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4月末外汇储备规模环比上升,黄金储备连续第6个月增加 专家: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21:53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张益铭 5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410亿美元,升幅为1.27%。 专家指出,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短期内美元指数下行和全球金融市场下跌还将形成对冲效应,我 国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这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2025年4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6个月增加。专家分析,在国际金价大幅上行,迭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近期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全球政治、 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 温彬接着指出,4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5月7 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迅速落实政治局会议工作部署,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国内宏观经济将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延续 稳中向好态势,为国际收支保持整体平衡和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王青指出,按不同标准测算,当 ...
4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黄金储备连续6个月增加
第一财经· 2025-05-07 21:06
央行持续增持黄金。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 末上升410亿美元,升幅为1.27%。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5年4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 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黄金储备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连续6个月增持。分析指出,美 元指数下跌、全球资产价格波动等因素综合作用,推动4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而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 变化、国际金价走势及优化国际储备结构需求等因素影响下,央行持续增持黄金。 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判断,4月外储规模较大幅度上升,主要受当月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带动。4 月美国衰退预期升温,资金流向非美市场,导致当月美元指数大幅下跌约4.4%,使得我国外储中非美 元资产价格上涨,估计这一因素带动外储规模上升约500亿美元。不过,4月美国推出"对等关税"后,全 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主要市场股指多现下行,抵消了美债收益率 ...
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升至32817亿美元 黄金储备六连增
证券日报网· 2025-05-07 20:27
截至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连续17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 表示,4月份外汇储备规模较大幅度上升,主要受当月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带动。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 外汇储备规模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短期内美元指数下行和全球金融市场下跌还将形成对冲效应,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基 本稳定。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4月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美元快速贬值,全球资产价格涨 跌不一。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本报记者 韩昱 5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公布2025年4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截至2025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 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410亿美元,升幅为1.27%。 外汇局表示,2025年4月份,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 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温彬表示,长期来看,我国全产业链优势无可替代、商品国际竞争力强,出口将持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 ...
央行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专家:国际金价或长时间内易涨难跌
搜狐财经· 2025-05-07 19:11
外汇储备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4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410亿美元,升幅为1.27% [1] - 4月末黄金储备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 [1] - 美元指数下跌约4.4%,带动外储规模上升约500亿美元 [1] - 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抵消美债价格上涨影响,对外储资产估值有小幅下拉作用 [1] 外汇储备稳定性分析 - 当前外汇储备规模高于3万亿美元,处于适度充裕水平 [2] - 美元指数下行和全球金融市场下跌形成对冲效应,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2] - 外汇储备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坚实基础,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2] 黄金储备动态 - 4月黄金储备连续第六个月增持,环比增加7万盎司 [2] - 国际金价大幅上行创历史新高,央行持续增持黄金 [2] - 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使金价易涨难跌,优化国际储备结构需求上升 [2] - 黄金避险功能在关税风暴导致金融市场动荡时凸显 [2] 黄金储备未来趋势 - 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3] - 截至2024年12月黄金占官方国际储备资产5.5%,低于全球15%平均水平 [3] - 增持黄金可增强主权货币信用,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3] - 从优化储备结构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角度出发将持续增持 [3]
4月末外储规模为3.28万亿美元,黄金储备六连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7 17:44
5月7日,人民银行公布最新官方储备资产情况。数据显示,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万亿元,连续第三个月增长;4月末,黄金储备规模为7377万盎 司,连续六个月增长。 黄金储备方面,2025年4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六个月增加,符合市场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国际金价大幅上行、屡创历史新高的 背景下,近期人民银行持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 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此外,黄金独有的避险功能也可能是近期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一个考量。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出发,未来人民银行增持 黄金仍是大方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潘福达 根据国家外汇局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410亿美元,升幅为1.27%。外汇局称,2025年4月,受主要 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 ...
人民币国际化概念股票池及主题指数:人民币国际化:实现“金融自主可控”,无惧关税博弈升级
浙商证券· 2025-05-07 15:20
核心观点 -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使全球经济及金融体系不确定性增加,中国推动CIPS系统全球覆盖,布局mBridge等去中心化跨境支付系统,实现金融自主可控,提升应对金融制裁风险的能力 [1] - 从7大维度对人民币国际化主题综合评分62.86分,选取18个相关受益标的组成股票池,构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2025年4月8日后该指数超额收益显著 [1] 人民币国际化:实现“金融自主可控”,无惧关税博弈升级 - SWIFT是全球最大金融信息传递系统,采用中心化运营模式,美国多次将其“武器化”实施金融制裁,应对SWIFT制裁是各国金融安全核心考量议题 [2][10] - CIPS是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参与者分直参行和间参行,直连场景中直参行可使用自主研发报文,2025年4月全球基本全覆盖,参与者和业务规模稳步提升,未来扩大覆盖范围有望深化人民币国际化 [11][12] - 中国以央行数字货币为基础发起mBridge项目,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支付即结算”,降低成本,利于监督管理,虽处于发展初期,但为新型跨境支付系统建设打开新窗口,是实现金融自主可控的重要工具 [16][17] - 2024年8月报道金砖国家将建立BRICS Pay数字支付平台,若推出有望深化成员国金融合作,加速数字人民币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8] 人民币国际化主题评价 - 从市值容量、政策支持力度、行业覆盖面、估值水平、交易拥挤度、业绩兑现能力、未来想象空间7个维度对人民币国际化主题等权重综合评分,截至2025年5月5日得分为62.86分,未来想象空间、交易拥挤程度、政策支持力度得分较高 [20][24] 人民币国际化概念股票池 - 基于跨境贸易、跨境支付、跨境物流3个角度构建人民币国际化概念股票池,仅为选股思路供参考 [23] - 列出18只或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标的,包含代码、股票简称、总市值等多方面信息 [25]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 以人民币国际化概念股票为基础构建指数,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单只标的最高权重不超过10%,月度调仓并给出调仓权重 [26][27] - 回测2024年3月29日至2025年5月5日,指数涨幅47%,相较Wind全A超额收益35.64%,2025年4月8日至5月5日超额收益12.44% [29] 附录:主题投资评价汇总 - 汇总已覆盖的主题投资评价情况,包含华为、并购重组等多个主题在各指标的打分及最终结果 [32]
36万亿债务压顶!中方拒不妥协,川普决定对“大债主”动手!
搜狐财经· 2025-05-07 15:03
美债市场动态 - 美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 相当于2023年美国GDP的1.3倍 [1] -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 持仓金额从1.3万亿美元降至7590亿美元 创15年新低 [5] - 全球抛售美债趋势加剧 美债从"香饽饽"变为"烫手山芋" [5][9]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遭到中国强硬反制 加拿大等国联合抵制 [1] - 关税政策未能填补财政赤字 反而加剧贸易伙伴关系紧张 [3] - 政策导致美元信誉下滑 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9] 美联储与货币政策 - 美联储持有4.7万亿美元国债 为美债最大买家 [3] - 试图干预美联储主席任命的计划遭到华尔街和经济学家反对 [3] - 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 [3] 医疗科技行业竞争 - 美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垄断中国市场 拥有700多项专利 [5] - 国产手术机器人突破技术壁垒 开始进入国内知名医院 [5] - 辉瑞万艾可在华专利保护14年 巅峰时期年收入达50亿元 [5] 医药健康产品发展 - 国产男性健康产品"被他强"采用天然成分复配技术 靶向线粒体功能 [7] - 产品由诺贝尔奖得主参与研发 在天猫京东平台超越美制产品排名 [7] - 用户反馈显示在精力改善等方面效果显著 [7]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 - 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取代美元"可能性显现 [9] - 中国全球影响力增强 推动全球金融格局变革 [9] - 债务上限危机可能导致美债暴雷 威胁美元霸权地位 [9]
杨德龙:巴菲特股东大会透露了哪些重要投资机遇
第一财经· 2025-05-07 11:07
巴菲特在2025年股东大会上表达了对美国财政政策和美元信用的担忧。 他在股东大会上讲到,当时仅仅看了五大商社的财报,就发现这是一个投资机会,投资回报率较高,而 且价格比较便宜,这也符合他一贯的投资理念,就是发现被严重低估的资产就会考虑买,而且他通过在 日本发行低息的债券来买日本商社的股票,可能股息率比债券利息要高很多,所以是一笔比较划算的买 卖。 巴菲特主要投资在美国,海外这几年投资比较多的是日本,未来会不会把一部分资金投向中国资产?过 去几年中国资产估值降得比较多,大约只有美股估值的1/3。今年也出现了科技股东升西落的现象,特 别是A股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AI板块大幅上涨,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未来十年我国继家电、手机、新 能源汽车之后的第四大产业赛道,赛道机会比较大。 虽然这次巴菲特没有对是否投资中国资产表态,但是他还是会关注,比如港股一些优质资产如果跌出了 价值,也不排除会去配置。而且巴菲特和他的基金经理对AI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不同于上次股东大 会上质疑的态度,这次他们肯定了AI应用会改变工作和生活方式,但并不急于在保险领域使用AI技 术。AI+传统行业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相信随着技术发展,未来会涌现出一 ...
曹远征:这次人民币没有随美元亦步亦趋,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5-07 10:47
清迈倡议多边化融资模式扩展 - 东盟与中日韩会议同意扩大"清迈倡议"适用范围至传染病大流行和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风险 [1] - 该倡议自2008年提出后首次突破金融危机范畴 成为区域金融安全网核心机制 [1] - 调整后区域内国家可更灵活调用资金应对突发挑战 反映10+3国家强化协同应对能力的决心 [1]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国际货币体系冲击 - 对等关税设计以逆差占比为计税基准 破坏WTO普惠原则 较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更具歧视性 [6] - 政策导致美元指数年内下跌9个百分点 出现股债汇三杀局面 动摇市场对美元信心 [7][8] -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需维持逆差 而特朗普政策目标与之矛盾 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趋势 [7][8] 人民币国际化新机遇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贸易体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需求持续上升 [9] - 美元锚定作用弱化背景下 人民币汇率变动更由中国货币政策主导 与美元关联度降低 [13][15] - 东亚地区贸易50%使用第三方货币结算 存在货币/期限/结构三重错配 催生本币化诉求 [17][18]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前景 - 日本曾推动日元国际化但因经济泡沫破裂未达预期 反成亚洲金融危机诱因之一 [19] - 当前东亚经济一体化加速 人民币因贸易体量成为区域货币体系现实选项 [16][19] - "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币跨境使用增加 有望纠正依赖美元导致的三大错配问题 [17]
美国从此将失去拿捏中国重要手段:世贸预测中国对美出口下降77
新浪财经· 2025-05-07 10:16
中美贸易与科技竞争 - 世贸组织预测2025年中国对美出口将暴跌77%,中美贸易脱钩趋势明显[1] - 2023年中国国产芯片自给率从不足20%提升至35%,自主芯片产量增长30%[4] - 华为在欧洲市场5G设备销售额增长25%,占全球收入30%,并在德国获得大单[4][6] 新兴市场拓展 - 2023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8.1%,东盟成为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6] - 中国与巴西农业贸易额达400亿美元,巴西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供应商[8] - 中国在秘鲁建设的钱凯港年吞吐量1500万吨,对秘鲁工程机械和新能源设备出口增长50%[8]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2023年人民币全球贸易结算份额升至6.2%,CIPS交易量增长20%[10] - 中国与新加坡推动人民币结算,新加坡人民币交易额增长40%,半导体出口20%使用人民币[12] 内需与新能源发展 - 2023年中国消费对GDP贡献率达82.5%,新能源车销量增长37.9%[14] - 比亚迪在肯尼亚建非洲首个新能源车组装厂,年产5000辆电动车,价格比进口低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