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调整
搜索文档
沪指重返4000点,10月经济数据预测
国金证券· 2025-11-03 11:22
股市表现与资金动向 - 沪指时隔十年重登4000点,上周最高触及4025.7点[6] - 上周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领涨4.29%,有色金属、钢铁、基础化工分别涨2.56%、2.55%、2.50%[6] - 通信行业领跌3.59%,美容护理、银行分别跌2.21%、2.16%[6] - 两融余额突破2.5万亿元后杠杆资金偏好收敛,但电力设备、电子、通信板块仍受青睐[6] - 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回升19%至2657亿元,股票型ETF日均净流入7.6亿元[6] 宏观经济数据预测 -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计回落至5.5%[4] - 10月CPI同比预计为-0.1%,PPI同比预计为-2.2%[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预计回落至1%[4] - 出口增速预计为2.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预计为-0.8%[4] - 10月新增信贷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4] 制造业与政策动向 - 10月制造业PMI下降0.8个百分点至49%,生产指数创年内新低[16] - 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元完全下达,预计拉动总投资超7万亿元[16] - 央行重启政府债买卖,预计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约4000亿元[30] 企业盈利表现 - 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营收53.41万亿元(同比+1.20%),归母净利润4.70万亿元(同比+5.34%)[34] - 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显著改善至11.30%,较二季度回升10.19个百分点[34] - 9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802亿元,同比增长22.5%,主要受低基数及费用率下降驱动[35] 风险提示 - 中美贸易摩擦及全球供应链调整可能加大出口波动与企业利润下滑风险[3] - 地缘政治局势变化可能持续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及相关行业经营[3]
专家:面对美国关税挑战,德国加强对华贸易
搜狐财经· 2025-10-24 15:16
具体来说,今年前8个月,德国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7.4%,至996亿欧元;8月,德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3.5%。相较而言,德国对华出口降幅甚至超过对 美出口,2025年前8个月,德国对华出口同比下降13.5%,至547亿欧元;但德国自中国进口额增长了8.3%,至1088亿欧元。 德国外贸协会主席德克·扬杜拉(Dirk Jandura)表示:"毫无疑问,美国的关税和贸易政策是导致销售额下降的重要原因。"他指出,美国对汽车、机械和 化学品等经典德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已经下降。 资产管理巨头荷兰国际集团(ING)全球宏观主管卡斯滕·布雷斯基(Carsten Brzeski)称,鉴于持续的关税威胁和欧元走强,德国对美出口短期内不太可 能反弹。 【受美国关税影响,2025年前8个月,中国超越美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 表示,这一结果反映出全球供应链的调整趋势。德国与美国正经历剧烈的贸易结构调整,考虑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欧关系的修复,中 国再次获得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实属正常。】 根据德国统计局的初步数据,美国在2024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结 ...
王牌对王牌!中美同时放大招,3国高官紧急访华,信号不一般
搜狐财经· 2025-10-18 17:46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美国于10月14日正式对中国船舶、航运和物流行业启动301调查并立即生效[1] - 中国交通运输部迅速反应,宣布对所有美国相关船只征收“特别港务费”,引发“港口对撞”[1] 美国301调查背景与依据 - 301调查始于2024年4月,焦点集中于中国海事产业链,理由包括“国家安全”、“不公平补贴”和“产能过剩”[3] - 美国造船业全球市场份额不足1%,而中国占据近40%份额,美国制裁逻辑受到外界质疑[3] - 自2018年以来,301调查多次用于对欧盟、日本、越南等经济体,WTO于2022年裁定其绕过多边贸易规则并产生溢出效应[5] 中国的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明确回应美国行为违反WTO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态度强硬且留有谈判余地[7] - 自10月14日起,对美国建造、注册或拥有超25%资本的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按净吨位计算,初期每吨400元,三年内逐步提高至1120元[9] - 每艘船每年最多征收五次,首次靠港计费,多港口通行仅首港收费,一艘巨型油轮单次靠港费用约620万美元(约4422万元人民币)[9] - “特别港务费”预计每年影响超350艘美国背景船舶,迫使部分美国企业转向东南亚或中东港口,新加坡港务代理公司9月已接获相关咨询[10] - 政策依据包括《国家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及《国际海运条例》,具备法理基础[12] 美国后续行动及影响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自11月9日起,对中国港口起重设备、装卸设施等大型港口设备加征100%关税[12] - 美国目标是将中国排除在北美港口核心设备供应链外,但2024年美国国内几乎不生产岸桥吊机,全部依赖进口[12] 贸易摩擦波及第三方国家 - 中国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种子加征75.8%反倾销保证金,作为对加拿大限制中国电动车和新能源产品的反制[13] - 今年上半年加拿大对华油菜出口额从37亿加元降至不足10亿加元,加方省长和市长联合向总理请求取消关税[13] - 中国商务部点名批评韩国韩华集团五家美国子公司参与美方301调查并提交报告,宣布将对其采取“针对性贸易限制”[15] 全球外交动态与战略地位 - 10月14日中国外交部宣布法国总统外事顾问、瑞典外长及加拿大外长将访华,显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战略地位[18] - 法国寻求重启战略沟通,瑞典希望新能源合作摆脱“去风险”,加拿大意在解决油菜和电动车问题[18] - 中国通过外交访问传递信息:欢迎合作但不会在压力前低头,中美港口博弈是规则和未来方向的对抗[20]
特斯拉德国工厂负责人被“打脸”?
观察者网· 2025-09-16 08:27
导读:彭博社则在报道中举例称,蒂里希的乐观表态与特斯拉近期销量数据形成反差。 (文 / 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 高莘)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特斯拉德国工厂具体将会提升多少产量,蒂里希并未提供明确数字。 彭博社则在报道中举例称,蒂里希的乐观表态与特斯拉近期销量数据形成反差。 "特斯拉上月在德国的新车注册量下滑39%,今年前八个月累计暴跌56%。特斯拉在法国、比利时、丹 麦和瑞典的8月销量也大幅下跌。唯一的例外是挪威,当地特斯拉注册量上月增长21%,今年累计增长 26%。"彭博社表示。 观察者网注意到,随着加拿大对中国产电动车大幅加征关税、并对部分美国产电动车征收更高税率,特 斯拉从今年9月开始从德国工厂出口Model Y车型供给加拿大市场。 这也意味着特斯拉的全球供应链发生重大调整,或将直接影响特斯拉德国工厂的产能规划。据悉,此前 加拿大市场销售的Model Y车型大部分来自特斯拉美国工厂,少部分来自特斯拉中国工厂。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25年9月14日,特斯拉德国工厂负责人安德烈·蒂里希(André Thierig)向德新社表示,由于销量表现 强劲,特斯拉计划在今年三季度、四季 ...
美对日商品关税再加码,日本谈判代表急赴美能否挽回一局?
搜狐财经· 2025-08-19 06:53
美国对日本关税政策 - 美国在现有15%关税基础上额外加征15%关税 日本汽车零件和电子设备出口成本大幅上升[1] - 日本谈判代表紧急赴美谈判 美国态度强硬导致谈判结果存在不确定性[1] - 日本企业强烈反对关税叠加措施 认为将严重损害在美市场竞争力[1] 差异化贸易待遇 - 欧盟享受优惠贸易待遇而日本面临双重关税 美方解释称缺乏书面协议导致待遇差异[3] - 瑞士遭受39%惩罚性关税 钟表和精密仪器等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近四成[5] 日本企业应对策略 - 丰田汽车和索尼等企业考虑在美建厂以规避关税风险 但需面对巨额投资和技术转移问题[3] - 企业为规避芯片产品100%关税风险被迫在美建厂 对全球供应链布局产生深远影响[5] 货币政策与汇率风险 - 美联储可能年底前降息两次 与关税政策形成政策矛盾[7] - 若美元贬值导致日元升值 日本出口商品在美价格将进一步上涨[8] 贸易依赖与反制措施 - 日本对美出口依赖度远高于美国对日依赖 导致日本缺乏反制谈判筹码[10] - 日本反制选项有限 可能引发美国报复性加税[10] 全球产业链影响 - 企业被迫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 导致供应链成本上升和效率下降[10] - 全球消费者最终承担成本上升压力 面临商品涨价和选择减少的局面[10]
国金高频图鉴 | 7月外需强于内需&韩国出口高频走弱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8-17 17:56
7月经济数据公布 - 7月经济呈现外需强于内需、生产强于需求、不变价强于现价格局 工增和服务业生产指数不变价同比分别增长5.7%和5.8% 但价格处于年内低位 [2] - 需求端出口表现突出 7月社零同比增长3.7% 较前值4.8%回落 固定资产投资1-7月累计同比下滑1.2个百分点至1.6% 制造业/基建/房地产投资均回落 [3] - 7月社融同比增长9% M1同比增长5.6%创年内新高 估算GDP不变价增速约5% 平减指数-1.4% 现价GDP增速约3.6% 均低于二季度水平 [4][5] 8月初汽车销量转负 - 7月因"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减弱及促销优惠缩减 汽车销量显著回落 8月1-10日乘用车零售45.2万辆 同比下滑4% [6][9][10] - 第三批补贴资金下发后部分地区重启"以旧换新" 但汽车价格战减弱导致购车成本上升 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 [10] 美国关税税率动态 - 6月美国整体关税税率升至10% 对中国关税从5月48.2%降至40.3% 较2024年仍提高29.3个百分点 预计后续稳定在40%左右 [12][13] - 越南/日本/德国等主要贸易国关税分别达9.3%/15.9%/11.8% 未来可能继续上行 压制美国进口需求 [14] 韩国等出口高频数据 - 韩国8月前10日出口同比转负至-4.3% 结束连续两月正增长 主因美国对其加征15%关税 [15][16] - 中国港口数据出现分化 8月前两周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回升10.9%/19.6% 但发往美国/越南的集装箱船数量维持低位或回落 [17] 8月大宗商品表现 - 8月上旬50种生产资料中18种上涨/29种下跌 焦炭焦煤领涨 农产品有色偏弱 PPI同比或回升至-3% 主因低基数及生活资料价格环比上行 [17]
宏观经济点评:7月经济数据公布,汽车销量转负
国金证券· 2025-08-17 16:21
宏观经济格局 - 7月经济数据呈现外需强于内需、生产强于消费、不变价强于现价的格局,工增和服务业生产指数不变价同比分别增长5.7%和5.8%[4] - 7月GDP不变价增速估算为5%左右,平减指数为-1.4%,现价GDP增速为3.6%,均低于2季度水平[4] - 7月社零同比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7月累计同比下滑至1.6%,其中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为-12%[4] 行业表现 - 8月1-1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5.2万辆,同比下降4%,7月汽车零售同比-1.5%[7] - 8月上旬焦炭、焦煤价格环比7月下旬分别上涨9.6%和3.6%,天然橡胶、棉花等农产品价格回落3.9%和3.5%[16] - 8月前两周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为3.3%和0.3%,低于7月的10.9%和5.6%[13] 国际贸易与关税 - 6月美国关税税率上升至10%,对中国关税税率从5月的48.2%降至40.3%,较2024年提高29.3%[11] - 8月韩国前10日出口同比-4.3%,对美出口同比从7月的6.2%下滑至-14.2%[13] - 自中国出发前往美国的集装箱船数量8月1-16日均值环比7月下滑10.6%[13] 风险提示 - 中美贸易摩擦和关税上调可能导致出口波动及企业利润下滑[3] - 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变化可能持续影响大宗商品价格[3] - 出口下滑压力加剧或造成行业景气度回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