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

搜索文档
做这期节目也让我们自己涨知识了,毕竟我们原先只是捂着钱包心疼的家长。|Knock Knock 世界
声动活泼· 2025-05-18 15:35
旅行与消费观察 - 日本东京街道无垃圾桶却保持高度洁净 反映城市管理机制与公民素质的协同效应 [2] - 中国邮轮制造业尚未突破高端大型邮轮技术壁垒 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仍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2] - 肯德基在中国市场通过本土化菜单策略实现与麦当劳的差异化竞争 两国消费者品牌偏好呈现显著地域特征 [2] 农业与食品行业 - 预包装玉米产品外观标准化程度高 反映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质量筛选与品控技术提升 [4] - 东北地区作为玉米主产区存在出口业务 但未披露具体出口规模及目的地数据 [4] - 有机玉米市场存在零瑕疵产品 引发对农药使用标准与有机认证透明度的讨论 [4] 国防与航空工业 - 歼-10E战斗机以4000-5000万美元单价实现对抗单价超1亿美元的阵风战斗机 体现性价比优势 [5] - 巴基斯坦空军在印巴冲突中运用歼-11战斗机取得1:2战损比 展示装备实战效能 [5] - 5月8日印巴空战造成印度军机损失 具体经济损失数据未披露 [5] 能源与汽车产业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传统燃油车与加油站基础设施面临转型压力 [7] - 电子烟监管政策存在滞后性 健康风险与产业利益需进一步平衡 [7] 文化娱乐产业 - 国际影视动画内容在中国市场供给减少 反映文化产品引进政策调整影响 [7] - Knock Knock世界播客采用订阅制商业模式 年度订阅定价365元 覆盖主流音频平台 [8] 体育产业 - 宜宾等城市国际体育赛事吸引外国业余选手参与 其职业构成与收入来源未明确 [4]
隆华新材(301149) - 301149隆华新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8:08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聚酰胺树脂系列产品可应用于无人机等低空经济领域 [2] - 聚酰胺树脂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包括面罩、关节骨骼结构件以及存储器连接器等,公司聚酰胺树脂系列产品可满足上述应用 [4][6]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公司现有聚酰胺树脂产能 4 万吨,包含 PA66 和特种尼龙产品,阻隔尼龙 MXD6 属于特种尼龙 [2] - 隆华高材尼龙 66 一期项目中年产 4 万吨生产装置已建设完成,正在调试、试生产中;年产 8 万吨生产装置正在建设中 [5] 经营数据 - 2024 年度公司聚醚多元醇毛利率为 3.84% [4] - 公司聚醚多元醇 2024 年销售收入 5,512,686,232.88 元 [6] 客户情况 - 公司有新能源车领域客户 [4] 其他问题回复 - 关于公司经营数据,需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4] - 公司产品至下游终端产品之间存在较多加工制造环节,未知已送样产品是否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4][6] - 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极低,会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影响并制定经营计划 [6]
【保值率】2025年4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5-15 16:3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上海地方补贴政策有利于本地经销商新车销售和二手车外迁交易,与上海车展时间相近形成2025年车市增量预期 [5] - 国家"两新"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提升,同时要求提升绿电消费比例,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带来想象空间 [19] 电动车行业动态 - 电池安全新国标实施前为企业留出研发时间,更严格标准将加速行业整合与优胜劣汰 [7] - 电动车价格保持稳定,混动车因技术落后和能耗偏高导致保值率受比亚迪汉等主流车型降价影响 [22] 二手车市场表现 - 2025年前四个月二手车交易活跃度超去年同期,供需两旺局面使旺季行情提前启动 [10] - 主流车型保值率回升,中型轿车和中型SUV细分市场竞争恢复理性,冷门车型快速贬值淘汰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基础 - 保值率数据采用良好车况下的二手车B2C售价计算,反映品牌产品力、认知度等综合实力 [1][3]
【帮主郑重】5月14日热门涨停股解读 这几个板块才是真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5-15 00:50
金融行业 - 券商保险板块集体涨停 但龙虎榜显示游资左手倒右手 机构趁机调仓跑路[3] - 农业银行出现缩量创新高走势 历史上八成概率是陷阱[3] - 权重股拉升指数可能不是市场冲锋信号 而是撤退烟雾弹[3] 航运行业 - 中美关税暂停推动航运股上涨 宁波海运4天3板[3] - 上海至洛杉矶集装箱运费一周跳涨1000美元[3] - 中远海发等龙头企业手握长协订单 具备穿越周期能力[3] 化工行业 - 溴素价格半年内翻两倍[3] - 红墙股份17天11板 受新能源车和半导体需求驱动[3] - 部分化工企业订单排至明年春节 生产线24小时运转[3] 科技行业 - 北证50逆势上涨 显示资金开始布局被错杀硬核资产[3] - 华力创通卫星导航芯片进入军方采购体系[3] - 中科曙光液冷服务器获AI巨头大量订单[3] 消费行业 - 智能家居和预制菜赛道受老龄化推动 未来可能出现万亿市值企业[3] 市场操作建议 - 金融股反弹提供减仓机会 不宜恋战[4] - 航运化工回调是布局良机 重点关注宁波海运和红墙股份[4] - 建议保留两成现金 等待美联储会议后的抄底机会[4]
国泰海通:锂电各环节分化显著 整体业绩向好
智通财经· 2025-05-14 10:05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新能源车和储能赛道仍处于发展初期,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锂电中游各环 节盈利压力是由供需阶段性错配导致的,但随着供给端出清、新增产能放缓及需求端的逐步回暖,中游 环节利润底部正在出现,供需格局优化看好板块盈利改善,板块估值开始具备性价比,给予锂电行 业"增持"评级。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国内外竞争加剧的风险;新技术发展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 格波动的风险;行业政策波动的风险。 24年各环节盈利分化,利润向头部企业集中 2024年,锂电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552.11亿元,同比+4.90%;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58.43亿元,同 比+6.80%;板块平均毛利率为18.62%,同比+0.15pct;板块平均归母净利率为6.03%,同比+0.11pct。分板 块看:仅电池、结构件、辅材环节营收、归母净利同比均为正,前驱体、铜铝箔环节增收不增利,其 中,铜箔行业全面亏损。整体看,各环节盈利分化明显,电池板块利润贡献占比已超90%,各环节内部 一二线厂商分化明显,行业利润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 25Q1业绩向好,盈利能力提升 2025Q1单季度锂电板 ...
宁德时代跑马圈地港股二次上市,加上A股融资,融资近1000亿
搜狐财经· 2025-05-14 01:15
港股二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于5月20日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发行价上限263港元/股(约244.6元人民币),拟募资310亿港元(约200多亿人民币),成为2025年迄今全球最大规模IPO [2] - 港股公开发售部分已获21倍超额认购,吸引517亿港元融资认购 [4] - 上市流程迅速:2024年12月宣布计划,2025年2月11日递表,4月10日通过聆讯,5月12日启动公开发售 [4] 融资历史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8年来累计股权融资702亿元(含IPO募资54.6亿元、两次定增197亿元和450亿元),叠加此次港股募资后总融资额逼近1000亿元 [5] - 公司累计现金分红565亿元,但回购金额较少(2023年回购27亿元,2025年计划回购40-80亿元,已执行15.51亿元) [6][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等价物达2863亿元,现金流充裕 [8][9] 募资用途与业务布局 - 港股募资90%将投入匈牙利项目第一、二期建设,强化海外本地化供应能力 [10] - 境内业务收入停滞:2022-2024年分别为251亿元、270亿元、251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7% [10] - 境外收入占比提升:从2022年769亿元(占比23.4%)增至2024年1103亿元(占比30.5%),2023年峰值达1310亿元 [10] 第二增长曲线战略 - 加速换电业务布局:2025年4月联合一汽、长安等发布10款换电车型,与广汽签署全生态合作协议 [11] - 换电站建设目标激进:2025年计划1000座,中长期目标1万座和3万座 [11] 市场地位与行业背景 - 公司2018年A股上市后迅速成为全球锂电池市占率第一企业,曾为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 [4] - 选择港股上市可规避汇率风险,便利海外建厂资金使用 [10]
康盛股份(002418) - 2025年5月13日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8:22
液冷业务 - 液冷板块深耕技术研发与应用,可提供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处于积极推广阶段,已合作建设的液冷试点项目测试良好,获小批量订单,参考《2024年年度报告》 [1] - 与中卫市的液冷合作在稳步推进,未取得关键性突破成果,与中卫市政府保持密切合作 [2][9][10] - 与广东汇睿数据中心的液冷项目已在2024年完成交付,作为展示试点,业绩影响参考2024年年度报告 [2] 汽车板块 - 汽车板块订单饱满,中植一客全力开展生产,确保订单交付,营收根据新能源车交付进度确认 [2] - 上半年中植一客中标约2.2亿元客车订单,营收根据车辆交付进度确认 [1] 控股股东问题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等企业已申请实质合并破产清算,法院未裁定受理,公司与控股股东保持独立,相关事项不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 - 中植集团破产清算司法审查中,未裁定受理,不构成公司控制权转让实质性障碍,对重大资产重组及投融资无不利影响 [7] 产业链并购 - 公司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机会,符合条件不排除并购整合优质资产,后续按要求披露信息 [3] 股价与业绩 - 公司经营管理层重视股价,股价受多因素影响,将做强主业、升级转型提升竞争力,推动股价反映实际价值 [6] - 公司未对2025年全年盈利作出具体预测,后续按要求披露业绩指引或预告 [11] - 中美贸易摩擦对2025年业绩影响可控,出口业务占比5% - 10%,已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6] 合作协议 - 与浙江丽水数控的框架协议未终止,因进展不及预期,预付股权转让款解除共管,未签正式协议,事项存在不确定性 [12] 股东与股权 - 截至2025年5月9日,公司股东人数为80,870人 [13] - 中植一客与犀重新能源合作推进,已收到转让款及增资款1.83亿元,二期增资款支付与股权变更进度放缓,不影响战略合作及生产经营 [13] 营收利润增长原因 - 一季度营收及利润增加因中植一客新能源车辆订单大幅增长,钢材价格波动及铜铝价格周期性上涨对家电板块不利影响减弱 [14]
GL8陆尚新车情报:关注MPV买了陆尚,提车流程向新势力靠拢
车fans· 2025-05-13 08:29
新车上市与订单情况 - GL8陆尚正式上市,订单已突破1万台 [1] - 4月23日首批到店3台车,包括24.99万先享版、26.99万智享版和28.99万尊享版各一台 [1] - 采用订单生产模式,避免库存积压,确保客户提到新车 [1] 价格与政策 - 推出3款配置,价格区间24.99万~28.99万 [2] - 限时权益包括国补2万和省补最高1.5万 [4] - 厂家金融提供贷款50%两年免息政策,智享版按揭落地价142,500元,月供5,579元 [17] 产品特点与竞品对比 - 外观设计与陆尊相似,营造高级感但价格更低 [4] - 对比竞品:面对比亚迪夏强调品牌影响力和做工优势,对比腾势D9突出价格优势,对比塞那强调油耗 [4] - 真龙插混动力系统综合续航达1400km+,车内空间大,前后玻璃双层夹胶隔音好 [10] - 劣势在于智驾功能 [10] 客户反馈与需求变化 - 五一假期前每天有5批客户看车,假期客流量更高 [6] - 客户需求变化明显,既要价格低又要配置高,对配置要求显著提升 [8] - 销售顾问印象最深的是新车结合了电车的静谧性和油车的底盘稳定性,驾驶感受丝滑 [15] 销售策略与市场表现 - 销售优先邀请客户试乘试驾,通过体验直观展示产品卖点 [19] - 厂家推出一口价活动,短期内价格优惠不会有大的变化 [18] - 案例:王哥因价格合适果断下单,认可车型系列丰富但选择困难 [14]
5年利润增长8倍,比尔盖茨3月份大幅买进这股,直接跌停被套
搜狐财经· 2025-05-12 17:30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该股价的暴跌呢?经过分析,我认为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 比尔·盖茨的投资决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今年第一季度,他继续增持A股,下注于一家公司,其利润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八倍。然而,近期突发的市场 事件导致该股票大幅下跌,令盖茨陷入了困境。 | 新泉股份 | 最新动态 | | 公司资料 | 股东研究 | 经营分析 | 股本结构 | | 资本运作 | | 图 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问董秘 603179 | 新闻公告 | | 概念题材 | 主力持仓 | 财务分析 | 分红融资 | | 公司大事 | | 行业 | | | | 财务诊断 | 财务指标 | 指标变动说明 | 资产负债构成 | 财务报告 | 杜邦分析 | | | | | | | | | 1.52亿 | | | | | | | | | 06-30 | 09-30 | 12-31 | 03-31 06-30 | 09-30 12-31 | 03-31 | 06-30 | 09-30 | 12-31 | 03-3 | ...
长城证券:动力电池安全国标提高 或有利于尾部低效产能出清
智通财经· 2025-05-09 14:19
行业趋势 - 中国锂电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具备规模生产能力和高端技术领先优势 长期稳定增长趋势可期 主要得益于国内庞大的新能源车市场需求和完善的供应链支持 [1] -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安全性是行业生产经营质量的核心体现 与燃油车相比影响范围更深远 [2] 政策影响 -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 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 新国标对多项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修订 重点提升安全性 [1] - 新国标从安全性层面直击动力电池核心性能指数 对全行业形成较高约束性要求 有利于通过产品性能标准有序出清尾部低效产能 降低新能源车极端风险 [3]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预计175万辆 同比增长14.4% 环比下降9.8% 其中新能源车零售预计90万辆 渗透率达51.4% [1] - 4月车市整体折扣率约23.7% 反映新能源车价格竞争依然激烈 车企降本增效压力巨大 [1] 竞争格局 - 动力电池行业因技术密集性和制造复杂性长期呈现头部集中格局 但高速增长的新能源车需求延缓了尾部产能出清 [3] - 新国标通过安全性指标强化头部集中效应 助力优质企业提升经营质量 同时排除价格因素对行业竞争的影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