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调整
搜索文档
福州总起拍价22.54亿元挂牌9宗地块;华润置地拟以超20亿港元配售华润万象生活股份 | 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07:09
福州土地市场供应 - 福州总起拍价22.54亿元挂牌9宗地块 总出让面积约361.02亩[1] - 地块类型包括住宅用地4宗 商业商务用地1宗 工业用地1宗 科研用地3宗[1] - 地块分布为仓山8宗 鼓楼1宗 此次集中出让是地方政府稳定市场 优化供应政策意图的体现[1] 华润置地资本运作 - 华润置地以每股41.70港元配售4950万股华润万象生活股份 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17%[2] - 出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20.61亿港元 拟用于收购储备土地 开发成本及一般营运资金[2] - 配售完成后 华润置地持有华润万象生活的股权将减少至约70.12% 此为财务策略调整与战略布局优化[2] 五矿地产人事变动 - 何剑波因中国五矿集团的人员轮换与继任规划安排 辞去执行董事 董事会主席等职务[3] - 戴鹏宇被任命为董事会代理主席 并担任执行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代理主席等职务[3] - 此次人事调整为五矿地产在私有化退市关键期的正常安排 公司将继续推进私有化进程[3] 天房集团公司治理 - 天房集团未按照募集说明书约定披露2024年中期报告 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中期报告[4] - 公司存在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2只 存续金额16.40亿元 董事长陈友东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4] - 信息披露违规反映激进扩张 高杠杆运营和公司治理缺陷等深层次问题[4] 大龙地产管理层调整 - 董事长李文江因工作调动原因辞去董事 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5] - 公司推举赵长松代行董事长职责 直至新任董事长选举产生[5] - 此次为正常人事变动 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公司将确保治理结构完整和运营稳定[5]
鑫元基金人事调整:王雁升任副总经理 具备多机构从业经验
经济观察报· 2025-11-11 15:00
核心人事任命 - 鑫元基金宣布王雁于2025年11月10日正式出任公司副总经理 [1] - 该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已通过公司董事会审议及监管备案手续 [1] 新任高管背景 - 王雁为中国国籍,拥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并已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及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1] - 其过往职业履历涵盖蔚深证券、中科招商创业投资、银华基金、建信基金、北京瀚文成长资本及中航基金等多家机构 [1] - 在建信基金期间曾担任创新发展部总监和市场推广部总监,在产品创新、市场推广、资本运作领域经验深厚 [1] 内部晋升路径与职责 - 王雁于2022年2月加入鑫元基金,历任首席产品官、总经理助理,深度参与公司核心业务推进 [1] - 此次升任副总经理是基于其专业能力与任职表现的人事安排 [1] 行业观点与潜在影响 - 业内人士认为王雁兼具公募基金与创投机构的多场景从业经历 [1] - 其履职有望为鑫元基金在产品布局和市场拓展方面注入新动力,助力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1]
独家丨阿里系高管加入京东,担任广告销售与运营部负责人
雷峰网· 2025-11-06 08:40
核心人事变动 - 京东广告销售与运营部原负责人于雯调任至即时零售与线下广告业务部 [2] - 于雯原岗位由阿里妈妈P9级以上高管接手并于今年五月正式上岗 [2] - 京东零售平台运营与营销中心原负责人邵京平因个人原因被辞退 目前由宋旸接任 [2] 人事变动背景与关联 - 邵京平被辞退或与贪腐问题有关 据称其亲属曾以其名义收取巨额款项 [3] - 邵京平在任期间未能交出符合预期的答卷 未能打响业务声量及做大业务体量 并导致组织架构混乱 [3] - 于雯自2021年晋升后长期向邵京平汇报 两人为长期上下级关系 [3][4] - 邵京平的权力在年初已显现收缩迹象 搜索推荐团队被划至胡喜统管的产研团队 邵京平仅保留广告技术团队 [4] 业务困境与挑战 - 于雯调任后的即时零售与线下广告业务部门尚在起步阶段 业务处于摸索状态 [4] - 近两年京东在广告营销上投入显著加大 包括微博话题、明星合作及线下广告 [5] - 营销投入加大或与平台流量增长放缓、用户规模承压相关 但转化效果不如意 [5] 未来展望 - 随着宋旸掌舵核心营销中心及阿里系高管空降广告业务 人事调整能否破解困局、激活增长潜力尚待检验 [5]
高盛,今年离职资深投行家比往年多,要么晋升无望、要么奖金缩水
新浪财经· 2025-10-14 13:35
核心观点 - 高盛集团面临资深投行家离职潮,人数高于往年水平,主要原因为内部高层重组、交易活动低迷、晋升预期不佳及奖金缩水预期 [2] 人事变动与离职情况 - 今年已有十多名资深投行家离职,人数高于往年水平 [2] - 许多离职的资深银行家选择加入竞争对手 [2] - 离职原因包括预计在晋升(含晋升合伙人)中被跳过,以及预期奖金缩水 [2] 内部重组与战略调整 - 公司进行了重大人事调整,在多个主要部门设立联席主管 [2] - 新增6名管理委员会成员 [2] - 成立了新的融资部门 [2] 成本控制措施 - 公司将年度裁员提前至第二季度实施,往年通常在9月进行 [2] - 一般裁员比例为3%至5%,以业绩为依据 [2] - 第二季度员工总数环比下降2%至4.59万人 [2] 行业背景 - 离职潮背后存在2025年上半年交易低迷的行业背景 [2]
陈伟,升任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9-22 17:24
公司高层人事变动 - 陈伟升任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不再担任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职务[1] - 陈伟在一年多时间内连升两级,2024年7月底被调至中国长安出任总裁、党委副书记,随后被提拔为辰致集团董事长[1] - 陈伟此前职务为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总法律顾问、长安福特董事及中国长安董事[1] 陈伟职业背景 - 陈伟出生于1972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拥有本科学历及政工师职称[3] - 职业生涯从长安汽车制造厂开始,历任副厂长、厂长、党委书记等职务[3] - 2018年9月被聘任为重庆长安汽车公司副总裁,同期晋升的还有叶沛、李名才、赵非[3] 赵非职业路径 - 赵非在2018年同期晋升的高管中进步最快,2022年从长安福特回归长安汽车总部担任执行副总裁[3] - 2022年12月,赵非升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3] - 2023年10月,赵非升任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2025年6月任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3] 辰致集团背景与业务 - 公司前身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2025年6月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5]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于2005年12月,原名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5] - 公司主业板块包括汽车零配件、销售与服务、物流服务、汽车生态圈、摩托车等[5] - 辰致集团与重庆长安汽车存在股权关系,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5] - 管理层级上,辰致集团和长安汽车属于平级单位,均直接向兵装集团汇报[5] 行业竞争态势 - 汽车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整个产业链从上游供应商到主机厂再到终端经销商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7] - 为突破增长瓶颈,车企纷纷通过人事调整优化管理团队,以应对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市场化需求[7]
光大系强化掌控,高瑞东出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
搜狐财经· 2025-09-05 11:31
高管任命 - 光大保德信基金任命高瑞东为总经理 该任命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完成基金业协会备案 原代理总经理贺敬哲继续担任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总监、首席信息官 [1][3] - 高瑞东任职日期为2025年9月2日 拥有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 其高管变更类型为新任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离任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代理) [3][4] 新任高管背景 - 高瑞东1978年出生 拥有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职业履历横跨宏观研究与机构业务 曾在中国信达、中泰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任职 [4] - 2020年12月加入光大证券 历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首席经济学家 并兼任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 以宏观研究见长 善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机构客户的产品和战略支持 [4] - 高瑞东于2025年7月14日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 8月20日完成从光大证券向光大保德信基金的机构变更备案 履新程序完全符合监管要求 [5][7] 公司股权与治理结构 - 光大证券持有光大保德信55%股份 美国保德信投资持股45% 高瑞东成为首位"光大系"背景的总经理 体现中方股东在治理上的话语权进一步强化 [7] - 光大保德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83亿元 净利润0.26亿元 [7] 业务现状与挑战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光大保德信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不足800亿元 行业排名第68位 权益类产品缩水明显 [7] - 股票型基金规模仅37.2亿元 较历史峰值几近腰斩 投研队伍流动频繁 权益投资人才流失加剧公司业务结构失衡 [7] - 高瑞东被期待发挥研究所出身优势 推动投资决策与研究驱动模式改革 结合光大体系资源提升机构客户服务能力 [8] - 在规模承压与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下重塑增长曲线成为核心挑战 [8]
北信瑞丰基金更换总经理 一年多时间员工减少超4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22:01
公司高管变动 - 北信瑞丰基金于8月8日任命宣学柱为新任总经理 原总经理刘晓玲离任 [1] - 刘晓玲于2023年12月就任总经理 任职不足两年即离任 [2][3] - 公司早在2024年10月已移除刘晓玲在董事会名单中 但未对外公告 [2][3][4] 组织架构调整 - 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于2024年10月全面更换 由三人调整为五人组合 [3] - 2024年10月四名基金经理林翟 靳晓龙 陈皓 蒙麒羽先后离任 [3] - 新任总经理宣学柱具有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金融市场条线任职背景 [3] 人员规模变化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4年7月的88人减少至当前的52人 降幅达40% [2][5] - 2024年公司多次因员工薪酬和考核问题引发市场关注 [5] 管理规模状况 - 公募管理规模从2023年底的32亿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27亿元 [5] - 北信瑞丰稳定收益基金规模超22亿元 占总规模八成以上 [5] - 多只产品规模显著偏小 北信瑞丰丰利不足400万元 其余多只产品仅1000余万元 [5]
东风汽车人事调整频频 多板块“换血”
犀牛财经· 2025-08-05 16:21
人事调整概况 - 东风汽车近期进行多板块人事调整,涉及零部件事业部、研发总院及东风柳汽三大核心板块 [2] - 7月28日零部件事业部任命王靳为党委筹备组组长兼副总经理,研发总院晋升陈涛为副院长 [2] - 7月29日东风柳汽完成党委、工会及经营层三重人事更迭,刘小平任党委书记,包丹任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候选人,程源任副总经理 [2] - 6月奕派科技公司成立时已进行人事调整,汪俊君任总经理,程军任副总经理,两人均曾任研发总院副院长 [5] 人事调整特征 - 技术型人才加速晋升:陈涛、张衡专注智能化与软件开发,汪俊君主导岚图智能驾驶技术,程军推进自主品牌电动化 [5] - 战略板块联动调整:零部件事业部、研发总院、东风柳汽人事变动形成协同效应,强化核心技术掌控与区域基地转型 [5] - 年轻化趋势明显:刘小平、陈涛为"75后",汪俊君、程军为"80后",为组织注入创新活力 [5] 研发总院动态 - 研发总院成立于2023年11月,总投资5 2亿元,承担全集团乘用车技术规划及研发工作 [5] - "1+n"研发体系实现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技术的统一规划与资源共享 [5] - 陈涛升任副院长将强化智能化与新能源技术研发实力 [5] 东风柳汽表现与规划 - 2025年上半年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4 3%,新能源业务销量同比增长41% [6] - 乘用车领域风行品牌推出星海新能源序列,年内计划发布11款新产品 [6] - 人事调整体现公司对新产品线的重视 [6] 奕派科技与集团战略 - 奕派科技整合全价值链资源,旗下涵盖东风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推动自主乘用车发展 [6] - 集团下半年目标销量188万辆,全年冲刺300万辆,自主新能源占比需达30% [6] - 人事调整与战略重组为转型提供组织保障 [6]
保留职级,原海通国际高管林涌、孙彤转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9:34
人事任命 - 国泰海通聘任林涌为政策和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层正职级)[1] - 聘任孙彤为公司中层副职级干部(数字化转型办公室)[1] - 政策和产业研究院为一级部门隶属于研究与机构业务委员会[2] - 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又称战略发展部属于一级部门[2] 林涌背景 - 林涌曾任海通国际行政总裁年薪最高达1839.57万元(2019年)[3] - 2020年年薪1728.39万元2021年大幅降至370.86万元2023年前3个月为82.09万元[3] - 1996年加入海通证券曾任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3] - 2007年起担任海通国际控股董事及总经理2011年起任海通国际董事总经理行政总裁[3] - 2023年辞任海通证券总经理助理2024年被免去海通国际董事会副主席行政总裁职务[4] 海通国际亏损情况 - 2022年海通国际净亏损65.41亿港元(56.38亿人民币)[4] - 2023年亏损81.56亿港元(72.91亿人民币)[4] - 2022-2024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超170亿港元超过上市十余年盈利总和[7] - 2021年公司盈利3亿港元2022年起业绩急转直下[4] 孙彤背景 - 孙彤曾任海通国际执行董事与林涌同为高管团队成员[5] - 2000年加入海通证券2007-2010年任总经理办公室高级经理及总裁秘书[5] - 2010年起任海通国际控股助理总裁2018年任海通国际执行董事[5] - 目前持有海通国际291.57万股[6] 市场影响 - 海通国际巨额亏损被认为是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的潜在导火索[7] - 林涌从行政总裁转任研究员角色转变引发市场关注[7]
9点1氪:蔡澜离世,享年83岁;西贝就前员工偷拍6岁女顾客致歉;雷军:不会公布小米YU7 24小时销量
36氪· 2025-06-27 23:05
公司上市动态 -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和中信证券 [2] - 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3] -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成为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4] 公司人事与战略调整 - 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全面负责研发、供应制造、销售业务,销售部门划归到研发、供应群组 [12][13] - 英特尔前CEO帕特・基辛格首次公开谈及辞职原因,表示"从英特尔辞职的决定对我来说极其艰难" [8][9] - 一汽丰田销售总部正式搬离北京迁往天津滨海新区,结束22年生产与销售总部分离状态 [11] 产品与技术动态 - 腾讯混元开源首款混合推理MoE模型Hunyuan-A13B在魔搭社区首发,总参数80B,激活参数仅13B [15] - 魔搭社区模型总量超7万个,涵盖多个AI领域,服务超1600万开发者 [16] - 小米YU7订单远超预期但公司决定不公布24小时销量 [5][6] 财务数据 - 阿里巴巴集团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1259.76亿元,同比增长77% [17] -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减持22.5万股公司股票,累计套现近3320万美元 [9] 行业监管与政策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获表决通过,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 [12] - 中银理财因多项违规被罚款1290万元,公司表示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14] 产品与服务更新 - 微信更新朋友圈互动功能,推出"仅提醒朋友与我的互动"选项 [14] - X平台将根据广告的垂直尺寸收取费用,全屏广告费用更高 [14] - QQ音乐上线付费"泡泡"功能,用户每月支付28元可与艺人"私密交流" [9] 产品召回与投诉 - 罗马仕召回充电宝近50万台,安克召回近71万台,部分消费者反映快递公司拒绝收件 [7] - Crocs遭美国消费者集体诉讼,指控其洞洞鞋在高温下存在缩水变形风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