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设备
搜索文档
董一凡:欧盟“去风险”,最终却自缚手脚
环球网· 2025-11-13 06:45
欧盟立法动向 - 欧盟委员会正推动立法,试图强制成员国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剔除华为和中兴设备 [1] - 此举是欧盟持续推行“去风险”战略的一部分,将5G等基础设施议题的核心从“发展”转向“安全” [1] - 自2019年以来,欧盟委员会已制定5G政策建议,并于2020年通过“5G网络安全工具箱”,定期发布评估报告炒作“华为和中兴风险”问题 [1] 政策实施层面 - 欧盟委员会的5G政策目前仍停留在政策建议层面,具体落实程度取决于成员国的立法和推进 [2] - 政策建议若转化为对成员国有约束力的条例或指令,需经过正式立法流程并争取成员国“有效多数”同意 [2] - 欧盟委员会通过鼓噪安全威胁和制造政治舆论来影响成员国的决策偏好 [2] 对中欧合作的影响 - 欧盟基于政治导向的“高风险”抹黑,单方面损害了中欧技术与经济合作的互信 [2] - 欧盟试图通过削弱和限制经贸联系来缓解其安全焦虑,表明其对华地缘政治认知持续消极 [2] - 欧盟以安全为名关闭市场和合作机会,使其难以信任中国方面解决经贸分歧的诚意 [4] 对欧盟竞争力的潜在影响 - 欧盟在数字经济领域面临市场碎片化、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5G部署迟缓已成为其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性挑战 [3] - 华为和中兴在设备、技术及解决方案上能提供世界领先的选项,强制剔除其设备将导致电信系统陡增巨额成本及服务供应混乱 [3][4] - 此举还将严重拖慢欧盟关键基础设施优化的步伐 [4]
诺基亚申请退市
观察者网· 2025-11-05 15:11
退市决策与市场影响 - 公司董事会决定从巴黎泛欧交易所退市,基于对交易量、成本及行政管理要求的全面评估[1] - 股票将继续在赫尔辛基纳斯达克上市,美国存托凭证继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1] - 巴黎市场交易量较低,但维持上市的成本与行政负担不容小觑,退市或可省去价值百万欧元的监管及审计成本[1] - 消息引发投资者担忧,导致公司美股价格昨日大跌4.76%[1] - 公司曾有多次从其他证券交易所退市的历史,包括2003年伦敦、2004年巴黎、2007年斯德哥尔摩及2011年法兰克福证交所[1] 业务战略转型 - 公司已从昔日的手机业务霸主转型,于2014年将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2] - 当前业务重心转向网络基础设施、移动网络(5G设备)、云与网络服务、专利授权和技术研发[2] - 公司正计划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5] - 英伟达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公司2.9%股份,双方将合作调整5G和6G软件以便在英伟达芯片上运行,共同加速AI-RAN创新及下一代AI原生移动网络开发[5]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华为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份额为31%排名第一,公司以13%的份额排名第二,爱立信以12%排名第三[4] - 公司在北美市场面临挑战,美国最大运营商AT&T终止与公司的5G无线接入网合同,将价值140亿美元订单授予爱立信[4] - 受美国关税政策及市场需求放缓影响,公司业务承压,并于2025年7月发布盈利预警[5] - 截至2025年9月的第三季度,公司调整后净销售额达48.33亿欧元,同比增长12%,但营业利润为4.35亿欧元,同比下滑10%[5]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搜狐财经· 2025-11-04 06:39
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行动 - 荷兰政府于2025年10月强行空降高管接管中企安世半导体,并宣布切断其向中国的晶圆供应 [1][4] - 荷兰的行动依据是担心安世技术可能被用于敏感领域,但安世主要业务是为汽车、家电和工业制造提供标准芯片,与高端军工技术关系不大 [6] - 荷兰此次做法被认为极为鲁莽,所依据法律证据单薄,更像是心理战而非实质性打击,中国方面库存充足且本土晶圆制造能力已显著提升 [8] 德国5G设备更换计划 - 德国政府于2025年11月初拍板通过一项200亿欧元的计划,要在两年内全面更换现有的5G设备,主要针对中国通信设备商 [1][10] - 德国一直是欧洲最强调经济理性和产业效率的国家之一,此次突然拍板替换计划,牵涉面广,成本高且风险大,尤其在国内工业大面积关停的背景下不合时宜 [12] - 欧洲本土目前没有能够完全替代华为的5G设备商,美国设备价格高且交付周期长,华为设备在德国的稳定性和性价比已获业内认可 [14][15] 欧洲政策转变的驱动因素 - 欧洲政策突变发生在中美领导人在韩国会晤之后,此次会晤谈及全球经贸、科技和安全大事,欧洲调整可能与此相关 [1][17] - 欧洲的焦虑源于中美高科技领域崛起对欧洲传统产业形成压力,担心未来产业链控制权转移,推动其在政策上翻脸 [19] - 自俄乌冲突后,欧洲对安全的理解日益宽泛,许多经济问题被纳入国家安全框架,与中国沾边的企业可能被视为潜在风险 [19] 中国的应对与产业现状 - 面对欧洲变脸,中国继续强调产业链独立自主和技术能力持续提升,态度清晰 [21][24] - 中国在半导体产业布局早,通过专精特新政策扶持一批小巨人企业,并在稀土等关键领域采取精细化出口管理 [22][24]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框架拓展国际合作,减轻对少数技术来源国的依赖,用发展和实力应对外部压力 [22][24] 未来科技竞争格局 - 欧洲面临战略选择:是坚持开放合作,还是以安全为名走向技术封锁 [25] - 如果欧洲一味追求去风险而忽视自身产业现实,可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掉队 [27] - 科技竞争是马拉松而非短跑,决定未来的是产业实力、制度韧性和战略耐心,而非短期限制措施 [27][29]
荷兰断供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态度也变了,要换掉中国设备?
新浪财经· 2025-11-03 22:28
荷兰对安世半导体断供晶圆事件 - 荷兰以中国区公司不履行合约为由,于10月26日起对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断供晶圆[1] -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供应商,此断供举动可能对全球汽车产业链造成严重冲击[1] - 德国媒体《经济周刊》评论荷兰此举为一步罕见的蠢棋[1] 断供事件的背景与影响 - 荷兰的断供决定被认为是受美国施压的结果,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频频对中国企业进行技术打压[3] - 安世中国区拥有充足的成品和在制品库存,断供几天后即宣布完成库存储备,化解了封锁企图[3] - 荷兰的行为破坏了原本稳定的国际供应链,对荷兰自身无益,并使其陷入经济和外交被动局面[3] 德国的5G设备替换计划 - 德国有消息称将投入超过20亿欧元,全面替换中企制造的5G设备[1][3] - 德国内政部表示不知悉有关计划,但此消息已引发争议[4] - 替换中企设备将导致德国5G网络建设成本大幅增加,给纳税人造成沉重负担[4] 欧洲对华态度转变的深层原因 - 欧洲对华态度转变源于对中国技术崛起的深层次焦虑,以及欧洲制造业竞争力持续下滑[6] - 俄乌冲突后,欧洲制造业低迷,欧洲国家意识到其竞争优势正被中国企业超越[6] - 这种危机感促使欧洲采取更多非市场化手段,试图遏制中国的技术发展[6] 中国的反制措施与供应链韧性 - 安世中国区通过库存储备回应荷兰断供,展现了中国供应链的强大韧性[8] - 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制等手段精准打击欧洲高科技产业,稀土是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关键原材料[8]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限制出口将使欧洲高科技产业面临巨大成本压力[8] 中欧关系的未来展望 - 中欧关系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欧洲对华态度的转变是否会导致中欧贸易战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8] - 未来欧洲是否会调整对华政策,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采取更理性和独立的态度值得关注[8]
诺基亚(NOK.US)获英伟达10亿美元入股 强势跻身欧洲AI核心标的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19:17
公司近期表现与市场反应 - 诺基亚股价本周强劲上涨 有望创下自2024年1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并迎来2013年以来表现最佳的一个月 [1] - 公司市盈率约为明年预期收益的19倍 处于近十年高位 是2023年低点的两倍 [6] - 杰富瑞将诺基亚评级上调至"买入" 认为公司正转变为有望带来稳健增长的公司 [9] 战略合作与投资 - 英伟达同意以10亿美元入股诺基亚 其芯片将用于加速诺基亚现有5G及下一代6G网络的软件开发 [1] - 10亿美元投资将充实诺基亚的现金储备 并通过技术合作提升其在移动网络领域的竞争力 [5] - 与英伟达的合作使诺基亚在无线接入网和数据中心/AI市场处于更有利位置 [5] 业务转型与市场定位 - 公司向AI生态系统的转型已初见成效 近期收购帮助其将网络产品拓展至快速增长的AI数据中心市场 [5] - 诺基亚正成为欧洲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标的 [1] - 把AI数据中心作为增长引擎 将推动诺基亚毛利率持续提升 [9]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公司此前面临挑战 包括5G网络部署进度缓慢且成效不及预期 以及在美国失去AT&T和Verizon等关键客户 [5] - 咨询公司Dell'Oro Group基准预测显示 未来十年整体无线接入网市场将大致持平 [6] - 随着运营商压缩资本支出以改善现金流 移动网络市场整体仍显疲弱 [6]
中方给了贝森特面子,但美国输了底子,经济学人:美国输了贸易战
搜狐财经· 2025-10-27 17:49
谈判态势与结果 - 第五轮中美经贸磋商结束 美方立场强硬 中方维护利益坚定 谈判氛围剑拔弩张 [1] - 谈判前美方代表公开指责中方言论具煽动性 特朗普威胁对剩余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 态度强硬 [3] - 谈判后双方表态趋于缓和 美方称制定了建设性框架 中方提到形成初步共识 为外界营造进展迹象 [3] - 实际谈判过程紧张且分歧严重 双方在关税、出口管制、反制措施等核心问题上未达成具体方案 [5] - 所谓初步共识仅为同意继续谈判 核心议题未取得突破 属面子工程 [5] 美国贸易策略的实际效果 - 美国加征关税未能有效遏制中国对美出口 9月份单月对美出口额较8月增长3% 每日仍有10亿美元中国商品进入美国 [8] -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对美出口总额超1000亿美元 贸易顺差接近670亿美元 [10] - 美国重点打压的电子产品在第三季度对美出口额近80亿美元 电动自行车、高压电缆等商品出口量反超贸易战前水平 [10] - 美国意图通过关税促使制造业回流的目标未实现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份额达30% 较贸易战初期提升5个百分点 [10] - 供应链转移困难 越南制造业产能不及中国广东省一半 印度80%关键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 迁厂导致成本上升效率下降 [13] - 科技封锁策略失效 2025年中国芯片自给率从15%大幅提升至50% 在高端芯片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13] - 华为突破美国技术限制 新一代5G设备销往120多个国家 获得德国电信、法国Orange等欧洲运营商订单 [15] 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战略调整 - 2024年中国出口总额整体增长8% 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 对东盟出口增速达12% 比对美出口高近10个百分点 [16] - 对欧洲出口在新能源领域表现突出 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出口量翻倍 贡献对欧出口增长60% [16] - 中欧班列成为关键物流通道 2024年开行1.7万多列 运量同比增长30% 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 有效规避海运关税风险 [18] - 通过一带一路合作 与140多个国家签署协议 2025年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增长15% 拓展了资源来源与出口市场 [18] - 内需市场持续壮大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 增速高于出口 国内消费能力增强 [21] - 2024年中国GDP增速达5.2% 远超美国的2.5% 制造业具备产业链完整性和生产效率优势 [21] - 科技研发投入巨大 2024年研发投入达3万亿元 重点领域为芯片、新能源、人工智能 海外人才回流人数同比增长30% [15]
诺基亚(NOK.US)大涨10% Q3营业利润超预期
智通财经· 2025-10-23 22:38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2%至48.28亿欧元,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46.4亿欧元 [1] - 第三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为4.35亿欧元,同比下降10%,但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24亿欧元 [1]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06欧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1] - 公司上调全年利润预期至17-22亿欧元 [1] 公司业务驱动 - 业绩增长主要受人工智能和云服务客户需求推动 [1] - 网络基础设施和光网络业务实现增长 [1] - 公司通过拓展人工智能与国防等新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以应对5G设备销售低迷期 [1]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周四大涨10%,报收于6.105美元 [1]
美股异动 | 诺基亚(NOK.US)大涨10% Q3营业利润超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22:31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2%至48.28亿欧元 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46.4亿欧元 [1] - 第三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为4.35亿欧元 同比下降10% 但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24亿欧元 [1]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06欧元 与上年同期持平 [1] - 公司上调全年利润预期至17-22亿欧元 较此前预期有所提高 [1] 公司业务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受人工智能和云服务客户需求推动 [1] - 网络基础设施和光网络业务实现增长 [1] - 公司在经历5G设备销售低迷期后 通过拓展人工智能与国防等新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 [1]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在财报发布后大涨10% 报6.105美元 [1]
美股异动丨诺基亚盘前涨超7%,Q3调整后营业利润超预期+上调全年利润预期
格隆汇· 2025-10-23 16:3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达4.35亿欧元,显著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24亿欧元[1] - 公司更新全年利润预期至17-22亿欧元,较此前预期有所上调[1] - 盘前股价上涨7.21%至5.950美元,成交量为6670.05万股,成交额为3.69亿美元[2] 业务战略与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受人工智能和云服务客户需求推动[1] - 在经历5G设备销售低迷期后,公司通过拓展AI与国防等新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1] - 本季度强劲表现显示出新战略的成效,尽管此前曾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1] 市场数据与估值 - 公司总市值为298.54亿美元,总股本为53.79亿股[2] - 市盈率(TM)为25.11,静态市盈率为20.79,市净率为1.304[2] - 股息TTM为0.153美元,股息率TTM为2.760%[2]
网络基础设施业务提振诺基亚(NOK.US)业绩!Q3销售额同比增长12% 营业利润超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4: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48.28亿欧元,同比增长12%,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46.4亿欧元 [1] - 第三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为4.35亿欧元,同比下降10%,但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24亿欧元 [1]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06欧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1] - 前三季度净销售额为137.64亿欧元,同比增长4% [2] - 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3.42亿欧元,同比下降69% [2] 各业务部门业绩 - 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净销售额为19.53亿欧元,同比增长28% [2] - 移动网络业务净销售额为18.42亿欧元,同比下降1% [2] - 云及网络服务业务净销售额为6.45亿欧元,同比增长8% [2] - 诺基亚技术业务净销售额为3.91亿欧元,同比增长1% [2] 盈利能力与成本 - 第三季度报告毛利率为43.7%,同比下降150个基点 [2] - 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1.74亿欧元,同比增长5% [2] - 第三季度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为7.29亿欧元,同比增长6% [2]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为5.0%,同比下降140个基点 [2] 财务指引与战略调整 - 公司将2025年全年可比营业利润指引从16-21亿欧元技术上调整至17-22亿欧元 [3] - 公司面临5G设备销售低迷局面,因运营商推迟昂贵的网络升级 [3] - 公司正专注于向人工智能和国防等其他行业扩张,以扩大手机运营商以外的客户群 [3] - 新任首席执行官Justin Hotard将于11月19日的资本市场日详细介绍新战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