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升级

搜索文档
有4S店单季销量实现倍增!多项补贴+促销激活车市,部分消费者为升级配置将购车预算增加三成以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23:00
汽车消费市场现状 - 山东昌硕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平均客单价从2024年的13万元提升至2025年的接近14万元,部分消费者购车预算从10万元提升至13万~15万元区间 [1] - 通过直播引流,店内试驾车数量增加一倍至16台,销售团队通过线上收集购车意向线索并跟进服务 [1] -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后,公司2024年全年销量3243辆同比增长68.9%,2025年一季度销量671辆同比增长109% [2] 政策补贴力度 - 消费者拥有符合条件的报废车辆可享受最高国补2万元及厂商补贴2000~8000元,置换可享受山东省最高1.5万元补贴及厂家补贴,济南市还提供保险补贴 [2] - 新能源汽车在山东省汽车报废更新中的购置比例达到61.8%,全省累计回收老旧车辆105万多辆同比增长88.4% [5] - 电动自行车消费者可根据车型获得最高600元政府补贴,商家提供额外优惠,例如一款售价3200元的车政府补贴500元加旧车抵扣300元后仅需支付2400元 [7] 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 -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提高,因省油且性能提升,市场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拓展 [4] - 10万元以内车型可覆盖智能辅助驾驶系统,8万元以上车型标配车载冰箱,功能包括自动泊车、远程空调预热及夜间路况预警 [5] - 消费者置换燃油车为电动车案例增多,例如一款11万多元的车仅省补即可节省1万多元 [4] 销售与服务优化 - 公司为消费者定制购车方案,例如原价17.98万元的车通过置换叠加省补和厂家补贴后落地价降至15.98万元 [2] - 销售门店提供全程手续代办服务,确保客户当天完成办理 [7] - 报废汽车回收公司提供网上预约、免费拖车、上门评估等服务,缩短车主享受补贴的时间 [7]
5月乘用车销量193.2万辆 同比增长13.3%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9 20:51
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2万辆 同比增长13.3% 环比增长10.1% [1] - 1至5月累计零售881.1万辆 同比增长9.1% [1] - 5月零售较2018年5月181万辆的历史最高水平增长6% 呈现超强增长态势 [1] - 5月乘用车厂商零售、批发和生产数据均创当月历史新高 [1] - 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 5月以旧换新申请量123万辆 较4月109万辆增长13% [1] - 约70%私人购车用户为以旧换新受益者 私人首购用户占比降至30%左右 [1]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提升至52.9% [2] - 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02.1万辆 同比增长28.2% 环比增长12.1% [2] - 1至5月新能源车累计零售435.1万辆 同比增长34.1% [2] -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68.7% 豪华车新能源渗透率37.5% 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4.3% [2] 出口市场表现 - 1至5月自主燃油乘用车出口105万辆 同比下降14% [2] - 1至5月自主新能源汽车出口64万辆 同比增长95% [2] - 新能源占自主出口比重为37.9% [2] - 自主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份额保持55%以上高位 [2] 行业展望 - 6月销量同比增速可能放缓 但仍将延续较好增长态势 [2] - 5月制造业PMI为49.5% 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2] - 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较好结果 对出口带来利好影响 [2]
汽车天窗行业洞察:乘汽车消费升级东风,开拓广阔市场新空间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5-15 0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汽车天窗行业呈现轻量化、超薄化、模块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注重健康化材料应用;中国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政策扶持推动汽车天窗行业发展;未来消费者对汽车天窗需求上行,下游汽车市场增量利好,中国汽车天窗市场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汽车天窗是安装在汽车车顶,让汽车内部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进入路径的窗口,是车身系统中较大和较复杂的配套分总成之一,集光、机、电一体的高度集成化车身智能产品,承担安全件和功能件职责 [5] - 汽车天窗可分为汽车小天窗和汽车全景天窗,小天窗一般安置在车顶中间或前方,全景天窗玻璃面积较大,甚至覆盖整个车顶,还可细分为顶装和底装全景天窗 [5][7][8] 行业特征 - 轻量化发展:企业利用创新设计理念减少冗余结构和材料,实现天窗轻量化,可减轻汽车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驾驶性能,提升车内空间利用率和舒适度,对电动汽车可提高电池续航能力 [9] - 超薄化发展:新能源汽车车内头部空间狭窄,供应商采用先进材料和制造工艺实现天窗超薄化,可提供更大车内空间和更流畅外观设计,带来更好视野和光线透过感,与车辆整体造型更协调 [11] - 模块化发展:汽车行业中的天窗系统逐渐被划分为独立模块,由专门供应商负责设计、制造和供应 [12] - 智能化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推动汽车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迭代,智能开关和控制系统使驾驶员操作更便捷,自动化操作、光线和雨量传感器等技术可自动调节天窗开合程度 [13] - 健康化发展:人们对汽车零部件健康化需求增强,负氧离子等环保材料的应用推动汽车天窗行业向健康化方向发展,有助于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减少环境负担 [14]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32 - 1972年):1932年首批搭载手动天窗的汽车出现,1936年汽车天窗生产商取得第一个天窗专利,1941年最早一批配备全景天窗的汽车上市 [16] - 启动期(2000 - 2011年):1973年电动天窗出现,开启电动汽车天窗时代 [17] - 高速发展期(2012 - 2019年):2012年智能可光控天窗成为创新产品 [18] - 成熟期(2020年至今):2020年特斯拉采用全玻璃车顶设计,2021年特斯拉Model Y玻璃车顶面积达1.4㎡,开启全玻璃车顶汽车天窗时代 [19]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 - 原材料包括导轨、电机、玻璃和ECU等,上游厂商众多,直接材料占汽车天窗制造商成本比例约80%,导轨总成是采购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原材料 [24][25] - 原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覆盖,部分中国原材料厂商已进入汽车天窗国际巨头企业供应链,如海达股份、宁波昌扬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26] 产业链中游 - 中游为汽车天窗制造环节,厂商包括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伟巴斯特等 [28] - 行业竞争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格局,包括品牌竞争、技术竞争和成本竞争;国际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中国国产企业市占率不断提升,如毓恬冠佳市占率从2021年10%上升至2023年16% [29][30] 产业链下游 - 下游为整车厂,包括传统内资整车厂、合资整车厂等,渠道端有长安汽车、一汽集团等 [32] - 中国汽车行业持续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2025年1月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双增,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38.9% [33] - 汽车天窗下游客户主要包括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新能源品牌整车厂,整车厂对汽车天窗行业有重要影响,与整车厂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是天窗制造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34] 行业规模 - 2020 - 2024年,汽车天窗行业市场规模由151.26亿人民币增长至202.73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7.60%;预计2025 - 2029年,市场规模由221.16亿人民币增长至317.38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9.45% [35] - 历史变化原因:汽车行业整体发展带动,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庞大、消费需求旺盛,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增速明显;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驱动,鼓励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关注汽车智能化和玻璃节能技术 [36][37] - 未来变化原因:消费者对汽车天窗需求上行,2021 -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天窗及天幕总渗透率逐年上升,天幕产品可能被天窗替代;下游汽车市场增量利好,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4.7% [39][40] 政策梳理 - 多项政策促进新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破除消费障碍壁垒、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如《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43]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格局,中国汽车天窗行业分为三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有伟巴斯特、毓恬冠佳;第二梯队有英纳法集团等;第三梯队有上海科德、上海万超等 [44] - 历史原因:行业巨头进入市场较早,具有先发优势,如伟巴斯特;下游整车厂对产品要求高,新进入者面临技术、资金和客户资源壁垒 [45][46] - 未来变化原因:汽车制造商对天窗产品需求更智能化,推动行业竞争加剧;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推动汽车天窗行业降本增效,不可开启天窗应用增加,利润重心可能向玻璃厂商倾斜 [47][48] 上市公司速览 - 展示了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信息 [51] 企业分析 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总部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等,2022年获恒旭资本等A轮融资 [55] - 是以汽车天窗为主要产品的汽车运动部件制造商,拥有设计、研发、生产一体能力,服务于知名汽车厂商及部分海外整车制造商,主要产品有全景天窗和小天窗 [56] 上海科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总部在上海,为中外合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天窗设计、生产等 [58] - 投资方为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和CIE,专业研究设计、制造汽车天窗系统并提供服务 [59] 上海万超汽车天窗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总部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天窗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 [60] - 拥有知识产权国内专利105件,商标10个,对外投资3家企业,拥有资质证书35个 [61]
汽车天窗行业洞察:乘汽车消费升级东风,开拓广阔市场新空间,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5-14 2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汽车天窗行业呈现轻量化、超薄化、模块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注重健康化材料应用;中国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政府政策扶持推动汽车天窗行业发展;未来消费者对汽车天窗需求上行,下游汽车市场增量利好,中国汽车天窗市场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汽车天窗是安装在汽车车顶,让汽车内部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进入路径的窗口,是车身系统中较大和较复杂的配套分总成之一,集光、机、电一体的高度集成化车身智能产品,承担安全件和功能件职责 [5] - 汽车天窗可分为汽车小天窗和汽车全景天窗,小天窗一般安置在车顶中间或前方,全景天窗玻璃面积较大,甚至覆盖整个车顶,还可细分为顶装和底装全景天窗 [5][6][7] 行业特征 - 轻量化发展:利用创新设计理念减少冗余结构和材料,减轻汽车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驾驶性能,提升车内空间利用率和舒适度,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续航能力 [8] - 超薄化发展:新能源汽车车内头部空间狭窄,供应商采用先进材料和制造工艺实现天窗超薄化,提供更大车内空间和更流畅外观设计,带来更好视野和光线透过感 [9] - 模块化发展:汽车行业中的天窗系统逐渐被划分为独立模块,由专门供应商负责设计、制造和供应 [10] - 智能化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推动汽车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迭代,智能开关和控制系统使操作更便捷,自动化操作和传感器技术可自动调节天窗开合程度 [11] - 健康化发展:人们对汽车零部件健康化需求增强,负氧离子等环保材料的应用推动汽车天窗行业向健康化方向发展,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减少环境负担 [12]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32 - 1972年):1932年首批搭载手动天窗的汽车出现,1936年汽车天窗生产商取得第一个天窗专利,1941年最早一批配备全景天窗的汽车上市 [14] - 启动期(2000 - 2011年):1973年电动天窗出现,开启电动汽车天窗时代 [15] - 高速发展期(2012 - 2019年):2012年智能可光控天窗成为创新产品 [16] - 成熟期(2020年至今):2020年特斯拉采用全玻璃车顶设计,2021年特斯拉Model Y玻璃车顶面积达1.4㎡,开启全玻璃车顶汽车天窗时代 [17]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 - 原材料包括导轨、电机、玻璃和ECU等,上游厂商众多,直接材料占汽车天窗制造商成本比例约80%,导轨总成采购成本占比最大 [22][23] - 原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覆盖,部分中国原材料厂商已进入汽车天窗国际巨头企业供应链 [24] 产业链中游 - 中游为汽车天窗制造环节,竞争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格局,包括品牌竞争、技术竞争和成本竞争 [27] - 国际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中国国产企业市占率不断提升,如毓恬冠佳市占率从2021年10%上升至2023年16% [28] 产业链下游 - 下游为整车厂,包括传统内资整车厂、合资整车厂等,中国汽车行业持续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 [30][31] - 汽车天窗下游客户主要包括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新能源品牌整车厂,整车厂对汽车天窗行业有重要影响,与整车厂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是天窗制造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32] 行业规模 - 2020 - 2024年,汽车天窗行业市场规模由151.26亿元增长至202.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60%;预计2025 - 2029年,市场规模由221.16亿元增长至317.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45% [33] - 历史规模变化原因:汽车行业整体发展带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驱动 [34][35] - 未来规模变化原因:消费者对汽车天窗需求上行,下游汽车市场增量利好 [37][38] 政策梳理 - 《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政策,促进新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破除消费障碍壁垒等 [41] 竞争格局 - 竞争格局概况:行业竞争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格局,中国汽车天窗行业分为三个竞争梯队 [42] - 历史原因:行业巨头进入市场较早,具有先发优势;下游整车厂对产品要求高,新进入者面临技术、资金和客户资源壁垒 [43][44] - 未来变化原因:汽车制造商对产品需求更智能化,推动竞争加剧;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推动汽车天窗行业降本增效 [45][46] 上市公司速览 - 展示了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信息 [49] 企业分析 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注册资本6587.6072万人民币,总部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等,有A轮融资 [53] - 竞争优势:以汽车天窗为主要产品,拥有设计、研发、生产一体能力,服务知名汽车厂商,提供汽车天窗及其他运动部件成套解决方案 [54] 上海科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注册资本300万美元,总部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天窗等设计、生产和销售 [56] - 竞争优势:中外合资企业,投资方实力强,专业研究设计、制造汽车天窗系统并提供服务 [57] 上海万超汽车天窗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总部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天窗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 [58] - 竞争优势:拥有知识产权国内专利105件,商标10个,对外投资3家企业,拥有资质证书35个 [59]
多地发布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 车企纷纷响应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3 01:41
政策内容 - 海口市开展"2025年海口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活动,响应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导向 [1] - 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对个人消费者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1.5万元 [1] - 政策扩大了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国四排放标准实施首年的燃油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 [2] 市场规模 - 可申请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规模超过2500万辆,其中国四首年的汽车约1300万辆,国三及以下排放的乘用车1200万辆 [2] -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预测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有望撬动200万辆至250万辆增量,置换更新有望撬动200万辆至250万辆增量 [2] - 截至4月24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数量达270.5万辆,较3月24日的150万辆大幅增加120万辆 [2] 市场影响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乘用车整体销量超出市场预期,政策延续有望进一步支撑汽车整体销量 [2] - 约70%的私人购车用户成为以旧换新政策的受益者,私人首购用户占比降至31%左右,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增换购已成为购车消费的主流趋势 [2] - 多地加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对促进汽车消费升级具有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降低了消费者置换新车的成本门槛 [3] 车企响应 - 新能源汽车方面,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赛力斯等推出不同程度的加码补贴活动,赛力斯问界M9车型置换可享3万元尾款减免,鸿蒙智行其他车型享2万元减免 [3] - 燃油车方面,上汽大众帕萨特Pro叠加1.3万元置换补贴后实际购车成本下探至15万元区间,并为全系燃油SUV车型推出整车终身质保政策 [3] 行业趋势 - 补贴政策引导消费者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或高能效、高智能化燃油车转变 [3] - 促使消费者主动选择配置更高、技术更先进、环保性能更好的汽车产品,带动汽车消费结构向中高端、绿色智能方向升级 [3]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4月1日-4月6日)
乘联分会· 2025-04-11 16:33
本周车市概述 - 4月1-6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1.0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较上月下降1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533.6万辆,同比增长6% [1] - 4月1-6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2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1%,较上月下降21%,今年以来累计批发649万辆,同比增长11% [1] - 4月1-6日新能源市场零售11.3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7%,较上月下降1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53.3万辆,同比增长35% [1] - 4月1-6日新能源厂商批发12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5%,较上月下降16%,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96.8万辆,同比增长42% [1] 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 - 4月第一周日均零售3.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较上月下降14% [3] - 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春季车展活动将活跃市场气氛 [3] - 外部环境变化和加关税压力影响消费心态,但内需政策支撑市场稳定 [3] 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销量 - 4月第一周日均批发3.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1%,较上月下降21% [3] - 2025年4月共有22个工作日,与去年持平,有利于产销平稳增长 [4] - 2024年报废更新政策落地实施后,车市逐步恢复增长,今年4月有低基数促进效果 [4] 中国汽车出口与市场趋势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美国销售占比微乎其微,不受美国加关税影响 [5] -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继续萎缩 [5] - 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5] 2025年3月乘用车市场降价分析 - 3月份降价车型23款,较去年3月的51款大幅减少 [6] - 纯电动车型降价均价17.6万元,幅度1.75万元,力度9.1% [6] - 插混车型降价均价17.9万元,幅度0.9万元,力度4.8% [6] - 燃油车型降价均价13.2万元,幅度0.78万元,力度5.5% [6] - 混合动力车型降价均价14万元,幅度2.5万元,力度15.2% [6] - 增程式车型降价均价20.4万元,幅度2.4万元,力度10.5% [6]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促销对比 - 2025年3月传统燃油车促销力度22.1%,较同期增加3.7个百分点 [7] - 豪华车促销力度26.1%,较同期增加4.7个百分点 [7] - 合资燃油车促销力度21.5%,较同期增加2.5个百分点 [7] - 自主燃油车促销力度17.2%,较同期增加3.5个百分点 [7] 二手车市场 - 2025年1-2月二手车交易量285万辆,同比下降1.3%,交易额1862亿元,下降5% [7] - 2025年2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9.1% [7] - 中国二手车交易比例较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8] 2024年车企年报业绩 - 2024年中国汽车生产3156万辆,同比增长5% [8] - 新能源汽车生产1317万辆,同比增长39%,渗透率42% [8] - 公布年报车企的毛利率平均在15%左右,部分企业如赛力斯、小米、理想达到20%以上 [9] - 比亚迪、特斯拉、长城等主力企业毛利率在14%-18% [9] - 蔚来、零跑等新能源企业毛利率达到9%左右 [9] - 新能源车企业研发费用占比高,蔚来、小鹏和极氪超过12% [9] - 比亚迪、长城、特斯拉等企业研发费用占比5%左右 [9] - 吉利、小米、比亚迪等净利润在6%左右,美国通用、福特等在3%左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