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目录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目录申报破百,药企为何“想进又不想进”?
虎嗅· 2025-08-07 11:57
创新药目录申报现状 - 已有超过100个药品申报创新药目录 [1]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首次出现并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2] - 药企对申报创新药目录呈现复杂心态:渴望被纳入、矛盾观望、重在参与、持怀疑态度 [3] 药企申报心态分析 - 第一种心态是"重在参与",部分明星药已取得商保和进院成果,价格协商意愿低 [18] - 第二种是"保底"心态,国产创新药面临不进目录难生存的困境 [18] - 最普遍的是"想进又不想进"心态,因惠民保放量预期不明导致降价意愿不高 [19] 惠民保市场现状 - 惠民保拥有近200亿元保费和1.68亿参保人 [6] - 惠民保特药赔付占整体赔付比例8%~9%,年支付创新药约20亿元 [7] - 20亿元赔付对应40亿~60亿元销售额,但相比国谈千亿级市场仍显不足 [7] 惠民保赔付格局 - 创新药目录预计纳入30~50种药品,将出现"僧多粥少、强者多拿"局面 [8] - 浙江惠民保特药赔付数据显示,前10药品占整体特药赔付比例约65% [10] - 再鼎医药商保支付占比达35%,而部分药企因成本问题选择退出惠民保 [12][14] 创新药目录影响 - 第一版创新药目录预计不会根本改变惠民保当前"向头部集中"的赔付格局 [15] - 部分惠民保产品已开始限制与国谈药重复的药品纳入,可能为其他药品腾出空间 [15] - 创新药目录以推荐性质为主,未进入目录的药品仍可能出现在惠民保特药目录中 [22] 药企核心关注点 - 药企最关心的不是惠民保放量,而是医保部门许诺的"进院支持政策" [24] - 创新药面临挂网、进院、开方、支付四个关键环节,前三步是当前最大痛点 [25] - 直接挂网和"三除外"政策理论上可降低准入难度,但执行效果存疑 [27][29] 市场预期与政策执行 - 2025年上半年恒生创新药指数上涨60.27%,万得创新药指数上涨23.93% [4] - 政策执行面临挑战,即便集采药品也存在报而不采、采购滞后等问题 [30] - 总筹资200亿的惠民保放量有限,进院政策带来的增长仍存不确定性 [31]
国家医保局章轲:目前已有逾百个品种药品申请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
快讯· 2025-07-24 11:39
创新药目录申报情况 - 目前通过单目录申报和双目录申报共有超过100个品种的药品申请纳入创新药目录 [1] - 国家医保局将按照规定的程序做好后续工作 [1]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述信息 [1]
创新药支付困局转机已现
Wind万得· 2025-03-21 06:36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对创新药多元支付发展的重视,创新药目录的制定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有助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创新药可及性,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支持创新药支付方面虽有成效但仍面临挑战,创新药在资本市场虽受多重因素影响但出海趋势强劲且赛道积极因素不断涌现 [1][2][11] 创新药目录 - 创新药目录是支持推广创新价值药品的“重点名单”,如医保目录可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助药企回收成本 [2] - 2025年国家医保局将发布第一版医保丙类目录,聚焦高创新、高价值但暂无法纳入基本医保的药品,会引导商保纳入 [2] - 药品目录对医保和商业保险意义重大,能保障参保人员用药需求、规范商保产品、促进产业融合 [2][3] 商业健康保险 - 2019 - 2023年医保基金对创新药支出从60亿元提高到约900亿元,2024年我国创新药销售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医保支付占44%,个人支付占49%,商保仅占7.7% [4] -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对减轻医保和患者负担、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政策层面多次提及 [5][6] - 欧美国家商业健康保险是创新药主要支付力量之一,公共医保也采取措施加大创新药覆盖 [6] - 商业健康保险可填补公共医保空白,加速创新药市场准入,为患者提供支付方案,激励药企研发 [7] 我国商业保险现状 - 我国商业保险不断创新,惠民保发展成绩卓越,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级行政区和约1.5亿人次 [8] - 商业保险已为高价值创新药提供多元支付支持,如多个国产CAR - T产品被纳入商保和惠民保项目 [8] -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创新药支付仍面临销售效率低、保障供给不足等挑战 [9] - 提升商业健康险支付能力需从增强认知、扩充供给、优化管理、提升便捷性、加强产业融合等方面入手 [10] 资本市场动态 - 2024年我国创新药领域融资案例159起,融资金额206.29亿元,医保改革影响创新药上市价格和融资环境 [11] - 创新药虽发展承压但仍是一级市场热门领域,国内玩家调整方向出海且取得显著进展 [11] - 提升商业保险支付占比可吸引资本流入,鼓励险资投资创新药领域,国家和地方出台全链条支持政策 [12]
巨爽!大快人心!
猫笔刀· 2025-03-10 22:19
欧盟《禁止强迫劳动法案》影响 - 欧盟通过《禁止强迫劳动法案》,规定企业若存在强迫劳动行为(包括超时加班,每日>8小时或每周>40小时),其产品将被禁止进口至欧盟,且法规覆盖整条供应链,单个零件违规即导致整批产品禁入 [2] - 法案过渡期分阶段实施:2025年12月前成员国需指定执行机构,2026年6月前发布实施细则及高风险产品数据库,2027年12月全面生效 [7] - 海尔、美的等出口导向型企业已启动工时改革,例如美的强制18:20后员工离岗,禁止"自愿加班" [5][6] 行业用工调整趋势 - 大疆等外贸依赖型企业同步调整用工政策,未来汽车、电池、光伏、服装、手机组装等出口行业将面临类似合规压力 [6] - 企业具体措施包括:限制月加班时长≤36小时、引入第三方机构突击验厂核查加班情况、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记录工时备查 [8] 医药行业市场动态 - 医药商业板块单日大涨4.1%,主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出"创新药目录"政策利好流通效率 [10] - 医药细分领域表现分化:化学制药受集采影响显著,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与AI概念联动紧密 [10] 港股及中概股资金动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296亿港元,占恒生科技指数日均成交额(约1000亿港元)近30%,推动港股韧性超预期 [10] 其他公司及行业快讯 - 特斯拉股价跌至244美元,较高点488美元腰斩,月线MA60(230美元)为关键支撑位 [10] - 寒武纪遭字节辟谣10亿订单传闻,市场关注其盈利节点对估值逻辑的影响 [13] - 储蓄国债3年期利率1.93%、5年期2%,首批300亿额度半小时售罄,反映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下行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