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

搜索文档
南美白对虾行业:市场广阔,国产虾养殖行至渐稳
国盛证券· 2025-06-24 12: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两年对虾价格有所承压,但进口冲击影响将逐步削弱,目前国内苗种培育、对虾养殖均呈现产业升级趋势,看好对虾种业及饲料龙头公司海大集团的中长期发展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南美白对虾养殖增速较快,我国是主要养殖消费国 - 供给:南美白对虾是全球水产养殖对虾类的主要品种,2018 - 2022年行业复合增速达7.94%,中国、厄瓜多尔为主要养殖国,2023年我国产量223.84万吨,同比增长6.66% [1][13] - 需求:近几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提高较快,2023年我国南美白对虾消费约318万吨,预计2028年市场有望达1435亿元 [1][18][19] - 进口:我国南美白对虾进口占比较高,2023年进口占比总产量为42.88%,厄瓜多尔是主要进口来源国,数量上占比达75%,金额上占比70% [1][30] 二、虾价:近两年有所承压,但进口影响将减弱 - 虾价具有季节性,近两年有所承压:2014年之前虾价整体上涨,后因产量增多及进口冲击承压,且有明显季节性,最高价在1 - 4月,最低价在6 - 9月,进口冻虾价格和国内鲜虾价格高度相关,产量提升使两者价格均下降 [2][39][45] - 厄瓜多尔进口冻虾对国内虾价的影响几何:厄瓜多尔凭借地理优势和养殖高标准成出口大国,养殖成本低于我国;2024年出口量放缓,出口重心转向欧美市场,对国内冲击或将减弱 [3][52][61] 三、产业趋势:工厂化、集约化养殖引领产业升级 - 技术:对虾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是趋势,具有高产、高效益等优势,珠三角、长三角形成集约化产区,北方土塘散户加速退出 [68][69] - 种苗:优质种苗是行业发展根基,国内育种水平提升,2025年预计种虾进口量减少约50%,海大集团布局对虾育种,截至2024年底拥有9个国家水产新品种 [4][71][76] - 技术升级 + 成本下行 + 进口减少,国产虾养殖行至渐稳:我国对虾养殖技术进步,产量提升,若种苗自主化和病害防控取得突破,有望迈向“质量强国”,受进口虾压制减弱后,国产虾价格有望回温 [63][80] 四、投资建议 - 看好对虾种业及饲料龙头公司海大集团的中长期发展 [4]
一条东星斑背后的补链强链探索
人民日报· 2025-06-18 06:10
东星斑养殖行业概况 - 东星斑是石斑鱼中的高档品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身披红装非常喜庆,已成为婚宴寿宴和重要节日的招牌菜 [1] - 东星斑对水温要求苛刻,需要达到27-28摄氏度,目前仅在海南养殖,属于非常难得的独有品种 [2] - 近两年东星斑市场行情看涨,去年9-10月的塘口价达到每斤180元的高位 [1] 万宁东星斑养殖发展 - 万宁东星斑在建养殖面积达1800亩,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实现产能翻番 [1] - 万宁水产品总产量9.7万吨,同比增长7.5%,渔业产值44.27亿元,同比增长27.1% [1] - 东星斑工厂化养殖产量1.5万吨以上,万宁荣获"中国东星斑之乡"区域特色品牌称号 [1] - 万宁已集聚东星斑相关经营主体150多家,涵盖种苗繁育、养殖、加工、流通及休闲渔业等环节 [2] 技术突破与种业发展 - 南繁水产种业赋能和工厂化养殖技术成熟,使万宁东星斑种苗存活率提高到70%左右 [1] - 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病害,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 [2]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团队在万宁设立水产研究基地,24小时监测水质,预防和解决病害问题 [2] - 建立东星斑种质资源活体库,研发抗病分子育种技术,突破全工厂化批量育苗技术难关 [2] - 保存东星斑及红瓜子斑精子200多份,东星斑良种选育进行到第三代,人工孵化成活率提升至4%-6% [2] 产业链延伸与企业发展 - 林兰公司重点聚焦种苗繁育和饵料板块,推动引进技术在本地实现饵料加工生产 [3] - 万诺水产养殖公司向上游发展,开始做10万尾鱼苗的标苗工作,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3] -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大行业标准认定,强监管确保品质和产业安全,同时大力开拓市场 [3]
珠海首次!室内循环水成功孵化石斑鱼
南方农村报· 2025-06-16 19:30
珠海首次!室内 循环水成功孵化 石斑鱼_南方+_ 南方plus "这次放鱼卵1.2 斤,约有100万 尾鱼花,期待有 一个好收 成。"苏礼恒开 心地说道。 开心,是因为成 竹在胸。苏礼恒 目前所做的事 情,其实是一项 难度挺高的农业 科研项目:室内 循环水孵化石斑 鱼。 6月7日上午,鱼 卵从海南空运过 来后,苏礼恒和 他的团队立马忙 活起来。这是他 们第二次孵化放 卵石斑鱼鱼 苗,"鱼卵先要 孵化成鱼花,再 到幼苗、小 苗……从现在开 始,要像照顾婴 儿一样精心'伺 候'它们了。"苏 礼恒表示。 从包装袋中释放鱼卵。 珠海首次室内循 环水孵化石斑鱼 苏礼恒是珠海农 夫壹亩田农业科 技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壹亩 田")创始人。 壹亩田位于山清 水秀的斗门区莲 洲镇獭山村,这 是一家隐于乡野 的公司,但却依 靠科技手段不断 研发农业新项 目,室内循环水 孵化石斑鱼就是 其中之一。 苗,"有了第一 次孵化的经验, 我们也会做得越 来越好。" 据悉,室内循环 水成功孵化石斑 鱼,这在珠海尚 属首次。 室内循环水孵化 石斑鱼水处理系 统是关键 种苗孵化,被誉 为水产养殖业 的"芯片" 。 "第一次放卵是 在4月4日, ...
福建连江:1200万只海马历经8个月培育 迎来收获季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21:33
林建华说,"我们养殖的是膨腹海马,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培育,刚买回来时不到1公分,如今已长到8至 9公分,平均重量约6克。" 中新网福州6月10日电 (郑江洛 吴其法)连日来,连江渔民们抢抓晴好天气,积极开展海马捕捞与晾晒工 作,以待上市销售。 据悉,去年10月,连江沿海渔民借助保温大棚养殖的1200万只海马,历经8个月的精心培育,如今已达 到上市规格。 10日,笔者走进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海马养殖基地,该基地养殖水体约1万立方米,黑色保温大棚内, 一口口面积约60平方米的养殖池整齐排列。池内,海马密密麻麻,有的在水中游弋,有的则倒挂在高约 60厘米、直径约30厘米的圆柱形塑料架上歇息。 "每只海马都需要在架子上休息,要是没有这些架子,它们会一只接一只地连在一起、抱成一团,进而 导致其他海马死亡。"基地技术员林建华介绍道。 养殖人员巧妙利用海马倒挂休息的特性进行捕捞。他们将架子从水中提起并轻轻抖动,一只只成品海马 便从架子上脱落,掉入箩筐。不到半分钟,便收满一筐海马。 把海马捕捞上岸后,渔民们先用淡水清洗,随后拿到屋顶,将其一只只拉直,再用不锈钢夹子夹在铁丝 上倒挂晾晒。林建华表示,先拉直一遍,放在钢夹上定型两 ...
小麦田间“选秀”、蚕房变“流水线”……三夏收获正在进行
央视新闻· 2025-06-03 13:14
小麦机械化收割进展 - 山东省曹县159万亩小麦迎来丰收,大规模机械化收割作业正进行,预计本月10日前全部完成 [2] - 多台联合收割机同时作业,采取人歇机不歇模式轮班抢收,几十分钟可完成100多亩收割 [4] - 种粮大户预计2000亩小麦三天即可收完,颗粒饱满状态良好 [4] - 曹县成立6个科技小分队深入26个镇街指导科学收割,未来一周晴间多云天气利于收获晾晒 [6][7] 小麦育种试验田进展 - 河南麦收进度已过六成,新乡市小麦育种试验田进入收获期,科研人员筛选优异个体 [8] - 河南农业大学235亩试验田划分上千地块,种植700多个不同品系小麦,筛选高产抗病优质材料 [10][12] - 科研人员记录株高65厘米、穗数16个、穗粒数60多粒的优良单株,加速实验室培养 [14] - 因旱情导致拔单株成本增加,需多雇近一倍人手,收获后立即脱粒送往实验室加速育种进程 [16] - 新乡市育种基地已培育82个小麦新品种,部分在黄淮海麦区推广种植 [18] 水稻与小麦烘干应对措施 - 湖北强降雨缓解水稻旱情,但增加小麦烘干压力,企业24小时作业防止霉变 [19] - 中稻和再生稻进入分蘖期,降雨补充土壤墒情,田间气象站助力高效用水 [19][21] - 大冶市5.22万亩小麦已全部收割,智能烘干房10多小时完成烘烤,政策补贴10元/亩 [21][23] - 湖北省烘干机保有量1.1万台,批次处理能力24万吨,基本满足需求 [23] 新农人创新蚕桑产业 - 江西修水县95后团队革新养蚕模式,智能分龄蚕房和工业化管理提升效率数倍 [24] - 新式桑叶采收机采叶量相当于40名工人,每日节省人工开支4000元 [26][28] - 引进抗病性强、40天可循环采收的桑苗新品种,温湿度智能调控系统匹配各生长阶段需求 [26][28] - 采用"分段养殖+流水线管理"模式,蚕房空间利用率提升3倍,实现工厂化循环养殖 [28] -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200余户家庭种植,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 [30][32] - 下一步计划建立生丝加工产业链,实现"全球采茧,修水制丝"新模式 [32]
【商洛】推动冷水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5-27 06:31
产业发展现状 - 商洛市2024年建成全省首个4.0版鱼菜共生示范基地 渔业总产值达5.67亿元 其中冷水鱼产量5091吨位居全省第一 [1] - 全市建设冷水鱼示范基地8个 稻(藕)渔综合种养基地2个 大水面生态养殖示范基地1个 [6] 技术创新应用 - 采用4.0智慧养殖系统实现鱼菜共生 通过水循环技术将鱼排泄物转化为植物养分 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平衡 [2] - 应用数字化智能养殖系统 包括5G数据传输、AI决策分析等技术实时调节鱼池环境 采用"双层海融模块+绝缘脂"等创新技术 [2][3] - 推广6种生态养殖模式 引进8个鱼类品种 应用20项先进技术 建立6个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攻克5项关键技术 [3] 重点项目推进 - 山阳冷水鱼产业园采用梯田自流水养殖设计 一期25亩鱼池已试养 二期25亩完成60% 预计7月全面投产 [5] - 延坪镇两岔河村养殖基地实现"一地生四金"模式 包含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金、合作社股金、龙头带动资金等多重收益机制 [5] 经营模式创新 - 商南县格瑞农业通过生产托管、收益分红等合作方式带动农户 务工人员月收入达4000-5000元 [7] - 商南县推行"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带动480户增收 镇安县"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模式辐射1300户从事养殖 [8] 品种与规模扩张 - 引进三文鱼、鲟鱼、罗非鱼等品种 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从"小散弱"向标准化品牌化转型 [3][5][7]
雪榕生物(300511) - 300511雪榕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7:20
公司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时间是2025年5月15日下午15:00 - 17:00 [2] - 地点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云访谈”栏目 [2]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勇萍、董事会秘书顾永康、独立董事黄建春、保荐代表人聂晓春 [2] 公司财务与经营相关 - 对于本期财务报告盈利表现,公司让查阅已披露定期报告 [2] -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是在保证生产稳定前提下努力降本增效 [2] - 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趋势与同行业一般无较大偏离 [2] 行业发展相关 -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家提供政策支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迅猛 [3] - 近年食用菌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重心下移,行业盈利下降、经营难度增加,但长期有利于遏制产能无序扩张和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3]
海大集团(002311)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4 09:00
业务战略规划 - 饲料业务短期目标 2025 年达到 300 万吨增量,中期目标 2030 年达到 5150 万吨销量(含养殖自用量 500 万吨和海外销量),预计 2030 年海外饲料销量达 720 万吨 [2] - 种苗、动保业务作为第二核心业务,投入资源扩大业务品种、区域及规模 [2] - 尝试轻资产养猪模式和工厂化养虾,有竞争力后扩展规模成为主营业务之一 [2] 公司发展优势 - 坚持“重技术、重团队、轻资产”战略,育种、养殖模式及饲料技术三大底层技术体系是多元业务发展根基 [3] 海外战略布局 - 东南亚以越南为核心拓展印尼、孟加拉、马来西亚等市场;非洲以埃及为桥头堡延伸至北非、东非;南美在厄瓜多尔布局并开拓周边国家 [4] - 熟悉当地市场后,依托国内研发技术结合当地特点提升产品力 [4] 资本开支计划 - 海外重点是产能建设与扩张,国内偏向已有产能设备升级与改造 [5] 生猪养殖板块 - 摸索轻资产、低风险、稳健养殖模式,探索最佳养殖规模 [6] 采购优势保持 - 行业供应链安全可控,玉米国内自产为主,大豆进口渠道丰富稳定,饲料定价随原材料价格等因素调整,豆粕替代技术降低对大豆依赖 [7] - 公司研发积累丰富,有庞大团队和资金投入,对动物营养理解深刻,原材料综合利用技术水平高,能应对价格波动 [8] - 投资采购研究体系建设,用期货套期保值等工具控制采购风险 [8] 水产养殖规划 - 主要养殖对虾等特种水产品,工厂化对虾养殖有优势,成本下降,未来扩大规模 [9] 并购业务考虑因素 - 国内并购补充产能,海外并购注重产能对市场发展的支持 [10] 海外市场困难 - 产能扩张是突出矛盾,不同国家获取产能难度和效率不同 [11] 分红情况 - 2024 年末资产负债率及有息负债下降,2024 年度预计派发现金分红 18 亿元,未来根据经营情况以更丰富方式回馈股东 [12]
万万没想到!不靠海的内蒙古竟然产海鲜
内蒙古日报· 2025-05-13 17:29
内蒙古盐碱地水产养殖创新 南美白对虾养殖突破 -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通过黄河盐碱水与井水调兑模拟海水环境,成功实现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成虾平均规格达25头/斤(单尾重20克),单池产量约300斤/周期[4] - 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精准控温控氧,残饵粪便通过硝化桶和海马齿植物实现零排放零污染,每年可生产四茬[6][8] - 乌审旗计划推广该模式至其他乡镇,打造"盐碱水资源利用+特色养殖+就业增收"产业链[10] 海鲈鱼盐碱水域养殖实验 - 通辽市科左后旗联合中国石油大学等科研机构启动"盐碱水域海水鱼适应性养殖"项目,首批投放2万尾海鲈鱼苗,实验水域面积2600亩[11][12] - 通过架设210米围网解决育苗运输难题,水面资源利用率提升至80%,5月下旬计划追加投放20-30万尾南美白对虾和脊尾白虾苗[12][14] 葡萄与小龙虾共生生态农业 - 乌海市海勃湾区首创"葡萄小龙虾共生"项目,6万尾虾苗与葡萄园形成生态闭环:小龙虾疏松土壤,虾粪减少30%化肥用量,葡萄落叶转化为虾饵[17][19] - 项目采用智慧监测系统与生物滤床技术,每亩葡萄增收2000元,小龙虾亩产200斤(市价35元/斤),综合效益提升2.3倍[21] - 带动300余人次季节性务工,人均年增收8000元,衍生"钓虾摘果"旅游项目预计年接待5000人次[21] 行业技术整合与推广 - 内蒙古通过循环水养殖、生态共生等技术将盐碱水转化为"蓝色资产",形成南美白对虾、海鲈鱼、小龙虾等多品种养殖矩阵[22] - 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合作模式成为技术突破核心,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参与水质适应性研究[11][12]
冠中生态(300948) - 300948冠中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8:12
分组1: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528.81万元,较同期下降61.4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090.02万元,较同期下降307.48% [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73.40万元 [4] - 2025年公司的经营预算目标为实现利润总额0 - 50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00% - 110% [5] 分组2:业绩下滑原因 - 项目实施进度放缓导致收入下降,因行业依赖政府付费项目,地方财政“紧平衡”,新签订单实施进度慢,部分项目工作量缩减,公司控制进度保证现金流 [3] - 完工项目造价审减,部分以前年度已完工项目审计后造价审减金额大,使2024年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减少 [3] - 财务费用影响,2024年度公司财务费用2,068.46万元,主要为应付债券新增计提财务利息费用2,060.5万元 [3]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2024年度公司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新增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金额4,189.06万元 [3] 分组3:2025年发展策略 - 发展战略立足主业,实施国内外双市场策略;经营目标是推进业绩回升向好,力争扭亏为盈 [3] - 坚持低风险、高质量发展主线,依托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构建企业管理体系;实施精准细分市场策略,促成中亚市场订单落地,加速回款;推动核心技术升级,转化创新成果 [4] 分组4:可转债转股 - 可转债转股属市场行为,公司希望投资者认可发展前景,通过转股分享成果,同时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传递投资价值 [4] 分组5:募集资金使用 - 首发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是“生态修复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中暂时闲置的3,500万元资金,未超董事会审议额度,不影响项目建设和资金周转,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 [4] 分组6:项目及资金情况 - 在建项目正常开工建设,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及各项在手理财产品余额为3.59亿元,资金链平稳正常 [5] - 部分项目受益于专项债或专项扶持资金,回款进度加快,但整体影响不明显,公司会跟进化债政策推动回款 [5] 分组7:盈利增长点 - 综合性治理、土地整治预计是主要业绩增长点,公司在零碳建筑、工厂化育苗、污水处理、发酵工艺及设备等方向有技术储备,会发掘新利润增长点 [6] 分组8:行业情况 - 报告期内,生态环境建设行业面临市场下行、竞争加剧压力,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长有限,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高位、账期延长,多数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 [7] - 行业发展情况可查阅《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相关内容,链接为https://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stockCode=300948&announcementId=1223363460&orgId=gfbj0834265&announcementTime=2025 - 04 - 29 [8] 分组9:合作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一直与国有企业或地方国资平台有项目合作,未来会选择央企或资信好、财力有保障的地方国有企业和平台公司合作 [9] - 公司坚持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在夯实传统主业同时,储备和布局零碳建筑、温室种植、污水和农林废弃物处理设备设施等技术和业务,以拓展应用延长产业链 [9] - 公司生态修复技术可在待修复区域快速实现植被覆盖,在荒漠化、风积沙地等地区有多个项目案例,可登录公司官网查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