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目标
icon
搜索文档
正式落成!新基地规模扩大4倍,成都再添一全球领先型企业总部
搜狐财经· 2025-09-15 23:51
今日(1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双流区获悉,斯伦贝谢中国陆地服务总部落成仪式在双流举行。斯伦贝谢中国陆地服务总部的落成,标志着斯 伦贝谢在中国战略布局的持续深化,也为双流打造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支撑。据介绍,跟之前相比,斯伦贝谢新基地规模比原基地扩 大了4倍。该总部的投运将进一步提升西南地区在高端油气与数字勘探等领域的技术水平,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 ▲落成仪式 斯伦贝谢北亚区董事总经理柯宁表示,新基地的建成是斯伦贝谢深耕中国市场、支持四川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得益于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也 将为企业参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跟之前相比,我们新基地规模比原基地扩大4倍,基地配备先进的基础设施 与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技术研究、设备维护、作业管理和远程支持等核心功能,可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更好满足客户的需求。" 作为全球能源行业的领军者,斯伦贝谢自1926年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服务,业务遍布全球100余 个国家和地区。 斯伦贝谢与成都的结缘可追溯至2002年成都基地的成立,至今已扎根发展20余 ...
调研速递|国家电投产融控股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核电重组进展与前景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15 18:57
重大资产重组进展 - 公司正推进重大资产重组 拟置出金融业务并置入电投核能 未来将成为国家电投集团核电运营资产整合平台[1] - 重组事项有序推进 目前正结合深交所意见完善《审核问询函》回复文件 后续需深交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1] - 重组暂不涉及停牌事项 公司将依法合规推进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 核电资产与技术优势 - 电投核能掌握AP1000与CAP1000等先进核电技术 其控股的山东海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1] - 截至2025年7月23日 电投核能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台 合营在运核电机组6台 权益装机规模达743万千瓦[1] - 我国核电建设处于高质量发展期 到2035年核能发电量占比将达10%左右 行业远期发展潜力巨大[1] 财务与业绩影响 - 优质核电资产注入后 预计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及营业收入等主要财务数据将显著增加[1] - 资产重组将提升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交易对方已签有业绩补偿协议保障业绩兑现[1] - 公司制定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未来将建立科学回报机制[1]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重组后公司将实施"均衡增长战略" 聚焦核电运营资产整合平台定位[1] - 核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能源 国家电投集团肩负保障能源安全使命[1] - 公司将对电投核能实施有效管理 在多方面进行整合管控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1]
如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人民网· 2025-09-15 17:44
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以及产业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我国车企要进一步提升 产品性能和质量,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数字信息、智能交通等领域深度融合,让新能源汽车更聪明、更安 全、更可靠。 站在新的起点,期待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壮大自身,还能带动其他高 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共同推进我国向制造强国的目标迈进。 科技创新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有关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学研联合攻坚克难,在 驱动电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三大关键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在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性能的同时,有效 降低成本。智能网联技术加速应用,车辆智能化、网联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用户带来更便捷、更智能的 驾乘体验,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自主可控、完备高效的全链条产业体 系,创新驱动保障产业稳健前行。 充电设施建设更是确保新能源汽车"走四方"的关键。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 万个,形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网络。充电设施布局日益完善,缓解消费者充电焦虑,推动新能源汽车市 场快速发展,为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提供有力保障。再加上比燃油车更低的使用成本,消费者对新 ...
2025(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11月杭州启程!
论坛背景与定位 - 国家致力于打造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竹子等非粮生物质资源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体系[2] - 论坛聚焦非粮生物质利用产业未来3-5年发展趋势、商业化路径及技术团队和企业分析[2] - DT新材料旗下平台拥有5万多产业上下游数据 是行业重要资源和信息枢纽[2] 论坛基本信息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NFUCon 2025)将于2025年11月27-29日在杭州举办[2] - 由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3] - 论坛共同主席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朱锦和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李正龙[3] 论坛议程设置 - 11月27日安排签到注册及特色活动包括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和纤维素纤维产业闭门交流会[5] - 11月28日开展主题论坛一 涵盖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和非粮生物基材料四大专场[5] - 11月29日进行主题论坛二 聚焦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两大专场[5] - 同期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 将公开征集筛选50个具备商业化基础的创新成果和项目[9] 技术议题覆盖 - 生物质绿色预处理专场包括蒸汽爆破技术与装备、组合型绿色高效预处理技术及工业发酵菌株和酶培育[6] - 非粮糖专场涉及纤维素葡萄糖开发产业化、非粮工业用果糖开发及生物质功能糖开发实践[10] - 生物基化学品专场涵盖木质素解聚、非粮大宗醇类、有机酸类、氨基酸及呋喃类/芳香族化学品[10] - 非粮生物基材料专场包括竹基开发、纤维素微纳米材料、木质素高值化利用及生物质基聚氨酯泡沫材料[10] - 生物质能源专场聚焦生物质制甲醇技术、纤维素乙醇产业化及生物沼气项目案例[10] -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专场讨论产业发展现状、"秸秆变航油"关键技术及生物废弃物生产新工艺[10] 参与群体构成 - 参会群体包括生物质能源与化学品开发企业、纤维素材料企业、石化能源企业及工业废弃物资源企业[14] - 高校科研院所涵盖生物质化学与工程、合成生物学、生物炼制等方向的专家和学者[14] - 仪器设备与解决方案单位涉及生物质粉碎、蒸汽爆破预处理、分离纯化及发酵优化控制等领域[14] - 园区政府协会组织也是重要参与力量[14] 实验室背景 - 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由河南天冠企业集团联合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于2023年重组建成[17] - 实验室聚焦纤维乙醇技术升级、生物醇基航油/柴油开发、CO2基聚碳酸酯技术及生物燃料评价标准体系建设[17]
南网能源(003035) - 2025年9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16:04
业绩扭亏与增长驱动 - 工业节能业务上半年收入约8.81亿元,同比增长27.70% [2] - 建筑节能业务上半年收入约4.32亿元,同比增长5.00% [2][3] - 生物质业务通过破产退出两家公司(阳山南电、南能昌菱),藤县项目实现盈利,赤水项目大幅减亏 [3][7][9][19] - 建筑节能服务1-8月新增服务面积近250万平方米 [3]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推动向"投资持有+高端服务"转型,成立数字服务公司、鼎云公司、智业公司 [3][5][6] - 全年计划投资不低于30亿元,其中10亿元投向建筑节能等高端节能服务 [5] - 实施"服务倍增""节能倍增""珠峰行动"专项任务,鼎云公司工程服务合同超1亿元 [3][5] - 零碳园区布局包括广州工控零碳园区、贵州电网科创园一期近零碳园区等项目 [21] 新业务与技术进展 - 数字服务公司完成广州市首批虚拟电厂运营商注册,代理37个用户资源合同,参与需求响应 [6] - 累计完成近30万张绿证销售 [6] - "启成"数字化平台覆盖1101个项目、1644个往来单位、2902个用户,管理源荷资源超700个项目、总容量25万千瓦 [22] - 重点攻关"AI+高效冷站""AI+虚拟电厂"等前沿技术项目 [21][22] 财务与运营管理 - 工业节能业务毛利率52.00%,建筑节能业务毛利率14.44%,差异源于业务模式和服务期限 [12][13] - 上半年财务费用1.47亿元,同比增长8.58%,因有息负债利息支出增加 [13] - 通过贷款置换、争取低息贷款、优化债务结构等措施管理资金 [13] - 存在可再生能源补贴被核减的风险,公司积极配合核查 [14][15] 行业竞争与市场前景 - 节能服务行业呈现"多而弱、小而散"格局,公司凭借项目经验和品牌处于领先地位 [10][11] - 在政策窗口期推动向综合能源开发商、节能减碳服务商、数字生态提供商转型 [11][20][25] - 行业毛利率受新能源入市影响面临压力,但虚拟电厂、电力交易等新业务提供增长机会 [25] 投资者关系与股东回报 - 将市值管理融入战略规划,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推进方案 [14][15] - 未来计划提高分红比例,推动一年多次分红,平衡股东回报与业务发展需求 [27]
“电—碳—证”市场协同发展将促进能源转型与降碳
新华财经· 2025-09-15 15:56
绿电绿证市场发展 - 绿电绿证市场快速发展并与碳市场协同 成为驱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力量[1] - 绿电绿证交易规模迅速攀升 2025年开展跨经营区绿色电力交易实现广西新能源电力送上海 蒙西东北华北新能源电力送广东[1] - 绿电市场建设需推动交易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双向延伸 同时促进绿电供需匹配 完善交易机制 推进消费核算 扩大绿证交易场景[1] 电碳证市场协同机制 - 电碳证市场在政策引导下形成联动框架 市场功能界面日趋清晰 需在市场政策价格机制激励机制方面加强协同[2] - 电力市场应完善辅助服务和容量市场机制 与碳市场共同推动煤电功能定位转变 保障火电合理收益[2] - 碳市场应畅通电碳价格传导链条 促进发用两侧同时减排 提升可再生能源比较优势[2] 新型能源体系发展 - 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发展需实现安全绿色经济和共享多方统筹 关键驱动力是多维度融合[3] - 三新发展需要进行系统性谋划 通过一体化创新发展形成合力 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治理国际合作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3] 全球电力发展转型趋势 - 2024年全球电力消费增速超过能源消费及经济发展增速 电气化率达到约20%[4] - 2024年全球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首超50% 发电量占比突破40%[4] - 全球电网线路总长度达到约8000万公里 人工智能等先进数智化技术全面融入电力系统运行[4]
预计三年内,全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
科技日报· 2025-09-15 14:45
政策目标 - 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 - 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 [1]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 [1] 发展现状与规划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 [2] - 2025-2027年预计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 [2] - 专项行动方案包含五方面21项具体举措 [2] 应用场景拓展 - 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 推动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建设新型储能 [2] - 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 在负荷密集接入等关键电网节点建设独立储能电站 [2] - 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 依托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开发新型应用场景 [2] 技术创新方向 - 支持开展新型储能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装备研制和示范验证 [3] - 促进技术多元化发展 探索多技术混合式新型储能及长时储能应用 [3] - 积极储备一批前沿新型储能技术 [3] 实施机制 - 指导各省能源主管部门科学测算调节能力需求 统筹明确新型储能发展规模 [3] - 协同相关主管部门及电力企业形成工作合力 [3]
温州前首富,撤回一个IPO
36氪· 2025-09-15 12:04
2023年9月6日,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安能")的上市申请材料获上交所主板受理;同年9月28日,接受首轮问询。然 而,2025年9月1日,公司及保荐人同步向上交所递交撤回申请,上交所当日即出具"终止审核决定",正泰安能的IPO之旅在历时两年后戛然而止。 图/正泰安能项目动态 来源/上交所官网融中财经截图 又一头独角兽止步IPO。 440亿独角兽,源自A股巨头 正泰安能的故事,始于2015年。 成立于2015年的正泰安能是光伏业内一家独角兽企业。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列出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 上市公司。其中,正泰安能以440亿元估值位于榜单上,排名第128位。 按原定计划,正泰安能在沪主板发行不超过2.71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拟募资60亿元,其中50亿元用于"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共建项目"、 2亿元用于"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但如今,一切已按下暂停键。 这不是孤例。2024年以来,已有数百家排队企业终止A股IPO,在撤单潮的背景下,A股IPO排队家数也出现明显下降。据Wind ...
发展煤化工的七点建议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1:17
站在"十五五"新起点,结合潞安化工集团战略部署与实践经验,针对全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提出以下 七点建议: 一是呼吁国家在消费税上能给予煤制油行业适当减免,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双碳"目标双重驱动下,煤化工产业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面 临着同质化严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产品附加值偏低等发展瓶颈,2023年煤化工装置平均开工率不足 75%,整个煤化工产业亟需战略性重塑。 通过多年的创新实践,潞安化工集团深刻认识到,唯有以技术突围破解"技术围城",以生态友好突 破"环境枷锁",以价值跃升打破"低端锁定",才能走出现代煤化工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二是在区域发展上给予山西更多的项目审批优惠和专项转移支付支持。 七是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严控产能增量,优先保障煤炭保供任务,避免重复建设;结合区域资源禀 赋,推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富煤区煤化工差异化发展布局。建立产业预警和产业引导机制,通 过"上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引导行业集约化、差异化发展。 作者:潞安化工集团化工事业部副总经理 王耀斌 五是深化产业协同与减碳增效,推广煤化工与绿氢、光伏等清洁能源耦合技术,加快构建新能源与煤化 工耦合 ...
川能动力(000155) - 2025年09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11:04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以新能源电力和新能源材料为发展方向,形成风电、光伏、锂矿、储能协同布局 [2] - 在建风电光伏装机规模207万千瓦,预计2026-2028年陆续投产 [8][11] - 积极探索固态电池技术、新型储能技术和退役电池回收业务 [6][7][9][13] 锂电业务进展 - 李家沟锂矿已达日处理4200吨设计产能,年产精矿18万吨,满产年收入超9亿元 [8] - 德阿锂业3万吨锂盐项目2025年初进入试生产,7月产出合格电池级锂盐产品 [6] - 李家沟锂矿探明氧化锂资源量50.22万吨,伴生稀有金属尚未回收 [9][10] - 锂产品价格反弹约50%,锂电业务盈利状况改善 [15] 发电业务表现 - 2024年风电光伏收入16.38亿元同比增长4.92%,占总营收超50% [11] - 风电业务毛利率优势明显,连续五年获行业5A评级 [11] - 绿证年产量30-50万张,收入随绿证价格波动 [5] - 垃圾发电装机15.65万千瓦,日处理能力6800吨,毛利率44.77% [15]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2024年中期分红2.95亿元,2025年中期分红3.14亿元 [3] - 控股股东累计增持2777.98万股 [14] - 股价波动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及市场情绪多重因素影响 [7][10] 政策与市场影响 - 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发电全面参与市场化交易,2025年平均售电价格较2024年下降 [6][7] - 公司所属风电光伏项目主要分布于川西地区,资源禀赋好 [6] 同业竞争与资产注入 - 控股股东已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将在整合完成后1年内制定解决方案 [6] - 李家沟北锂矿处于勘探阶段,公司将督促控股股东履行避免同业竞争承诺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