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

搜索文档
因商誉减值计提依据不充分等 高能环境收北京证监局警示函
犀牛财经· 2025-05-22 21:19
5月19日,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能环境")发布公告称,于5月19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出具的《关于对北 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李卫国、凌锦明、吴秀姣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公开资料显示,高能环境于1992年成立,2014年在A股主板上市,主营业务涵盖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环保运营服务及环保工程等。 财务方面,2024年高能环境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37.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2亿元,同比减少4.52%,扣非净利润为3.24亿元, 同比减少26.79%,净利润已连续三年负增长。 对于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滑的原因,高能环境在财报中披露,主要系环保工程板块受国家投入的影响,利润同比大幅度下滑,以及对贵州宏达等并购子公司 商誉计提减值所致。 针对收北京证监局警示函一事,GPLP犀牛财经向高能环境致电求证,截至5月20日,未获回复。 警示函显示,高能环境存在以下问题:商誉减值计提依据不充分,未充分考虑合作洽谈不确定性及经营策略转变的影响,且盈利预测期后实现率较低;合并 报表范围不完整,导致2023年营业收入少计402.58万元,占当 ...
股价狂飙后,今日上演“天地板”!中毅达回应:双季戊四醇产量系商业秘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19:42
公司股价表现与风险提示 - 公司A股股票自2025年3月10日至5月20日期间累计涨幅达312 90% 但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2024年度处于亏损状态 市净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08万元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扭亏 净利润为1376万元 上年同期为-1039万元 [3] - 公司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 存在市场情绪过热及较高炒作风险 已多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和风险提示公告 [3] 商誉与分红风险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 公司商誉账面价值约1 6亿元 净资产值约0 8亿元 商誉高于净资产值 [3] - 2023年发生商誉减值损失约0 5亿元 2024年未发生减值 若子公司赤峰瑞阳经营未达预期 可能继续计提减值 [4] - 截至2024年底 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余额约-21亿元 需优先弥补亏损 长期无法进行现金分红 [4] 双季戊四醇产品信息 - 双季戊四醇价格2025年4月4日达6 97万元/吨 较年初增长45 2% 单季戊四醇价格1 15万元/吨 较年初增4 7% [6] - 2025年第一季度季戊四醇系列产品售价同比涨幅较大 推动毛利率提升 带动净利润增长 [6] - 公司未披露双季戊四醇产能及收入占比 称其为商业秘密 生产装置可实现单季 双季 三季戊四醇联产 双季和三季联产比例较小 [5][6] 投资者关注与公司回应 - 投资者互动平台及股吧中 双季戊四醇为焦点话题 公司回应称密切关注交易资金 未发现操纵线索 [6] - 公司表示如股票交易进一步异常 将依规申请停牌核查以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2]
600610,盘中“天地板”!热榜第一
新华网财经· 2025-05-21 17:01
今天,A股风格出现明显变化,权重股走强,中小盘股多数下跌。 宁德时代今日大涨4.21%,成交额为154.7亿元,位居A股成交额第一。比亚迪上涨1.32%,股价收报400 元/股,创收盘价历史新高,其成交额为79.67亿元,位居A股成交额第二位。 高位股中毅达(600610),冲上东方财富股吧热门榜第一名。 今日午间,中毅达公告称,近期公司A股 股票价格波动较大,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重大异常,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司将依 规申请停牌核查。 午后,中毅达股价直线跳水,一度走出"天地板",收盘下跌5.11%。 板块方面,黄金、固态电池、创新药、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化学纤维、PEEK材料、AI语料、可控核 聚变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21%,深证成指上涨0.44%,创业板指上涨0.83%。 中毅达一度走出"天地板" 午后,高位股中毅达触及跌停,一度走出"天地板",截至收盘,该股下跌5.11%。 消息面上,一是海外冲突或加剧,引发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二是美元近期持续走弱,截至记者发稿,美 元指数日内跌超0.3%,助推金价走势。 消息面上,今日午间,中毅达公告称,公司A股股票价格波动较大,如 ...
3倍牛股盘中上演“天地板” 公司称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4:12
股价表现 - 中毅达早盘一度涨停,午后快速跳水触及跌停,上演"天地板"走势,截至发稿跌约3%,成交超35亿元 [2] - 截至20日收盘,该股年内累计涨幅超300% [2] - 公司公告显示2025年3月10日至5月20日期间累计涨幅达312.90% [2] 基本面情况 - 公司2024年度处于亏损状态,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408.39万元 [2]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76.10万元,较上年同期-1039.22万元扭亏 [2] - 公司市净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 [2] 商誉情况 - 公司收购赤峰瑞阳形成商誉16002.98万元,高于公司净资产值8100.76万元 [3] - 2023年发生商誉减值损失4998.67万元,2024年未发生减值 [3] - 若赤峰瑞阳经营未达预期,可能继续计提商誉减值 [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累计未分配利润余额为-20.98亿元 [3] - 公司利润将优先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在完成弥补前无法进行现金分红 [3] 风险提示 - 公司股价存在市场情绪过热及较高炒作风险 [2] - 如后续交易出现重大异常,公司将申请停牌核查 [3]
因信披不准高能环境与三高管收警示函 2024年净利降4.52%商誉减值6088万元
长江商报· 2025-05-21 07:07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不仅仅是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前不久高能环境子公司还因污染环境 被罚。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徐佳 信披及内控存多项问题,高能环境(603588)(603588.SH)收监管罚单。 5月19日晚间,高能环境公告公司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经查,高能环境存在多项问题,其一是商誉减值计提依据不充分,未充分考虑合作洽谈不确定性及经营 策略转变的影响,且盈利预测期后实现率较低;其二是合并报表范围不完整,导致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 少计402.58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0.04%,净利润少计694.21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37%。 此外,高能环境还存在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不准确、商誉减值测试信息披露不规范、采购及存货管理内 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北京证监局认为,高能环境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李卫国作为公司董事长、凌锦明作为公司总经 理、吴秀姣作为公司时任财务负责人,对公司相关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根据相关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高能环境、李卫国、凌锦明、吴秀姣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 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年报显示,2024年度,高能环境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 ...
增长失速,鱼跃医疗高营销投入难挽业绩
凤凰网财经· 2025-05-20 23:04
业绩表现与目标差距 - 2020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5.08%至67.26亿元,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达17.59亿元,并提出2025年实现百亿营收、千亿市值目标 [2]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5.09%至75.6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4.63%至18.06亿元,为上市后首次业绩双降 [2] - 截至2025年5月16日市值358亿元,仅达千亿市值目标的约三分之一 [2]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重新划分业务为五大板块:呼吸治疗、血糖管理及POCT、家用健康检测、临床器械及康复、急救解决方案及其他 [3] - 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板块2024年同比下滑22.42%,家用健康检测同比下滑0.41%至15.64亿元,临床器械及康复仅微增0.24%至20.93亿元 [4] - 2019-2023年期间仅呼吸治疗解决方案实现收入增长,从12.18亿元增至33.71亿元,其他板块增长停滞 [4] 并购策略与商誉风险 - 通过并购上械集团、上海中优等拓展业务,但部分标的业绩不稳定:感染控制解决方案2023年收入骤降36.15%,急救板块2021-2023年收入从1.83亿元下滑至1.64亿元 [5] - 截至2024年末商誉达10.84亿元,存在并购标的运营不达预期导致的减值风险 [6] 研发与营销投入失衡 - 2024年销售费用13.61亿元创历史峰值(同比+25.13%),研发费用5.47亿元(同比+8.53%),增速差异显著 [7] - 线上渠道销售成本持续上升,2024年电商平台费4.92亿元(同比+43.44%),但产品质量投诉频发影响品牌形象 [7][8] 海外拓展与当前挑战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12.54%,但2025年一季度增收不增利:营收同比+9.17%,归母净利润同比-5.26% [8] - 面临疫情红利消退、产品信任危机及内外部竞争多重压力 [2]
中毅达再度提示风险 两个多月股价涨幅近300%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20:41
股价表现与估值 - 自2025年3月10日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298 76% [1] - 2025年5月16日公司市净率为193 21 远高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市净率1 92的行业平均水平 [1] - 公司坦言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 存在市场情绪过热及短期回调风险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08 39万元 处于亏损状态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76 1万元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余额(母公司口径)为-20 98亿元 [2] 商誉情况 - 公司收购赤峰瑞阳形成较大金额商誉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商誉账面价值为1 6亿元 [2] - 2023年发生商誉减值损失4998 67万元 2024年未发生商誉减值 [2] - 目前商誉账面价值高于公司净资产值8100 76万元 [2]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经营主体为全资子公司赤峰瑞阳 [1] - 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包括季戊四醇系列产品、三羟甲基丙烷系列产品、食用酒精及DDGS饲料等 [1] - 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2] 资本运作 - 除2024年8月14日披露的《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外 公司确认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3] - 明确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收购、债务重组等重大事项 [3]
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东方通
搜狐财经· 2025-05-18 14:46
东方通在创业初期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市场需求洞察,迅速在中间件市场站稳脚跟。公司的中间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电信等多个领域,为公司的 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东方通还积极拓展网络安全业务,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在一段时间内,东方通的 业绩持续增长,股价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资本市场上的明星企业。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Z300379)作为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企业,曾以其在中间件和网络安全领域的竞争力在行业内占据一 席之地。公司致力于提供创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以满足政府和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安全需求。然而,近年来,东方通却陷入了经营困境,引 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成功史 ▎失败原因分析 然而,东方通的成功并未能持续。近年来,公司陷入了一系列的经营困境,失败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造假与信息披露违规: 东方通因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公司的信誉和投资者信心,导致股价大幅下跌。 公司此前还因收入确认不当被责令改正,反映出其在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
溢价200%!新疆火炬1.25亿收购新任实控人旗下资产
华夏时报· 2025-05-17 17:14
收购交易概述 - 新疆火炬拟以现金1.25亿元收购江西中久持有的玉山利泰100%股权[2]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江西中久持有江西中燃100%股份且其法定代表人甘银龙任上市公司董事[2] - 玉山利泰主营业务为管道天然气设施安装、维护、运营等成立于2012年[3] 收购估值与定价 - 玉山利泰股东权益账面价值4269.80万元评估值1.29亿元增值率203.20%[3] - 交易价格1.25亿元较资产基础法净资产账面值4269.80万元高8125.99万元将形成商誉[3] - 标的公司2024年静态市盈率13.08倍2025-2027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为1000万、1100万、1200万元对应动态市盈率12.5倍、11.36倍、10.41倍[4] 标的公司财务与担保情况 - 玉山利泰2024年总营收8447.08万元净利润955.49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2058.81万元净利润220.78万元[4] - 标的公司存在多项担保包括为江西中久1.59亿元债务担保及自身5074万元借款担保[5] - 担保方式涉及燃气供应收益权质押和土地使用权抵押[5] 实控人变更与战略布局 - 新疆火炬3月13日完成实控人变更由赵安林变更为雍芝君控股股东变更为江西中燃[6] - 原控股股东以每股21.969元转让20.52%股份总价6.38亿元较当时市价溢价40.8%[6] - 公司表示与控股股东业务区域不重叠不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7] 公司发展战略 - 未来将通过深耕燃气业务、拓展增值服务和寻求外延并购三大措施提升盈利[8] - 此次收购旨在突破现有新疆喀什、克州及江西进贤区域限制推动业务发展[3]
蒙牛总裁,收入暴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7 10:38
高管薪酬与人事变动 - 蒙牛2024年减员超过5000人,但乳业仍被视为优质行业[1] - 蒙牛总裁高飞2024年年薪达996万元,较晋升前收入169.5万元大幅提升[1] - 前总裁卢敏放2023年薪酬收入1357.2万元,股份收入6385.3万元,2024年任执行董事期间薪酬146.1万元,股份收入1700万元[1] 财务表现与商誉减值 - 伊利2024年营收1157.80亿元(同比下滑8.24%),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下滑18.94%),主因澳优商誉减值30.37亿元[3] - 蒙牛2024年营收886.75亿元(同比下滑10.1%),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暴跌97.8%),贝拉米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达39.814亿元[3] - 两家公司通过减值消化历史收购负担,为轻装前行铺路[3] 婴配粉市场战略与挑战 - 伊利2022年以62.5亿港元收购澳优52.7%股权,蒙牛2019年以78.6亿港元收购贝拉米,均瞄准高端婴配粉市场[6][8] - 2024年婴配粉线下销售额同比下滑9.8%(销量-9.4%,均价-0.3%),行业进入存量竞争[8] - 婴配粉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类:伊利2024年奶粉业务毛利率41.02%,液态奶仅30.98%[11] 业务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压力 - 2024年伊利液态乳收入750.03亿元(同比下滑12.32%),蒙牛液态奶收入730.7亿元(同比下滑10.6%)[12] - 伊利计划维持70%以上分红率,2024年分红77.26亿元(分红比例91.4%);蒙牛分红比例提升至45%(2020-2022年仅30%)[14] - 蒙牛提出"一体两翼"战略,目标2025年收入低个位数增长;伊利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5%至330.18亿元[16][17]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7%,乳企面临原料过剩压力,工业乳粉每吨亏损1万-2万元[12] - 伊利奶粉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金领冠双位数增长;蒙牛奶粉收入下滑5.9%至33.2亿元[16] - 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利润优先,婴配粉市场竞争将加剧[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