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

搜索文档
增持!大涨超7%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15:00
【导读】第四范式盘中涨超7%,获富国基金增持 8月21日,港股第四范式盘中拉升,涨超7%。消息面上,该股日前获富国基金增持。 第四范式涨超7% 8月21日上午,第四范式盘中拉升,最大涨幅为7.69%,截至午间收盘,涨幅小幅回落至6.23%,报54.55 港元,总市值为283亿港元。 消息面上,根据香港联交所8月20日披露的文件,富国基金于8月19日以每股均价53.5429港元增持第四 范式165万股H股股份,价值约8834.58万港元。 完成增持后,富国基金对第四范式的最新持股数目为2044.94万股股份,持股比例由5.86%升至6.37%。 这已不是年内富国基金首次增持该股。根据香港联交所8月7日披露的文件,富国基金于8月5日以每股均 价55.5062港元增持第四范式380.99万股H股股份,价值约2.11亿港元。完成增持后,富国基金最新持股 数目为1721.34万股股份。 8月11日,富国基金再度增持第四范式14.61万股,每股作价56.1112港元,总金额约为819.78万港元。 据公司简介,第四范式成立于2014年,于2018年9月上市,是一家主要从事销售自行开发的人工智能 (AI)平台及其他即用型产 ...
增持!大涨超7%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14:51
【导读】第四范式盘中涨超 7% ,获富国基金增持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建蔷 8 月 21 日,港股第四范式盘中拉升,涨超 7% 。消息面上,该股日前获富国基金增持。 第四范式涨超 7% 8 月 21 日上午,第四范式盘中拉升,最大涨幅为 7.69% ,截至午间收盘,涨幅小幅回落至 6.23% ,报 54.55 港元,总市值为 283 亿港元。 消息面上,根据香港联交所 8 月 20 日披露的文件,富国基金于 8 月 19 日以每股均价 53.5429 港元增持第四范式 165 万股 H 股股份,价值约 8834.58 万港元。 完成增持后,富国基金对第四范式的最新持股数目为 2044.94 万股股份,持股比例由 5.86% 升至 6.37% 。 这已不是年内富国基金首次增持该股。根据香港联交所 8 月 7 日披露的文件,富国基金于 8 月 5 日以每股均价 55.5062 港元增持第四范式 380.99 万股 H 股股份,价值约 2.11 亿港 元。完成增持后,富国基金最新持股数目为 1721.34 万股股份。 8 月 11 日,富国基金再度增持第四范式 14.61 万股,每股作价 56.1112 港元,总金额 ...
珠海商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12 19:20
公司成立信息 - 珠海商仁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启荣,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珠海稳启建筑工程劳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100% [1]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1] - 营业期限从2025-7-11至无固定期限 [1] - 登记机关为珠海市香洲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1]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1] - 主要经营领域涵盖智能设备制造与销售,包括智能车载设备、智能家庭网关、可穿戴智能设备等 [1] - 涉及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包括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应用软件开发等 [1] - 包含软件开发与服务,如软件外包服务、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等 [1] - 涉及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的批发与零售 [1] - 包含建筑材料、五金产品等传统领域的销售业务 [1]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国标行业为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地址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金利南路55号19栋24号铺之一 [1]
YU7首秀超预期,多家投行齐喊看好,小米股价大涨
金十数据· 2025-06-27 15:35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周五一度大涨8% 盘中创历史新高 主要受首款SUV车型YU7发布刺激 [1] - 投资者积极响应汽车战略 今年以来市值涨幅超70% 成为亚太表现最佳大盘股之一 [2] 产品表现与订单数据 - YU7起售价25.3万元 顶配32.99万元 上市3分钟内大定订单突破20万台 1小时内接近29万台 远超市场预期 [1] - 订单表现优于SU7首日8.9万辆 开售一小时订单近29万台 [2] 产品竞争力与配置 - 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顶配续航760公里 百公里加速3.23秒 配备800伏高压平台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1] - 提供9种车身颜色及大尺寸触控屏 按摩座椅等舒适配置 契合中国消费者需求 [1] - 雷军现场将YU7与特斯拉Model Y高阶版本对比 称其性能更优且价格更具竞争力 [1] 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中国市场份额从2020年15%降至今年初7.6% [1] - 花旗指出特斯拉若欲在中国市场竞争 或需进一步降价并赠送"全自动驾驶"辅助软件 [1] 分析师观点与目标价 - 花旗预计全年40万辆出货目标有上调空间 第二季业绩和第三季指引为下一催化点 [1] - 高盛上调目标价至69港元 认为YU7需求超预期 有助巩固高端电动车市场地位 [1] - 摩根士丹利预计至2030年公司收入达1万亿元 净利润达1000亿元 市值或达2.5万亿元 目标价62港元 [2] - 美银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66港元 认为YU7定价合理 表现优于特斯拉Model Y [2]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 YU7发布是公司造车能力的关键验证 尤其在SU7发生致命事故引发监管关注后意义更为重大 [2] - 雷军将YU7视为进军汽车主战场的标志 承诺五年内投入2000亿元 致力打造全球智能设备领军企业 [2] - 市场普遍看好YU7助力汽车业务下半年实现盈利 或成最早盈利的新造车品牌 [2] 行业监管环境 - 当前中国车市对"价格战"担忧升温 监管要求包括公司在内的多家车企规范销售 及时支付供应商 保障供应链稳定 [2]
尔康制药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双主业战略显效 非洲锂矿项目成业绩增长新引擎
全景网· 2025-05-13 09:29
双主业战略进展 - 公司实施"医药+新能源材料"双主业战略,非洲锂矿项目成为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尼日利亚首座选矿厂已稳定运营并形成规模化效益[1][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2811.26万元,同比增长868.91%,主要驱动力为非洲锂矿选矿厂产能释放及成本优化[2] - 选矿厂不涉及锂矿开采权,但加工能力成为新利润增长点,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评估扩产计划[2] 医药主业发展 - 医药板块2024年新增13项专利(含2项发明专利),抗心衰药物研发稳步推进,支气管扩张及止咳平喘注射剂进入申报阶段[3] - 海外布局加速:坦桑尼亚医药公司已设立,柬埔寨工厂进入生产阶段,未来重点拓展非洲医药市场[3] - 药用辅料新规实施将强化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国内龙头企业,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容量和竞争力[4] 科技创新方向 - 成立湖南冠禾科技(电子元器件研发)和杭州朗德智能(无人机、AI应用开发),拓展业务外延[5] - 重点布局"AI+药用辅料"科研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辅料制剂协同设计系统,推动辅料从功能提供向疗效赋能转型[5] - 计划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引入高端人才团队,构建数据驱动、智能赋能的创新体系[5] 战略规划与展望 - 2024年业绩稳步增长,2025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为双主业战略推进奠定基础[6] - 未来将强化医药与新能源资源协同,优化运营效率,同时深化AI技术在全产业链的应用[5][6] - 公司明确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科技创新与市场拓展提升股东回报[6]
回顾 | 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思宇MedTech· 2025-03-21 23:36
论坛概况 - 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以"智能化时代下的植介入器械"为主题 吸引120余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投资机构人士参会 [2] - 论坛由Informa Markets旗下Medtec China团队与思宇MedTech联合主办 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有限公司和启迪之星联合承办 [2] 行业数据与展会信息 - Medtec展览会2024年展览面积达45,000平方米 观众超85,000人次 展商超1,000家 举办120多场演讲活动 [4] - 2025年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将于9月24-26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 [4] 人工智能与医疗融合 - 北京集智未来计划启动大模型赋能医疗创新渗透率调研分析 推动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 [6] -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显著赋能作用 中国在工程化能力和低成本高效率方面具备优势 [20][21] 前沿技术发展 - 手术机器人领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中国企业在骨科、眼科等细分赛道具备人才资源优势 [20] - 3D打印技术实现全降解血管支架突破 未来将在高分子生物材料领域有广泛应用 [16] - 新型生物材料在III类医疗器械中应用创新 生物力学与植入材料结合成为重要方向 [14] 智能设备应用趋势 - 智能设备从辅助医生角色逐步发展为提供决策支持 医生角色可能向手术监督者转变 [21] - AI自动化检测设备提升医疗器械生产效率 3D打印监控设备减少人力影响 [21]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在微创手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介入手术机器人技术积累深厚 [20][21] 市场与资本动态 - 医疗信息与智能化结合成为资本关注焦点 DeepSeek等里程碑事件改变投资逻辑 [20] - 智能设备发展需紧密贴合临床需求 以解决实际医疗问题为导向 [21] 行业协作展望 - 论坛促进智能化医疗器械技术发展与产业合作 未来将持续推动智能医疗生态构建 [22] - 手术机器人、AI与医疗结合空间广阔 需关注技术突破、市场扩展和政策支持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