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首秀即高光!维昇药业CEO卢安邦:在“全球创新,中国加速”中寻找确定性
财联社· 2025-11-11 16:19
公司核心战略与定位 - 公司核心逻辑为不追求概念,只追求产品落地和患者受益 [1] - 创新不仅是产品管线数量,更是将每一个产品做到同类最优,以此构建企业护城河 [1] - 公司战略实践是“全球创新、中国加速”,通过进博会等平台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技术本土化落地 [2] - 公司采用“授权引进+自主研发”模式,授权引进可跳过早期研发高风险阶段,自主研发则具有更大想象空间和收益 [9] - 未来三到五年的核心增长逻辑是深耕内分泌领域,通过关键技术本土化与药械协同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14] 进博会平台价值与合作成果 - 进博会被视为全球创新与本土产业深度融合的超级枢纽,是促成技术-制造-市场全链条协同的高能平台 [2] - 公司在进博会首秀达成两项重磅合作:与东富龙启动国内首条双腔冻干制剂生产线,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等签署产业协同协议 [2] - 帕罗培特立帕肽入选“进博好物”,彰显其突破性临床意义 [5] 双腔冻干制剂生产线的战略意义 - 双腔制剂技术专利解决了高端生物制剂活性成分稳定性与使用便捷性难以兼得的痛点 [3] - 与东富龙合作将促成中国首个双腔冻干技术落地,补全国内技术空白 [4] - 合作旨在打造“全球技术+中国本土化建设”的标杆范本,证明本土供应链能稳定产出全球品质的高端制剂 [4] - 该合作助力公司提升核心生产环节的自主掌控能力,是创新药本地化商业生产布局的关键一步 [4] 产品管线进展与商业化部署 - 帕罗培特立帕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激素替代疗法 [5] - 帕罗培特立帕肽已获EMA、MHRA及FDA批准上市,并于2025年9月在海南博鳌获批作为临床急需药品使用 [5] - 隆培生长激素已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预计年内获批,公司已同步启动商业化筹备 [6][7] - 隆培生长激素采用“药械一体化”设计,严格遵循欧美高标准生产与质量控制体系 [7] - 针对隆培生长激素,公司采取“双轨”供应模式:2026年起通过进口满足初期需求,2028年本土化产品上市后并行供应 [8] - 公司与药明生物在成都建设国内首条双腔冻干制剂生产线,年产能超过1000万支 [8] - 渠道端与安科生物进行区域独家推广合作,并联合高、中端非公医疗机构形成分层诊疗网络 [8] 市场前景与五年规划 - 中国生长激素市场正迈入长效时代,未来百亿规模市场中长效产品预计将占据90%份额 [15] - 公司另有两款产品将填补相关领域“无药可治”的空白,成长空间广阔 [15] - 公司制定了清晰的五年发展规划:首阶段聚焦产品开发与注册;2026-2027年陆续推出三款进口批次产品;2028年实现地产化产品上市 [14] 合作生态与股东资源 - 公司合作生态布局涵盖高端装备企业、CDMO伙伴及专业渠道与器械方,以构建覆盖研发、生产与商业化的端到端能力 [10][11] - 公司股东包括VIVO Capital、Sofinnova和Ascendis等专业投资机构,通过董事会为公司提供符合市场趋势的战略规划 [12] - Ascendis Pharma的TransCon技术平台有潜力通过暂时结合链接子和惰性分子,达成长效效果且不改变分子作用机理 [12] - B轮融资引入红杉中国、奥博资本等机构,为公司提供资金并助力引入合作伙伴与战略资源 [13]
和音:在开放中谋发展、谋创新、谋共赢
人民日报· 2025-11-11 11:32
展会规模与成果 - 第八届进博会共有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1] - 按年计意向成交额突破834亿美元 [1] - 共有来自12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 [4] 开放指数与全球影响 - 2024年世界开放指数同比下降0.05%,而中国开放指数同比增长0.5% [2] - 从1990年至2024年,中国开放指数从0.5891跃升至0.7634,35年间提升近三成 [2] - 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 [4] - 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 [4] 创新趋势与市场转型 - 从低地经济到人形机器人,从智慧医疗到绿色低碳,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进博会上首次亮相 [3] - 中国大市场正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消费市场,升级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 [3] - 跨国公司正依托进博会平台在中国布局创新链的关键环节 [3]
进博会见证中国成为全球创新“首发站”与“应用场”
新华财经· 2025-11-10 08:48
进博会作为全球创新平台 - 进博会已成为全球企业共享机遇、拓展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正成为全球创新的“首发站”与“应用场” [1] -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与新服务,进一步凸显中国作为全球创新策源地与应用高地的重要地位 [2] 外资企业参与及战略升级 - 施耐德电气连续八年参展,是进博会的“全勤生”,本届进博会期间多项中国原创成果实现首发首秀,覆盖能源管理、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1] - 汉斯希尔公司通过进博会从家用净水品牌升级为跨楼宇、工业等多领域的水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参展商变为投资商 [2] - 威乐集团已连续五年参展进博会,展会期间与多家行业伙伴完成系列战略签约,进一步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绿色布局 [2] 新品首发与合作签约 - 众多外资企业选择在进博会首发新品,例如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带来20余款中国首发新品,博世全球首发LeTrak磁驱传输系统,美敦力带来七款首展产品 [2] - 施耐德电气借助进博平台与来自化工油气、基础设施、商建、机械制造、生命科学、交通、海事、水务环保、钢铁冶金等多个行业的合作伙伴完成签约 [1]
聚焦进博|愿与活力中国共创向新——专访杜邦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张毅
搜狐财经· 2025-11-07 13:48
进博会参与与战略意义 - 公司连续七年参加进博会,将其视为展示“全球创新,深耕本地”承诺和链接全球合作的重要平台 [1] - 公司参展主题为“链接未来,共创向新”,通过五大展区展示在医疗健康、水处理、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先进材料和解决方案 [1] - 进博会促成公司与本土伙伴达成数十项重要合作与战略签约,深化了与中国市场的关系 [2] 中国市场战略演变与本地化合作 - 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从“为中国制造”向“与中国共创”演变,致力于打造长期的“创新合作伙伴”关系 [1][4][5] - 公司通过进博会平台与张家港市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建设汽车胶粘剂一体化生产基地,该基地于2023年9月投入运营,并在2024年签署新的高性能特种润滑剂项目 [2] - 公司中国研发中心的角色从早期材料研发支持转变为承担全球创新项目,创新重心向本地化协作转移 [4] 业务重组与市场聚焦 - 公司于11月1日完成电子业务分拆,新公司“启诺迪(Qnity)”独立上市,使公司能更专注于医疗健康、水处理、多元化工业等战略板块 [2][3] - 业务调整旨在提升全球运营效率和创新响应能力,中国作为重要海外市场的地位在新公司架构下保持不变 [2][3][4] 具体领域投资与产能扩张 - 在医疗健康领域,公司扩充了位于华东的Liveo™品牌工厂产能,以满足大中华区对高品质生物制药管路的需求 [5]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张家港胶粘剂一体化生产基地的投运使公司的材料技术更贴近中国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 [5] - 在水处理板块,公司于今年9月收购了中化(宁波)润沃膜科技有限公司,扩大了RO反渗透膜的生产能力,以应对中国及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工业水净化与回用需求 [5] 创新生态构建与高管重视 - 公司高度重视与中国本土客户的深度协作,投资建设了杜邦上海创新中心、多个行业技术中心及客户联合应用中心,以对接全球资源与中国市场需求 [4][5] - 最近三个月,公司多位全球高管密集造访中国,包括全球首席技术官,医疗健康和水处理全球业务总裁,反映了总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4]
维昇药业进博首秀 “全球创新 中国加速”战略持续落地
证券日报网· 2025-11-06 16:49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维昇药业首次以参展商身份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展示两款全球创新药物帕罗培特立帕肽和隆培生长激素 [1] - 公司与东富龙科技集团达成双腔冻干制剂技术战略合作并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及临港集团物贸平台签署产业协同协议 [1] - 公司未来将加速推进包括隆培生长激素、帕罗培特立帕肽在内的多个全球首创产品在国内的产业化进程 [3] 核心产品管线 - 帕罗培特立帕肽是全球首个且唯一用于治疗成人慢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激素替代治疗药物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英国药品和保健管理局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 [2] - 帕罗培特立帕肽于2025年9月在海南博鳌获批作为临床急需药品并于同年10月在瑞金海南医院开具首例处方 [2] - 隆培生长激素的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3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受理预计于2025年年内获批 [2] 技术创新与合作 - 与东富龙的战略合作核心在于双腔冻干制剂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该技术通过物理隔离设计简化药液复溶配制过程 [3] - 公司自有的双腔制剂相关技术专利解决了注射剂活性成分稳定性与使用便捷性难以兼得的痛点有望促成中国首个双腔冻干技术落地 [3]
划重点!一图读懂“十四五”成就硬核知识点
中国经济网· 2025-10-21 09:44
宏观经济表现 - 国内生产总值接连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元大关,2024年预计达到约140万亿元 [6] - 2024年经济总量约占全球17%,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4] - 过去五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成为全球增长最可靠动力 [6] - 五年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7] 科技创新与研发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6万亿元,研发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1] - 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首次跃升至第10位 [11] - 已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技术和用户数量全球领先 [13] 高端制造与重大工程 - 在LNG运输船、大型邮轮、航空母舰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 [16] - "天宫"空间站实现全面运营,C919国产大飞机投入商业运营 [17] 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 - 高铁运营里程新增1万公里,总里程达到其他国家总和的两倍 [22]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过95% [20] - 全国拥有109万所医疗卫生机构,超过90%居民可在15分钟内就医 [21]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21] 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绿色电力 [25] - 森林覆盖率超过25%,贡献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 [26]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升至40.9%,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29] 粮食安全与农业 - 粮食年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突破1.4万亿斤 [31] - 全国耕地面积保持在19.4亿亩,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32] 对外贸易与全球合作 - 货物贸易规模年均增长8%,保持第一大国地位,服务贸易稳居世界第二,去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36] - 2024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占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50% [37] - 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11万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 [37]
东阳光药(6887.HK):研产销一体化体系构建完毕 全球创新开启全新篇章
格隆汇· 2025-10-16 10:38
公司概况与核心战略 - 公司作为中国吸收合并及介绍上市第一股,通过吸收合并方式构建研产销一体化平台创新药企 [1] - 研发方向聚焦抗感染、慢病(代谢)、肿瘤三大领域,研发管线储备丰富 [1] - 已上市产品快速放量,开启全球创新崭新篇章 [1] 抗感染领域研发管线 - 重点围绕乙肝功能性治愈,布局多个疗法组合 [1] - 在小核酸技术平台上布局siRNA与ASO两种分子,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具有足够竞争力 [1] - 依托小核酸技术平台,向外拓展布局感染/呼吸、心血管与代谢疾病等领域 [1] 慢病治疗领域研发管线 - 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适应症的伊非尼酮已推进至III期临床,并取得FDA孤儿药资格 [1] - II期临床结果显示,伊非尼酮相较于对照药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具有同靶点最佳治疗潜力 [1] - 代谢疾病领域拥有全面完备的减重产品矩阵,布局多靶点、长效化、更安全的分子与平台,代表分子包括GLP-1/GIP/GCG三靶点注射/口服、GDF15等 [1] - 慢病治疗领域分子优势显著,具备BD潜力 [1] 抗肿瘤领域研发管线 - 布局合成致死、PROTAC、新一代ADC、CAR-T、TCE等技术平台 [2] - 克立福替尼是国产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FLT3抑制剂,针对AML适应症 [2] - HEC921是具有First in Class潜力的4-1BB x LY6G6D双抗 [2] - 布局PD-L1小分子口服剂型,具有依从性与疗效优势 [2] 已上市产品线与商业化 - 儿科产品线依托可威建立的渠道与品牌优势,后续布局系列儿科产品 [2] - 丙肝线拥有基因特异性和泛基因型药物组合,正在快速放量 [2] - 慢病(代谢)线糖尿病管线产品全覆盖,甘精胰岛素在美国申报BLA,出海可期 [2] 财务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11.1亿元、14.2亿元 [2] - 净利润同比分别转正、增长96%、增长28% [2] - 对应PE分别为45倍、23倍、18倍 [2] - 看好公司创新管线发展,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2]
豫企组团精彩亮相第138届广交会 人很多,机会更多
河南日报· 2025-10-16 07:47
第138届广交会概况 -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 [1][3] - 展位总数7.46万个 参展企业超3.2万家 均创历史新高 [1][4] - 展览面积155万平方米 按13个专业板块设55个展区 [3] 参展企业质量 - 品牌展位企业2640家 拥有高新技术 专精特新 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 [4] - 优质企业数量较上届增长10% 占企业总数的34% [4] - 预计现场展示新产品超100万件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近110万件 广交会首展产品近80万件 [5] 河南企业参展表现 - 河南省组织近600家企业参会 展现出河南外贸的强劲韧性 [1] - 开幕首日参展豫企收获颇丰 展台人潮涌动 超出企业预期 [1][2] - 企业现场获得大量合作意向 例如有企业在3小时内接待了来自拉美 中东等地区的80多组采购商 [1] 企业产品与战略亮点 - 郑州日产首次以整体品牌身份亮相 展示最新研发的轻型商用车 并获得热烈反响 [1] - 日产轻型商用车研发中心正式落地郑州日产 企业正向全球创新加速迈进 [1] - 杰尔古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通过手机App智能管控整条生产线的解决方案 企业将每年收入的5%至8%投入研发 [2] - 河南汴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凭借专为极寒地区开发的重型皮卡等产品 吸引国际买家关注 [2] - 河南江华工量具有限公司通过产品升级 在春季广交会拿下中东 东南亚等地区订单 [2]
招商证券首次覆盖东阳光药 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智通财经· 2025-10-15 22:31
公司战略与平台价值 - 公司正从“研产销一体化”向“全球创新”进阶,获得招商证券“强烈推荐”评级 [1] - 公司用二十余年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与商业化的全链条能力,平台价值加速显现 [2] - 公司自主研发结合对外合作构建“AI+医药”平台,并成功推动AI辅助设计的分子进入临床阶段 [4] 核心研发管线进展 - 在抗感染领域,公司前瞻性布局乙肝siRNA与ASO两条核酸技术路径,临床前研究展现出优于国际同类在研产品的潜力 [2] - 全球约有2.54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国约占7500万,实现临床治愈可将肝癌风险从10.7%骤降至约1% [2] - 在慢病治疗领域,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伊非尼酮已推进至三期临床并获得FDA孤儿药资格,临床数据预示其具同靶点最佳潜力 [3] - 在代谢疾病领域,公司通过GLP-1/GIP/GCG、GDF15等差异化产品寻求突破,其中GLP-1/FGF21已实现海外授权 [3] - 在抗肿瘤领域,公司储备多个平台技术,包括国产首个进入三期临床的FLT3抑制剂克立福替尼和全球首创的4-1BB双抗等 [3] 商业化能力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奥司他韦生产企业,儿科核心产品可威在抗流感药物市场占据领导地位,若2025年冬季流感流行程度恢复可能带来销售弹性 [4] - 丙肝产品线拥有唯一的基因特异型和泛基因型方案的国产组合,糖尿病管线覆盖全面且胰岛素出海可期 [4] - 国内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近300个地级市,高效渗透超2500家三级医院、近万家二级医院及近九万家基层医疗机构 [5] - 境外销售网络已扎实布局于美国、德国、英国等八个国家和地区 [5]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能 - 慢病治疗药物收入从2022年的5.1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10.68亿元,收入占比在两年内从13.6%提升至26.6%,标志着公司进入“抗感染”与“慢病”双轮驱动新阶段 [6] - 招商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5.6亿元、11.1亿元和14.2亿元 [6] - 同期收入预计实现42.95亿元、59.25亿元和69.9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38%和+18% [6] - 增长动能来自已上市产品的持续放量及出海贡献,以及核心创新管线的潜在价值逐步显现 [6]
招商证券首次覆盖东阳光药(06887) 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6:47
公司战略与评级 - 招商证券首次覆盖东阳光药并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看好其研产销一体化平台价值、三大核心领域创新管线进展及财务改善趋势 [1] 研产销一体化平台与核心领域管线 - 公司用二十余年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与商业化的全链条能力,其价值正加速显现 [2] - 在抗感染、慢病代谢和肿瘤三大核心领域建立了丰富且具国际竞争力的研发管线 [2] - 抗感染领域聚焦乙肝功能性治愈,全球约有2.54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国约占7500万,实现临床治愈可将肝癌风险从14.9%降至约1% [2] - 公司布局乙肝siRNA与ASO两条核酸技术路径,临床前研究展现出优于国际同类在研产品的潜力,并依托小核酸技术平台将适应症拓展至感染、心血管与代谢疾病多领域 [2] - 慢病治疗领域,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伊非尼酮已推进至三期临床并获得FDA孤儿药资格,临床数据预示其具同靶点最佳潜力 [3] - 代谢疾病领域,通过GLP-1/GIP/GCG、GDF15等差异化产品寻求突破,其中GLP-1/FGF21已授权出海,存在二次BD机会 [3] - 抗肿瘤领域储备多个平台技术,包括国产首个进入三期临床的FLT3抑制剂克立福替尼、全球首创的4-1BB双抗HEC921及可口服的PD-L1小分子药物等 [3] 技术平台与商业化能力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对外合作构建“AI+医药”平台,已成功推动由AI辅助设计的获选分子HEC169584进入临床阶段 [4] - 作为全球最大奥司他韦生产企业,儿科产品线核心品种可威在抗流感药物市场占据领导地位,若2025年冬季流感流行程度恢复可能带来销售弹性 [4] - 丙肝产品线拥有唯一的基因特异型和泛基因型方案的国产组合,糖尿病管线覆盖全面,胰岛素出海可期,目的地包括美国、欧洲、亚非拉等市场 [4] 财务表现与增长前景 - 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国内32个省级行政区、近300个地级市,渗透超2500家三级医院、近万家二级医院及近九万家基层医疗机构 [5] - 境外销售网络扎实布局于美国、德国、英国等八个国家和地区 [5] - 慢病治疗药物收入从2022年5.1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10.68亿元,收入占比在两年内从13.6%提升至26.6%,标志着公司进入“抗感染”与“慢病”双轮驱动新阶段 [6] - 招商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5.6亿元、11.1亿元和14.2亿元,同期收入预计为42.95亿元、59.25亿元和69.9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38%和+18% [6] - 增长动能来自已上市抗感染与慢病产品的持续放量及出海,以及核心创新管线潜在价值的逐步显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