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财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存款利率1时代,理财成“炸子鸡”?上半年哪类产品收益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12:3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30.97万亿元,半年增加1.3万亿元 [2][3] - 上半年规模呈现"先下后上"趋势,一季度末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较去年末下降8100亿元,二季度资金回流 [3] - 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占比下滑至22.1%,固收类产品占比提升至75.6% [3] 收益率表现 -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65%,显著高于一年期定存利率(不足1%) [2][3] - 现金管理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降至1.54%,纯固定收益类、"固收+"类分别为2.98%、2.71% [2][4] - 含权益类产品波动明显:混合类上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3.06%(1月为-0.26%),权益类上半年2.49%(前两月冲高至8.72%) [7] 产品结构变化 - 新发固收类理财产品1.45万只,占比93.3%,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现金管理类新发669只,占比4.3%,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3] - 混合类理财产品占存续规模2.08%,权益类占0.09%;新发混合类258只(占比1.7%),权益类69只(占比0.4%) [7] 资产配置趋势 - 理财产品资金主要投向债券(43.9%)、现金及银行存款(23.3%)、同业存单(13.5%) [8] - 行业通过增加权益、衍生品等配置增厚收益,"固收+"产品布局加速,但上半年平均收益2.72%暂未超越纯固收类(2.98%) [11] 业绩基准调整 - 2025年6月新发开放式、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降至1.97%、2.54%,较去年12月下降0.45、0.21个百分点 [9] - 5月以来理财公司发布超900条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公告 [9] 行业应对策略 - 理财公司探索多元化策略,如ETF轮动、利率量化、定增量化等,以固收资产打底结合权益加持 [11] - 需建立与风险预算匹配的资产配置体系,优化产品配置结构 [11]
中低风险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
证券日报· 2025-07-10 00:13
近期,多只中低风险(R2级)短期持有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走高,部分产品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 率近10%,从而引发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了解到,不少银行的短期持有 型理财产品最近确实取得了较高收益。 受访人士表示,这一现象主要由三大因素共同驱动:短债行情向好、"固收+"策略发力及新品"打榜"效 应。但需注意的是,当前高收益难以持续,支撑因素具有短期性。长期来看,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 背景下,理财产品收益中枢下移是必然趋势。对投资者而言,需理性区分理财产品所展示的收益率与实 际收益的差异,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选择,避免盲目追逐短期高收益。 具体来看,交银理财灵动慧利9号7天持有C产品近一个月(6月4日至7月4日)年化收益率为9.63%,自成立 以来的收益率为5.06%;该产品为固定收益类,投资于债权类资产,并适当配置优先股等权益类资产和 金融衍生品类资产。 多家银行理财经理均认为,此类短期高收益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不代表长期收益水平。投资者需理 性区分理财产品所展示的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的差异,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周期等因素审慎选 择,避免盲目追逐短期高收益。 薛洪言进一 ...
中证1000指数表现强劲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挂钩产品敲出止盈
证券日报· 2025-07-08 00:52
指数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表现 - 兴银理财、工银理财、招银理财旗下多只挂钩中证1000指数的自动触发策略理财产品因指数表现强劲触发敲出条件提前终止 [1][2] - 兴银理财丰利兴动多策略封闭式121号增强型固收类系列6只产品提前终止时年化收益达4.05%-4.35% [2] - 工银理财鑫悦中证1000自动触发策略产品因指数表现于6月30日触发敲出并于7月3日提前终止 [2] 指数型理财产品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鼓励理财资金入市推动指数型产品成为理财子公司切入权益市场的理想载体 [1] - 市场利率下行促使理财子公司通过权益资产配置提升收益被动指数投资契合"固收+"产品收益增强需求 [1] - 2024年新发指数型理财产品208款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4.75%2025年一季度平均收益率达4.96% [3] 中证1000指数产品特性 - 中证1000指数聚焦中小市值企业成分股中近200家为专精特新企业覆盖电力设备、电子、医药等高成长行业 [4] - 成分股市值多在300亿元以下盈利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宽基指数兼具高成长潜力与估值性价比 [4] - 敲出机制本质为"收益达标即止盈"可提前锁定收益规避后续市场波动风险 [2] 行业发展趋势 - "固收+期权"和指数增强类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挂钩标的将从单一权益指数拓展至债券、商品、跨境大类资产配置指数 [5] - 科技、绿色金融等国家战略主题指数将获得更多关注 [5] - 指数型理财产品凭借差异化特性和收益优势在传统产品同质化背景下抢占市场先机 [3]
多只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策略制胜还是营销手段?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23:11
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 - 近期多只中低风险短期持有型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部分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接近10% [1][3] - 交通银行"交银理财灵动慧利9号7天持有C"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9.63%,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06% [3][4] - 兴银理财丰利逸动日开增强型固收类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8.642% [5] 收益率走高的原因 - 短债行情较好推动短期持有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 [1][4] - 部分理财产品不定期释放底层资产浮盈,导致短期内收益率跳升 [4] - "固收+"策略配置小部分权益资产,权益市场表现较好带动收益率提升 [7] 新发行产品收益率表现 - 杭州银行一款6月13日成立的产品,截至7月4日年化收益率达7.22% [9] - 理财公司在产品成立初期倾斜优质资源,通过免除费用等方式短期内抬升收益率,称为"新品打榜" [13] - 新品收益率计算周期短,年化收益率跳升幅度大,后期会回归正常区间 [13] 行业建议 - 理财公司应结合投资者需求推出差异化产品,强化投研能力建设以稳定收益 [15]
齐峰新材: 关于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17:17
证券代码:002521 证券简称:齐峰新材 公告编号:2025-025 齐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齐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分别于2025年4月10日召开的第六 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2025年5月8日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 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使用不超过12亿元人民币(可 循环滚动使用)的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高流动性的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具体内 容 详 见 刊 登 于 2025 年 4 月 12 日 《 中 国 证 券 报 》 《 证 券 时 报 》 和 巨 潮 资 讯 网 二、投资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 (一)风险分析 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主要属于较低风险投资品种,但仍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产业政策等宏观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发生变化的影响,存有一定的系统性风险。 此外也存在由于人为操作失误等可能引致相关风险。 (二)风险控制措施 财产品,报请总经理批准。 在可能影响公司资金安全的风险因素,将及时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控制投资风险。 用的财务核算工作 ...
估值整改引银行理财“抛长买短”债券 回归产品净值化“道阻且长”
经济观察报· 2025-07-06 17:13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核心影响 - 理财产品将回归净值化本源,银行理财子公司需优化资产配置策略以平衡高收益、估值平稳与高流动性三者关系[1][4] - 监管部门禁止银行理财子通过自建估值模型、平滑估值等方式扭曲净值,要求统一采用中债/中证估值体系[6][11] - 整改分阶段推进:6月底完成50%,年底前全部完成,每月需反馈产品余额、资产余额与偏离金额[11] 自建估值模型运作机制与问题 - 自建估值模型通过6个月平均价对二永债及信用债估值,短期平滑净值波动但长期可能掩盖真实风险[6][8] - 该模型导致收益分配不公,部分理财子将底层收益倾斜至明星/新发产品,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9][11] - 信托公司曾投入百万采购自建估值系统以吸引理财子委托投资,整改后相关投入失效[12][14] 整改执行策略与进度 - 理财子采取"新老划断":清仓存量二永债旧债,新购债券严格采用中债/中证估值[14][15] - 截至6月底,80%二永债与信用债已切换至合规估值体系,剩余债券待到期自动剥离[14] - 信托渠道持仓信用债规模从2024年12月的3.5万亿降至2025年4月的3.3万亿,显示整改见效[21] 债券投资策略调整 - 理财子减持长期限二永债与中低评级信用债,转向短期高评级债券以降低净值波动[4][18] - 5月理财子净买入7-10年期信用债27亿元,6月骤降至9亿元;10-30年期同期从20亿降至3亿[22] - 债券收益率下行促使理财子增配REITs、优先股等高分红资产替代传统信用债[19] 信托渠道合作变化 - 理财子通过信托账户投资银行间债券的模式受冲击,信托平滑估值的增值服务被叫停[13] - 未按时完成估值调整的信托公司面临理财子更换合作方压力[14]
近一周8次发布巨额赎回公告,建信理财旗下15只固收类产品暂停赎回
华夏时报· 2025-07-04 11:32
巨额赎回事件概述 - 建信理财旗下8只固收类日开型产品于6月27日触发巨额赎回并暂停赎回申请 [1] - 6月26日至7月1日一周内累计发布8次公告涉及15只产品其中5只产品两度触发巨额赎回 [2][4] - 触发产品包括嘉鑫系列、建信宝系列、龙宝系列等固收类日开式理财产品 [2] 巨额赎回定义与条款 - 巨额赎回指单个开放日净赎回申请超过前一日总份额10%的行为 [2] - 多数理财产品设置巨额赎回条款允许暂停赎回或延长到账时间以应对流动性风险 [6] - 连续2个开放日触发巨额赎回时管理人可拒绝部分赎回申请或延迟兑付 [7] 行业背景与原因分析 - 银行理财产品巨额赎回现象近年并不罕见涉及徽银理财、招银理财、信银理财等多机构 [5] - 触发原因包括收益不及预期、资管新规过渡期产品对接、大额持有人集中赎回等 [1][7] - 2024年10月股市火热曾导致部分投资者赎回理财资金转投股市 [7] 产品类型与市场影响 - 触发巨额赎回的产品多为固收类涵盖日开式、最短持有期及现金管理类 [6] - 净值化转型后产品业绩分化加剧赎回现象反映市场化优胜劣汰机制 [8] - 普益标准指出限制巨额赎回可避免底层资产抛售引发的净值波动保护持有人利益 [7]
估值整改引银行理财“抛长买短”债券 回归产品净值化“道阻且长”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3:46
银行理财子公司自建估值模型整改影响 - 银行理财子公司因自建估值模型整改导致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投资者教育工作压力显著增加[2] - 5月银行理财公司开放式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为2.84%,较4月下降0.35个百分点[2] - 监管部门禁止银行理财子通过收盘价调整、平滑估值或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平滑净值波动[2][6] 整改措施与进度 - 银行理财子采取"新老划断"策略,清仓存量二永债持仓并新买入债券采用中债/中证估值[9] - 截至6月底,逾80%二永债与信用债已调整为中债/中证估值体系,剩余债券待到期自动剥离[8] - 监管部门要求6月底完成50%整改,年底前全部完成,每月需反馈整改进度[6] 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银行理财子减持长期限二永债与中低评级信用债,转向短期高评级债券以降低净值波动[3][11] - 5月银行理财子净买入27亿元7-10年期信用债和20亿元10-30年期信用债,6月分别降至9亿元和3亿元[13] - 债券收益率下行促使银行理财子增配REITs、优先股等高分红品种提升回报率[12] 信托渠道影响 - 信托公司被迫舍弃自建估值模型体系,转向中债/中证估值体系[7][8] - 上交所市场信托机构持有信用债规模从2024年12月的3.5万亿元降至2025年4月的3.3万亿元[12] - 银行理财子通过信托渠道的收盘价估值和平滑估值机制正在有序"分解"[12] 行业影响与未来挑战 - 理财产品回归净值化本源,银行理财子需依赖投研能力和风控能力公平竞争[6] - 银行理财子面临"高收益、净值平稳与高流动性"的不可能三角挑战[3][13] - 未来需通过资产配置策略优化和市场反应速度解决净值波动问题[13]
5%变10%!银行如何应对?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07:53
沪深交易所调整主板风险警示股票涨跌幅限制 - 沪深交易所拟将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由5%调整为10%,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 [1] - 同步调整主板风险警示股票的异常波动交易公开信息披露指标,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 [1] - 调整将影响ST股的市场交易行为,并对银行的股票质押业务、理财产品投资等多项金融服务带来直接影响 [1] 股票质押业务影响 - 跌幅限制放宽使得ST股票的波动性和市场风险增加,银行将重新评估以此为质押品的业务风险与价值 [2] - 银行或将稳妥调整对ST股票质押品的接受标准,适当提高准入门槛、下调质押率,预留足够安全缓冲垫 [2] - 银行可能优化质押品估值模型,充分反映ST股票质押业务的新波动特征 [2] - 银行理财机构可能直接提高质押折扣率,或设置更严格的预警线和平仓线 [2] - 涨跌幅扩大后也相应放大了流动性风险,ST股成交活跃度较低可能进一步抑制理财机构的投资意愿 [2] - 银行或将对ST股票质押融资业务设置更为严格的集中度监控指标,完善实时盯市和压力测试机制 [3] - 部分银行或将有序压降ST股票质押业务规模 [3] 理财产品配置策略调整 - 权益类理财产品正逐步调整配置策略,倾向于增配流动性更强、价格波动较小的主板标的 [4] - 理财产品操作上以短线波段为主,产品估值管理的复杂性上升,净值波动幅度或将进一步放大 [4] - ST类股票涨跌幅限制放宽将促使理财产品投资策略调整,优化资产配置方案 [4] - 稳健型理财产品或将大幅降低ST股票配置,将资金投向其他股票或固定收益类资产 [4] - 进取型产品或将调整ST股票估值,明确投资比例限制、控制风险敞口、完善压力测试机制 [4] - 理财产品将进一步强化风险监控,建立更严格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采取调整仓位、止损等措施 [4] - 理财公司将强化投资者教育工作,帮助客户理解新规下的风险变化 [4]
融发核电: 关于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08
现金管理授权 - 公司获准使用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高流动性理财产品 期限不超过12个月 额度内可循环滚动使用 授权期限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至下次年度股东大会有效 [1] - 董事会授权董事长签署相关合同文件 财务部门负责具体投资实施 [1] 理财产品赎回情况 - 公司赎回2023年购买的中邮创业基金理财产品 收回本金5000万元 获得理财收益448.61万元 年化收益率约8.97% [2][3] - 赎回产品为中邮稳定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属债券型公募基金 投资期限为2023年6月29日至2025年6月28日 [3] 历史现金管理情况 - 公司近期十二个月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的理财产品包括招商证券"磐石"系列、广发证券"宝"1号、中信证券"福享利"系列等本金保障型收益凭证 [5][6] - 截至公告日 公司及子公司无未到期理财产品 未超出3亿元授权额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