。中国人民银行将联合科技部加强科技公共信息共享的政策指引,为各地扩 大科技信息共享提供标准。同时,利用地方征信平台和有关金融服务信息平台等渠道,加强公共数据、产业 数据等各类信息的归集整合,创新数据授权运用和查询获取方式,为金融机构投融资决策提供信息数据的支 撑。 【大河财立方消息】5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上还 要下功夫,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三是中小企业风险比较大,希望推动加大科技金融风险的补偿力度。中国人民银行要配合好财政部门,用好 用足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有效发挥政府 ...
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将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
期货日报网· 2025-05-22 16:59
此外,债券市场直接融资作用也在不断凸显。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已经成为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一个 重要渠道,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其中2024年一共发了539只,发行规模0.6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 64%,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5月22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 有关情况。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会上表示,2024年以来,证监会陆续出台 了"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并购六条",还有《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等一系 列政策文件,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加快深度融 合。 严伯进介绍,新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 数量已接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过了4成。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当中,超过9成 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也在持续发力。私募股权创投基 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在投项目超过了10万个,在投本金超 ...
刚刚,国新办发布会对股权投资释放重磅利好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2 16:53
政策举措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包含存量政策迭代升级和增量政策创新供给[1] - 政策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并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推出新举措[2] - 资本市场方面两大亮点: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创新性提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2] 创业投资支持措施 - 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至全国18个城市及其所在省份,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7]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让国有资本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2][8] - 鼓励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优化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相关的"反向挂钩"政策,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2][7] 债券市场创新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注册或发行机构近100家,规模超2500亿元[3][5] - 债券市场差异化安排包括灵活分期发行、简化信息披露、自主设计债券条款、减免手续费等六方面[3]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科创债券[4] 资本市场改革 - 注册制改革以来,90%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和超50%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过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在投项目超10万个,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5] - 实施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6]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7] 保险资金运用 - 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将保险资金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余额占基金实缴规模比例从20%提高到30%[8] - 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科技企业,为更多保险资金投向创业投资基金创造条件[7][8] 境外上市支持 - 境外上市新规实施两年多来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其中83家为科技企业,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6] - 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6] 近期政策回顾 - 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创投国十七条")[10]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耐心资本[10]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10]
央行: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
搜狐财经· 2025-05-22 16:50
中新网5月22日电 国新办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中国 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第一是规模上要 更有力度,第二体现在服务上要更有温度。 朱鹤新指出,近年来,人民银行和相关的金融管理部门,以及科技部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健全政策框 架,科技金融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搭建完成,多元金融体系初步形成。截至今年3月末,科技型中小 企业贷款余额已超过3.3万亿元,而且同比增长24%,连续3年的增速都超过了20%;全国"专精特新"企 业贷款余额已经超过了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远远超过贷款的平均增速;第三个数据是银行金融 机构与企业签订的设备更新的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1.2万亿,这个设备更新很多是跟科技型企业相关联 的;第四组数据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投向科创企业领域余额突破了1万亿,在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 已经超过1900家。 朱鹤新称,近期出台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对 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工作举措。这些举措要得到真正地落实,人民银行将重点 做好以下工作 ...
央行:把发展股权融资、壮大耐心资本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创投行业“募投管退”
搜狐财经· 2025-05-22 16:50
科技金融政策进展 - 科技金融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搭建完成,多元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3] - 截至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连续3年增速超20% [3] - 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3] - 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的设备更新贷款余额达1.2万亿元 [3] - 银行间债券市场投向科创企业领域余额突破1万亿元 [3] - 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超1900家 [3] 政策支持措施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提升至8000亿元 [3] - 再贷款利率由1.75%下调至1.5% [3] - 推动银行深化科技信贷服务能力建设,构建专项机制 [4] - 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发展股权融资壮大耐心资本 [4] - 促进创投行业"募投管退"循环,解决募资难问题 [4] 生态体系建设 - 加强科技型企业跨境金融服务 [5] - 推进QFLP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 [5] - 推动北京、上海等13个重点地区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5] - 提升科技要素密集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