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技术
搜索文档
【2025数博会】北京合力亿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宏生:客服AI员工开启企业数智化旅程
搜狐财经· 2025-08-28 10:4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客服行业面临高流失率困境 主要由于大量高重复沟通工作和情绪积累导致 [1] - 客服人员需要日夜轮班 高强度处理重复问题 每天超过4小时不断电话 工作内容流水线式 [3] - 心理消耗大 成就感低 让人难以看到自身价值 [3] AI技术应用与解决方案 - AI客服员工能有效承接80%以上的常见与重复性问题 释放人力 [3] - 大模型技术与客服工作天然契合 成为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推动力 [1] - 合力亿捷基于华为云打造AI客服员工解决方案 注重响应速度 实时性和产品化落地 [3] - 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旅游景区 社交软件 零售行业等多个场景 [3] 人机协同与服务升级 - AI遇到无法处理问题时自动转接人工客服 并自动生成对话摘要帮助快速掌握上下文 [4] - 人工客服更专注于高难度 高价值 高成就感的任务 [4] - 实现跨渠道 跨场景 跨国界的全场景服务智能化 覆盖服务 营销与管理多维度需求 [4] 公司发展与定位 - 合力亿捷在客户服务领域深耕20余年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4] - 致力于解决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连接难题 [4] - 未来将继续助力企业简化外部连接渠道管理复杂度 使营销与服务更高效触达客户 [4]
国金证券:AI医疗商业化加速落地 有望助力行业提质增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0:19
核心观点 - AI医疗行业已进入商业化加速期 投资价值集中于能将前沿技术与临床场景深度融合并量化产品价值的企业 [1] - 行业经历三阶段跃迁 技术迭代驱动AI与医疗深度融合 市场规模从2019年27亿元增至2023年107亿元 预计2028年达976亿元 [1] - AI-CDSS和医学影像诊断因数据整合能力强和技术适配性高 成为应用成熟度较高且市场潜力显著的细分领域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人口老龄化加剧推动医疗服务需求攀升 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2] - 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头部医院导致基层服务能力薄弱 资源错配与浪费现象突出 [2] - 医保基金支出增速高于收入 慢性病负担加重使控费压力增大 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核心诉求 [2] - 疾病复杂性高导致误诊漏诊风险大 医院内部流程繁琐制约运营效率提升 [2] - 大模型技术突破提升市场对医疗AI接受度 CDSS系统在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案规划环节应用深化 [2]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 AI医疗应用需经历需求验证 模型研发 性能测试和商业化探索四重递进环节 [1] - IBM Watson早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产品矩阵 与全球顶尖医疗机构合作积累医疗数据 [3] - IBM Watson受限于系统封闭 数据训练不足及临床适配复杂度过高 导致输出结果不一致 [3] - 商业化层面因成本高昂与临床价值难以量化 未能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 [3] - IBM Watson案例验证了医生 医院及患者端对AI医疗工具存在明确需求 [3]
国金证券:双重驱动AI医疗行业发展 持续看好兼具技术壁垒、落地应用能力以及明确商业化路径的公司
智通财经· 2025-08-28 07:43
行业发展趋势 - AI医疗行业正经历从信息化到互联网化再到智慧化的三阶段跃迁 技术迭代驱动AI与医疗深度融合[2] - 行业规模加速扩张 2019-2023年市场规模自27亿元增至107亿元 占AI行业比重由6.4%提升至8.6%[2] -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976亿元 占AI行业比重升至15.4% 渗透率持续提升[2]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 AI医疗已进入商业化加速期 投资价值集中于将前沿技术与临床场景深度融合并能清晰量化产品价值的企业[1] - 医学影像诊断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因数据整合能力强、技术适配性高 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成熟度较高且市场潜力显著[2] - 大模型技术突破提升市场对医疗AI的接受度 CDSS系统在辅助诊断、治疗方案规划与医嘱生成等环节应用不断深化[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人口老龄化加剧推动医疗服务需求持续攀升 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3] - 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头部医院导致基层服务能力薄弱 存在资源错配与浪费现象[3] - 医保基金支出增速高于收入 叠加慢性病负担加重 控费压力增大使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核心诉求[3] 行业挑战与案例借鉴 - IBM Watson早期探索验证临床对AI医疗工具需求 但因系统封闭、数据训练不足及临床适配复杂度过高导致输出结果不一致[4] - IBM Watson因成本高昂与临床价值难以清晰量化 未能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4] - 行业需经历需求验证、模型研发、性能测试、商业化探索四重递进环节 不同领域成熟度差异明显[2]
新材料周报:算力需求驱动AI服务器加速发展,关注高频高速覆铜板材料机遇-20250827
山西证券· 2025-08-27 14:01
行业投资评级 - 新材料行业评级为领先大市-B(维持) [2] 核心观点 - 算力需求驱动AI服务器加速发展,关注高频高速覆铜板材料机遇 [2][5][57] - 人工智能及大模型技术快速普及应用,算力需求急剧上升,AI服务器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5][57] -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 [5][57]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达到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预计2025年将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6.2% [5][57] - AI服务器对信号传输速率、数据传输损耗、布线密度等方面要求提高,推动覆铜板向高频高速方向升级迭代 [5][57] - PPO树脂、碳氢树脂、low-dk电子布等高频高速覆铜板核心原材料需求有望快速提升 [5][57] - 建议关注圣泉集团、东材科技、中材科技 [5][57] 二级市场表现 - 本周新材料板块上涨,新材料指数涨幅为3.69%,跑输创业板指2.17% [2][14] - 近五个交易日,合成生物指数上涨3.77%,半导体材料上涨8.99%,电子化学品上涨8.84%,可降解塑料上涨5.95%,工业气体上涨4.48%,电池化学品上涨5.15% [2][18] - 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70.79% [24] - 表现占优的个股包括德邦科技(18.78%)、上海新阳(16.96%)、艾森股份(16.16%)、华海诚科(16.02%)、鼎龙股份(12.3%) [24] - 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壹石通(-17.98%)、阿石创(-6.13%)、争光股份(-5.8%)、凯美特气(-5.46%)、美埃科技(-4.85%) [24] - 机构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鼎龙股份(2.45亿元)、雅克科技(2.27亿元)、聚和材料(2.26亿元)、安集科技(1.93亿元)、江丰电子(1.66亿元) [24] - 机构净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金发科技(-16.3亿元)、凯美特气(-9.89亿元)、飞凯材料(-6.19亿元)、兄弟科技(-6.15亿元)、晶瑞电材(-4.24亿元) [24] - 当前市盈率分位数处于近两年较高位的个股包括光威复材(100分位)、中巨芯-U(100分位)、时代新材(99.79分位)、海正生材(99.79分位)、金宏气体(99.79分位) [25] 产业链数据跟踪 氨基酸 - 缬氨酸价格为13100元/吨,环比下降2.60% [3][29] - 精氨酸价格为23200元/吨,环比下降0.22% [3][29] - 色氨酸价格为42500元/吨,环比下降2.30% [3][29] - 蛋氨酸价格为22250元/吨,环比下降0.22% [3][29] - 赖氨酸(98.5%)价格为6925元/吨,环比下降3.15% [29] - 赖氨酸(70%)价格为4850元/吨,环比下降5.83% [29] - 苏氨酸价格为8950元/吨,环比下降2.19% [29] 可降解塑料 - PLA(FY201注塑级)价格为17800元/吨,较上周不变 [3][33] - PLA(REVODE 201吹膜级)价格为17200元/吨,较上周不变 [3][33] - PBS价格为17800元/吨,较上周不变 [3][33] - PBAT价格为9850元/吨,较上周不变 [3][33] - 2025年7月聚乳酸进口均价为2328.7美元/吨,环比下降6.62% [33] - 2025年7月聚乳酸出口均价为2506.54美元/吨,环比上升6.06% [33] - 2025年7月聚乳酸进口5207吨,环比上升135.47% [33] - 2025年7月聚乳酸出口1471吨,环比下降20.78% [33] 工业气体 - 氧气价格为483元/吨,较上月上涨10.27% [37] - 氮气价格为503元/吨,较上月下降1.18% [37] - 二氧化碳价格为329元/吨,较上月上涨0.30% [37] - 氢气价格为2.4元/立方米,较上月不变 [37] - 氖气价格为110元/立方米,较上月下降4.35% [37] - 氪气价格为225元/立方米,较上月下降6.25% [37] - 氙气价格为24500元/立方米,较上月下降5.77% [37] - 2025年7月国内氮气开工率为60%,氩气开工率为57%,二氧化碳开工率为45% [37] 电子化学品 - UPSSS级氢氟酸价格为11000元/吨,较上月不变 [3][39] - EL级氢氟酸价格为5300元/吨,较上月不变 [3][39] - G2级双氧水价格为950元/吨,较上月不变 [39] - G5级双氧水价格为3200元/吨,较上月不变 [39] - G5级硫酸价格为2300元/吨,较上月不变 [39] - G5级氨水价格为3500元/吨,较上月不变 [39] - 2025年7月电子级氢氟酸出口量为2545.68吨,同比上升68.16% [39] - 2025年7月电子级氢氟酸进口量为654.48吨,同比下降49.07% [39] 维生素 - 维生素A价格为64000元/吨,较上周不变 [3][45] - 维生素E价格为67500元/吨,较上周不变 [3][45] - 维生素D3价格为225000元/吨,较上周不变 [3][45] - 泛酸钙价格为40500元/吨,较上周不变 [3][45] - 肌醇价格为26000元/吨,较上周不变 [3][45] - 叶酸价格为247500元/吨,环比上升2.1% [45] - 维生素B1价格为240000元/吨,环比下降2.0% [45] - 维生素B6价格为137500元/吨,环比下降2.1% [45] 高性能纤维 - 碳纤维价格为83750元/吨,较上周不变 [3] - 芳纶价格为10.27万元/吨,环比上升17.62% [3] - 2025年7月芳纶进口单价为12.22美元/千克,环比下降11.40% [46] - 2025年7月芳纶出口单价为14.28美元/千克,环比上升17.17% [46] - 2025年7月芳纶进口230吨,环比下降21.28% [46] - 2025年7月芳纶出口311吨,环比上升32.94% [46] - 2025年7月国内碳纤维产量为7992吨,环比上升6.01% [46] - 2025年7月碳纤维产能利用率为59.20%,环比上升2.48% [46] 重要基础化学品 - 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7.7美元/桶,环比上升2.9% [53] - 动力煤(Q5500)价格为704元/吨,环比上升0.9% [53] - 液化天然气价格为4042元/吨,环比下降4.4% [53] - 纯苯价格为6130元/吨,环比下降0.3% [53] - 聚乙烯价格为8275元/吨,环比下降0.1% [53] - 聚丙烯价格为7000元/吨,环比下降0.7% [53] - 乙二醇价格为4520元/吨,环比上升1.3% [53] - PTA价格为4810元/吨,环比上升3.2% [53] 行业要闻 - 圣泉集团拟发行25亿元可转债,其中20亿元投向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规划年产硅碳负极1万吨、多孔碳1.5万吨 [54] - 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聚焦家庭康养赛道 [55] - 榆林恒神新材料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一阶段(5000吨/年)工程实现中间交接 [55] - 詹鼎材料计划投资26.5亿元建设年产9600吨高端专用化学品项目,包括电子氟化液产品 [56]
云天励飞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增123.1%,同比减亏1.04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8-27 10:48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6.46亿元 同比增长123.1% 主要受益于消费级及企业级场景业务销售增长[2][3] - 归母净利润亏损2.06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1.04亿元[2][3] - 扣非净利润亏损2.35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1.10亿元[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53万元 较上年同期净流入增加5.93亿元 主要因大额销售回款[3][6] 财务指标变化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9% 较上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5] - 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04% 较上年同期提升2.11个百分点[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1.36% 较上年同期下降31.18个百分点 因营收增速123.1%远高于研发费用增速11.87%[5][6] - 总资产增长13.38%至55.77亿元 净资产微降2.15%至38.52亿元[3] 业务发展动态 - 通过"算法芯片化"能力底座构建完整AI推理芯片研发流程 产品包括Nova系列NPU、DeepEye/DeepEdge系列推理芯片及大模型IFMind[6][7] - 企业级场景提供全栈产品组合 涵盖IP授权、芯片模组、边缘计算设备到智算集群 应用于摄像头终端、车路云、机器人和智算中心[7] - 消费级场景推出AI原生创新产品 包括基于大模型的噜咔博士AI拍学机和毛绒玩具 子公司岍丞技术为知名品牌提供智能穿戴设备芯片模组[7] - 行业级场景为系统集成商提供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应用于城市治理和智慧交通领域[7] 行业趋势观察 -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推动推理应用爆发性增长 大模型技术发展带来推理成本颠覆性下降[6] - 国产开源模型(如DeepSeek)降低开发壁垒 无需完整训练周期即可实现场景优化[6] - 国产芯片替代进展为AI大规模落地提供可靠硬件基础[6]
大模型厂商变现难,科大讯飞却把AI学习机卖爆
钛媒体APP· 2025-08-27 10:21
核心观点 - AI硬件市场呈现割裂状态 新产品涌现但规模化销售产品较少 科大讯飞AI学习机实现收入大幅增长 验证专业大模型与刚需场景结合的商业潜力[2] - 公司通过"专业大模型技术+刚需场景产品力+全渠道营销能力"三位一体战略 走出一条商业化成功路径[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AI学习机收入同比增长104% 毛利同比增长116%[2] - 在高端学习机领域保持销售额销量双第一[2] 技术优势 - 发布业界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 用更少算力实现一流效果[3] - 70B参数版本对标DeepSeek R1和OpenAI o1 国内率先支持"快思考"和"慢思考"双模式[4] - 最新版本以小一个数量级参数对标OpenAI o3 幻觉治理准确率大幅领先业界主流模型[4] - 打造"1+N"大模型体系 教育为重点行业 形成核心技术护城河[4] - 与中国教科院合作打造数学智能教师系统等产品[5] - 高考测试中以更小参数量取得国产大模型最好成绩[5] 产品功能 - 构建从答题批改到因材施教辅学的完整AI核心链条[5] - AI 1对1精准学新增互动式问诊规划功能 可自动分析知识掌握情况[7] - AI 1对1答疑辅导新增支持小学数学 初中语文和数学[7] - AI 1对1互动课覆盖幼小初学段 包含各场景体系化课程[7] - 平均减少学生近一半无效练习时间[7] - 首发AI心灵伙伴与减压绿洲功能 关注心理健康[7] 营销策略 - 构建高端品牌+全域覆盖营销体系[8] - 线上渠道提供购买便捷性 线下近2000家门店提供体验场景[11] - 新增广告中一大半为品牌广告 包括赞助《最强大脑》等头部IP节目[8] - 邀请孙俪担任品牌代言人提升可信度[10] - 采用中心城市与下沉市场并举的渠道策略[11] 行业地位 - 入选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镇馆之宝"唯一教育方向AI产品[2] - 独家与教育部考试院成立联合实验室 深度参与高考主观题评分[5] 市场前景 - 学习机在中国家庭渗透率仅5%-6% 远低于手机电脑[15] - 中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接近2亿 教育投入为家庭刚需[15] - AI学习机正升级为集知识传递能力培养情感陪伴于一体的综合教育终端[15]
AI联动,分分钟响应…平台如何迅速干预心理危机?中科院专家这样说
扬子晚报网· 2025-08-26 21:15
公司自杀干预措施 - 快手平台于2018年底开始利用AI技术开展自杀干预 并于2021年8月正式组建自杀干预社会救助小组 形成从AI技术识别 公众反馈快速预警到整合评估用户内容的全流程7X24小时干预机制 [3] - 平台自杀干预流程要求小组在接到预警后10分钟内完成风险评估并报警 对未达报警标准用户进行沟通安抚 无风险用户纳入观察期 [3] - 公司于去年5月上线"种太阳计划" 通过技术识别联动警方干预 并联动媒体 心理健康专家及专业创作者进行心理健康科普 相关科普直播和短视频观看量超千万人次 [4]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平台于3月底接入大模型技术升级预警系统 基于大模型的意图洞察与风险定位能力可自动锁定直播高危风险信息 直通干预小组 [3] - 大模型自动生成风险摘要与关键信息链 使研判效率提升超50% 核实时间成本缩减至分钟级 实现风险信号及时干预和分钟级救助响应 [3] 行业专业培训体系 - 公司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团队为自杀干预小组开展系统培训 内容包括风险评估 共情倾听和安全计划制定等实用技能 [1][2] - 培训强调危机干预目标是降低短期风险而非长期人格转变 需通过长周期心理咨询消除自杀意念 [2] - 针对干预人员情绪管理 培训系统讲解注意转移 幽默化解 认知重构等六大方法 强调情绪是可管理资源 [2]
康冠科技2025年半年报:AI赋能成效显著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0.62%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14:3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35亿元,同比增长5.0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10.62% [1] - 基本每股收益0.55元 [1] - 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微增0.32个百分点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0亿元,同比增长180.43% [1] 业务表现 - 智能交互显示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9.95亿元,同比增长9.81%,出货量同比增长9.26% [1] - 创新类显示产品实现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39.16%,出货量同比增长48.05% [1] - 智能电视实现营业收入36.34亿元 [1] - 智能交互平板在生产制造型供应商中的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 [1] - 创新类显示产品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 [1] - 智能电视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2.61个百分点 [1] AI技术应用 - KTC品牌与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达成全面合作,随心屏系列与AI交互眼镜全面接入豆包大模型 [2] - 皓丽品牌通过"AI+软件+系统+硬件"四位一体打造全场景AI协作闭环 [2] - FPD品牌通过AI算法赋能镜面显示技术 [2] - AI大模型对终端显示产品渗透率提升,AI赋能对创新类显示产品的提升有望进一步体现 [2] 研发与产能 - 研发费用投入2.9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2] - 拥有有效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证书1414项,其中发明专利118项 [2] - 研发团队1682名专业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0.32% [2] - 深圳和惠州智能制造中心约75万平方米 [2] - 车载模组产线已正式投产 [2] 股东回报 - 2025年6月进行2024年度利润分配,并预告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计划 [3]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0元(含税) [3] - 预计现金红利占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超65% [3]
康冠科技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增近11% AI赋能成效显著再添中期分红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22:1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5亿元同比增长5.06% 扣非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10.62% 基本每股收益0.55元 [1] - 整体毛利率同比微增0.32% 创新类显示产品毛利率增1.14% 智能电视毛利率增2.6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亿元同比增180.43% [2] - 拟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3.60元 现金分红比例超半年度归母净利润65% [4] 产品表现 - 智能交互显示产品收入19.95亿元同比增长9.81% 出货量增9.26% [1] - 创新类显示产品收入8.98亿元同比增39.16% 出货量增48.05% 营收占比首次突破10%达12.95% [1][2] - 智能电视收入36.34亿元 [1] 技术研发 - 研发费用投入2.90亿元同比持平 拥有有效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414项 其中发明专利118项 [4] - 研发团队1682人占员工总数20.32% 深圳惠州智能制造中心扩至75万平方米 车载模组产线正式投产 [4] 市场地位 - 智能交互平板在生产制造型供应商中出货量全球第一 移动智慧屏同类出货量全球第一 [3] - 全球TV代工市场出货量居行业第五 KTC品牌中国线上显示器销量第四 电竞显示器销量第三 [3] 战略合作 - KTC品牌与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全面合作 随心屏与AI眼镜接入大模型 [2] - 皓丽品牌通过"AI+软件+系统+硬件"打造全场景AI协作闭环 FPD品牌以AI算法赋能镜面显示技术 [2]
数字化“贷”动新型工业 金融壹账通让“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环球网· 2025-08-25 20:08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明确推动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 要求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并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1] - 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3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 数字化技术已成为管理庞大客群的必选项[1] - 信贷数字化核心在于全链条技术协同 覆盖尽调-审批-风控-运营完整闭环 成为金融机构突破转型瓶颈的关键方向[1] 技术解决方案与创新 - 金融壹账通打造端到端数字化信贷体系 通过AI与大数据实现主动风险管理与智能决策 助力银行降本增效[2] - 大模型智能尽调方案实现80%自动化报告生成 撰写质量提升70% 支持超100种尽调材料自动校验[2] - 语音大模型4.0支持混合语言及方言识别 响应速度小于200毫秒 智能视觉技术整合多模态能力实现实时反欺诈分析[3] - AI抵贷方案将客户经理产能提升约6倍 贷款审批时间缩短至约1天[4] 场景化应用案例 - 智能视觉反欺诈产品在汽车金融公司应用 实现零售贷款面审自动审批通过率超70% 累计放款超10亿元 拦截欺诈金额70万元[4] - 湘银房抵贷产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 累计进件22410户 投放金额61.1亿元 贷款额度达房产评估价100% 年化利率3.15%-6%[5] - 国际银行小微信贷系统实现全流程闭环 人工处理时间缩短70% 境外市场贷款处理效率提升60% AI风控能力提高50%[5] 普惠金融与社会价值 - 数字化信贷推动普惠金融逻辑重构 从"看清单个客户"转向"群体风险排序" 通过数据整合降低风控成本[6] - 数字SME信贷系统10秒完成活体检测与身份核验 整合企业纳税水电数据 让无抵押物中小企业凭"数据信用"获贷[6] - 累计服务超200万家中小企业 带动普惠贷款余额达32.93万亿元 并将数据信用模式延伸至三农领域[6] 量化成果与行业范式 - 湘银房抵贷累计投放61.1亿元 在贷余额42.22亿元 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7] - 数字化信贷范式包含端到端系统破解效率瓶颈 数据信用拓展普惠边界 场景化方案落地实体需求[7] - 行业需向产业场景深度融合演进 对接产业链数据 通过大模型实现策略生成 突破跨机构数据协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