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霸权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关系其实并不复杂,要么是中国交出财富,要么是美国放弃霸权
搜狐财经· 2025-10-12 17:27
中美关系结构性矛盾 - 中美关系的核心是守成霸权国家与崛起大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美国要求中国让渡发展权和财富以维持其七十多年的全球霸主地位[2] -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高速发展,至2010年代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巨头,并开始向高端制造和自主创新转型,引发美国担忧[2] - 2016年南海对峙事件是中国军事实力提升的标志性体现,美国航母群最终撤离[2] 贸易领域博弈 - 美国于2018年3月启动对华贸易战,首先对钢铝制品加征关税,随后扩展至数百亿美元商品,中国实施对等反击[4] - 共和党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将关税税率提升至145%,2025年5月经谈判后暂时降至30%[4] - 美国的核心诉求是要求中国开放市场并放弃自主产业链建设,以维持其资本主导地位[4] 科技领域竞争与封锁 - 美国自2018年起针对华为、ZTE等中国科技企业实施芯片和设备禁售[5] - 2022年10月美国加强出口管制,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2024年9月禁止中国软件进入美国联网车辆[5] - 美国采取系列行动旨在遏制中国在AI、芯片等领域的技术追赶,以维持其技术霸权[5] 地缘政治与军事对抗 - 美国通过AUKUS协议协助澳大利亚发展核潜艇,目标直指南海地区[7] - 美国持续对台军售,2024年12月批准价值3.85亿美元武器,中国视其为干涉内政并以军演回应[7] - 2025年美国情报评估将中国列为头号军事威胁,承认中国军力已今非昔比[7] 金融与货币体系博弈 - 美元霸权是美国全球霸权的核心,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达万亿美元级别,并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维持美国低借贷成本[8] - 美国担忧中国利用美元进行技术并购,中国则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本币结算[8] - 双方均未彻底脱钩,美国顾虑金融稳定,中国则争取产业升级的时间窗口[8] 中国长期发展战略 - 中国采取双轨并行策略,一方面利用美元体系获取技术,另一方面坚持自主创新和产业链闭环建设[10] - 中国在深圳工厂实现芯片组装,并投资医疗装备和软件,形成内循环生产能力[10] - 中国目标是提升人均收入和国内市场内生动力,减少对外部依赖[10]
美国招数全作废,又一新领域被中国卡脖子,现在轮到中国漫天要价
搜狐财经· 2025-09-17 21:09
中美高层互动与贸易谈判 - 中美高层官员近期密集互动,包括国防部长视频通话及外交部长通话 [1] - 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第四轮贸易谈判,但前景不乐观 [1] - 会谈内容涵盖美国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经贸问题 [3] - 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经贸合作等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3] - 美国财长承认贸易协议取得良好进展,但称中方提出一项非常激进的要求 [3] 美国施压策略与盟友反应 - 美国试图拉拢七国集团成员国,要求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大幅提高关税 [5] - 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印加征100%关税,旨在增加对华谈判筹码 [5] - 该企图遭欧盟、日本和韩国等美国盟友冷淡反应,因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对中国市场依赖颇深 [5] 中国反制措施与行业影响 - 中国对七种稀土元素实施出口许可证要求,直接提高美国高科技和国防产业生产成本 [7] - 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最高15%关税,导致美国农民损失惨重,库存积压加剧 [7] - 中国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7] - 美国禁止进口中国无人机及零部件,但美企高管称若不使用中国零件,美制无人机成本将高出100倍 [9] - 美国无人机行业严重依赖中国零部件,若中国实施出口管制,美国该行业将面临严重危机 [9] 中美科技竞争与供应链格局 - 中美攻防形势发生逆转,美国制华招数几乎全部失效,中方在对美卡脖子方面的工具越来越多 [11] - 中国在芯片、稀土、人工智能多个领域能与美国抗衡 [15] - 全球供应链与中国紧密相连,任何针对中国的制裁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全球经济稳定 [15]
美国没想到,打压中国制裁中国的结果竟然是中国不再购买美国芯片
搜狐财经· 2025-07-19 12:38
中美贸易战背景 - 2017年特朗普政府启动对华"301调查",针对美国认为不公正的贸易行为,引发中美贸易战 [4] - 2018年美国对中国低端制造产品征收超过30%的高额关税,中国则对美农产品加征关税作为反制 [4] - 贸易战导致双方工业链深度交织的关系受到冲击,美国失去重要产业合作伙伴 [5] 美国科技封锁措施 - 美国全面切断高端芯片对华出口,仅允许低端产品出口,企图通过科技垄断逼迫中国让步 [6] - 美国凭借硅谷等科技公司在全球技术创新中的主导地位,维持"科技强国"形象 [7] - 美国在高端技术领域领先,但低端制造业依赖外国产品,暴露产业空心化问题 [7][9] 中国科技企业应对 - 华为面对芯片封锁通过自力更生取得显著突破 [12] - 中芯国际在没有EUV光刻机情况下实现7nm制程试产,2023年研发成功28nm光刻机 [13] - 中国科技企业在多个高端制造领域展现强大自主研发能力,打破美国垄断地位 [14] 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美国撤销对华芯片出口禁令,但市场份额已大幅缩水 [15] - 中国企业倾向选择本土研发芯片,市场决定权从美国资本转向消费者 [16] - 中国科技崛起不可逆转,将持续挑战美国科技霸权 [18] 美国产业困境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基础制造业空缺,高端技术依赖外部供应链 [11] - 美国海军舰船发展滞后,老旧舰艇故障频发,反映制造业衰退 [11] - 美国社会面临高失业率、贫富差距加大等深层问题 [7]
稀土专家接连“神秘离职”?西方国家或正高薪挖角核心机密
搜狐财经· 2025-06-29 08:05
稀土行业技术优势 -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近40% 在开采和提纯技术链上具有绝对优势 尤其在镓 锗等稀有元素分离技术方面领先全球 [3] - 中国2023年底对镓 锗实施出口管制后 直接影响美国F-35战机生产线 波音钛合金供应链和特斯拉电机生产 [3] 西方技术获取策略 - 西方国家通过高薪挖角中国稀土专家 典型案例包括某稀土集团高管突然离职后出现在德国实验室 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局的间谍案 [5] - 挖角手段包括百万美元年薪承诺 豪华实验室配置和全家移民福利 部分专家未办理离职手续直接消失 [5] 技术外泄风险 - 稀土分离工艺复杂 涉及萃取剂配方等核心技术 专家流失可能导致完整技术链外泄 [8] - 澳大利亚等国家正在加速扩产 若成功复制中国工艺将颠覆全球稀土市场格局 削弱中国出口管制效果 [8] 国内应对措施 - 稀土企业建立专家人才库 实施三个月离职报备制度和保密协议 [10] - 建议参考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推出"大国工匠"工程 通过技术入股 分红激励和子女教育配套提升专家待遇 [10] 行业竞争态势 - 稀土领域的技术争夺反映科技霸权竞争 西方国家采取非常规手段显示其资源焦虑 [12] - 中国需平衡技术保护与产业发展 消费者支持国产稀土元件产品有助于维护战略资源安全 [12]
中美谈判中的稀土逆袭:美国科技霸权的脆弱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6-12 10:17
中美稀土与科技博弈 - 中国在谈判中要求美国解除中芯国际14纳米设备禁令并开放华为5G竞标权 将稀土供应与核心技术解禁捆绑 [1][5] - 美国高科技产业严重依赖中国稀土资源 F-35每架需417公斤稀土 现役750种武器系统大部分依赖中国稀土 [3] - 美国本土稀土加工能力薄弱 加州芒廷帕斯矿年产量4.3万吨但需运往中国提纯 自建加工厂成本比中国高1800美元/吨 [3] 稀土短缺对美国工业的影响 - F-35战斗机生产线因缺乏钐磁铁被迫停工 特斯拉得州工厂因缺少镨钕合金导致新电机效率下滑 [3] - iPhone 17因抛光材料短缺上市延期 雷神公司拆解退役导弹维持现役装备维修 [3] - 美国企业70%以上稀土库存仅够支撑三个月 [5] 全球产业链应对策略 - 西门子在山西磁悬浮项目投入23亿欧元 LG新能源在广西将产能提升至60GWh [7] - 特斯拉在上海工厂建成稀土回收线 年提取2吨钕铁硼 部分美国车企将高端车型生产线转移至中国 [7] - 欧洲氧化镝价格暴涨210% 中国仍加大对欧出口 [9] 中国稀土管控体系 - 实行"一证一批"制度 建立全流程追溯系统 实现军民两用领域精准管理 [9] - 通过调整全球供应链规则挑战美国科技秩序 推动建立长期出口管制对话机制 [9] - 稀土与芯片成为平等谈判筹码 美国科技霸权面临挑战 [9]
中国稀土管制震动西方美进口暴跌163%外媒:“卡脖子”轮到我们了?
搜狐财经· 2025-06-08 19:03
稀土出口管制影响 - 中国商务部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4月稀土进口额暴跌16.3%,特斯拉、洛克希德·马丁等企业向白宫施压称军工生产线面临停摆风险 [1] - 全球90%高端科技产品依赖稀土,涉及芯片、隐身涂层、电机等关键部件 [3] - 国际稀土价格飙涨210%,欧洲氧化镝价格突破850美元/公斤,美国F35生产线面临3个月内停产危机 [6] 中美资源与技术博弈 - 中国掌握全球44%稀土储量、90%分离技术及85%加工产能,美国F35战机所需重稀土100%依赖中国 [5] - 美国对华实施芯片设计软件和发动机禁运,同时寻求巴西、蒙古稀土矿投资,但无法绕开中国90%的精炼产能 [6][7] - 中国禁止稀土加工技术出口并建立全链条追踪系统,要求进口企业提交客户名单,效仿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模式 [8] 全球产业链震荡 - 日本铃木因稀土磁铁断供暂停生产,福特裁员,通用汽车股价暴跌12% [9] - 欧盟推出《关键原材料法案》,德国车企起诉美国政策损害产业链 [9] - 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风电产业带动稀土消费量同比增长15%,北方稀土净利润增长727%,宁波韵升磁材订单增40% [12] 未来科技竞争格局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量产将新增40万吨稀土需求,中国已布局稀土永磁体机器人全产业链 [13] - 日本研发无稀土磁铁失败,美国新建稀土工厂需5年时间,欧盟2030年本土加工目标40%但短期难替代中国90%产能 [17] - 中国通过资源加工专利构建三重壁垒,从"世界工厂"转向"资源主宰者"角色 [18]
美国万万没料到,中国大幅抛售美债,特朗普想亲自来中国一趟?
搜狐财经· 2025-05-21 18:50
美债持仓变化 - 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和英国增持而中国减持 中国从第二大债主降为第三大债主 英国升至第二位 [1] - 截至3月底中国美债持仓降至7654亿美元 被英国的7674亿美元超越 日本仍以1.28万亿美元保持第一大债主地位 [3] - 中国7600多亿美元美债持仓仍对美债市场具有重大影响力 大规模抛售可能引发美债收益率飙升和金融体系震荡 [3][6] 稀土贸易与科技博弈 - 美国50种关键矿物中超过半数依赖中国供应 包括17种稀土元素 这些稀土是F-35战斗机等军事设备的关键原料 [6] - 中国在关税战中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该措施早在2024年已开始布局黄金储备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6][8] - 阿联酋寻求深化与美国在AI和科技领域合作 但未获准不受限制获取美国先进微芯片 [4] 国际贸易与金融战略 - 中国减持美债被视为挑战美元霸权的战略行动 同时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 CIPS交易额突破120万亿元 [8] - 沙特与美国未能达成正式安全协议 但双方就此事展开持续对话 [4] - 关税战引发市场抛售美债 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风险加剧 [6]
美财长表示若中方不主动让步,美国将升级局势,可能对华实施禁运
搜狐财经· 2025-04-30 19:25
中美贸易博弈 - 美国财长贝森特警告中国需在贸易和经济问题上让步,否则将升级局势,可能对中国出口商品、供应链及关键资源实施禁运 [1][3] - 美国试图通过施压迫使中国减少对美出口、开放更多市场及在高科技领域放慢发展步伐 [5] - 美国此举是其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旨在维护科技和美元霸权,拖慢中国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展 [7] 中国经济与产业优势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顶尖的制造业、消费市场和供应链规模 [11] - 中国在稀土供应上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对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具有关键影响力 [11]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扩大了全球经贸合作网络,增强了抵御美国孤立的能力 [11] 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 2025年美国仍面临通货膨胀、供应链问题和能源价格波动等经济压力 [7] -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导致美国传统经济影响力下降,中国、印度和东盟等经济体崛起 [7] - 美国科技巨头如苹果、特斯拉在中国拥有重要生产基地和市场,禁运将对其造成重大冲击 [14] 产业影响分析 - 中国芯片产业国产化进程加快,已突破美国封锁取得显著进展 [7] - 美国若实施禁运将导致其国内物价上涨,影响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 [13] - 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涉及服装、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 [13] 企业层面影响 - 美国企业如苹果、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规模庞大,禁运将对其造成严重损失 [14] - 华尔街资本集团可能反对禁运政策,因其将导致股市波动和投资损失 [14] - 中国科技企业如华为、中兴、TikTok和大疆已多次应对美国制裁,积累了应对经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