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化投资

搜索文档
上半年险资合计调研A股公司9335次 重点关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7-03 00:50
险资调研概况 - 上半年险资合计调研A股公司9335次 同比下降22% [1] - 保险公司调研4233次 养老险公司表现突出 前5名分别为平安养老(319次) 长江养老(275次) 国寿养老(256次) 太平养老(243次) 人保养老(175次) [1] - 保险资管机构调研5102次 泰康资管以557次居首 华泰资管 大家资管 人保资管 新华资管调研均超300次 [2] 重点调研领域 - 绿色能源 数字经济 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受重点关注 [1] - 最关注的32家上市公司中 超八成主营属新质生产力范围 包括高端制造 绿色能源 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 [2] - 调研次数最多行业为工业机械 电子元件 电气部件与设备 集成电路和汽车零配件与设备 [2] 行业特征分析 - 工业机械 电子元件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成长潜力和创新驱动能力 位于产业链中上游 对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 [3] - 新质生产力板块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 具有较大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匹配险资长期价值增长偏好 [1][3] 投资策略驱动因素 - 养老险公司调研受三因素驱动:养老金长期保值增值需求 兼顾绝对收益与相对排名 低利率环境倒逼权益投资 [2] - 权益投资支持新质生产力可增加收益 同时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3] - 未来可能加大新兴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增加高分红低波动蓝筹股配置 [3]
“别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的投资智慧,现在还行得通吗?
雪球· 2025-06-22 20:36
分散化投资的核心逻辑 - 分散化投资被称为投资领域唯一的"免费午餐",其核心在于通过组合相关性低于1的资产类别降低整体风险[3] - 资产间相关性通过相关系数衡量:1表示完全同向,-1表示完全反向,0表示无关联[4] - 相关性越低,配置更多资产降低波动性的效果越显著,组合表现取决于资产间的协同效果而非单一资产表现[5][8] 相关性动态变化特征 - 资产相关性并非一成不变,受宏观政策、市场情绪、经济周期等因素影响而波动[9] - A股与发达国家市场(如美、日)相关性自2021年起下降,与新兴市场相关性自2017年持续上升[13] - 港股与A股联动性近年显著增强,分散效果减弱,说明"海外资产"标签需细分看待[13][14] 跨资产配置实践案例 - 示例组合包含14只基金(中债、美债、价值/成长股、黄金、石油等),大类资产间相关性基本不超过0.1%甚至负相关[15] - 极端行情下(如2008金融危机、2020疫情),原本低相关性的市场可能出现同涨同跌现象[18] - 债券与A股相关性从2015年前的负相关转为近年正相关,大宗商品周期性波动但对冲效果更稳定[20] 动态组合构建方法论 - 需构建覆盖多资产类型、穿越经济周期的"防御网络",超越单一股票类别配置[19] - 分散化未失效但需动态调整理解,持续跟踪资产相关性变化是关键[21][22] - 工具化解决方案(如资产分析、动态再平衡功能)可辅助实现相关性跟踪与组合优化[23]
贸易战+中东乱局也挡不住!华尔街最新共识:欧洲经济给力 欧股还能涨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17:16
欧洲股市前景展望 - 华尔街策略师预测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年底有望收于557点,较周三收盘价尚有3%上行空间,全年回报率预计达10% [1] -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逐步宽松与各国政府财政支出加码将为该地区股市注入持续动能 [1] - 花旗策略师指出欧洲股市具备多重结构性利好,尽管短期波动加剧但长期韧性显著 [3] 市场动态与投资者情绪 - 美国银行调查显示净34%欧洲投资者看好当地股市未来数月表现,未来12个月看涨净比例回升至75% [6] - 净34%基金经理增持欧股(接近四年峰值),净36%受访者减持美股(接近两年高位) [6] - 高盛指出投资者持仓高度集中于美股,欧洲股市总回报前景极具吸引力 [6] 跨市场比较与驱动因素 - 今年以来欧洲股市表现优于美股但差距正在收窄 [8] - 德意志银行认为欧洲企业盈利动能与估值优势更为突出,财政政策与利率前景同样利好 [8] - 德银预测欧洲股市或将在夏末重拾升势,中长期有望再度跑赢美股 [8] 行业板块表现 - 本月迄今斯托克600指数下跌1.5%,仅能源与公用事业板块维持涨势 [3] - 美国科技巨头重获青睐助推标普500指数上月收复2025年全部失地 [8]
平安理财曾翰文:以目标波动率为核心框架,解密银行理财布局权益资产的道与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17:02
4月30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成功举办了第十期策略会。在主题圆桌 论坛上,来自兴银理财、平安理财、广银理财和渤银理财的投资大咖就理财资金入市、多资产多策略探 索、大类资产展望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现身分享了高波动环境下银行理财市场的投资机会,为投资者 拨开迷雾,提供资产配置参考。 理财资金应该如何更好参与权益市场?对此,平安理财混合投资部兼结构化投资部总经理曾翰文表示, 银行理财机构需要从自上而下完成对"绝对收益"目标的配置,综合资产价值、宏观周期等因素做好分散 配置,将权益资产做更细致、更科学的分类,优化风险收益比。 自上而下做分散配置,自下而上挖掘阿尔法 近期,在全球资本市场震荡的大背景下,银行理财公司也在积极寻找配置机会,理财资金入市成为热门 话题。目前,银行理财的权益投资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实操中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对此,平安理财 混合投资部兼结构化投资部总经理曾翰文表示,这与理财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着较大的关系。 "虽然银行理财已是存续规模达30万亿元的行业,但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发展到目前大概是五年多 的时间。从目前理财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导向来看,理财行业尚未完全步入财 ...
假期分享 | 关于大宗商品投资的再思考
对冲研投· 2025-05-03 09:02
大宗商品作为资产类别的特征 - 大宗商品是反映实物资产供求变化的另类资产,不提供市场beta,价格回报独特[1] - 商品之间低相关性是共同特征,但同一生产链或可替代商品间存在例外[2] - 商品反映现货供需而非预期资产,无收入来源使其估值难度高于股票和债券[3] - 1970-2019年近50年间商品价格仅温和上涨,与"价格必然长期上涨"的普遍认知矛盾[3] 商品收益构成 - 商品收益三部分:现货价格变动、展期收益率(期货升水/贴水)、抵押品利息收入[5][6] - 近月期货合约常被用作现货价格代理变量[5] - 展期收益方向取决于期货曲线形态:升水市场为负,贴水市场为正[5] - 商品期货策略通常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国债作为抵押品[6] 商品的传统投资用途 - 历史上商品被证明是可靠的通胀对冲工具,尤其对意外通胀有效[8] - 标普GSCI回报与通胀水平呈线性关系:通胀>6%时平均回报19.6%,通缩时期回报-46.1%[11][13] - 商品与传统资产相关性低,55/40/5组合较60/40组合波动率更低(20年年化波动11.63% vs 12%)[15][18] - 2008年后资产相关性上升削弱商品分散化效果,但近年商品内部相关性已回落至历史低位[17][19] 商品投资的新思路 - 改进商品beta构建方法:采用等风险贡献权重替代生产量加权,可降低波动性[23] - 第二代商品指数表现优于传统指数:如S&P GSCI Risk Weight指数5年年化波动仅8.4%[24][27] - 单一商品可作为表达地缘政治、气候等主题的投资工具,其收益呈正不对称性[28] - 农产品短期价格波动显著,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极端上涨[29] - 商品适合战术交易:供求变化驱动的价格波动特性使其更接近交易资产[30] - 商品市场存在可系统捕获的风险溢价,如套利策略具有经济合理性[32] 商品市场结构性变化 - 通胀构成变化削弱商品对冲效果:劳动力成本和技术因素占比提升[10] - ESG因素正影响商品投资,机构投资者可能通过多空交易推动市场结构调整[31] - 商品风险溢价策略尚处早期,未被充分套利,存在持续获取机会[32]
美债波动影响有限,坚决防范汇率超调!央行副行长邹澜回应热点
北京商报· 2025-04-28 18:24
经济与金融形势 - 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金融体系保持稳健,金融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 [1]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运行在7.3元左右,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短期震荡后逐步回升至7.3附近波动 [7] - 截至2025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连续16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关口上方 [5] 外汇储备与投资策略 - 中国外汇储备以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为目标,实现了投资组合较为有效的分散化,单一市场或资产变动影响有限 [4][6] - 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比较大,日元、欧元、英镑等为辅,同时储备一定量的特别提款权和黄金 [5] - 随着对美出口占比下降及与新兴市场国家本币交易增加,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占比持续下降是大势所趋 [5] - 外汇储备通过多元化投资策略覆盖全球主要市场和资产类别,有效分散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6]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9][11] - 截至2024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万亿元,同比增长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23万亿元,同比增长8.4% [10] - 一季度人民币住户居民消费贷款余额接近60万亿元,增加约250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约38万亿元,增加约2200亿元 [10] - 人民银行将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 [11] - 后续可能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推动金融机构下调对科创企业、绿色企业等的贷款利率,向民营企业倾斜 [12] 汇率政策与市场管理 - 人民银行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8] - 通过"逆周期调节+市场秩序维护"组合拳主动干预非理性波动,为市场提供"政策安全垫" [8] - 强调市场机制成熟化,释放外汇市场从"政策驱动"向"市场内生稳定"转型的积极信号 [8]
半数基金紧急大调仓!神秘信号预示黑天鹅?散户跟风还是避险?
搜狐财经· 2025-04-28 13:46
基金投资长久以来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快速跟上甚至超越专业投资机构的捷径,投资基金可以利用基金公司专业的团队给自己做调 研,还有高水平的基金经理给自己做仓位的调整,相较于自己在市场里两眼一抹黑,跟着那些游资和噱头追涨杀跌,最后赔钱,倒不如 花点手续费让专业的机构给自己打理财富,尤其是在熊市的时候,这点钱相对未来的收益,可谓是九牛一毛。但是我们知道,基金公司 的调研和仓位调整也要根据宏观和微观的判断来执行和落地,而就在最近,进入二季度以后,多家基金公司都在仓位上进行了调整。 其实在去年924之后,我们的市场是有一轮机构性牛市的,即便是在十月初有一个回探,但以科技成长为主的板块却是在迭创新搞的, 尤其是春节后DeepSeek的引领下,科技板块翻倍的比比皆是,在这种行情下,很多行业基金的涨幅是非常客观的,为了规避未来可能的 回调风险,基金公司是很有必要进行一次再平衡的。什么意思?比如以前就买了一家公司5%股份,但是最近一轮大涨,股价翻倍,在 基金份额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这只股票的持仓很有可能已经超过了10%,涨幅过大,有的已经超过了10%的行业限制,那基金经理要做 的就是把仓位降下来,均配到其它标的上去,这就实现了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