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术

搜索文档
行业组织:欧盟芯片支出需增加四倍
半导体芯闻· 2025-05-06 19:08
欧盟芯片产业投资建议 -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建议欧盟将芯片支出增加四倍并分配单独预算 以填补欧洲半导体战略空白 [1] - 欧盟正在咨询行业利益相关者规划2028-2034年长期支出 计划7月公布预算 [1] - SEMI提议欧盟在整个半导体供应链拨款200亿欧元(2264亿美元) 预计带动公共和私人投资超2600亿欧元 [1] 欧盟芯片产业现状 - 欧洲审计院指出按当前速度 欧盟2030年芯片产量占全球20%目标无法实现 [1] - 欧盟委员会目前仅为430亿欧元《欧洲芯片法案》投入45亿欧元 80%公共资金来自成员国 [1] - 欧盟严重依赖非欧洲供应商提供先进芯片和关键供应链组件 涉及汽车/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等领域 [2] 技术差距与市场预测 - 欧盟在尖端芯片/人工智能芯片/量子技术等领域存在明显技术差距 [2] - 审计院预测到2030年欧洲半导体市场份额仅达117% 仅为原目标一半 [2] 预算分配机制 - 单独欧盟预算有助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避免成员国优先投资本国产业 [2]
Globant:2024年科技趋势报告-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机器人等将如
搜狐财经· 2025-05-04 01:30
文章核心观点 《Globant:2024年科技趋势报告》探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器人、区块链和沉浸式体验等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商业和社会的影响,指出数据在创造卓越客户体验中至关重要,企业需将数据与新兴和现有技术结合以取得成功 [1][3] 各技术领域要点 人工智能 - 生成式AI为企业带来机遇,2024年企业将注重利用其提升客户体验,设计在AI解决方案中愈发重要 [1] - 具备行动能力的AI产品将取得突破,企业会挖掘非结构化数据价值 [1][25][28] - 企业需关注AI监管,提升生成式AI的事实准确性和包容性,同时要注意AI应用可能带来的法律、伦理和道德影响 [1][30][31] 量子计算 - 从理论迈向现实,虽广泛应用尚需时日,但在金融、制药等领域有望率先得到应用 [1] - 2024年,企业会探索其对业务的影响并进行投资,同时要应对技术挑战,做好数据安全保护 [1] 机器人 - 机器人市场因多功能机器人发展迎来关键节点,AI赋予机器人更多能力,在多行业得到应用 [1] - 2024年,企业将采用机器人即服务(RaaS)模式,娱乐等行业也会受其影响,但需应对法律和就业结构调整等问题 [1] 区块链 - 在特定行业仍具重要性,但大规模应用面临挑战 [2] - 其去中心化特性在数据安全和数字身份管理方面有优势,智能合约可去除中间人,但存在可扩展性、能源消耗等问题 [2] 沉浸式体验 - 尽管元宇宙投资热度下降,但人们对3D沉浸式体验兴趣浓厚 [2] - 苹果Vision Pro的发布引发关注,它将推动空间计算发展,为企业提供新的数据收集和客户体验方式 [2] - 元宇宙在企业和工业领域有应用潜力,AI也为沉浸式体验带来新变革 [2]
日越举行首脑会谈,同意扩大安保合作
日经中文网· 2025-04-28 15:39
日越外交与安全合作 - 日本与越南决定建立外交和防卫副部长级磋商(2+2)机制,并计划2025年在日本召开首次会议 [2][4] - 双方在安全领域扩大合作,重点包括防卫装备与技术合作,可能利用日本"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框架 [4] - 合作范围扩展至应对海外有组织诈骗和网络犯罪 [4] 经济与科技领域协作 - 两国将在半导体、人工智能(AI)、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展开合作,并探索防灾和供应链强化项目 [4] - 日本将推动企业投资越南,建立更有利的营商环境 [4] - 双方强调自由贸易体系的重要性,讨论应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措施的策略 [5] 越南经济表现与目标 - 越南2024年GDP增长率超过7%,并设定2025年达到8%的增长目标 [5] - 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越南保持区域内高增长率 [5] 区域战略背景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早于日本首相访问东南亚三国,包括越南,显示区域竞争态势 [5] - 日本通过安全与经济合作强化与越南关系,呼应"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战略目标 [4][5]
【财经分析】“下一代技术”打开智能检测装备市场升级空间
新华财经· 2025-04-27 17:06
行业概述 - 智能检测装备是制造业"智转数改"的关键核心,当前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新型传感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等与智能检测联合,极大提升了检测效率与精度,增强了感知、分析、控制、决策能力,推动智能检测从"辅助工具"向"自主决策系统"演进 [1] - 智能检测装备以工业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为基础,围绕制造工艺实施、生产质量管控、设备运行管理、安全环境监测等智能检测需求,与制造工艺强耦合,具有融合感知、自主分析、实时反馈等智能特征 [2] 市场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5年智能检测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600亿—2800亿元,"十五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10%以上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要发展一批通用智能检测装备,培育30家以上智能检测装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北京、重庆、江苏、广东等地积极培育发展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颇具竞争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日联科技、华兴源创、精测电子、金星智控、丹东奥龙等 [2] 技术突破与应用 - 无锡日联科技攻克"微米级X射线发生器"技术,实现设计、材料、工艺100%国产化,已应用于集成电路、新能源锂电等领域 [3] - 视觉检测、基础传感器实现规模突破,国产大型一体化压铸X光AI检测装备、新能源汽车一体化铸造车身在线智能检测系统已进阶到试点应用阶段 [3] - AI视觉检测系统能实时识别微米级缺陷,替代传统人工目检,效率提升50%以上 [4] -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利用量子特性,突破经典测量技术极限,实现超越现有技术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和分辨率,为高端制造提供新可能 [6] - ±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投入运行,可在-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极端环境下实现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覆盖 [6] 人工智能与量子技术的融合应用 - AI技术依托机器学习算法,对检测数据的识别与分类速度惊人,有效减少人工干预,在汽车视觉检测场景中,AI实时分析图像数据,快速定位产品缺陷,检测速度较传统方式大幅提升 [4] - 在中药检测领域,结合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中药中的活性成分,甚至可以检测出成分含量的细微差异 [4] - 在血液制品检测中,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检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能优化检测流程,提前预测潜在质量风险,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4] - 量子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微小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推动高端检测设备发展,量子技术有望大幅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智能检测装备的实时分析和决策提供强大支持 [6] 未来发展趋势 - AI大模型在工业视觉质检场景中将大有可为,采用自监督预训练技术、基于知识图谱的缺陷工艺关联与根因分析方法,结合知识蒸馏等模型压缩技术,实现缺陷快速精准分类、自动判等和根因分析 [7] - 量子技术、AI等与检测装备融合,使检测从"被动发现问题"转向"主动预测风险",从"单点工具"升级为"系统级解决方案",未来中低端测试设备将逐步被淘汰 [7] - 嗅觉灵敏的企业正在积极布局和抢占智能检测的下一代技术制高点 [1][7]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
Wind万得· 2025-04-25 06:23
热点聚焦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发布,清单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至106项,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同时将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电子烟等新业态纳入负面清单 [3] - 央行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1年期,实现净投放5000亿元,显示央行继续加大流动性支持力度 [3] 环球市场 -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1.23%,标普500涨2.03%,纳指涨2.74%,科技股领涨 [5] - 欧洲三大股指小幅上涨,德国DAX涨0.47%,法国CAC40涨0.27%,英国富时100涨0.05% [5] - 亚太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日经225涨0.49%,韩国综合指数跌0.13% [5] - 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涨,COMEX黄金期货涨2.04%至3361.30美元/盎司 [6] - 国际油价走强,美油主力合约涨0.80%至62.77美元/桶 [6] - 伦敦基本金属集体收涨,LME期铜涨0.92%至9455美元/吨 [6] 宏观政策 - 国务院副总理强调要加力培育外贸新动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10] - 央行行长表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10] - 商务部表示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外资企业权益 [10] -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推动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个月 [10] - 海关总署开展为期5个月的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12] 国内股市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涨0.03%,深证成指跌0.58%,创业板指跌0.68% [14] - 香港恒生指数收跌0.74%,恒生科技指数跌1.46% [14] - 花旗和汇丰分析师看好中国房地产股,预计政策支持将提高行业盈利能力 [15] - 央行上海总部表示已审批通过117个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项目 [15] 公司公告 - 中国平安拟发行不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债券融资工具 [17] - 恒瑞医药一季度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 [17] - 牧原股份一季度净利润44.91亿元,同比扭亏 [17] - 广哈通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34% [17] - 公牛集团拟2.5-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 [17] 金融行业 - 微众银行下调存款利率,5年期下调40BP [19] - 监管部门就《地方AMC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规范地方AMC业务 [19] 房地产市场 - 一季度全国一二手房成交总量同比增长10%,二手房增长34.7% [20] - 4月22个重点城市土拍平均溢价率约20%,杭州两宗地溢价率分别达59.4%和74.4% [20] - 上海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增速连续六个月回升 [20] 产业动态 - 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推动AI技术深度应用 [22] - 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4469亿元,同比增长0.7% [22] - 上海计划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23] - 上海推出汽车置换补贴,新能源车补贴1.5万元,燃油车补贴1.3万元 [23] - 华为开发者大会将发布盘古大模型和昇腾AI云服务最新进展 [23] 国际动态 - 美国4月关税收入激增逾60%,至少达150亿美元 [25] - 韩国一季度GDP同比降0.1%,为2020年四季度以来首次萎缩 [26] - 特斯拉在欧盟3月销量锐减36%,首季销量下降45% [28] - 谷歌一季度营收902.3亿美元,净利润345.4亿美元,追加700亿美元股票回购 [30] - 丰田汽车3月全球销量同比增长7.9%,北美地区增长6.8% [30] 商品市场 -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涨跌不一,能源化工品多数下跌 [36] - 郑商所调整多个期货品种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 [36] - 大商所拟推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等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合约 [37] - 国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至6.99万元/吨,创逾4年新低 [38] 债券市场 - 国债期货集体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8% [40]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20年期500亿元中标利率1.98% [40] - 韩国将于5月出售17.5万亿韩元国债 [40] 外汇市场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7.2931,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4个基点 [41]
解析美国对外投资限制清单(国金宏观厉梦颖)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4-22 22:28
美国优先投资政策框架 - 政策核心在于建立"差别化"审查机制:放宽盟国对美投资限制,严格管控与"外国对手"国家的双向投资活动[2][4] - 要求政府部门启动配套法规制定程序,为后续监管措施铺路[4] - 延续特朗普政府立场,明确限制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投资,包括半导体、AI、量子技术等[6] 关键行政命令与清单机制 - 特朗普第13959号行政令(2020年11月)首次禁止美国人士投资"中共涉军企业"证券,后续被第14032号行政令(2021年6月)升级为NS-CMIC List[5][8][11] - 第14105号行政令(2023年8月)限制美国对华投资于敏感技术领域,目前正审查其控制措施[6][8] - 通过六大实体清单实施管控:NS-CMIC List、SDN List、MEU List、Entity List、CMC List、UFLPA Entity List[6][9] 核心清单数据与行业分布 - **NS-CMIC List**:68家中国实体(40家为A/H股),63.2%集中于资本货物(航空航天与国防为主),65%为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11] - **SDN List**:600+中国实体,46%与俄罗斯制裁相关,29%涉及伊朗,主要分布在资本货物、技术硬件与软件服务[14] - **Entity List**:900+中国实体,90家为A/H股上市公司,聚焦半导体与半导体设备领域[18] - **MEU List**:71家中国实体,15家为A/H股,集中在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19] - **CMC List**:134家中国实体(54家为A/H股),资本货物与技术硬件设备占比最高[22] - **UFLPA List**:144家中国实体(22家为A/H股),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行业占比突出[24] 投资限制与审查重点 - 关键技术领域:半导体、AI、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投资受严格限制,覆盖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及上市证券[6][8] - 敏感行业审查:涉及基础设施、个人数据、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外国投资需通过CFIUS强化审查[6] - "被动投资"受鼓励,但需避免与"外国对手"合作[6] 企业应对与移除机制 - 被列入清单企业可通过主动申诉或法律诉讼争取移出,如小米通过诉讼暂缓NS-CMIC List生效[27][28] - CMC List已有3家企业被移除(如中芯国际香港),主因与美国业务无直接关联[27] - UFLPA List实行"非连坐制",仅明确列出的子公司受影响[24] 潜在政策动向 - 可能扩大CFIUS对"绿地投资"监管,限制中国获取AI等领域人才与技术[6] - 或开发新工具限制美国养老金、大学捐赠基金等对华投资[6][8]
2025英国创新报告:英国工业在全球智能化背景下的创新表现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4-22 19:13
"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 " 关注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类向欧米伽点演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将不定期推荐和发布世界 范围重要科技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研究。( 点击这里查看欧米伽理论 ) 在全球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科技浪潮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标尺,是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 步的根本动力。刚刚过去的几年,世界经历了诸多挑战,从全球疫情到地缘政治紧张,再到气候变化的严峻考验,这一切都使 得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特别是关于如何通过创新保持韧性、抓住机遇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所 (Institute for Manufacturing, IfM) 旗下的剑桥工业创新政策小组 (Cambridge Industrial Innovation Policy, CIIP) 于2025年3月发布了最新的《英国创新报告》。这份报告并非仅仅是数据的罗列,它更像是一 次对英国创新生态系统和工业表现的深度"体检",旨在通过翔实的数据和国际比较,为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以及所有关心英 国未来发展的人们,提供一个清晰、客观的参照系。 这份报告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突破了传统创新报告常 ...
美国再将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半导体芯闻· 2025-03-26 18:35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商务部将50余家中国科技企业和机构纳入“实体清单”,是进一步收紧对华科技出口管制的举措,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 [1][3] 分组1: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和机构 - 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浪潮集团及其多家子公司,包括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浪潮集团本身2023年已被列入 [1]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北京创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被指控开发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和先进计算芯片 [2] - 河南鼎新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四家参与超级计算机开发的中国公司 [2] - 其他因涉嫌推进量子技术能力及向已在清单上公司销售产品的中国实体 [2] 分组2:“实体清单”相关背景及中方态度 - “实体清单”旨在限制向被认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构成威胁的外国个人、实体和政府出口等受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约束的物项 [3] -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方做法是经济胁迫和霸道霸凌,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将维护中国企业和个人正当合法权益 [3]
投资人报名通知:医疗独角兽项目路演(暨思宇和生物医药联盟路演第40期)
思宇MedTech· 2025-03-22 18:45
活动概况 - 活动由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和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主办,多家科技服务公司和产业基地承办[1] - 媒体支持包括思宇MedTech、骨未来、眼未来等垂直领域专业平台[1] - 路演时间为2025年3月31日上午9:00-12:00,采用线下形式在北京量子银座举行[1] 路演项目详情 高端医疗设备领域 - 昆迈医疗研发全球首个获临床注册证的无液氦量子脑磁图设备,应用于脑疾病诊疗和脑机接口,属于量子技术商业化重点方向[1] - 华神生电医疗推出全球首款盆腔手术"压力+肌电"一体化神经监测系统,填补国产空白[2] - 锐诺医疗聚焦微创电外科,无绳超声刀研发领先竞品1年以上,2025年底预计完成国产替代,产品已获CE认证并进入多省集采[6] 数字医疗与AI应用 - 睿宝医疗开发儿童内分泌AI辅助诊疗系统,整合40年临床数据实现诊疗全流程数字化[4] - 蓝海创想研发AI肿瘤水肿康复机器人,解决医生短缺问题,被列为北京市科委揭榜挂帅项目[7] 创新药物研发 - 益科思特开发双特异抗体药物,针对血癌、三阴乳腺癌等适应症,具有长效低毒特点[5] - 伟德杰生物拥有IL-6R抗体药物VDJ001,临床数据显示同类最优潜力,已提交iMCD适应症preNDA申请[8] - 因诺惟康开发视网膜变性基因治疗药物,采用自研AAV载体平台,具备全球首创潜力[9] - 沐华生物专注抗病毒前药开发,建立偶联技术平台并与头部企业合作[6] 医疗器械商业化进展 - 博脉安医疗11款神经外周产品获批,高价中标河北集采并通过蓝帆医疗渠道快速放量[11] - 睿脉医药开发无需基因编辑的细胞治疗药物,30分钟完成制备且可治疗实体瘤[11] 往期活动 - 系列路演已连续举办39期,涵盖药品、器械、生命科技等领域[14][15]
美国确认:韩国是“敏感国家”
券商中国· 2025-03-15 16:37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政府于2025年1月初将韩国列入“敏感国家及其他指定国家名单”最低级别范围,4月15日生效,这将加大韩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尖端领域研究的难度,韩国外交部正与美国有关部门商讨此事 [1][2][3] 分组1:美国将韩国列入“敏感国家”名单情况 - 美国能源部当地时间14日确认2025年1月初将韩国列入“敏感国家及其他指定国家名单”最低级别范围,名单4月15日生效,这是韩国首次被列为“敏感国家” [1] - 名单涵盖范围广,列入不代表与美国是敌对关系,被列入对象包含许多与美国在多议题上合作的国家,不禁止双边互相访问及合作,但须事前内部检讨,美国能源部未说明将韩国纳入名单的原因 [1] - 来自“敏感国家”的研究人员在美国能源部相关设施或机构工作及参与研究须经过更严格认证程序,“杰斐逊实验室”官网已把韩国和朝鲜列入敏感国家名单 [1] 分组2:名单生效后的影响 - 4月15日名单正式生效后,韩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研究机构和大学参与核能、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尖端领域研究的难度将会加大 [2] - 敏感国家是出于政策原因需特别考虑的国家,因国家安全等因素特定国家可能被列入该名单 [2] 分组3:韩国方面的行动 - 韩国外交部本月13日表示正与美国有关部门积极商讨韩国被列入“敏感国家”名单等相关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