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店连锁
icon
搜索文档
锅圈、钱大妈、零食很忙的“万店”是怎样炼成的?| 幕后投资人首次分享
创业家· 2025-07-23 17:58
中国"万店"连锁商业模式分析 - 国内目前成体系的万店连锁企业有7家 包括蜜雪冰城(超3万家) 华莱士和瑞幸(约2万家) 绝味鸭脖(1.3万家) 正新鸡排(1.2万家) 以及新晋的锅圈和零食很忙 [4] - 从去年开始 中国零售业逐渐进入"万店"模型 餐饮和零售企业各占一定比例 [6] - "万店"模式的核心是把菜市场和超市档口分拆 实现专业化 社区化和折扣化 从区域走向全国 [11] 锅圈商业模式创新 - 锅圈从2019年1000家店发展到2023年超1万家店 成为中国零售业态首家万店企业 [7] - 商业模式为前端冻品集合店 产品包括火锅食材 烧烤食材和预制菜 价格比海底捞便宜40% [7] - 60%门店位于下沉市场 通过零售连锁模式让火锅消费受众更广 频次更高 [7] - 已建立与海底捞同等级供应链 并在上游建设高标准食品工厂 [7] 零食很忙商业模式分析 - 零食很忙属于零食量贩折扣业态 2021年投资时门店数不详 现已突破1万家 [8] - 所有产品可打7折 如农夫山泉2元瓶装水卖1.4元 [9] - 单店模型:100平米店铺含1000-1300个SKU 日均销售额1.5万元 客单价25元 消费者周均消费50元 [9] - 盈利模式:成本价加20%-30%给加盟商 总部留10% 最终净利润率2%-3% [9] - 导致三只松鼠等传统零食企业销售额下降(三只松鼠从100亿降至70亿) [9] 钱大妈商业模式特点 - 主打"不卖隔夜肉" 从晚上7点开始每半小时降价一折 通常9点左右半价售罄 [10] - 将生鲜经营损耗转化为引流品 [10] - 从2016年200家店6亿销售额发展到2023年3000家店超100亿销售额 [10] - 主要布局广东市场 正尝试跨地域扩张 [10] 其他连锁品牌发展情况 - 薛记炒货:从济南起步 专注瓜子 花生 栗子等产品 现有1000家店 [12] - M Stand精品咖啡:定位一线城市年轻消费者 现有500多家店 [12] - 马记永牛肉面:标准化牛肉面品牌 主要在北京上海购物中心 约200家店 [12] 线下连锁商业模式关键成功因素 - 前期需反复打磨单店模型 包括产品组合和消费者引流策略 [13] - 百店规模后开始加盟 需确保加盟商1-2年内回本 [13] - 依赖开店密度形成利润区 如钱大妈在广州深圳就有上千家店 [13] - 相比线上模式(如每日优鲜) 线下连锁更扎实 不依赖烧钱 [12][13] 投资逻辑与行业趋势 - 偏好刚需品类和模式创新 注重生意逻辑和护城河 [15][16] - 商业创新需结合品质提升和效率优化 为消费者提供真正实惠 [17] - 多个品类出现渠道迭代 如零售从超市到线上再到连锁折扣店 [9] - 线下生意前期积累期长 但模型成熟后扩张速度快 [14]
锅圈、钱大妈、零食很忙的“万店”是怎样炼成的?| 幕后投资大佬深度分享
创业家· 2025-07-14 18:07
中国"万店"连锁商业模式分析 - 国内目前成体系的万店连锁企业有7家,包括蜜雪冰城(超3万家)、华莱士和瑞幸(约2万家)、绝味鸭脖(1.3万家)、正新鸡排(1.2万家)以及新晋的锅圈和零食很忙[4] - 从2022年开始中国零售业逐渐进入"万店"模型,餐饮和零售业态各占一半[6] - 万店连锁企业以非常扎实的姿态发展,不依赖烧钱模式,而是通过反复打磨原始单店模型实现可持续增长[14] 锅圈商业模式创新 - 锅圈从2019年的1000家门店快速扩张至2023年的超1万家,成为中国零售业态首家万店企业[7] - 商业模式核心是将火锅食材加工后通过零售连锁销售,价格比海底捞低40%,60%门店位于下沉市场[7] - 仅用几年时间就再造了与海底捞同等量级的供应链体系,并在上游建设高标准食品工厂[7] 零食折扣业态变革 - 零食很忙从2021年投资时的3000家店快速扩张至超1万家,实现年销售额100亿量级[8][9] - 商业模式可实现产品7折销售(如农夫山泉2元水卖1.4元),通过供应链优化保持2%-3%利润率[9] - 单店日均销售额达1.5万元,平均客单价25元,周均消费频次2-3次[9] - 导致三只松鼠等传统零食企业销售额从峰值100亿回落至70亿左右[9] 钱大妈生鲜模式创新 - 从2016年的200家店6亿销售额扩张至2023年的3000家店超100亿销售额[10] - 创新"不卖隔夜肉"模式,通过阶梯折扣(晚7点开始每半小时降一折)将损耗转化为引流品[10] - 主要在广东地区发展,已形成区域密度优势[10] 线下连锁成功要素 - 关键路径:单店模型打磨→百店规模验证→千店区域深耕→万店全国扩张[14] - 核心能力包括:产品组合设计、加盟商管理、供应链效率优化[14] - 区域密度对成本结构优化至关重要,如钱大妈在广深两城就布局上千家店[14] 消费投资逻辑 - 偏好刚需品类和模式创新,注重生意本身的逻辑和护城河[16][17] - 商业创新需结合品质提升与效率优化,实现真正的消费者价值[18][19] - 典型案例显示区域深耕可实现百亿规模(钱大妈在广东、零食很忙在湖南)[10] 行业结构性变化 - 零售业态从超市到线上再到连锁折扣店的渠道迭代[9] - 线下连锁前期需长期积累,但模型成熟后可快速扩张[15] - 与前置仓模式(如每日优鲜)相比,万店连锁模式更可持续[12]
赚钱模式,彻底变了
虎嗅· 2025-06-09 17:16
嘉御资本投资成果 - 孵化30多家独角兽及超级独角兽企业,包括泡泡玛特、安克创新、沪上阿姨、思摩尔国际等知名品牌 [2] - 泡泡玛特两年内市值暴涨超10倍突破3300亿,沪上阿姨2024年门店近万家并登陆港交所,安克创新产品获特朗普使用 [2] - 投资版图从消费扩展到出海与科技领域,持续投出传奇公司 [3] 效率为王核心理念 - 增量经济时代优先追求速度与规模,存量时代效率应成为第一优先级 [10][14] - 效率是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创新若缺乏效率则无法持续 [9][13] - 存量经济中效率比拼如同油耗控制,同等条件下低耗能企业走得更远 [13] 存量经济与国民品牌 - 存量经济阶段更易诞生国民品牌,如日本优衣库、美国Costco均在经济放缓期崛起 [19][20][21] - 中国国民品牌雏形显现,小米从千亿市值成长为万亿市值,瑞幸、锅圈食汇具备下沉潜力 [23][24][25] - 国民品牌需满足三要素:产品下沉、店型下沉(加盟模式18个月回本)、管理下沉(区域密度优先) [30][31][39][42] 消费行业策略 - 产品下沉需从性价比转向价性比,定价后持续提升性能形成壁垒 [35][36] - 万店连锁需设计单店模型保障加盟商利益,管理依赖区域密度优化供应链与督导效率 [37][42] - 国民品牌需聚焦"山河四省"市场,由北向南拓展,并实现淡季不淡的产品场景延伸 [43][44][45] - 产品渠道合一(贸工技三位一体)是核心模式,如泡泡玛特自控渠道、Costco自有品牌占比70%-80% [49][50][57] 出海与科技趋势 - 出海需分散市场与制造,东南亚布局30%产能以应对关税风险 [60][62] - AI领域决胜关键在于"用得起",如DeepSeek将训练成本降至1/10-1/20 [70] - 预测AI将减少手机APP数量、缩短每周工作时间至4天、推动人类平均寿命至100岁 [72][74][75] 创始人能力与职业发展 - 创始人需具备价值观贯穿能力与学习能力,如泡泡玛特转型"双料地主"模式 [77][79] - 职业选择遵循"五新"原则(新行业/公司/部门/岗位/任务)避免内卷 [84][85] - 职场前十年应补短板优化个人资产负债表,而非聚焦短期薪酬 [87][92]
沪上阿姨上市,背后投资大佬首次公开……
创业家· 2025-06-01 17:58
核心观点 - 卫哲提出"拒绝小而美,走向高大上"方法论,通过高目标、大愿望、上速度实现从百店到万店的扩张 [6][7] - 沪上阿姨港股上市首日开盘价190.6港元,较发行价113.12港元上涨68.5% [1] - 锅圈食汇3年门店从3000家增至10000家,6年完成港股上市 [4] 市值到财务模型 - 以目标市值反推财务指标:千亿市值需600亿销售额+30亿利润(5%利润率×20倍PE) [9] - 锅圈食汇验证单店300万营收可行性,2万家店可实现600亿目标 [10][11] 目标转化方法论 - 将高目标转化为大愿望:淘宝案例将万亿目标转化为"帮助百万商家年销百万" [12] - 锅圈食汇大愿望为"成就1000个加盟商成为百万/千万富翁" [12] 扩张速度机制 - 压力测试法:将月开店目标设为当前能力3-4倍(70-100店提升至300店) [13][14] - 5+1压测步骤:部门自检困难→定量测算→资源申请→时间排期→节奏拉齐(6-7个月周期) [16][17] - 沪上阿姨/锅圈食汇均在7个月后稳定实现月开300店 [17] 实施前提条件 - 单店模型需验证:80-90%加盟商18个月内回本 [18] - 需具备数百家门店基础样本 [18] 行业案例数据 - 蜜雪冰城以36000家门店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连锁品牌 [11] - 锅圈食汇单店300万年营收已验证可行性 [11]
嘉御资本卫哲:四年三轮重仓投资沪上阿姨,愿帮助更多国民品牌高质量发展
IPO早知道· 2025-05-08 10:32
公司上市及市场地位 - 沪上阿姨于2025年5月8日以股票代码"2589"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 - 截至2025年4月18日门店总数达9,367家 在中国北方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排名第一 在中国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排名第三 在中国现制茶饮店行业排名第四 [2] - 按2022年和2023年门店总数及GMV增长率计算 沪上阿姨是中国前五大现制茶饮店品牌中增长最快的品牌 [2] 品牌及产品策略 - 旗下拥有三大品牌:主品牌「沪上阿姨」、2022年推出的「沪咖」、2023年推出的「轻享版」 是国内唯一拥有两个茶饮品牌的现制饮品头部企业 [4] - 2024年3月"轻享版"升级至2.0版本 推出"茶瀑布"以捕捉下沉市场需求 [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 沪上阿姨覆盖城市数目在中国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最多 [2] 资本支持及战略合作 - 嘉御资本自2020年起连续三轮重仓投资沪上阿姨 前两轮为独家投资 IPO前持股9.15% 是最早且最大的机构投资方 [4] - 嘉御资本帮助公司在战略层面提供关键指引 优化发展路径 提升门店质量及数字化会员体系 [4] - 其他投资方包括金镒资本、知壹投资、熠美投资、金鼎资本等知名机构 [3] 创始人及投资方评价 - 创始人单卫钧高度认可嘉御资本在消费行业的洞察力 称其帮助公司实现高质量高效增长 [4] - 嘉御资本卫哲指出沪上阿姨通过差异化双品牌策略、强大供应链及下沉市场渗透能力 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国民品牌" [4] - 嘉御资本长期看好具有规模及下沉能力的国民品牌 同期还投资了锅圈食品、零食有鸣、喜姐炸串等企业 [5] 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 - 2013年首家门店在上海开业 4年内实现从千店到万店连锁的跨越式发展 [4] - 未来计划与嘉御资本继续合作 在全球茶饮市场新格局下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