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配送
icon
搜索文档
韵达股份:公司已先后在青岛、西安、合肥、嘉兴、南京、芜湖等多个城市的部分区域运营无人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1:05
韵达股份无人配送快递车应用进展 - 公司在无人配送快递车方面已有具体应用计划,并在多个城市进行试点运营 [2] - 试点城市包括青岛、西安、合肥、嘉兴、南京、芜湖等地的部分区域 [2] - 无人车投运地区和应用场景正在持续扩大 [2] 公司探索降低末端揽派成本方式 - 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包括无人车在内的多种降低末端揽派成本的方式 [2] - 无人车是公司降低末端成本的重要举措之一 [2]
美团无人车驶入福田中心区
深圳商报· 2025-08-07 00:46
无人配送行业进展 - 美团无人配送车在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中心区开启常态化测试运营 [2] - 这是全国首次无人配送车进入人口密集、商业高度活跃的一线城市中心城区 [2] - 相关部门对线路运行条件与交通影响进行了综合性严格评估 [2] 技术与管理规范 - 运行车辆接入政府平台以实现动态数据监督与调度 [2] - 示范车辆张贴全市统一的功能型无人车试点标识 [2] - 车前安装全市统一编号的标识牌便于规范管理与市民科普认知 [2] 业务应用场景 - 未来有望通过与骑手协同实现24小时高效运转 [2] - 将为市民提供生鲜食杂的即时配送服务 [2] - 将融入餐饮、外卖、生鲜、跑腿等场景 [2]
港股异动 | 顺丰同城(09699)涨超5% 拟向白犀牛智达增资9954万元 加码无人配送商业部署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0:14
股价表现 - 顺丰同城股价上涨5.67%至17.88港元 成交额达3138.67万港元 [1] 投资协议 - 顺丰同城全资附属公司顺达同行出资9954万元人民币 控股股东顺丰控股间接全资附属顺丰投资出资5688万元人民币 [1] - 增资完成后顺达同行持有白犀牛智达15.81%注册资本 累计现金代价1.2954亿元人民币 [1] - 顺丰投资将持有白犀牛智达9.04%注册资本 [1] 战略协同 - 白犀牛集团在低速无人车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与公司业务模式形成协同效应 [1] - 合作将强化最后一公里配送场景的互补优势 [1] - 交易预期加速无人配送解决方案的商业部署 提升服务效率并支持长期业务增长 [1]
顺丰同城涨超5% 拟向白犀牛智达增资9954万元 加码无人配送商业部署
智通财经· 2025-07-31 10:14
股价表现 - 顺丰同城股价上涨5.67%至17.88港元 成交额3138.67万港元 [1] 投资交易 - 顺丰同城全资附属顺达同行出资9954万元人民币 顺丰控股间接全资附属顺丰投资出资5688万元人民币 共同投资白犀牛智达 [1] - 增资完成后顺达同行持有白犀牛智达15.81%注册资本 累计投资1.2954亿元人民币 [1] - 顺丰投资将持有白犀牛智达9.04%注册资本 [1] 战略协同 - 白犀牛集团在低速无人车领域具备技术知识和产品能力 [1] - 投资预期加速无人配送解决方案在业务运营中的商业部署 [1] - 合作带来业务协同效应和最后一公里配送场景的优势互补 [1] - 预期提升公司服务效率并支持长期业务增长 [1]
无人配送产业正在加速崛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7 10:23
行业现状与前景 - 无人配送行业在政策、技术、市场需求驱动下加速构建"安全、高效、低碳"的末端配送新体系,万亿级智能配送市场正在崛起 [1] - 产业处于规模化破局临界点,技术、生态与政策同步进入"深水区",无人配送是智能交通系统中最具可行性、最贴近民生、最易产业化的场景 [3] - 2030年无人配送车预计实现百万辆级规模化需求,催生约500万个技术岗位,推动物流从业者从"体力交付"向"智能运维"转型 [4]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进展 - 无人配送车显著提升物流效率,缓解末端运力短缺,通过智能安全管控降低城市交通风险 [4] - 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技术迭代升级,后台运营体系完善,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用户认可度与信任度提升 [3] - 当前产品技术成本已完全支持商业化闭环,但客户认知仍需更多场景和行业认可 [5] 行业痛点与挑战 - 四大核心痛点:末端配送融合难题、上下游生态合作不足、行业标准不统一、法律法规身份不明 [5] - 路权获取困难,各地法规牵头主体不一,企业开拓路权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事故责任认定困难 [5][6] - 政策标准不一导致重复申请成本高,过早制定严苛标准可能限制行业发展 [6][7] 政策与监管需求 - 安全性不足和算法提升空间是规模化最大挑战,需优先出台功能型无人车规范性文件 [8][9] - 需明确车辆法律属性(机动车/非机动车/装备),建立运营管理机制,统一路权审批标准 [9] - 建议构建车路云一体化标准和云端监管平台,形成无人配送中国标准 [7][9] 运营与基础设施建议 - 需构建企业自有运营体系与公共设施运营结合,借鉴公交模式实施分区经营公共运力 [10] - 完善统一充放电设施、站场及停靠点等标准化设施体系,强化道路运行风险动态监管 [10] - 优化无人车时空规划避免交通高峰集中出行,搭建政企高效沟通平台 [10] 立法与法律框架 - 立法需结合无人车现状,统筹充电桩、换电装置等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与标准 [11] - 需系统性规划赋予无人配送独立法律地位,明确车辆定性、市场准入、保险及事故责任全环节 [11][12] - 核心立法问题:明确无人配送车概念范畴、路权分配规则、后端责任承担主体与保险机制 [12]
无人配送如何迈入规模化商用?业界专家学者研讨发展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22:15
无人配送行业发展现状 - 无人配送作为城市智能交通的"毛细血管",技术、生态与政策已同步进入"深水区",产业正处于规模化破局的临界点 [1] - 发展无人配送趋势不可阻挡,产业界需深入考量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车路云协同等领域的实际需求 [1] - 到2030年中国无人配送车将实现百万辆级的规模化需求,催生约500万个技术岗位 [1] 无人配送行业面临的挑战 - 行业面临路权政策碎片化、车辆法律身份不明、安全标准缺失、运营规范不统一等难题 [2] - 需推进"法律定位+授权地方+强制标准"的"组合拳",为行业划出安全底线、留出创新空间 [2] - 行业应从车辆形态、电池接口、云端监管接口等维度进行统一,降低社会资源浪费 [2] 无人配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需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加快解决法规、标准、路权、安全等核心瓶颈 [2] - 无人配送产业已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共治"的新阶段 [2] - 在政策、技术、资本与市场的多重推动下,一个万亿级智能配送市场正加速崛起 [2] - 中央政策鼓励与地方自主探索相结合是当前最优解,产业需以技术突破赢得政府信任 [2] 行业活动与报告 - 清华大学等机构主办的"车路云50人论坛·无人配送闭门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 [1][3] - 各方9月将联合发布《末端无人配送商用报告》 [3]
无人车开进公交站,深圳两大公交企业同日签约 “公交+物流” 逐渐成规模
深圳商报· 2025-07-23 00:50
公交+物流合作模式探索 - 深圳巴士集团与顺丰速运、新石器签署合作协议,探索"公交体系+物流体系+无人化体系"三链融合创新模式,利用公交场站网络作为无人物流小车的补给站和中转枢纽[1] - 通过网格化场站管理整合充换电、停放调度、应急保障需求,纳入巴士安全员日常巡检体系,实现"一站多能、一网统管"[1] - 顺丰搭载新石器L4级无人驾驶技术的物流小车已依托巴士集团场站在深圳各区测试运营[1] 公交企业角色与资源整合 - 深圳巴士集团履行线路规划师、服务总管家、安全守护者等六大角色,提供配送线路优化、统一客服、安全巡检及24小时智能监控支持[2] - 深圳东部公交与圆通、新石器合作,复用公交场站与无人配送技术,共建覆盖广域场景的无人配送网络,推动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2] - 东部公交整合130个场站资源,配备842人维保团队和258人应急队伍,建立无人车综合脱困服务中心,实现5分钟线上响应、30分钟现场处置[3] 场站资源创新应用 - 东部公交场站转型提供无人车停放、充电、检测及维护一体化服务,预留无人机起降坪实现空陆协同[3] - 公交场站从静态基础设施转变为动态智慧物流网络的"活节点",提升资源利用率[1][3] 市场化业务拓展成效 - 深圳巴士集团市场化收入占比从2023年4%提升至2024年11%,计划2025年加快拓展"公交+物流"业务,探索低空经济、数智应用等新赛道[4] - 公司同步推进旅游观光线路、车辆充电及广告业务市外拓展,优化产业布局[4]
全球首例 机器人搭地铁为商家送货
财联社· 2025-07-15 12:45
全球首例机器人自主地铁配送 - 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实现全球首例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配送货 机器人利用地铁空闲时段通过AI调度算法+机器人技术完成无人化配送 [1] - 配送机器人外形为北极燕鸥卡通形象 可自主规划最优搭乘线路 为地铁站内7-Eleven门店配送货 装载通勤族喜爱的各类商品 [1] - 传统地面配送存在停车难、早高峰延误等问题 41台机器人结合地铁路网即可覆盖深圳地铁所有7-Eleven门店旺季配送需求 [1] 技术实现与创新 - 机器人集成AI调度算法、全景激光雷达、机械底盘等软硬件技术 万纬物流智能调度系统作为"大脑"实现多机器人多门店全域最优路径规划 [2] - 全景激光雷达实现站内全景建模 底盘机械结构支持自主乘电梯、进出站台、识别列车到站等功能 [2] - 技术由深铁与万科联合开发 针对地铁商户物流配送效率低等痛点 开创轨道交通与无人配送机器人结合的新应用场景 [1][2] 商业化应用前景 - 深圳地铁300余座站厅内店铺数量可观 该技术有望提升地铁空闲运力利用率及商铺配送效率 [3] - 7-Eleven在深圳地铁已有百余家门店 机器人配送可显著降低时间与人力成本 [1][3] - 技术将根据实测效果持续优化迭代 未来推广价值显著 [3]
库迪、蜜雪冰城等成京东外卖上首批销量破亿单的品牌;美团战投领投它石智航|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07:22
京东外卖启动"双百计划"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突破百万单 [1] - 京东在品质外卖市场份额达45%居行业第一 [1] - 瑞幸、库迪、蜜雪冰城等品牌在京东外卖平台销量破亿单 [1] - 京东宣布投入超百亿元启动"双百计划"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 [1] - 行业竞争激烈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加码补贴京东采取品质化差异化策略 [1] 菜鸟与申通快递无人车合作 - 申通快递与菜鸟无人车达成战略合作聚焦末端配送场景 [2] - 双方将加速无人配送规模化应用并探索适配多场景的新车型与模式 [2] - 申通快递此前提出"年内投运2000台无人车"目标此次合作是又一关键落子 [2] - 行业面临人力成本上升配送效率瓶颈等问题无人配送技术有望缓解压力 [2] 小红书品牌升级 - 小红书App宣布品牌升级启用新口号"你的生活兴趣社区" [3] - 产品介绍已在各大应用商店更新新口号将在App开屏展现 [3] - 品牌升级强化了小红书作为生活分享社区的定位 [3] 它石智航完成融资 - 它石智航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美团战投领投 [4] - 跟投方包括钧山投资、碧鸿投资、国汽投资等老股东线性资本、襄禾资本持续加码 [4] - 公司成立于2025年2月5日是一家由AI驱动的具身智能技术公司 [4] - AI与机器人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潜力巨大 [4]
乘联分会:6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111万辆,同比增长29.7%;深圳实现无人车全市域覆盖运营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7-08 17:12
乘用车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84万辆 同比增长181% 环比增长76% [1] - 1-6月累计零售10901万辆 同比增长108% [1] - 6月零售较2022年同期194万辆增长7% 呈现超强增长态势 [1] - 新能源乘用车6月零售1111万辆 同比增长297% 环比增长82% [1] - 1-6月新能源累计零售5468万辆 增长333% [1] 深圳无人车发展 - 深圳实现无人车全市域覆盖运营 运营车辆超300辆 [1] - 服务覆盖100多个社区商圈 日均配送量突破10万单 [1] - 服务场景从民生配送扩展至制造业供应链等12类场景 [1] Faraday Future动态 - FX系列B端付费预订总量达4100台 覆盖四大核心领域 [1] - 产品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美国首辆车下线 [1] 帕卡召回事件 - 帕卡在美召回56575辆汽车 因车灯系统故障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