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

搜索文档
六个聊斋故事一次看爽!这部动画把《聂小倩》《画皮》全拍绝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8 22:47
影片制作与上映 - 追光动画出品的电影《聊斋:兰若寺》将于7月12日上映,历经4年打磨[1] - 影片串联6个跨越不同时代的故事,全面突破剧情、角色、美术和视听表现[3] - 兰若寺作为核心场景串联所有故事,象征华夏大地文化传承[15] 故事内容与改编 - 采用故事集形式呈现6个独立故事,包括《聂小倩》《画皮》《崂山道士》等经典篇章[5] - 《聂小倩》背景设定为乱世,强化角色情感对抗邪恶[7] - 《画皮》从女性视角探讨婚姻关系,创新塑造画皮妖形象[7] - 《莲花公主》改编为儿童成长故事,体现真善美内核[9] - 5个故事主题涵盖贪心、真心、乱世情等,情感浓度逐步上升[11][13] 角色与美术设计 - 角色设计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如梨贩造型像梨、嫦娥跳霓裳羽衣舞[17] - 蒲松龄角色设计突出聪明机敏,嘴部偏大、眼尾上翘[21] - 《崂山道士》采用毛毡风格,开发专属流程处理毛发渲染[23] - 《画皮》借鉴宋画散点透视和古典灯光质感,角色表演融入戏曲元素[25][28] - 《莲花公主》场景结合唐代建筑与昆虫梦幻风格,参考福建土楼结构[30]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影片基于《聊斋志异》开发,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与视觉潜力[3] - 作为"新文化"系列第二部,延续《长安三万里》的成功经验[3] - 通过多风格画风(如毛毡、宋画)呈现原著奇幻世界[23][25]
得女频者得天下,小红书“细糠”短剧能否撼动红果?
36氪· 2025-07-08 17:43
小红书短剧业务发展现状 - 公司于2023年6月正式布局短剧业务,推出"红短剧"扶持计划并提供亿级广告资源支持 [3] - 2024年1月22日短剧频道上线,春节档推出100部短剧含10部独家出品新剧,全部免费观看 [3] - 现象级爆款《坠入春夜》播放量超5000万,《痴人之爱》上线10天曝光量破亿,两周达2亿 [3] - 但同期多数作品如《007通关怪谈》《她早就知道》播放量未破千万,呈现明显热度断层 [5] 业务推进痛点分析 - 启动时间较晚且进展缓慢,从布局到首个爆款出现间隔近1年 [5] - 平台强制将短剧频道植入"发现"栏目引发用户抵触,开屏页跳转等强推手段效果不佳 [5][7] - 短剧页面缺乏个性化推荐与分类功能,用户只能被动接受推送内容 [7] - 社区闭环生态导致内容难破圈,爆款产出率低且增长非指数级 [10] 用户与内容策略优势 - 平台女性用户占比超70%,18-34岁用户近90%,与短剧核心受众高度重合 [7] - 采用"精品化细糠"路线,主打高审美现偶爱情剧,如《痴人之爱》采用4K画质与电影级运镜 [7][9] - 联合FIRST青年电影展推出"红镜短剧计划",提供百万创作资金+千万级流量曝光 [9] - 社区二创生态形成内容闭环,剧集片方入驻带动圈层扩散 [10] 商业化困境 - 头部短剧制作成本超百万(如《家里家外》达300万),但当前全部免费播放 [11] - 缺乏广告-种草-下单的完整链路,商业潜力被电商平台分流 [11] - 禁止外链切断小程序付费通路,品牌定制剧与穿搭带货转化率难以量化 [11] - 分账机制竞争力不足,爆款《痴人之爱》后续登陆红果平台可能获得更高收益 [12] 行业竞争格局 - 红果平台2024年3-4月连续分账超5亿,单月分账破500万作品频现 [12] - 短剧战争本质是用户时长争夺,需验证高审美内容能否转化为品牌忠诚与消费意愿 [13][14]
瑞承:AI抢不走的本事,才是你的铁饭碗!
金投网· 2025-07-07 16:49
当ChatGPT写出获奖小说,Midjourney画出参展画作,AI医生诊断准确率超过资深医师时,很多人慌了:人类 还剩什么价值?其实答案很简单——那些AI学不会的本事,恰恰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审美力、共情 力、创造力,这三样藏在人性深处的能力,不仅不会被技术取代,反而会在AI时代愈发金贵。 审美力:AI学不会的心灵解码器 AI能模仿毕加索的笔触,设计出米兰时装周同款礼服,却永远读不懂八大山人画中残荷的悲怆。那几笔枯 墨里,藏着画家国破家亡的痛,藏着中国人留白即天地的哲学,藏着千百年文化浸润的审美基因——这些不 是算法能拆解的数据,而是人类用心灵与世界对话的密码。想养出这种能力,不用非得啃艺术史。多去美 术馆发呆,看老电影时琢磨镜头里的光影,甚至给家里插束花时想想色彩怎么搭;读点美学小书,知道什么 是黄金分割,为什么中国画爱留白;听音乐会时联想画面,读诗时琢磨怎么变成一幅画——慢慢就会发现, 审美不是选哪个滤镜,而是让眼睛和心灵一起变敏锐。 共情力:AI跨不过的温度门槛 AI医生能精准报出化验单数据,却握不住病人发抖的手说我懂你的怕;AI班主任能算出学生的分数波动,却 看不出孩子低头时藏在刘海里的委屈。人类 ...
理想在纯电使用油车审美与纯电正向设计之间选择了后者
理想TOP2· 2025-07-06 23:22
纯电车设计理念差异 - 纯电车采用油车审美与纯电正向设计是不同商业选择,无绝对优劣,但会导致不同短中长期商业结果 [1] - 小米SU7/YU7因高颜值获得市场认可,其设计理念明确要求"大多数主流消费者第一眼觉得好看",这导致其必然接近油车时代审美 [1] - 理想MEGA因先锋设计遭遇强烈舆论反弹,促使公司调整i8/i6车型设计方向,降低先锋性以贴近主流审美 [1] 小米车型设计特点 - SU7/YU7外形具有典型油车审美特征:长前悬设计,且被广泛认为与某些油车相似 [2] - 两款车型均为纯电正向设计,注重低风阻(0.195Cd)、低能耗、高续航(YU7标准版25万价位实现800+CLTC续航)及快充能力 [2] - SU7 MAX操控性能按Model 3 Performance的90%标定,显示其接近特斯拉的操控水平 [4] 理想设计理念突破 - 提出第二代纯电正向设计思路,可能在5-10年内引领行业,核心是配套补能体系(5C超充)和空间重构(取消前备箱) [3][5] - 5C电池+超充站组合被视为固态电池商用前中国市场最优解,在体系ROI和正外部性上优于换电模式 [5] - 取消前备箱换取更大座舱空间的设计基于"自动驾驶实现后内部空间价值最大化"的判断 [6] 特斯拉行业标杆地位 - 特斯拉第一代纯电设计(低风阻/操控/能耗/续航)仍是行业基准,其他厂商在能耗等方面难以超越 [4][5] - 特斯拉前备箱设计(短前悬+前储物空间)成为行业参照系,但理想选择完全不同的空间分配方案 [5] 市场反馈与财务表现关联 - 小米过去15个月财务增量表现良好,理想同期表现低于预期(原计划2024年80万辆/2025年160万辆),导致舆论对其设计决策的批评加剧 [2] - 公司财务表现直接影响舆论对其商业决策的评价倾向,属于行业普遍现象 [2] 技术路线比较 - 理想在补能体系(5C超充)和空间利用(座舱最大化)实现差异化突破,但在风阻/操控/能耗等基础性能上承认无法超越特斯拉 [4][5] - 小米选择在操控等维度贴近特斯拉标准,同时通过油车审美降低市场教育成本 [4] 自动驾驶影响评估 - 理想认为其空间设计在自动驾驶时代更具长期价值,但实现周期可能超过1-2年 [6] - 若自动驾驶快速普及,理想的设计理念可能比小米的现时审美导向更具时间考验性 [6]
医美成为“高考奖励”,有医生一天做七八台手术!“瘦脸针”受学生追捧,这些风险要注意→
新浪财经· 2025-07-06 08:14
医美成为"高考奖励" 有医生一天做七八台手术 进入暑假,不少医院皮肤科、整形美容门诊里多了很多准大学生的身影。 浙江部分医院迎来"整形美容"小高峰,有整形美容科医生直言 :"常规的15个号被3秒抢完,现在已增加到35个号,还有医生一天做了七 八台微整形手术。" 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一阵"医美"热潮,"双眼皮手术爆单""打瘦脸针要抢号"……不少高中毕业生趁暑假做医美,准备"改头换 面"迎接大学生活。未成年人适合 做医美手术吗?这类手术背后,潜藏着哪些容易被忽视的风险? 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的门诊中,学生患者较平日增长10%到30%,医院整形美容中心7、8月的手术量月均增加一百多台。 这股高中毕业生"医美热",如今在多地医院普遍存在。 据多家医院估算,每年暑假整形美容科业务量增加三成,每年都呈递增趋势,这些 增量以高中毕业生为主。 据医生介绍, 除了双眼皮手术、去痣等常规问题就诊外,手术治疗腋臭,打"瘦脸针"、注射玻尿酸是高中毕业生的热门项目。 最近三 年,最受高中毕业生追捧的是"瘦脸针",适合解决脸方、脸大,脸部左右不对称、轮廓不流畅等问题。 图片来源:潮新闻 "医美是高考奖励。"社交平台上,关于 ...
一旦被唤出名字,艺术就会逃离|暑期沪京展览推荐
第一财经· 2025-07-04 11:52
上海艺术展览 - 星美术馆第四季展览"我看将黄金铺道的上海"呈现35位国内外艺术家作品,包括达明·赫斯特、刘小东等知名艺术家,策展注重思想讨论与现场美感的契合[4] - 星美术馆开馆展四季度共呈现170位艺术家作品,贯穿1960年代以来世界艺术结构性变迁[3]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无羁之境"展览汇集49位原生艺术家233件藏品,是国内最大规模原生艺术研究展[5] - 余德耀美术馆举办托比永·罗兰德中国首次个展,展出2005-2023年间20余件摄影作品,探索数字时代存在主义思考[7][8] - "新文化制作人"项目第三季"剧场"消解戏剧与展览界限,150位艺术行动者参与8小时集体行动[11] 上海文物展览 - 浦东历史博物馆"吉光盛京"展呈现61件沈阳故宫清宫文物,解读清代礼制与吉祥文化[13] - 闵行区博物馆"楚风烈"展展出129件安徽楚文化文物,展现楚国800年兴衰史[14][15] - 奉贤区博物馆"露华浓深"展汇集8家文博单位323件唐代文物,展示陶瓷器、金银器等生活美学[16][17] 北京艺术展览 - 嘉德艺术中心"风雅·物境"展呈现118套明清文人艺术藏品,包括董其昌、唐寅等名家作品[18][19] - 798CUBE"未来的你"展览展示英国艺术团体宇宙万物工作室数字艺术作品,探讨技术与人类进化[21] - 嘉德艺术中心"达古今之宜"展展出211件清代宫廷仿古艺术品,涵盖青铜器、瓷器等门类[23] - 白石画廊"物语之境"双人展呈现绵引展子和金丸悠儿超现实风格作品[25][26] - UCCA尤伦斯"掌心宇宙"个展展示皮皮乐迪·里思特录像艺术作品,探索身体与数字世界关系[28] 北京文化展览 - 泰康美术馆"绘动世界"展系统梳理上海美术电影史,展出1500余件文献与影像,包括《大闹天宫》等经典作品[29][30]
“洞门”永存:Crocs卡骆驰如何把洞洞鞋变成社交货币
第一财经· 2025-07-04 09:56
核心观点 - 洞洞鞋品牌Crocs通过精准把握Z世代消费心理和营销创新,从功能性鞋履转型为潮流符号和文化载体 [2][3] - 公司2024年主品牌收入达32.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4亿元),同比增长约10%,中国市场增速超70%成为全球增长核心驱动力 [2] - 品牌成功要素包括:明星代言策略、跨界联名设计、UGC内容共创、DIY文化植入和"舒适主义"理念传播 [5][6][9][13][14] 营销创新 - 选择具有"松弛感"特质的明星代言人如白鹿,合作消息带动"白鹿同款"关键词UGC内容爆发 [5][6] - 联名策略覆盖多元风格:从ABATHING APE®街头潮牌到Simone Rocha复古美学,再到《The Simpsons》等经典IP [6][7] - TikTok平台ThousandDollarCrocs挑战播放量超30亿,小红书Crocs DIY话题浏览量达85万 [9] - 推出可替换鞋花配件系统,年销量600万颗创造超2000万美元营收 [14] 消费趋势 - Z世代"舒适即正义"的消费理念推动洞洞鞋从实用品转变为"社交货币" [11][13] - 小红书洞门话题浏览量超1亿,DIY洞洞鞋等衍生话题持续暴增 [16] - Jibbitz™鞋花系统让产品成为"可玩、可晒、可传播"的个性化表达载体 [14][17] - 品牌倡导的"反内卷"生活方式与年轻群体产生深度情感共鸣 [17] 财经战略 - 2018年品牌重构战略聚焦经典产品线,优化供应链,小鲸鱼洞洞鞋等新品融合复古与功能元素 [19] - 面对低价仿品竞争(淘宝/拼多多售价低至50元),坚持"质价比"策略保持产品溢价 [19][20] - 用户复购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通过社群口碑建立品牌护城河 [20] - 产品矩阵拓展:加绒款、高跟款、厚底款覆盖居家/通勤/户外等多场景 [21] - 设计团队融合潮流文化元素,有效拓展男性市场和潮流圈层影响力 [21]
女性的力量型审美:粗腿也可以很美
36氪· 2025-07-04 08:43
审美趋势变化 - 核心观点:力量型大腿审美正在取代传统的「白幼瘦」审美,成为社交媒体和健身人群的新宠 [1][3][10] - 具体表现: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用户更青睐肌肉线条明显的腿部,健身博主如@帅soserious、@帕梅拉PamelaReif 的匀称有力腿型受到追捧 [3][10] - 典型案例:谷爱凌公开主张「美是有力量」,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并获健身群体广泛支持 [5] 健身训练与生理机制 - 训练关联性:深蹲、硬拉等复合动作无法孤立练臀,必然同步刺激臀大肌、股四头肌等腿部肌群 [6][18][19] - 性别差异:女性因骨盆结构更易显腿粗,但通过力量训练可更快转化脂肪为肌肉线条 [8][20][22] - 科学依据:臀肌作为运动引擎需协同腿部肌群发力,追求翘臀与细腿存在训练逻辑矛盾 [18][19] 运动服饰与商业影响 - 穿搭趋势:骑行裤、leggings等产品更适配有肌肉线条的腿型,品牌如alphalete、gymshark的模特展示强化力量审美 [15][17] - 消费心理:健身人群将腿部训练痕迹视为勋章,推动相关服饰设计偏向展示分离度和紧俏臀部 [10][17] 健康研究与文化转向 - 风险提示:过细腿部与代谢疾病风险相关,研究显示BMI过瘦人群的腿部围度是健康预警指标 [24] - 文化影响:健身博主如@jo姐通过「肉腿」形象打破产后减肥刻板印象,推动审美多元化 [13][15] 训练方法建议 - 基础动作:腿弯举、坐姿腿屈伸等孤立训练可雕刻大腿线条,建议每组10-15次、每次3组 [25][27][29] - 进阶方案:硬拉需保持脊椎中立和髋部铰链模式,重点激活臀腿后侧肌群 [31][32]
年轻读者引领“网文”审美重构(文化只眼·新世代新风潮③)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6:47
网络文学青春榜发布 - 第四届"网络文学青春榜"发布,包括《玄鉴仙族》《赛博剑仙铁雨》《鱼灯引魂记》《隐秘爱意游戏》等12部作品上榜 [1] - 榜单由8所高校轮流负责月度遴选,采用大学生投票与专家共同遴选方式推出年度榜单 [1] - 上榜作品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瑰丽想象,部分成为现象级作品引发千万读者共鸣 [1] 青年读者审美趋势变化 - 网络文学呈现"短篇化"趋势,20万字以下作品大量涌现,如《鱼灯引魂记》《隐秘爱意游戏》 [2] - 短篇作品适应碎片化阅读需求,避免文本注水问题 [2] - 知乎"盐言故事"平台积累超10万部作品,近百部售出影视版权,2700部改编有声剧 [2] 读者结构与内容升级 - 网络文学核心读者26-45岁占比50%,00后读者占比25% [3] - 现实题材作品崛起,如《飞流之上》探讨传统工艺存续,《草原牧医》聚焦牧民生活 [3] - 作品在网感与现实主义间找到平衡,叙事手法持续创新 [3] 女性视角作品兴起 - "她视角"作品如《万星》《杂货店禁止驯养饿虎》《灯花笑》展现女性成长与坚韧 [4] - 女性角色塑造强调独立自强、同理心与推理能力 [4] - 价值观认同成为决定作品接受度的关键因素 [4] 行业发展阶段 - 网络文学发展20余年,成为新大众文艺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文化海外名片 [5] - 行业正经历更新换代升级,新世代引领审美重构 [5]
只会“蹭热点”,就永远抓不住用户
虎嗅· 2025-07-01 16:05
内容创作行业分析 热点与流量的关系 - 热点仅是流量入口而非流量本身,平台热榜变化频繁导致热点过度供应[4] - 单纯蹭热点内容易被算法轻视,多数案例显示互动数据不佳[3] - 热点需结合用户价值(启发/帮助/共鸣)才能避免消耗长期信任[5] 内容创作策略 - 盲目追随平台趋势(如短视频/图文切换)导致创作者持续焦虑[8][9] - 优质内容需判断热点相关性、用户核心议题及内容定位匹配度[12] - 小红书案例显示:对热点质疑拆解(如经济上行审美争议)更能触及真实需求[13][16] 用户需求洞察 - 需求隐藏在用户行为中(收藏/留言数据反映真实信息价值)[24] - 评论区高频话题构成潜在选题库,被多数创作者忽视[24][25] - 长期内容价值需锚定受众的焦虑/欲望/成长等深层需求[28] 行业本质特征 - 热点是短期注意力风口,用户需求才是持久风向标[19][20] - 头部创作者通过热点嫁接用户需求实现传播突破[21] - 行业存在"复读热点"与"提问热点"的创作深度差异[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