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G
icon
搜索文档
重型道闸门:能源基地的钢铁卫士与智慧管家-驰安科技
搜狐财经· 2025-07-11 18:13
能源基地安全与效率的双重变革 - 重型道闸门作为能源基地的核心防护设备,兼具高强度物理防护与智能化管理功能,正在重塑行业运营逻辑 [1] - 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材铸造,单扇门体重量达数吨,配备防撞梁、地埋式轨道和多重锁闭系统,可抵御暴力冲撞、极端天气及小型爆炸冲击 [1] - 沿海核电站应用的防辐射涂层道闸门可承受12级台风,门体嵌入铅板形成双重辐射屏障 [1] 智能化防护体系的升级 - 通过红外对射、激光扫描和毫米波雷达构建立体感知网络,实时监测30米范围内异常物体 [1] - 智能感应系统触发"零延迟"预警机制,某化工园区曾成功拦截违规车辆闯入危险品储存区 [1] - 道闸门与ERP、WMS系统集成,实现车辆信息自动识别、单据核对及全流程自动化,某煤炭码头货车过闸时间从3分钟压缩至15秒,日均通行量提升40% [3] 数字化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 - 内置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倾角仪,实时监测结构健康状态,异常时自动生成维护工单 [3] - 某风电场通过预测性维护模式使设备故障率下降65%,年维护成本减少200万元 [3] - 5G、AI与区块链技术推动道闸门进化,雄安新区智慧能源站实现车牌识别、人脸认证和危险品检测三合一验证,通行效率提升80% [4] 产品技术参数与设计创新 - 超级屏风道闸D600采用双面机箱设计,独创花艺屏风杆,尾杆横梁高度1600mm,闸杆长度≤5米(超长需定制) [2] - 机箱外形尺寸680*650*1750mm,电机功率400W,起落杆速度8-10秒可调,遥控距离≤30米 [2] - 加强型涡轮蜗杆减速机芯结构,摇栏竖杆间距40mm,支持开关量信号输入 [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重型道闸门从物理防护向数字管控转型,成为能源基地"神经节点",构建不可篡改的区块链物流追溯系统 [4] - 边缘计算与数字孪生技术推动能源设施运维效率提升,形成安全与效率协同发展的智慧新范式 [3][4]
交通运输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5:29
中国航海事业发展现状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和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1/3 [1] - 2024年水路货运量达98.1亿吨,是10年前的1.64倍 [3] - 水路货物周转量达14万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8%,占货物总周转量的55.6% [3] 绿色航运转型举措 - 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水水中转和江海直达运输 [2] - 加速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研发应用,改造船舶和港口岸电设施 [2] - 主要港口绿色集卡占比突破60%,专业化泊位岸电覆盖率超90% [3] - 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岸电量同比增长54%,国际集装箱船和邮轮常态化使用岸电 [3] 港航基础设施与技术进展 - 已建成52座自动化码头,规模与效率位居世界前列 [3] - 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长江流域实现电子航道"一张图"全覆盖 [3] - 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北斗等技术在智慧港口、航道和船舶中的应用 [4] 未来发展规划 - 完善绿色航运政策体系,健全碳排放监测标准,推进新型动力技术研发 [4] - 加快新能源船舶规模化应用,建设国际绿色航运走廊 [4] - 提升航运全要素数字化水平,强化数据互联与业务协同 [4]
深度挖掘海洋资源价值,交通部称将加快完善绿色航运政策体系
第一财经· 2025-07-11 13:31
行业发展现状 - 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和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1/3 [1] - 2024年水路货运量达98.1亿吨,是10年前的1.64倍,水路货物周转量14万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8%,占货物总周转量的55.6% [2] - 2024年1-5月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73.4亿吨,同比增长3.8%,其中内贸增长4.7%,外贸增长1.8%,集装箱吞吐量1.4亿标箱,增长7.4% [3] - 我国约95%的进出口贸易货物量通过海运完成 [4][5] 绿色航运发展 - 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规模化应用加速,主要港口绿色集卡占比突破60%,专业化泊位岸电覆盖率超90% [2] - 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岸电量同比增长54%,国际干线集装箱船和邮轮已常态化使用岸电 [2] - 严格执行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制度,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1] - 未来将健全碳排放监测核算标准,推进新型动力技术装备研发,完善绿色能源加注产业链 [6] 智能化转型 - 已建成52座自动化码头,应用规模和作业效率位居世界前列 [2] - 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长江流域实现电子航道"一张图"全覆盖 [2] - 未来将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航海深度融合,推动智能船舶商用化 [5] - 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北斗等新技术应用场景,发展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 [1][6] 区域经济格局 - 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形成"一核两区多片"发展格局,2024年增加值达6.7万亿元,占相关城市经济总量的13.6% [5] - 与2023年相比规模增长3606亿元,增幅高于前两年 [5] - 以上海、苏州等城市群为"一核"引领,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两区"协同发展 [5]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实现海运调度智能化、港口作业自动化、物流信息实时化 [5] -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队与智慧港口集群 [5] - 深度挖掘海洋资源价值,驱动海洋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5] - 提升航运全要素、全链条数字化水平,突出数据互联共享和业务协同 [6]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1 04:19
业绩预告概况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6,3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121.13% [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4,3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134.99% [2][3]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2] 上年同期业绩对比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0,937.5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852.06万元 [5]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80元/股 [6] 业绩预增原因 - 5G和AI技术加速渗透,公司抓住物联网行业发展机遇,从模组供应商转型为全球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7] - 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扩大市场覆盖,挖掘新增长点,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达114.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8.81% [7] - 经营管理层面加强成本管控与效益提升,推动业务从"规模优先"向"规模与效益平衡"转变 [7] 其他影响因素 - 非经营性损益和会计处理对本期业绩预告无重大影响 [8][9] - 公司不存在其他对业绩预告构成重大影响的因素 [9]
政策、市场、技术多维共振 我国快递业务量较去年提前35天破千亿件
证券日报· 2025-07-11 00:13
快递业务量增长 - 截至7月9日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 较2024年提前35天 [1] - 数据反映行业对消费升级和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体现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 [1] - 千亿件目标更快达成 显示消费市场扩大和电商渗透率提升带动业务量增长 [1] 增长驱动因素 - 三大动力:电商新业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 下沉市场激活 5G/物联网/AI技术赋能 [1] - 提振消费政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叠加跨境物流发展 行业未来潜力巨大 [1] - 第1000亿件为广东发往江苏的空调 体现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和快递业双重拉动 [2] 技术升级与绿色发展 - 5G/物联网/AI推动全链路智能化变革 [2] - 行业践行绿色发展 通过节能减碳技术改造设施 提升包装标准化/循环化水平 [2] - 为上下游提供绿色物流解决方案 助力产业链低碳运行 [2] 行业协同效应 - 邮政快递业通过"三流合一"(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优势 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转 [2] - 带动东中西部平衡发展 推动国内外市场联通 [2] 以旧换新市场机遇 - 以旧换新品类多元化:家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和3C(手机/平板)需求旺盛 [2] - 行业构建高效一体化服务体系 优化用户体验 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2] - 专家建议构建"换新+回收"全周期闭环物流管理体系 覆盖制造/配送/安装/回收全链条 [3] 区域发展与技术创新 - 中西部快递业务增速加快 消费潜力巨大 [3] - 无人机/无人车在部分区域实际应用 末端配送无人车增速显著 [3] - 全行业自动化水平提升 沿高质量发展路径推进 [3] 行业竞争格局 - 监管部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叠加"反内卷"政策出台 [3] - 预计行业价格趋稳 集中度加速提升 服务水平提高 [3]
马来西亚智库专家翁忠义:外部冲击下,RCEP展现强大制度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0:30
东盟外长会议与区域合作 - 第58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在吉隆坡举行,主题为"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涵盖24场部长级会议,涉及中国、美国、日本等对话伙伴 [1] - 会议重点讨论应对美国关税挑战,特朗普政府将对日本、韩国等国家征收不同税率关税,东盟多国被列入征税名单 [1] - RCEP通过降低区域内关税、协调原产地规则、促进跨境供应链,构建应对机制缓冲外部冲击 [1][6] RCEP机制与区域经济整合 - RCEP涵盖15个经济体,经济规模占全球三分之一,特点是灵活性高、强调企业驱动与包容性 [6] - RCEP实现中日韩在统一贸易框架下协同,统一关税结构并允许成员国增值部分计入区域原产地含量 [7] - RCEP要求一般货物48小时内放行,易腐品6小时通关,显著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7] - RCEP中小企业占比超90%,需建设数字平台、设立支持基金以释放发展潜力 [7] 东盟产业链升级路径 - 东盟在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马来西亚在半导体封测、中端制造领域具备产能优势,但缺乏先进制程能力 [4] - 提升价值链需三方面举措: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创新生态建设、打造技术与人力资本联动机制 [5] - 中国2024年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东盟可与中国合作先进技术研发,如派学生赴华学习AI与数字化技术 [5] 中马合作领域与项目 -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预计2027年投运,将平衡东西海岸经济发展,带动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形成 [10][11] - 中马关丹产业园区促进东海岸投资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10] - 华为在马来西亚通过"未来种子"计划培养145名学生,与45所大学合作建立ICT学院 [12] - 马来西亚与中国可合作绿色能源技术本地化、绿色金融协调、智能电网开发等 [14] 数字经济与粤港澳大湾区机遇 - 马来西亚承接中国科技企业出海,中马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方面协同增强 [12] - 粤港澳大湾区为马来西亚企业提供食品饮料、旅游服务市场,每日10班直航广州 [15] - 大湾区高校与人才政策吸引马来西亚留学生,中马可深化中小企业落户、高校合作等 [16]
AmpliTech Group Poised to Benefit from New Federal “One Big Beautiful Bill” Supporting Private 5G and ORAN Rollouts
Globenewswire· 2025-07-10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签署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OBBB)将使其在5G和ORAN市场加速增长 [1] 频谱接入 - OBBB立法恢复FCC进行中低频段频谱拍卖的权力,引入税收激励措施,支持企业购买宽带和无线基础设施设备,直接推动私人5G网络和ORAN部署市场发展,公司在该市场有技术和运营优势 [2] 销售势头 - 公司近期宣布与一级移动网络运营商4000万美元意向书(LOI)下有近300万美元后续采购订单,预计OBBB将进一步推动其ORAN 64T64R无线电和私人5G网络解决方案需求,FCC释放新中频段频谱将为公司产品带来机会 [3] 公司优势 - 公司的ORAN无线电和私人5G ORAN网络具有超低延迟和高达1.4 Gbps高数据吞吐量,适用于自动驾驶、元宇宙、远程医疗等关键应用,智能城市、私人5G和国防等行业可从中受益 [4] - OBBB支持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和优先考虑美国制造商的规定与公司提供高性能美国制造无线和量子信号处理解决方案的承诺相符 [5] 短期利好 - OBBB提供政策和经济框架,加速固定无线接入(FWA)和最后一英里无线应用,为公司产品创造短期和中期需求 [6] 长期增长 - 随着光纤向边缘区域扩展成本过高,OBBB的激励措施和频谱可用性使FWA成为实用、可扩展的替代方案,符合公司用先进无线解决方案取代有线基础设施的路线图 [7] 公司概况 - 公司由五个部门组成,是射频微波组件和5G网络解决方案的领先设计、开发、制造和分销商,服务于卫星通信、电信、太空探索、国防和量子计算等全球市场 [9]
移远通信: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8:12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6,300万元左右,同比增加约25,362.46万元,同比增长约121.13% [1][2]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4,300万元左右,同比增加约25,447.94万元,同比增长约134.99% [1][2]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0,937.5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852.06万元 [1] 业绩预增原因 - 5G、AI技术加速渗透,公司抓住物联网行业发展机遇,从模组供应商转型为全球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1] - 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增强市场覆盖广度,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点 [1] - 加强成本管控与效益提升,推动业务从"规模优先"向"规模与效益平衡"转变,实现经营质量全面优化 [1] - 非经营性损益和会计处理对本期业绩预告没有重大影响 [1]
移远通信:上半年净利预增121.13%
快讯· 2025-07-10 17:39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63亿元,同比增长121.13%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43亿元,同比增长134.99% [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81% [1] 业务发展 - 公司抓住5G和AI技术加速渗透带来的物联网行业发展机遇 [1] - 从模组供应商向全球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1] - 多元化业务布局拓宽市场覆盖 [1]
全球首款XBAR滤波器,正式发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0 09:01
村田制作所XBAR滤波器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首款采用XBAR技术的高频滤波器,结合表面声波(SAW)和Resonant Inc的XBAR技术,实现低插入损耗(2.2dB)和高衰减(4800-5000MHz达11dB,3300-4800MHz达28dB)[3][4] - 新产品针对5G/Wi-Fi 6E/Wi-Fi 7/6G应用,通带覆盖5150-7125MHz,解决传统LTCC/BAW滤波器在带宽和信号损耗方面的不足[3][4] - 技术采用梳状电极和压电单晶薄膜激发体声波,在3GHz以上频段有效消除干扰,适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嵌入式无线设备[4] 高频滤波器行业技术格局 - 行业长期由SAW(村田/Skyworks主导)和BAW(博通主导)技术划分,但3GHz以上频段面临电极变窄/耦合不足等瓶颈[6][7] - 横向激励BAW(LBAW)成为新方向,Resonant公司2018年以来提交50+专利族,其XBAR技术通过IDT与MEMS工艺结合实现突破[8][12] - 中国厂商(飞骧科技/武汉大学等)和美国企业(Skyworks/德州仪器)加速LBAW专利布局,但76%相关专利仍集中在中国境内[9][13] 知识产权竞争态势 - 村田通过收购Resonant获得XBAR核心IP,26项LBAW专利在中国受保护,但面临VTT/Skyworks在欧美日的专利竞争[13] - 固装式LBAW(SMR设计)成为规避专利的替代方案,Skyworks通过声反射器设计改善散热并避开村田IP范围[15] - 全行业LBAW专利申请仅200项,存在较大空白但竞争加速,厂商重点布局IDT开发(村田)、散热优化(US20230120844等专利)和母线设计[14][17] 技术参数与市场定位 - XBAR滤波器典型性能:回波损耗17dB,在7737-8237MHz衰减27dB,10300-14250MHz衰减26dB[4] - 产品定位5G中高频段(3.3-3.8GHz B78/24.25-29.5GHz B257等)和Wi-Fi 7等需要宽绝对带宽的场景[6][12] - 相比传统方案,新技术在保持宽带宽同时实现更高衰减性能,满足超高速数据通信需求[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