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效需求不足
icon
搜索文档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距解决“中国经济低血糖”只差一步!
搜狐财经· 2025-08-20 00:17
2025年8月18日,上证综指收于3728点,创造自2015年以来的最高收盘纪录。同时,北证50创历史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A股 量能井喷,成交额达到2.76万亿元,仅次于去年10月8日和10月9日,位列历史第三。 连续上涨的趋势极其稳定,赚钱效应极其明确,以至于市场氛围都有些盲目。 很多媒体争相报道,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但实际情况是6月25日A股总市值就突破了这一数字。7月18日收盘,A股总市值甚至达到过105.5万亿 元。 若是一年前出现这种问题,肯定就被眼尖的股民发现了,或者媒体在发稿之前也会对"历史首次"这一概念多做检查,生怕刺痛被套牢股民的神经。 但现在是牛市,媒体偶尔犯错,股民也好像失忆一样,忘记了同样的事情曾发生过。而且同样的标题,6月25日没有什么反响,8月18日却能造成大范围的 传播。 这从侧面说明了现在的市场氛围有多热。 这种市场氛围是政策和媒体一起构建出来的。政策面不断释放利好,媒体则在推波助澜,将市场的热情点燃,吸引投资者入市。 比如上周,A股成交额连续3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在没有出现排队开户的情况下,股票开户成了热门话题。报道仅仅表示,据各 ...
全国政协委员尹艳林:破除行政干预,先让有钱人能消费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13:13
中国经济新挑战与改革 - 有效需求不足是国内大循环最大堵点 原因包括消费倾向遇瓶颈 居民消费意愿不强 收入增长预期下降 资本投资收益下降 市场主体风险偏好下降 [3] - 内需增长机制不健全 存在体制机制堵点 行政性管制措施限制多样化消费需求 限制性消费政策大量存在 [3] 提振消费措施 - 需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尊重消费者自由选择权 摒弃行政干预居民消费的惯性思维 [3] - 调整不利于消费结构升级政策 全面清理限购 限贷 限价等行政干预措施 [3] - 最直接有效方式是取消限购等行政限制 让高收入群体能消费 从而带动市场和经济 [3] 消费与收入关系 - 通过增收提振消费存在现实操作难度 属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问题 [3] - 当前阶段破除消费限制比增收更能快速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3]
慢牛真来了
虎嗅APP· 2025-08-18 08:00
市场趋势分析 - 上证指数于2025年8月13日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3688点,呈现温和上涨斜率、日均成交额稳定在1-2万亿元的"慢牛"特征 [5] - 2024年9月24日至10月8日为牛市启动第一浪(1浪),2025年4月7日第二浪回调至3040点(跌幅17%),当前处于第三浪上升期 [5][6] - 板块轮动以金融、科技和周期为主导,非无差别普涨 [5] 经济基本面支撑 - GDP增速回落幅度从每年1个百分点收窄至0.5个百分点,显示改善趋势;2025Q1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3.51%,较2024Q4回升 [7] - 投资、出口和消费数据底部震荡但缓慢回升,中美关税延期(保留10%基准关税)缓解出口压力,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达94.3% [9][10] - 经济"稳弱"状态符合慢牛特征,既非强刺激也非全面衰退 [10] 政策与市场互动 - 慢牛行情通过财富效应破解"有效需求不足",类比日本2013年后日经225指数300%涨幅刺激消费 [15][16] - 快牛(如2007/2015年)易引发剧烈回撤(跌幅50%-70%),慢牛(如2019-2021年)波动温和利于长期投资 [17] 投资策略建议 - 科技与非银金融(保险、券商)为牛市高弹性板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进入大规模应用前夜 [19][20] - 龙头公司可实现5-10倍涨幅(如2015年互联网、2020年新能源),平庸标的涨幅仅50%-100% [19] - 避免频繁调仓追涨杀跌,持有熟悉领域个股(如科技、红利、有色周期类优质公司)更易获超额收益 [21][23] 投资者行为警示 - 牛市调整剧烈("牛市多暴跌"),需控制情绪避免被洗出局,未进场者忌盲目追涨 [25][26] - 精选个股并深入研究财报,坚定价值投资理念,短期波动中保持定力 [25]
慢牛真来了
虎嗅· 2025-08-18 07:13
市场走势分析 - 上证指数于2025年8月13日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3674点,最高触及3688点,呈现温和上涨的"慢牛"特征 [1] - 日均成交额稳定在1-2万亿元,板块轮动以金融、科技和周期为主,结构性明显 [1] - 2024年9月24日至10月8日为牛市1浪(政策催化修复悲观预期),2025年4月7日2浪回调至3040点(跌幅17%),当前进入3浪上升期 [1][3] 经济基本面支撑 - GDP增速回落幅度从每年1个百分点收窄至0.5个百分点,呈现边际改善趋势 [3] - 全A归母净利润2025Q1同比上涨3.51%,较2024Q4回升,盈利增速逐步转正 [4] - 投资、出口、消费数据底部震荡但缓慢回升,与局部负面现象(如外卖大战)不冲突 [4] - 中美关税休战延长至2025年8月12日后90天,保留10%基准关税,短期出口冲击减弱 [7] 政策与流动性环境 - 美联储2025年预计降息三次(每次25基点),2026年再降两次,为A股提供流动性支持 [8] - 国内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参考日本经验,慢牛行情可通过财富效应激活消费信心 [10][11] - 对比快牛(如2007/2015年暴涨暴跌),慢牛(如2019-2021年)回撤小、波动温和,更利于价值投资 [12] 投资策略建议 - 优选科技和非银(保险、券商)板块,科技领域如AI、核聚变已实现0-1突破 [14] - 龙头公司(如2015年互联网、2020年新能源)可能实现5-10倍涨幅,平庸个股仅50%-100%涨幅 [14] - 避免频繁调仓追涨(如金融→军工→科技轮动陷阱),持有熟悉领域个股更易获超额收益 [17][19] - 控制情绪化操作,牛市调整剧烈("牛市多暴跌"),需耐心持仓而非盲目追高 [20][21]
Q2货政报告,五大信号
华西证券· 2025-08-16 23:13
货币政策基调 - 政策基调延续7月政治局会议表述,强调保持连续性稳定性、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 - 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仍为5%,但未再提及超常规逆周期调节[1] 信贷政策调整 - 信贷表述从"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调整为"稳固信贷支持力度",转向重结构[2] - 科技、绿色、普惠等领域贷款增量占比约70%,取代地产和基建成为主要信贷增量来源[2] 资金效率与利率 - 重提防范资金空转,强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 - 延续降低融资成本提法,可能通过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引导降成本[4] - 6月CPI同比由负转正,核心CPI上涨0.7%[8] 经济形势判断 -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4] -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面临风险挑战[5] - 一些行业存在低价过度竞争,外需收缩加大供需平衡压力[6]
不锈钢月报:淡季政策托底,静候旺季动能-20250808
五矿期货· 2025-08-08 2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月“反内卷”发酵使不锈钢市场小幅上涨,但处于传统淡季,下游刚需采购为主,钢厂减产改善供需矛盾作用有限;政策利好刺激贸易商投机性需求,库存消化加快,下游库存低位,消费企业补库意愿增强,钢厂8月订单承接良好;展望8月,“反内卷”情绪延续,产业链悲观情绪缓解,“金九银十”备货需求或提前释放,上下游或形成良性循环,钢厂利润有望修复,且中美关税恢复生效时间推迟90天或提振出口、缓解内销压力;但市场仍需观察终端消费是否回暖及“有效需求不足”局面能否改善[1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月度评估及策略推荐 - 期现市场:8月8日无锡不锈钢冷轧卷板均价13050元/吨,环比+1.16%;山东7%-10%镍铁出厂价920元/镍,环比+1.10%;废不锈钢均价9250元/吨,环比-0.54%;不锈钢主力合约周五下午收盘价13000元/吨,环比+1.52%[11][16] - 供给:6月300系不锈钢粗钢产量预计142.62万吨,环比-2.40%;300系冷轧产量70.61万吨,环比+1.07%[11][30] - 需求:2024年1 - 6月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0.55万㎡,同比-3.50%;6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0535.36万㎡,同比-6.55%;6月冰箱/家用冷柜/洗衣机/空调当月同比分别为18.9/4.8/3/16.5%;6月燃料加工业累计同比+14.4%[11][40][43] - 库存:本周不锈钢社会总库存110.63万吨,环比-0.44%;期货仓单本周库存10.30万吨,较上周-3吨;本周不锈钢200/300/400系社库分别为21.31/65.76/23.56万吨,300系库存环比-2.82%;本周不锈钢海漂量3.79万吨,环比-12.18%,卸货量9.97万吨,环比+30.24%[11][50][53] - 成本:本周山东7%-10%镍铁出厂价925元/镍,较上周+10元/镍,福建地区铁厂当前亏损106元/镍[11][60] 期现市场 - 价格:8月8日无锡不锈钢冷轧卷板均价13050元/吨,环比+1.16%;山东7%-10%镍铁出厂价920元/镍,环比+1.10%;废不锈钢均价9250元/吨,环比-0.54%;不锈钢主力合约周四下午收盘价13000元/吨,环比+1.52%[16] - 升水及持仓:佛山德龙市场报价参照主力合约升水约 - 250元(+1);无锡宏旺市场报价参照主力合约升水约 - 150元(+51);盘面持仓23.587万手,环比+15.68%[20] - 月差:连1 - 连2价差报 - 50(+0),连1 - 连3价差报 - 80(+20)[23] 供给端 - 国内产量:7月国内冷轧不锈钢排产150.01万吨;7月粗钢产量287.11万吨,环比-14.59万吨,1 - 7月累计同比6.48%;6月300系不锈钢粗钢产量预计142.62万吨,环比-2.40%;300系冷轧产量70.61万吨,环比+1.07%[27][30] - 印尼产量及进口:6月印尼不锈钢月度产量36万吨,环比+0.00%;我国自印尼不锈钢进口量6月达8.56万吨,环比-13.72%[33] - 进出口:6月不锈钢净出口量28.05万吨,环比-9.89%,同比-12.24%;1 - 6月累计净出口108.09万吨,较去年同期净出口+65.78%[36] 需求端 - 房产:2024年1 - 6月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0.55万㎡,同比-3.50%;6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0535.36万㎡,同比-6.55%[40] - 家电:6月冰箱/家用冷柜/洗衣机/空调当月同比分别为18.9/4.8/3/16.5%[43] - 燃料加工:6月燃料加工业累计同比+14.4%[43] - 其他:6月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13.7万台,环比+10.48%,同比-6.16%;6月汽车销量290.45万台,环比+8.12%,同比+13.83%[46] 库存 - 总体库存:本周不锈钢社会总库存110.63万吨,环比-0.44%;期货仓单本周库存10.30万吨,较上周-3吨[50] - 分型号库存及到港情况:本周不锈钢200/300/400系社库分别为21.31/65.76/23.56万吨,300系库存环比-2.82%;本周不锈钢海漂量3.79万吨,环比-12.18%,卸货量9.97万吨,环比+30.24%[53] 成本端 - 镍矿:6月镍矿进口量434.66万湿吨,环比+10.79%,同比-8.47%;目前镍矿报价Ni:1.5%镍矿56.0美元/湿吨,港口库存994.36万湿吨,环比+0.66%[57] - 镍铁:本周山东7%-10%镍铁出厂价925元/镍,较上周+10元/镍,福建地区铁厂当前亏损106元/镍[60] - 铬铁:本周铬矿报价55元/干吨,相比上周0元/干吨;高碳铬铁报价7900元/50基吨,相比上周100元/50基吨;6月高碳铬铁产量77.52万吨,环比6.53%[63] - 冷轧成本及利润:当前自产高镍铁产线毛利为 - 687元/吨,利润率达 - 5%[66]
市场出清是经济的必经之役
第一财经· 2025-07-29 08:42
经济企稳迹象 - 6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降幅较5月收窄4.8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由5月下降4.1%转为增长1.4%,显示经济出现边际改善 [1] - 1-6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降幅较1-5月扩大0.7个百分点,但下滑力度有所缓和 [1] - 经济改善反映中美经贸会谈后不确定性缓解,凸显中国经济韧性和敏感性,企业能迅速抓住环境改善机会 [1] 企业经营压力 - 1-6月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营业成本增长2.8%,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2] - 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7.8%,产成品存货增长3.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为85.54元,同比增加0.25元 [2] - 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尚未有效改善,紧缩压力加大,需要中长期筹资活动现金流支持以避免间歇性休克 [2] 政策支持建议 - 金融对实体企业支持需制定中长期计划,财政支持需提高留抵退税频次,避免久期过长放大企业风险 [3] - 中长期需推动税制从间接税向直接税过渡,缓解间接税带来的流动性紧缩效应 [3] - 需完善企业破产重整、清算制度,建立防护型保障体系,强化就业再培训和失业保险覆盖 [5] 市场供需问题 - 企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当前供给侧调节措施如反内卷、限产等未能根本解决问题 [4] - 需推动市场出清,淘汰缺乏竞争力产能,通过市场竞争提升风险承载能力和供给多样化 [4] - 应鼓励正常市场竞争,只要不涉及不正当竞争就应支持行业开展竞争出清活动 [4] 市场机制改革 - 需完善企业破产法,加快推出个人破产制度,为市场主体重整提供制度保障 [5] - 市场出清是经济必经之役,越早越快进行越有利于经济重塑重构重生 [5] - 竞争性退出机制能让市场主体感触存在价值,带来春天般的生机 [5]
宝城期货国债期货早报-20250724
宝城期货· 2025-07-24 09: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债期货短期震荡整理为主,中期震荡,日内震荡偏弱,货币政策环境偏向宽松但短期降息可能性不高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品种观点参考 - TL2509短期、中期、观点参考为震荡,日内震荡偏弱,核心逻辑是货币政策环境偏向宽松但短期降息可能性不高 [1] 主要品种价格行情驱动逻辑 - 昨日国债期货均震荡小幅回调,全天探底回升,近期中美经贸缓和、国内宏观经济有韧性、资金对股市风险偏好上升致国债期货短线回调 [5] - 市场利率上行至政策利率附近,继续上升空间有限,国债期货下行动能有限;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下半年需偏宽松货币环境托底经济,利率有下调预期,但7月LPR维持不变,短期内国债期货上行空间有限 [5]
全年增速目标压力缓解,下半年消费动能承压
中邮证券· 2025-07-21 12:47
经济增长情况 - 一季度经济增速5.4%,二季度5.2%,上半年5.3%,下半年保持4.7%左右可完成全年5%增长目标[1][9][25] - 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3%,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4.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23%[9] 供需两端情况 - 二季度投资、零售和出口需求指标加权同比增速分别为3.88%、4.08%和2.54%,工业和服务业加权同比增速分别为6.0%、6.1%和6.3%,6月供需缺口3.76%[9] - 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4 - 6月增速分别为6.1%、5.8%和6.8%,PPI同比增速4 - 6月分别为 - 2.7%、 - 3.3%和 - 3.6%[12] 消费情况 - 6月社零同比增速4.8%,商品零售同比增速5.3%,餐饮收入同比增速0.9%[18] - 上半年以旧换新月度资金规模270亿元,下半年降至230亿元,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对社零拉动或降0.5%[3][26] - 餐饮收入增速或从上半年5%左右放缓至下半年1%,预计拖累社零增速0.5%,下半年社零增速或较上半年回落1%[3][22][26] 其他情况 - 部分工业行业或存在“内卷式”竞争,“反内卷”政策升温或冲击6个行业生产景气度[14][15][16]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未显现改善迹象,出口增速或先下后上[4][27] - 风险提示为全球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政策效果不及预期[4][27][28]
中美贸易摩擦下的经济形势:抓住偶然背后的必然
36氪· 2025-07-08 10:33
中美贸易摩擦动态 - 2025年4月2日美国以"对等关税"名义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 中国同步反制 双方税率短期内飙升至125% [1] - 5月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双方同意将关税降至10% 但博弈长期性已成共识 分析师预测竞争或持续数十年 [1] 全球贸易失衡根源 - 美国贸易逆差问题早于中国加入WTO 上世纪80年代已存在 不能简单归因于中国贸易保护 [3] - 美元与黄金脱钩后获得全球铸币税特权 通过零成本印钞导致国内需求长期超过生产能力 形成结构性逆差 [5] - 美元霸权导致美国制造业GDP占比从1970年代24%降至2024年10% 金融地产行业扩张 呈现典型"荷兰病"特征 [6] 美国社会与经济矛盾 - 全球化红利分配不均 工资总额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企业利润占比上升 制造业岗位流失激化阶级矛盾 [7] - 特朗普税改加剧收入分化 "逆全球化"成为无奈选择 放弃美元霸权或推行全民基本收入等上策难以实施 [10] 中国经济结构性挑战 - 中美镜像式失衡:中国"贸易顺差+低消费"与美国"贸易逆差+高消费"互补关系面临瓦解风险 [11] - 国有资产收益再投资导向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偏低 有效需求不足成为长期困境 [16] 中国政策应对路径 - 上策:消费转型通过全民国企持股计划调整收入分配 但涉及深层次制度改革 [18] - 中策:基建地产投资拉动经济 消费型投资可缓解产能闲置 优于无效投资 [21] - 下策:去产能可能导致需求与产能螺旋式收缩 重蹈1998-2002年通缩覆辙 [21] 金融市场与政策展望 - A股获国家队托底但受制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债市收益率底部震荡 实体融资需求回暖或引发反弹 [26] - 人民币汇率受美元走弱及央行逆周期调节影响 贬值压力可控 或小幅升值 [29] - 短期政策以中策为主 基建投资与房地产救助成为稳增长核心抓手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