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绪溢价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谈A股:淡化波动,不做扩散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8:24
核心观点 - 本轮行情主要由出海相关或绑定海外供应链的品种驱动 需从全球敞口视角评估基本面与流动性的匹配度 而非传统的国内经济周期框架 行情本质是聪明的钱推动的结构性行情 策略应淡化波动 不做扩散 聚焦资源 新质生产力和出海三大主线 [1][2][3][4] 行情驱动因素 - 涨幅居前的品种多与出海逻辑相关 在梳理的695家龙头公司中 6月以来涨幅最大的15家公司有12家属于出海逻辑 主要覆盖海外AI链 创新药BD 全球定价资源股及优势产业出海等领域 [2] -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A股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从12.6%提升至2024年的19.4% 2021年后加速提升 表明基本面分析需转向全球视角 [2] - 增量资金机构化特征明显 主要来自中高净值客群和企业客户通过量化 主观多头私募等专业化产品入场 资金结构决定行情聚焦高景气产业趋势或可持续现金回报资产 [3][4] 行业表现与配置 - TMT板块业绩分化显著 通信 计算机 传媒中海外需求导向的企业2025H1业绩明显强于内需主导企业 [2] - 加速出海的公司利润率和ROE不断修复 境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超过10%的公司利润率和ROE向海外业务收入占比60%以上的公司靠拢 [3] - 配置框架坚守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 重点行业包括资源 消费电子 创新药 化工 游戏和军工 [1][8] - 关注供给在内需求在外的行业 如稀土 钴 钨 磷化工 农药 氟化工 光伏逆变器等 这些行业中国具有或有希望获得持续定价能力 [9] 市场流动性分析 - 今年全A日均换手率1.91% 为2012年以来次高 仅低于2015年的2.51% 8月以来日均换手率2.56% 处于历史偏高位置 [5] - 消化情绪溢价后的合理日均换手率估计为1.7%~1.9% 对应成交额1.6~1.8万亿元 [6] - 板块成交放大明显 8月以来双创板块换手率提升显著 创业板50 创业板指 科创200 科创综指分别提升1.71pcts 1.35pcts 1.41pcts 1.04pcts 行业层面电子 有色 军工 钢铁 非银金融交投活跃 [7] 细分投资机会 - 消费电子领域关注AI Agent带来的端侧机会 包括端侧设备 算力芯片和通信模组 [8] - 军工板块军贸出口放量是核心突破口 十五五期间或有持续重大突破 [9] - ETF配置建议 资源和有色ETF 稀有金属ETF聚焦稀土和能源金属 恒生创新药ETF聚焦大制药公司 游戏ETF 化工ETF位置和流动性改善明显 [8][9]
A股分析师前瞻:“慢牛”行情或延续,高景气赛道仍是首选
选股宝· 2025-09-14 22:08
核心观点 - 9月A股"慢牛"行情延续 高景气赛道仍是首选[1] - 行业轮动强度处于低位 9月或迎来扩散窗口[1] - 出海逻辑成为本轮行情核心主线 涨幅领先公司多与海外供应链相关[2] - 政策催化预期强烈 四中全会将聚焦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1][2][3] - 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 增量资金蓄势待发[2][3] 市场行情判断 - 9月A股延续"慢牛"行情特征[1] - 行业轮动强度已降至去年4月以来新低[1] - 日均成交额预计回归1.6-1.8万亿元区间[2] - 全年视角下8-9月通常是行业轮动剧烈阶段[1] - 市场短期存在情绪溢价带来的超额换手[2] 投资主线与逻辑 - 出海逻辑表现突出 315个子行业的695家龙头公司中 6月以来涨幅最大的15家公司有12家具备出海属性[2] - 海外AI产业链包括光模块 PCB 服务器 液冷 氮化镓 玻纤等细分领域[2] - 创新药BD和全球定价资源股(稀土 铜)表现强劲[2] - 优势产业出海包括游戏 扫地机器人等领域[2] - 端侧AI代工获得市场关注[2] 重点关注板块 - 高景气赛道:固态电池 储能 创新药 AI应用 人形机器人[2] - 新消费领域:IP经济 口含烟等新兴消费形态[2] - 资源类板块:有色金属 化工 稀土 铜等全球定价品种[1][2][3] - 科技主线:AI算力 半导体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2][3] - 港股市场:互联网板块有望获得"外资+南下"双加持[2] 政策与事件催化 - 10月将召开四中全会 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或有较多政策催化[1][2] - "十五五规划"大概率聚焦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3] - 中美经贸谈判若达成实质性成果 将提振投资者情绪[3] - 国内"金九银十"秋季开工旺季启动 产业链库存处于历史低位[4] - 美联储9月降息已成市场共识 中美谈判进展影响全球风险偏好[2] 资金面与流动性 - 居民端潜在增量资金依旧充沛[2] - 北向资金成交持续处于高位 两融余额再创新高[3] - 资金面四个蓄水池依然蓄势待发[3] - 指数赚钱效应与增量资金的正螺旋仍在运转[3] - 科创板等ETF出现阶段性赎回 产业资本高位减持[3] 盈利与基本面 - A股盈利处于筑底阶段 需在结构上精选高景气赛道[1] - 从2025年盈利预期来看 TMT领域亮点较多[1] - 产业链盈利底一旦得到确认 顺周期交易将于4季度前置启动[4] - 通缩倾向出现扭转可能成为吸引海外资金配置的关键因素[3] - 2026年基本面逐渐触底企稳概率较高[3]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 A股上热搜!新股民现在应该注意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5:32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85%创近10年新高 深成指涨1.73% 创业板指涨2.84%突破去年10月高点 [2] - 北证50创历史新高 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 沪深两市成交额2.76万亿元 较前日放量5196亿元创年内新高 [2] - 液冷服务器、影视、CPO、稀土永磁板块涨幅居前 煤炭、有色金属、钢铁板块跌幅居前 [2] 投资者行为特征 - 新股民风险偏好较高 倾向于满仓追涨赚钱效应强的板块 老股民因经历下跌行情对风险敏感 常过早止盈或轻仓观望 [4] - 牛市核心逻辑为资金驱动和情绪溢价 基本面因素暂时失效 新股民的"无知无畏"在牛市中具有优势 [4] 投资策略建议 - 避免相信付费加群等带炒股赚钱渠道 每笔交易需做好复盘 [3][6] - 需遵守交易纪律 避免情绪化交易和追涨杀跌 控制仓位并慎用杠杆 [5] - 使用闲钱投资而非贷款加杠杆 长期投资比短期交易更易获利 [5] 机构观点 - 信达证券认为当前处于牛市主升浪前期 依据包括换手率仍低于牛初高点、小盘风格占优预示主升浪前期、股权融资规模尚未快速放量 [7] - 光大证券建议短期关注滞涨板块及中报业绩改善行业 长期聚焦消费、科技自立与红利三条主线 [8][9] - 滞涨方向包括机械设备与电力设备 中报改善行业含钢铁、建筑材料、通信、电子、轻工制造 [9] - 消费主线关注政策补贴与服务消费 科技主线聚焦AI、机器人、半导体与军工 红利主线关注高质量红利个股 [9]
情绪溢价降低,谨防回调风险
中泰期货· 2025-07-13 15: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报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聚丙烯产量比预期少,新增检修装置较多,未来两周装置检修减少,产量可能小幅回升;成本端本周震荡走强,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情绪溢价开始降低,下周预计震荡;PP价格开始下降,生产利润预计会继续走弱;基差整体呈现震荡走弱态势,基差机会不大;粒料和粉料价差过窄,对粒料价格有一定支撑性;建议谨防PP价格回调风险,多PP空MA策略前期已建议止盈离场 [1][7][8][11] 各部分内容总结 聚丙烯供需情况 - 本周聚丙烯国产量77.01万吨,比预期少,新增检修装置较多,未来两周装置检修减少,产量可能小幅回升至78.50万吨;检修损失量16.77万吨,较上周增加0.98万吨;进出口量均为7.50万吨,符合预期;表观需求量79.48万吨,比上周减少1.71万吨;总库存79.79万吨,较上周增加1.28万吨,整体小幅累库 [6] 聚丙烯成本与利润情况 - 本周聚丙烯成本端震荡走强,油制PP成本从8064元涨至8086元,煤制PP成本维持6395元,丙烷脱氢制PP成本从7633元涨至7721元,外采甲醇制PP成本从8835元降至8610元;油化工端综合利润从 - 1382元降至 - 1491元,PP价格下降,生产利润预计继续走弱;进口利润仍然倒挂,需关注出口情况 [7] 聚丙烯基差与价差情况 - 本周聚丙烯基差整体震荡走弱,月间价差震荡走弱,品种价差震荡;粒料和粉料价差过窄,对粒料价格有一定支撑性;多PP空MA策略前期已建议止盈离场 [8] 聚丙烯上下游观点及策略 - 上游检修进入高峰期,但整体供应仍充足,以积极出货为主;中游出货转差,仍在消化前期投机性备货;下游补货意愿降低,因前期补货成本高;策略上,跨品种多PP空MA策略前期已建议止盈离场,单边需谨防回调风险,期权可买入看跌期权并卖出看涨期权 [11] 聚丙烯供应情况 - 近期聚丙烯装置检修增多,导致产量略低于预期;5 - 8月有多套新装置计划投产,涉及产能290万吨;2024 - 2025年有多套新装置投产,涉及产能720万吨 [12][20][22] 聚丙烯上游原料情况 - 本周聚丙烯上游原料价格震荡,成本端震荡走强,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情绪溢价开始降低;PP价格下降,生产利润预计继续走弱 [7] 聚丙烯需求情况 - 下游需关注出口需求的恢复情况,但暂无精确数据可供计算 [43] 聚丙烯库存情况 - 本周聚丙烯整体库存小幅累库,各环节库存有不同变化,未来两周预计继续小幅累库 [6] 聚丙烯价格及价差情况 - 本周聚丙烯现货市场价格震荡,成交一般,盘中基差报价在09 + 0元/吨附近;基差整体震荡走弱,月间价差震荡走弱,品种价差震荡;粒料和粉料价差过窄,对粒料价格有一定支撑性 [54][8]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白酒从去库存到去产能,大众品关注新品新渠道
民生证券· 2025-06-18 13:0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展开,指出行业面临总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调整问题,增长源于“情绪溢价”与“新渠道变革”;白酒受政策影响从去库存到去产能,各子板块需关注新品、新渠道及盈利情况 [1][2][9] 各目录总结 总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调整,增长动能源自“情绪溢价”与“新渠道变革” - 总需求受外部环境制约,政策稳定消费基本盘,服务性消费支出上升,但居民就业、收入等因素制约消费倾向;消费从“物质占有”转向“体验价值”,细分赛道发展,新渠道变革重构价值链 [2] - 即时零售成酒饮品牌导流入口,或压缩传统渠道生存空间,解决传统电商难点;新兴零售商迎合质价比趋势,与传统经销体系不对立,可赋能定制新品 [2] 白酒:政策压制下加速探底,行业从去库存到去产能 - 产业或从去库存到去产能,政策加速探底与新生态构建,消费场景受压制,渠道库存有望出清,新生态孕育;板块具备高股息、低持仓、低估值特征,推荐左侧底仓配置 [13][15] - 2025年各上市酒企目标理性,降速成共识,部分企业有可量化营收增长目标或明确稳中求进;行业营收、利润增速降档,渠道压力传导至报表,剔除茅台后开门红营收利润双下滑 [23][24][58] - 结构升级放缓,费投加大致盈利中枢下移,原因包括产品结构、市场费用、税收征缴;行业毛利水平有增长,剔除茅台后净利率下移 [63][64][66] - 酒企加大促销费投,管理费效提升,税收征缴影响营业税金率;龙头经营稳健,分红回报托底,配置价值高;板块现金流稳定,企业多措并举提升股东回报 [67][75][82] - 2025年Q2白酒库存稳定、动销流速下降,叠加618电商补贴,批价稳中有降 [84] 休闲食品:品类结构红利,情绪价值凸显 报告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乳品饮料:原奶产能持续去化,关注饮料旺季新品 报告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调味品&餐供:修复在途,关注新品新渠道 报告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低度酒:关注啤酒精酿新品与黄酒高端化改革 报告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盈利预测 报告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始终牢记估值锚
雪球· 2025-03-07 15:10
牛市行情与估值锚 - 港股牛市行情预计持续至少18个月,强调估值锚的重要性以避免投资方向迷失 [1] - 英伟达股价从115美元上涨至150美元,涨幅30%,但115美元以上已存在风险高于价值的现象 [1] 巴菲特与苹果估值案例 - 巴菲特在苹果PE超30时持续减持,当前苹果PE达37-40,较其卖出时上涨30%,其估值标准为不成长公司的合理PE为15 [2] - 特斯拉股价从434.6美元跌至263.45美元,跌幅40%,当前PE仍高达120,而华晨中国股价稳定在3.94-3.95港元,估值差缩小 [2] 特斯拉与华晨中国估值对比 - 特斯拉若未来5年业绩增长1000%,当前股价对应5年后PE为12,假设成长放缓后PE为15-30,潜在涨幅150% [3] - 华晨中国当前PE低于4,5年分红可达市值的150%,预期估值将修复 [3] - 特斯拉市值8474亿美元(120PE),华晨中国市值199亿港元(3.28PE),24年财报后PE预计为5.57 [4] 腾讯估值与牛市预期 - 腾讯当前动态PE为23,市场给予6万亿估值对应30PE,牛市可能推高至45-50PE [5] - 腾讯股价有望突破1000港元/股,40PE以上(约906港元)建议逐步撤离,留出泡沫溢价空间 [5] 投资策略与心态 - 持有低估优质资产需坚守初心,如华晨中国具备估值修复和再成长空间,未来两年收益潜力巨大 [6] - 科技股可投资但避免短期过度追高 [7] 市场教育与课程 - 雪球推出14章投资课程,涵盖A股/港股/美股/债券/商品等资产特性及案例 [8] - 雪球基金为持牌销售机构,提供基金投资服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