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活水润实体 砥砺奋进新征程
金融时报· 2025-11-04 10:09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着力畅通金融血脉,打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堵点卡点。未来,要进一步完善中 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各司其职、错位发展,形成覆盖实体经济发展 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要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提升对实 体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要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加力培育壮 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和战略资本。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坚持服务为民,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围绕衣食住行 等民生关切,丰富养老、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消费场景金融服务;要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满足居 民合理消费融资需求,激发消费潜能;要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 食安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金融系统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以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助推现代 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更加有力的政策协同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以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金融资源 精准滴灌实体领域,谱写金融与实体共生共荣的崭新篇章。 "十 ...
兴业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30.83亿元,同比增长0.12%
财经网· 2025-10-31 15:32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2.34亿元,同比下降1.82%,但降幅较半年度收窄0.47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0.83亿元,同比增长0.12% [1] - 利息净收入为1109.59亿元,同比下降0.56%,降幅较半年度收窄0.96个百分点 [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0.81亿元,同比增长3.79%,增幅较半年度扩大1.20个百分点 [1] - 其他非息净收入301.94亿元,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同比下降9.28% [1] 资产负债规模 - 截至三季度末资产总额达到10.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 [1] - 客户贷款余额5.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2% [1] - 绿色贷款、科技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8.64%、17.70%、13.82%,增速均高于贷款整体水平 [1] - 客户存款余额5.8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7% [1] 负债成本 - 存款付息率为1.71%,同比下降32个基点,较半年末下降5个基点 [1] - 同业存款付息率为1.68%,同比下降56个基点,较半年末下降8个基点 [1] 资产质量 - 截至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645.6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83亿元 [2] - 截至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1.0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2] - 关注类贷款率为1.67%,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2]
9月企业贷款保持良好增势 融资需求有效释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6 07:56
信贷整体表现 - 9月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保持良好增势,居民信贷需求有所回升 [1] - 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 [1] 企业贷款 - 企业融资需求有效释放,贷款保持良好增势 [1]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完成投放,缓解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并带动相关配套信贷资金增长 [4] 居民贷款 - 个人消费贷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开始实施,推动消费贷款需求进一步释放 [3] - 政策实施促使居民信贷需求有所回升 [3]
央行重磅数据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21:06
社会融资规模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政府和企业债券净融资合计占社融增量比重升至43% [3][4] 货币供应量 - 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1] - 9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2%,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大幅提升7.1个百分点 [1][9] - M1与M2增速“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1][9] 人民币贷款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1] - 9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29万亿元,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增速约7.7% [6] - 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6] 信贷结构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6]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6] - 人民币贷款在社融规模增量中占比降至48%,超过一半新增社融由其他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4] 存款与资产配置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 [1] - 前三季度居民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10] - 存款“搬家”本质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进行的资产重新配置 [10]
前三季度社融增量突破30万亿元 M1增速攀升至7.2%有何信号?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7:40
金融总量指标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1] - 9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2%,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大幅提升7.1个百分点 [1][6]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 -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 [3] - 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 [3] - 政府和企业债券净融资在社融增量中占比升至43% [3] - 人民币贷款在社融规模增量中占比降至48% [3] 信贷状况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1] - 9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29万亿元 [4] - 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4] - 9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4] - 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4] - 前三季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 [4] 货币供应与存款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 [1] - 前三季度居民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 [7] - 前三季度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7] - M1与M2增速"剪刀差"明显收敛,9月收窄至1.2个百分点 [1][6] 政策与市场观点 - 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发布形式调整,将原有三篇报告合并为一篇,内容不做删减 [2] - M1增速回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1][6] - 低通胀、低利率是当前宏观经济基本特征,未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 [4][5] - 四季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全年经济实现5%左右预期增长目标有较好基础 [7]
砥砺奋进五载路 金融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金融时报· 2025-10-13 10:07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 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5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 融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 率、普惠性大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 放步伐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融资总量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 固;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排名前10位的银行中我国占据6席,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壮 大,为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 ...
“金融天团”的170万亿元“大项目”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央视网· 2025-09-23 11:01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目前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金融 业的发展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一场重磅发布会,集齐了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金融天团"。会上,亮出一组数 据:过去五年,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注入了170万亿元新增资金。老王算了算,"十四五"前四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5.5%,五年 增量预计超35万亿;换句话说,每1块钱的经济增长,背后都有近5块钱的金融"活水"在支撑。 这些钱都去哪儿了?科研贷款年均增长27.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21.7%,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10.1%。你看到的国产 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下水、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宽带网等 等,哪一项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现在,企业搞科研、大学生创业、农民种粮,不仅可以申请贷款,而且还有各具特色的保险来支持。我们个人买房、买车、消费 也都可以贷款,而且贷款的成本也是越来越低。 资本市场也在变。过去五年,上市公司给股东发的"红包"——分红加回购,合计高达10.6万亿元,是同期IPO和再融资 ...
21社论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齐升,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0:51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人民币 位居全球第一[1]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均位列世界第二[1]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保持全球首位[1] - 金融体系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人民币[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长率达27.2%[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21.7%[2] - 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幅为10.1%[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末增长130%[2]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规模超5.4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末增长85%[2] - 科技保险为创新领域提供风险保障超10万亿元人民币[2] 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支持 - A股市场新上市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超过90%[2] - 科技板块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重超过25% 显著高于银行、非银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市值总和[2] - 通过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机制提升市场互联互通水平[2]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金融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2] - 境外机构发行熊猫债券规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2]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3] - 人民币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3] - 跻身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3] - 在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权重排名第三[3] - 基本建成多元化跨境支付系统并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3] 金融风险防控成果 - 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较峰值大幅下降[3] - 部分省份实现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动态清零[3] - 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减少60%[3]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债务规模下降50%[3] - 通过调整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等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3]
四大金融管理部门详解“十四五”金融业硬核成绩单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02:48
金融业规模与全球地位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2]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2]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2] 信贷投放与支持重点领域 -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2]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分别为27.2% 21.7%和10.1% [3]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3] 保险资金运用与资本市场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 [3] 人民币国际化与外汇市场 - 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占比由16%上升到近30% [3] -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3] -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管理更加有效 [3] 总体资金支持 - "十四五"时期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2][3]
“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9-22 22:10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 - 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5] 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 [2][6] - 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5] - 按照中央部署出台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6] 银行业与保险业发展 - 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10]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占据6席 [10] - 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10]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6]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11]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分别达27.2%、21.7%、10.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11] 资本市场发展 - 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3]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 [1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24家 [14]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 - 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冲击,目前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7]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15] - 累计处罚机构2万家次、责任人3.6万人次,罚没金额210亿元 [12] 外汇管理与开放 - "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 [18] -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16] - 推动形成简明统一的资金池政策框架,已惠及1000多家跨国集团和1.9万家境内外成员企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