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本体
icon
搜索文档
中鼎股份落子合肥 完善机器人产业链布局
证券时报· 2025-08-29 01:51
战略合作协议 - 公司与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建设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1] - 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将公司视为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 提供供应链 应用场景 资金及人才等政策支持 [1] - 公司计划分阶段在合肥建设机器人项目 包括减速器 传感器 关节总成及本体制造与代工等项目 [1] 业务布局规划 - 公司原以汽配产业为主业 现围绕智能底盘系统战略向智能化业务迈进 [2] - 公司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及AI等新领域赛道布局 其中人形机器人领域为核心战略目标 [2] - 子公司安徽睿思博专注人形机器人部件总成业务 现有密封 橡胶及轻量化业务已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2] 技术能力与产品进展 - 公司拥有机器人减速器 传感器 关节总成及机器人本体的研发实力与高端制造能力 [1] - 公司目前专注生产谐波减速器 后续将拓展力觉传感器等产品 最终实现机器人关节总成制造 [2] - 人形机器人相关密封产品 橡胶产品及连杆产品已部分完成定点配套 [2] 行业背景与需求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战略机遇期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且技术迭代加速 [1] - 行业对机器人本体代工 成熟制造技术工艺及稳定核心零部件供应需求日益迫切 [1]
中鼎股份(000887.SZ)与合肥包河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拟建立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0:48
战略合作 - 公司与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包河区政府全力支持公司在合肥市的投资并协助项目建设和产业布局 [1] 业务布局 - 公司拟在合肥市建立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1] - 作为产业链链主企业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布局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关节总成及机器人本体 [1] 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机器人业务研发实力与高端制造能力 [1] - 产品覆盖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关节总成及机器人本体 [1] 行业需求 - 行业对机器人本体代工、成熟制造技术工艺及稳定核心零部件供应的需求日益迫切 [1]
中鼎股份与合肥包河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拟建立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智通财经· 2025-08-29 00:46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在合肥市建立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1] - 公司与合肥市包河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政府全力支持投资并协助项目建设和产业布局 [1] 业务能力与产品 - 公司拥有机器人业务研发实力与高端制造能力 产品包括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关节总成、机器人本体 [1] - 行业对机器人本体代工、成熟制造技术工艺及稳定核心零部件供应的需求日益迫切 [1] 产业链整合 - 作为产业链链主企业 公司将有效整合优势资源 积极布局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关节总成、机器人本体 [1] - 建立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将完善公司业务布局 [1]
中鼎股份拟落子合肥 完善机器人产业链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9:32
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 - 公司与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建设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1] - 合肥市政府将公司视为机器人本体智能制造及部件配套产业链链主企业 并提供供应链、场景、资金、人才等政策支持 [1] - 公司需在合肥包河区投资建设机器人产业链 包括减速器、传感器、关节总成、机器人本体制造及代工等项目 [1] 业务与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关节总成、机器人本体的研发实力与高端制造能力 [2] - 子公司安徽睿思博专注人形机器人部件总成业务 现有密封/橡胶/轻量化业务已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2] - 公司谐波减速器已量产 后续将拓展力觉传感器及机器人关节总成产品 [2]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战略机遇期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且技术迭代加速 [2] - 行业对机器人本体代工、成熟制造工艺及稳定核心零部件供应需求迫切 [2] 战略规划与合作生态 - 公司将人形机器人领域作为核心战略目标 同步推进低空经济及AI等新赛道布局 [2] - 已与五洲新春、众擎机器人、埃夫特智能装备等企业签署战略协议 提升部件总成领域优势 [3] - 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满足战略发展规划及市场需求 [3]
中鼎股份(000887.SZ):拟在合肥市建立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格隆汇APP· 2025-08-28 16:57
战略合作 - 公司与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全力支持公司在合肥市的投资并协助项目建设和产业布局 [1] 产业链建设 - 公司计划在包河区建设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1] - 项目包括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关节总成、机器人本体的制造以及代工等项目 [1] - 公司将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分阶段建设机器人项目 [1] 产业生态 - 公司将积极引入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进入包河区 [1]
中鼎股份:与包河区政府签署机器人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6:09
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 - 公司与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建设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1] - 包河区政府全力支持公司投资 协助项目建设和产业布局 [1] 业务拓展与投资计划 - 公司计划在包河区建设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关节总成、机器人本体制造及代工等项目 [1] - 公司将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分阶段建设机器人项目 并积极引入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 [1]
中鼎股份:拟在合肥市建立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新浪财经· 2025-08-28 16:03
公司战略布局 - 计划在合肥市建立和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1] - 将在包河区投资、建设和引入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 [1] - 具体项目包括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关节总成、机器人本体的制造及代工 [1] 政府合作支持 - 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将全力支持公司在合肥市的投资 [1] - 政府将协助公司的项目建设和产业布局 [1] 项目影响评估 - 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并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 [1] - 对本年度经营业绩不会构成重大影响 [1]
信捷电气20250810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工控自动化行业处于底部复苏状态 多家工控企业四五六月份订单环比持续改善 7月份制定订单增速恢复至20%以上[2][6] - 公司:信捷电器是国内PLC业务先行者 通过PLC加伺服搭售策略 伺服产品达到内资第二水平[2] - 公司核心产品:PLC、驱动系统、人机界面和智能装置 其中PLC与驱动系统贡献超80%营收[2][5] 核心产品表现 - **小型PLC** - 2024年营收占比近40% 毛利率稳定在55%以上[2] - 2025年上半年需求恢复正增长 同比增长接近10% 公司小型PLC产品需求同比增长超过20% 预计全年增长超20%[11] - 本土品牌市占率超40% 仍有较大替代空间[11] - **驱动系统(伺服系统)** - 2024年营收占比47% 毛利率24%[2] - 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超200亿 同比增长超5% 第二季度同比增长接近10%[12] - 公司通过PLC加伺服配套销售策略推动增长[12] - **中大型PLC** - 2024年中型PLC实现收入突破 预计2025年9月推出大型PLC产品[19] - 国内中大型PLC外资品牌占90%以上 国产品牌有望通过政策红利逐步替代[16][17] - **变频器** - 2024年收入接近5000万元 同比增长约40% 预计未来几年维持40%~50%高速增长[20] - 国内市场规模超300亿元 外资占60%以上份额[20]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会 - 工控行业复苏:2025年自动化市场整体复苏 三季度末是布局工控板块最佳时间点[7][9] - 下游需求:锂电、包装、工业机器人、物流及食品饮料等行业增长较快[6] - 政策驱动: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拉动需求 清洁能源建设推动增量项目落地[18] 公司发展战略 - **大客户直销**:从传统行业拓展至3C电子、半导体等新兴行业 已与新能源汽车、3C电子和半导体领域头部客户合作[14] - **品类扩张**:布局中大型PLC和变频器市场 中大型PLC预计今年开始放量[8][19] - **人形机器人布局** - 聚焦编码器、无框电机和空心杯电机 与六必选、一友科技和乐聚等厂商合作[21] - 与华为合作开发焊接和分拣机器人解决方案 预计年底完成本体产品开发[21] - 编码器上半年出货量1万多套 全年采购量预计2~3万套[21] 财务与激励 - 股权激励:自24年底首次实行 指引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速超20%[15] - 定增融资:2025年实控人通过定增筹集约3亿元 用于PLC及机器人领域研发和营销网点建设[15] 风险提示 - 制造业不景气 市场竞争加剧 前沿技术研发落地不确定性[22] - 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22] 未来展望 - 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20%以上 有望向上30%空间[8] - 给予买入评级 但需注意风险因素[22]
上海沿浦20250806
2025-08-06 22:45
**上海沿浦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及行业概述** - 上海沿浦从汽车业务拓展至铁路集装箱、高铁座椅等领域,五年内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股价涨幅接近四倍[2][3] - 公司目标市值区间为100至120亿元,预计今年业绩1.8至2亿元,明年2.7至3亿元,对应估值20倍左右[4][8] **2 核心业务进展** - **乘用车座椅总成业务** - 2023年下半年开始储备,已建立研发团队并投资试验设备[4] - 与多家头部新势力品牌对接,预计获得3到5个品牌订单[2][4] - 单车价值量从1,000多元提升至5,000元以上,高端车型超1万元,市场容量提升五倍[2][7] - 国内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国产化率不足30%,替代空间巨大[7] - **机器人业务** - 成立机器人事业部,引进高端人才并开展技术合作[2][5] - 计划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机器人本体Demo样件,启动商业化落地[2][5] - 若业务取得进展,将提升估值,助力目标市值达到100至120亿[8] - **T1模式突破** - 2024年底以一级供应商身份获得领跑汽车多个平台座椅骨架定点订单[6] - 摆脱对二级供应商东风李尔的依赖,直接对接主机厂,扩大市场份额[6] **3 财务与估值展望** - 长期收入体量有望达80亿以上,若获重磅订单,估值至少50亿[8] - 机器人业务若取得进展,一级市场融资体量可达十几亿至一两百亿,支撑估值[8]
智元机器人从“买壳”到上市有多远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17:57
核心观点 - 智元机器人通过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交易作价不低于19.96亿元,成为其控股股东,并可能将其作为未来上市平台[1][2][3] - 市场预期上纬新材可能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尽管智元机器人明确12个月内无资产注入计划,但股价仍出现涨停反应[4][5][6] - 智元机器人估值达150亿元,是上纬新材市值的5倍,为二级市场提供想象空间[13][14] - 公司未来可能通过借壳上市、36个月后重组或分步装入资产三种路径实现曲线上市,但均面临不同挑战[9][16][23][28] 交易细节 - 收购分为两部分: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以7.78元/股收购29.99%股份,再通过要约收购37%股份,最终持股比例不低于63.62%[43][44][45] - 收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并购贷款,已取得银行意向函但未签订正式协议[50][51] - 交易完成后可通过股票质押等方式增强融资能力,并为后续一级市场融资预留空间[49][53] 潜在上市路径分析 借壳上市 - 优势:加快证券化速度[16] - 难点:科创板无先例,需满足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且三年现金流累计超1亿元等财务要求[18][19][21] 36个月后重组 - 优势:规避借壳认定[23] - 风险:机器人行业三年后景气度存在不确定性[27] 分步装入资产 - 优势:无需等待三年,避免借壳认定[28] - 难点:12个月内连续收购同一资产需累计计算,且需证明业务协同性[35][36][38] 行业影响 - 若成功可能开创"先买壳、后上市"的新资本运作范式,为早期科创公司提供参考[10][54][55] - 当前A股IPO审核趋严背景下,类似案例(如哈啰入主永安行)增多,但后续操作仍需观察[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