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再聊“磁升芯”背后的多重考量
财联社· 2025-08-29 19:38
双标卡技术升级 - 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大型银行于2024年4月正式启动银联-Visa双标磁条卡升级芯片卡进程[1] - 升级后的双标芯片卡在安全性、受理能力和用卡体验方面具备差异化优势[1] - 双标磁条卡存续十余年后正式退出市场 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新步伐[1] 芯片卡技术优势 - 芯片卡通过动态生成一次性交易凭证 从根本上杜绝卡片复制和伪造风险 而磁条卡易被侧录器盗取CVV等静态信息[3] - 芯片卡在跨境场景中成为刚需 因全球主流市场已完成芯片卡受理改造 不再接受磁条卡降级交易[5] - 新卡接入Visa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受理网络 显著提升境外消费便捷性[5][6] 行业发展历程 - 2014年全球支付安全标准转向芯片卡 中国推出PBOC标准 但因与EMV密钥体系不兼容导致双标卡结构性矛盾[7] - 2020年8月招商银行创新采用"一芯双应用"技术 在同一芯片集成PBOC和EMV标准 实现境内外支付无缝切换[7] - 技术成熟后各家银行跟进 为万事达卡和银联-Visa"磁升芯"提供技术样本[7] 市场战略布局 - 美国运通和万事达卡获批人民币清算资质后 存量双标卡逐步转为单标卡[8] - 中国银联承担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使命 通过双标卡搭载银联标识提升境外市场品牌认知度[8] - 银联已在18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受理端 双标卡为其东南亚、日韩等优势市场带来收益贡献[8] - 银联-Visa合作是两大卡组织战略利益一致达成的双赢结局[9] 产品服务升级 - 卡片换发遵循"卡号不变、体验无缝"原则 沿用原16位卡号 无需重新绑卡[10] - 招商银行配套境外消费返现、万豪酒店权益、320元汇率补贴及日韩免税店专属优惠等权益[11] - 2024年上半年招商银行信用卡已服务超160万持卡人境外消费 境外交易规模连续17年行业第一[11]
再聊“磁升芯”背后的多重考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9:35
核心观点 - 银联-Visa双标磁条卡升级为芯片卡 标志着双标磁条卡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迈出新步伐 [1] - 升级后的双标芯片卡在安全性 受理能力和用卡体验方面具有差异化优势 实现境内外支付场景无缝切换 [1][4] - 技术突破和市场博弈共同推动"磁升芯"进程 "一芯双应用"技术解决PBOC与EMV标准兼容问题 [5][6] 技术升级优势 - 芯片卡安全等级实现代际跃升 采用动态加密技术生成一次性交易凭证 从根本上杜绝卡片复制和伪造风险 [2] - 芯片卡受理范围显著扩大 尤其跨境场景中 Visa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保障境内支付连续性并提升境外消费便捷性 [3][4] - 技术路径采用"一芯双应用"方案 在同一芯片集成境内PBOC标准和境外EMV标准 实现境内外支付场景无缝切换 [5] 行业发展历程 - 2014年全球支付安全标准转向芯片卡 中国推出PBOC标准 但因与EMV密钥体系不兼容形成双标卡结构性矛盾 [5] - 2020年8月招商银行首创"一芯双应用"技术 为后续银联-Visa"磁升芯"提供技术样本 [5] - 2025年市场格局变化 银联面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和开拓增量市场需求 双标卡成为品牌出海重要载体 [6] 市场战略意义 - 双标芯片卡搭载银联标识 在未深度渗透境外市场成为移动广告牌 以低成本提升银联品牌认知度 [6] - 银联已在18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受理端 东南亚和日韩形成优势市场 双标卡带来真实收益贡献 [6] - 升级是银联与Visa战略利益一致的双赢结局 既满足Visa激活存量用户需求 也支持银联国际化布局 [6] 产品服务升级 - 换发遵循"卡号不变 体验无缝"原则 沿用原16位卡号 用户无需重新绑卡 [7] - 银行配套丰厚境外权益 包括境外消费返现 万豪酒店权益 320元汇率补贴及免税店专属优惠 [7] - 招商信用卡境外交易规模连续17年行业第一 上半年陪伴超160万持卡人境外消费 [8] 用户体验提升 - 芯片卡在跨境场景成为刚需 主流市场已完成芯片卡受理改造 不再接受磁条卡降级交易 [4] - 升级后卡片在安全性 便利性和权益回报维度均为更优解 满足持卡人安全便捷和优惠核心需求 [8]
再聊“磁升芯”背后的多重考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9:34
双标卡磁条向芯片升级的技术变革 - 多家大型银行于2024年4月正式启动银联-Visa双标磁条卡升级芯片卡进程 标志着存续十余年的双标磁条卡退出市场[1] - 芯片卡采用动态加密技术 通过交易变量生成一次性凭证 从根本上杜绝卡片复制和伪造风险 安全性能远超静态磁条卡[2] - 跨境场景中芯片卡已成为刚需 主流市场基本完成芯片卡受理改造 不再接受磁条卡降级交易[2] 芯片卡的跨境支付优势 - 新芯片卡通过接入Visa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受理网络 显著提升境外消费便捷性[3] - 双标芯片卡在安全性、受理能力和用卡体验各维度均具备差异化优势 尤其保障境内支付场景连续性[1][3] 技术演进与标准兼容突破 - 2014年全球支付安全标准转向芯片化 中国推出自主PBOC金融IC卡标准 但因PBOC与EMV密钥体系不兼容形成双标卡结构性矛盾[3] - 2020年8月招商银行创新采用"一芯双应用"技术 在同一芯片集成PBOC和EMV标准 实现境内外支付场景无缝切换[4] - 该技术成为后续万事达卡和银联-Visa"磁升芯"的技术样本 推动各家银行跟进[4] 市场格局与战略博弈 - 美国运通和万事达获批人民币清算资质后 存量双标卡逐步转化为单标卡 市场曾认为双标卡难以直接升级芯片[4] - 银联面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使命和开拓增量市场需求 出海成为必然选择 双标卡搭载银联标识可低成本提升境外品牌认知度[5] - 银联已在18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受理端 在东南亚、日韩等优势市场 双标卡能带来真实收益贡献[5] - 银联-Visa双标卡"磁升芯"是两大卡组织战略利益一致达成的双赢结局[5] 持卡人体验与权益升级 - 本次换发遵循"卡号不变、体验无缝"原则 新卡沿用原16位卡号 用户无需重新绑卡[7] - 银行配套丰厚境外权益 如招商信用卡提供境外消费返现、万豪酒店权益及320元汇率补贴[7] - 高端信用卡提供境外返现及韩国新罗免税店、日本大丸百货专属优惠 境内场景也加码手机Pay消费1%返现[7] - 2024年上半年招商信用卡已陪伴超160万持卡人境外消费 境外交易规模连续17年行业第一[8] 行业发展趋势 - 双标卡升级芯片卡进程体现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协同推进 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新步伐[1] - 信用卡功能从支付工具向国际交流桥梁升维 支持"连进来"和"走出去"新趋势[6][7]
中银协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2025)》:人民币在证券市场呈现“量质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8:28
本报讯 (记者杨洁)8月29日,记者获悉,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2025)》(以下简 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自2016年起第八次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报告》共分六章,系统梳理了2023年以来的人民币国际化政策进展和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情况,总结分析了人民币国际 化发展的新机遇和商业银行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面临的机遇,概括提出了商业银行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策略及人民币国际化 发展政策建议。 "银行机构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参与主体,应顺势而为、紧抓机遇,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进一步发挥市场建设和推 动作用。"《报告》提到,银行业结合现有实际情况提出三方面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细化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二是优化 人民币国际化重点业务领域管理机制。三是持续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 (编辑 郭之宸) "在政策引领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人民币被更广泛地用于跨境结算和投融资领域,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 升。"《报告》提到,一是跨境人民币业务保持快速增长,人民币全球支付功能进一步增强。二是人民币全球贸易融资地位跃 升。三是人民币在证券市场呈现"量质齐升"。 《报告》指出,人民币国际 ...
希望中方收手?我国再抛美债,古特雷斯警告:人民币代替不了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8-29 17:54
美元地位与国际金融格局 - 美元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且难以被取代 [1][3] - 美国频繁使用美元作为制裁工具导致多国面临经济封锁压力 [3] - 多国正积极寻求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以维护本国经济安全 [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人民币现阶段难以彻底取代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 [3] - 中国通过减持美国国债挑战美元霸权并探索自主发展路径 [3][5] - 人民币需提升国际声誉并完善金融体系以增强全球影响力 [7] 中国战略行动与挑战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处于国际金融变革的前沿 [3] - 减持美债是降低自身风险并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关键举措 [3][5] - 需平衡自身利益与国际合作避免引发金融动荡风险 [5][7] 国际协作与治理体系 - 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需多边经济合作 [7] - 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多领域因素制约美元地位变革 [5] - 全球金融稳定需兼顾各国合理诉求与共同发展 [7]
中国银行业协会报告: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商业银行引领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7:33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与市场进展 - 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增长 人民币全球支付功能增强 人民币全球贸易融资地位提升 [1] - 人民币在证券市场量质齐升 港股通与债券通交易规模创新高 CIBM与QFII机制持续优化 [1] - 截至2024年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人民币资产中股票与债券投资合计7.12万亿元 同比增长9.4% [1] 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策略 - 推动大宗商品贸易 对外承包工程 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等重点领域人民币跨境使用 [2] - 扩大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人民币跨境使用 优化业务流程与产品服务创新 [2] - 支持自贸区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海南自贸港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人民币创新发展 [2] - 提供多样化人民币跨境结算产品规避汇率风险 优化人民币跨境融资服务降低融资成本 [2] 银行业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机遇 -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升与对外贸易活跃为银行业提供广阔业务空间 [1] - 银行机构应顺势而为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市场建设和推动作用 [3]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建议 - 进一步细化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 [3] - 优化人民币国际化重点业务领域管理机制 [3] - 持续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 [3]
中信股份(00267)2025年中期业绩稳健 境外收入占比提升 国际化业务再上新台阶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6:5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88亿元 净利润598亿元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 [1] - 境外收入658亿元 同比增长15% 占整体收入比例17.9%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1] 境外业务拓展 - 举办德国企业南京行 日本企业广东行等活动 促成务实成果落地 [1] - 债券联合承销金额同比增长58% [1] - 两家券商在港IPO保荐数量和规模位居市场前列 保荐宁德时代在港上市(近三年全球最大IPO) [1] - 华夏基金(香港)推出全球首支人民币计价代币化基金 成为亚洲首家提供全系列代币化货币基金的资产管理公司 [1] - 中信银行人民币跨境贷款余额突破700亿元 较年初增长63% [1] 实业子公司海外业务 - 中信建设新签约阿联酋迪拜住房 乌兹别克斯坦烧碱工厂等标志性工程 [2] - 沙特利雅得社会住房项目一期住房预售量超90% [2] - 隆平高科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 菲律宾实现同比增长 市占率保持市场领先 [2]
中信股份2025年中期业绩稳健 境外收入占比提升 国际化业务再上新台阶
智通财经· 2025-08-29 16:4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88亿元 净利润598亿元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 [1] - 境外收入658亿元 同比增长15% 占整体收入比例17.9%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1] 境外业务拓展 - 举办德国企业南京行 日本企业广东行等活动促成务实成果落地 [1] - 债券联合承销金额同比增长58% [1] - 两家券商在港IPO保荐数量和规模位居市场前列 保荐宁德时代完成近三年全球最大港股IPO [1] - 华夏基金(香港)推出全球首支人民币计价代币化基金 成为亚洲首家提供全系列代币化货币基金的资管公司 [1] - 中信银行人民币跨境贷款余额突破700亿元 较年初增长63% [1] 实业子公司海外进展 - 中信建设新签约阿联酋迪拜住房 乌兹别克斯坦烧碱工厂等标志性工程 [2] - 沙特利雅得社会住房项目一期住房预售量超90% [2] - 隆平高科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 菲律宾实现同比增长 市占率保持市场领先 [2]
华福证券秋季策略会:A股迈向以“转型牛”为特征的新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5:52
宏观经济展望 - 中国经济预计2026年下半年回到5%左右的增长中枢 [3] - 全球经济主线为美重构规则、中加速赶超 美国通过关税-减税-降息新政策推动内需与制造业回流 中国面临出口韧性、地产调整、隐债化解三期叠加 [3] - 2026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承压 内需亟需发力 财政重心在化债与中央高效投资 货币择机小幅降息 [3] 资本市场发展 - A股市场延续强势表现 沪指续创十年新高 2万亿量能行情成常态 [1] -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 新技术、新消费、新经济机遇涌现 A股市场迈向以转型牛为特征的新阶段 [1] - 中国资本市场生态链进入重塑周期 制度改革和观念调整可能需要3到4年时间完成 [2] 金融体系改革 - 金融体系需同步实体经济形态演变 以科技、绿色、数字金融等工具服务新质生产力 [2] - 银行须摆脱息差依赖 发展资管与综合经营 资本市场应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2] - 央行统筹数字人民币与离岸稳定币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抢占数字货币制高点 [2] 行业研究聚焦 - 研究所聚焦新质生产力主线 设立总量及资产配置、消费升级、医疗健康、智能制造、前沿科技、能源&新材料等6大研究中心 [3] - 策略会设置七大特色分会场 涵盖金融量化、创新药、潮玩、宠物、AI大模型、AI算力、人形机器人、有机硅、农业等热点领域 [3] - 在行业佣金率整体下行背景下 研究所逆势高增 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等核心机构客户覆盖面持续扩大 [3] 公司经营表现 - 华福证券营收净利同比大幅增长 主要业务板块业绩均跑赢同业平均水平 [5] - 公司已成长为全国性综合券商 拥有50家分公司、136家营业部 下设五家子公司 [4] - 策略会邀请数位专家学者、30余位产业专家以及700家上市公司高管参与 [1]
中银协报告: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人民币股债资产同比增9.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5:3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三是支持自贸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人民币创新发展。商业银行因地 制宜,有效利用政策优势,进一步优化产品方案和客户服务,通过跨境人民币业务助推上述地区高标准 经贸、特色产业发展和高水平市场开放。 四是助力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商业银行积极提供多样化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产品,帮助企 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大力优化人民币跨境融资服务,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持续加强与境外机构的 合作,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 课题组认为,银行机构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参与主体,应顺势而为、紧抓机遇,在人民币国际化进 程中进一步发挥市场建设和推动作用。为此,银行业结合现有实际情况提出三方面政策建议。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的发展 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 离岸市场"。 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需求,政府和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相关政策。在政策引领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