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茶
搜索文档
服务产业迎政策利好,新消费景气持续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4 18:31
核心观点 - 服务消费迎来政策利好,2026年有望成为服务消费大年,政策持续加码将同时受益需求红利和政策对优质服务供给的培育[3][7] - 情绪价值与符号消费结构性高增长,IP潮玩、黄金珠宝等品类受益于消费从功能性向情绪价值转变的趋势[3][7][9] - 新零售渠道变革重塑产业链,线上线下均迎来变革,零食折扣、社区零售、大卖场调改店将迎来正面竞争[3][7] - AI新技术商业化加速,从内部提效走向2B和2C端商业化产品落地,并带来增量收入[3][7] 服务消费迎诸多催化 - 2025年9月16日商务部联合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围绕五大方面提出19条措施,包括优化假期安排、IP联动新场景、鼓励赛事与文旅联动等[11][12] - 优化假期安排政策若能落地,对服务和旅游消费需求提振最大,旅游需求约束不是价格而是假期时间[13][15] - 服务业占比提升是主要发达国家普遍现象,日本广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70年48.8%提升至2010年71.91%,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1970年突破50%后持续提升至70%以上[16] - 相比商品,服务普遍更容易提价,服务业价格主要受租金和人工成本影响,服务质量提升和技术含量增加驱动服务价格快速上行[21][25] - 中国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剔除居住成本后,通信、医疗、体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从2015年31%提升至2024年34%,提升幅度有限[31][32] 旅游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国内旅游收入63,112亿元,同比增长9.8%,旅游市场规模89,908亿元,同比增长9.8%[35] - 在线旅游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2,367亿元,同比增长11.3%,线上化率提升至36%[35] - 交通票务市场未来3年CAGR 5-7%,2025年规模2万亿元;酒店住宿市场未来3年CAGR 10-12%,2025年规模7,900亿元;度假预订市场未来3年CAGR 35%,2025年规模1.9万亿元[36] - OTA市场格局稳定,利润率维持高位,携程海外投放清晰高效,Trip.com海外增速领先其他OTA[49][50][54] 酒店行业分析 - 酒店经营数据降幅收窄,需求相对稳定,2025年以来并未进一步恶化,预计2026年将延续改善趋势[37][40] - 行业供给结构分化,低门槛非连锁供给增速快,截至9月底行业整体客房数同比增9.5%,连锁客房数同比增12%[42][43] - 龙头酒店开店节奏分化,华住自2023Q4增速大幅领先行业,首旅自2023Q3加速,锦江处于增速放缓调整期[45][47] - 酒店对OTA渠道依赖度提高,2024年华住和首旅向携程支付佣金分别相当于2019年393%和176%,但门店数仅相当于2019年206%和196%[52][53] 现制饮品市场 - 中国现制饮品市场空间广阔,2023年市场规模5,175亿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22.5%,现制茶饮复合增长率19.0%,现制咖啡复合增长率36.3%[57][58] - 下沉市场潜力巨大,三线及以下城市在大众现制茶饮市场GMV占比从2018年35%提升至2023年42%,2023年一线城市人均现制饮品年消耗量70杯,二线及以下仅16杯[57][58] - 头部品牌推新策略分化,蜜雪冰城采用平价大单品策略,古茗专注高品质果茶且推新频率高,霸王茶姬前三大畅销原叶茶占比61%[60][63] - 供应链重资产与规模化筑壁垒,蜜雪冰城自产食材比例约60%,古茗拥有行业最大冷链仓储物流基础设施,配送成本仅占GMV约0.9%[65] 教育行业趋势 - 高中教育仍有7-8年人口红利期,以2025年为例,高中段适龄人口出生日期为2008-2010年,预计2032-2033年起需求才开始大幅下滑[73][78] - 政策支持高中阶段教育扩容,2025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推进职普融通[78] - 中国高中教育普及率显著提升但仍落后发达国家,2020年25岁以上人口完成高中教育比例32%,而美国达91%,法国73%,德国84%[80][83] - 公考培训需求旺盛,2026年国考报名过审人数371.8万人,同比增长8.84%,粉笔AI刷题系统班单日销量突破14,000单[84][86] 符号消费与情绪价值 - IP消费随人口代际变迁而崛起,美国于1960-1970s迎来IP消费黄金时代,日本于1980s进入IP消费爆发期,中国预计在2020s迎来高速增长[94][96][97] - 潮玩IP产业处于高成长期,头部IP实现人群、地域、场景三重破圈,新IP接力验证平台价值,星星人搜索热度在2025年8月后明显提升[98][100] - 名创优品通过IP战略升级实现毛利率提升,合作超50个IP,联名产品占比30%,客单价提升15%-20%,海外市场成为增长主引擎[101][104][108] - 黄金珠宝市场规模稳步扩张,2024年达7,280亿元,黄金品类占比73%,古法金、足金镶嵌等工艺创新驱动价增和市场扩容[113][115][116][123] 新零售渠道变革 - 中国流通体系变革趋势是从厂商主导的深度分销转变为消费者驱动的高效零售,零售商核心能力从选址到选品,最终走向制造型零售[3] - 零售行业在品类和场景维度走向分散,零食折扣、社区零售、大卖场调改店将迎来正面竞争,即时零售依托履约效率优势分流传统渠道[3][7] - 外卖与即时零售竞争格局巨变,由于履约体系变化和订单需求属性不同,竞争尚未结束[3] AI技术商业化 - AI新技术将首先应用于新的实体设备,如AI眼镜、AI玩具等,在人力资源服务、电商、教育等领域效率提升及商业化进度领先[3][7] - AI相关产品已经从内部管理提效,到2B和2C端商业化产品落地,并带来增量收入[3]
“A+H”第五次冲击上市,八马茶业能否打破“上市即巅峰”诅咒?
搜狐财经· 2025-09-18 21:42
IPO历程与现状 - 公司历史上第五次冲击IPO 于2024年8月底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农银国际和天风国际 [2]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913.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106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4398.69万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港交所流通 [2] - 公司此前经历三次冲刺A股IPO折戟 2024年1月转战港股递表 后因招股书递交满6个月未完成聆讯而失效 此次为更新招股书后重新递交 [2][7] 行业背景与市场挑战 - 茶饮行业IPO表现分化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2023年亏损金额达到3.08亿元 超过前三年的利润总和 股价已不足3港元 [3] - 天福茗茶业绩和股价双双下跌 市值较最高点近乎腰斩 [3] - 港股IPO进程缓慢 显示香港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对茶叶公司上市持谨慎态度 [4] A股上市失败原因 - 公司2013年首次冲刺深交所中小板失败 原因为“精制茶制造业”在A股缺乏明确政策支持且盈利稳定性存疑 [6] - 2018年冲击创业板时 因研发投入占比极低 研发人员仅有10人等创新性问题收到深交所多轮问询 最终于2022年5月主动撤回申请 [7] - 2023年第三次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后被平移审核 但随后再次撤回上市申请 [7] 股东背景与资本联盟 - 公司实控人王文彬 陈雅静之子王焜恒于2020年迎娶安踏体育实控人丁世忠之女丁斯晴 丁世忠当时身家为445亿元 [8] - 实控人之女王佳佳和王佳琳分别嫁予高力集团实控人高力及七匹狼实控人周永伟之子周士渊 [8] - 通过联姻 公司与安踏体育 七匹狼构建起强大的资本产业联盟 三位亲家身家合计高达500亿元 [8][9]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8.1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1.22亿元 但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6.47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仅0.98% [9] - 线下加盟毛利率出现下滑 从2022年的43.8%降至2023年的42.5% 2024年前三季度回升至46% 但较此前报告期(如2022年前三季度的54.86%)有明显下降 [9] - 加盟商净增加数量从2023年的169家大幅放缓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39家 加盟费收入从2022年的740万元骤降至2023年的50万元 2024年恢复至120万元 [10] 渠道策略与扩张计划 - 线上渠道增长显著 营收从2022年的4.9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23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从27.2%提升至29.3% 2024年前三季度线上营收为5.53亿元 同比增长14.49% [11]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新增1500家门店 并曾设立子品牌“小马茶趣”尝试奶茶 果茶等品类 但市场反响不大 [10][11] - 公司模式兼具现代连锁业特征和“慢消费”特点 面临新茶饮潮流冲击 扩张前景与资本价值评估存在挑战 [11]
上半年收入超67亿元,霸王茶姬张俊杰:坚决不卷入价格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14:25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33.32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7723.8万元,同比下滑87.72%,经调整净利润6.30亿元,同比增长6.81%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67.25亿元,同比增长21.61%,净利润7.55亿元,同比下滑38.32%,经调整净利润13.07亿元,同比增长6.78% [1] - 第二季度总运营费用同比增长41.5%至32.24亿元,营业利润同比下跌85.54%至1.08亿元,营业利润率3.2%,低于去年同期的24.6% [3] 门店网络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门店总数7038家,较年初净增598家,其中中国门店6830家,海外门店208家 [1] - 海外门店覆盖马来西亚(178家)、新加坡(16家)、印度尼西亚(8家)、泰国(5家)及美国(1家)五大市场 [7] - 自营门店数量从2024年6月的118家增至2025年6月的239家,其中海外自营门店从20家增至75家 [3] 经营指标 - 第二季度中国门店月均GMV为40.44万元,同比下跌24.84%,环比下跌6.39% [2] - 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率中国为-23.1%,海外为-18.1%,整体为-23.0% [2][3] - 累计注册会员数从2024年6月的1.45亿增至2025年6月的2.069亿 [3] 成本结构 - 材料、仓储及物流成本同比下降1.5%至15.37亿元 [3] - 自营门店运营成本同比增长72.8%至1.84亿元,主要因新增121家自营门店 [3] - 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54.6%至3.85亿元,其中广告费用4360万元 [3] 市场竞争与战略 - 公司归因GMV下滑至2024年同期高基数及外卖平台价格战导致客源分流 [4] - 坚持不参与价格战,聚焦产品质量、高价值品牌定位及运营效率优化 [5] - 海外市场GMV同比增长77.37%至2.35亿元,增速显著高于中国市场 [7] 管理层观点 - 放缓门店扩张以减轻同店销售压力 [4] - 认为外卖平台补贴策略不可持续,且吸引的客户缺乏品牌忠诚度 [4][5] - 强调长期价值来自品牌信任与用户体验而非短期折扣 [5]
事发上海知名商场,网红奶茶门店天花板突然掉落,店员身亡!正处于“开业有礼”活动期,公司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7 00:09
事件概述 - 茉莉奶白上海闵行区金悦乐方店发生装饰天花板掉落事故 造成1名店员受伤后经抢救不幸身亡[1][3] - 事发时间为8月15日20时15分许 地点为鹤庆路900号商场奶茶店[3] - 涉事门店正处于"开业有礼"活动期(8月15日-8月17日) 活动包含买一送一促销[5][7] 公司应对措施 - 涉事门店已被完全围蔽 处于不可在线点单状态[5][7] - 公司正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调查[8] - 门店装修由品牌总部统一设计提供[7] 公司经营状况 - 全国门店总数达1591家(截至8月15日数据)[11] - 2023年1月放开加盟模式[11] - 最新融资为2024年10月获得饿了么近亿元战略融资[11] - 2024年5月开展百店同开活动 覆盖全国68个城市 新店三日总销售额达千万元 店均销售额突破10万元[11] 产品与定位 - 主打茉莉花等花香茶底鲜奶茶 产品线包括鲜果茶/纯茶/零售茶[9] - 客单价定位15-25元区间[9] - 首家门店于2021年在深圳开业[9] 公司基本信息 - 主体为深圳市茉莉奶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于2020年5月[11] - 注册资本约104万人民币[11] - 经营范围涵盖奶茶研发/连锁投资/经营管理等[11]
娃哈哈“动刀”渠道
北京商报· 2025-08-15 00:38
天猫旗舰店运营变更 - 天猫娃哈哈旗舰店更名为同源康食品专营店 原店铺由同源康电子商务运营 现已无娃哈哈产品 客服确认2024年底终止合作[1] - 新天猫娃哈哈旗舰店由宏胜集团旗下杭州恒意电子商务代运营 该公司同时运营京东娃哈哈官方旗舰店[5] - 娃哈哈于2024年8月8日发布天猫创意旗舰店代运营招标公告 要求年成交额4500万元并打造3款线上爆款产品[4] 经销商体系调整 - 公司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经销商 整合至大型经销商体系 2024年新增经销商数量远大于解除合同数量[7] - 此举旨在提升终端市场响应能力 优化产销布局结构 属于快消品行业常规操作[9] 线上销售表现下滑 - 抖音官方旗舰店近一个月日均销售额从5万-7.5万元降至1万-2.5万元 降幅达50%以上[7] - 抖音粉丝数量截至8月14日为453.1万 较3个月前减少10万[7] 生产布局优化 - 2024年以来陆续关停18家分厂生产线 涉及深圳/重庆/天津等多地[8] - 宏胜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西安饮品新基地 包含1条水线/2条奶线/1条无菌线及配套产线[8] - 公司已完成18条高速产线布局 新建多个现代化工厂 产能通过新产线稳定供应[8] 产品战略调整 - 京东旗舰店定位主推AD系列/快线系列/八宝粥等基础产品 同时推广咖啡/纯茶/双柚汁等新品 目标年成交额5000-6000万元[5] - 公司需挖掘新消费需求 摆脱对经典产品的过度依赖[1]
“不变”的娃哈哈 “变了”的终端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8-14 22:50
天猫旗舰店运营变更 - 天猫娃哈哈旗舰店更名为同源康食品专营店 原店铺由同源康电子商务运营且已于2024年底终止合作 现店铺由宏胜集团旗下杭州恒意电子商务代运营 [1][5][6] - 同源康电子商务由三捷投资集团控股75% 三捷投资集团由娃哈哈老员工杜建英持股99.8% [5] - 娃哈哈于2024年8月发布天猫创意旗舰店代运营招标 要求年成交额4500万元并打造3款线上爆款产品 [5] 电商渠道战略调整 - 京东旗舰店由杭州恒意代运营 定位主推AD系列、快线系列及经典产品 同时推广咖啡纯茶等新品 目标年成交额5000万至6000万元 [6] - 天猫新旗舰店运营重点为娃哈哈品牌新品官宣及联动活动承接 [5] 经销商体系优化 - 公司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经销商并整合至大型经销商体系 2024年新增经销商数量远大于解除合同数量 属动态优化而非针对特定规模客户 [7][8] - 战略调整旨在提升终端覆盖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 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环境 [8] 产能布局调整 - 2024年陆续关停18家分厂生产线 涉及深圳重庆等多地 公司称此为优化产销布局结构 已按法律程序开展清算 [7][8] - 同步完成18条高速产线布局并新建现代化工厂 现阶段产能通过新产线实现稳定供应 [8] - 宏胜集团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获批 总投资10亿元 建设4条产线及配套设施 生产纯净水茶饮料等饮品 [7] 市场表现影响 - 抖音官方旗舰店近一个月日均销售额从5万至7.5万元降至1万至2.5万元 粉丝数量减少10万至453.1万 [7] - 家族财产争夺事件对终端销售产生负面影响 [7] 行业竞争环境 - 饮料行业竞争激烈 面临农夫山泉怡宝康师傅等品牌冲击 [1] - 需持续优化渠道改革并挖掘新消费需求 减少对经典产品的过度依赖 [1]
“不变”的娃哈哈,“变了”的终端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8-14 22:16
天猫旗舰店运营变更 - 天猫娃哈哈旗舰店更名为"同源康食品专营店" 原店铺由同源康电子商务运营 已于2024年底终止合作[1][5] - 新天猫旗舰店改由宏胜集团旗下杭州恒意电子商务代运营 该公司同时运营京东娃哈哈官方旗舰店[6] - 天猫新店定位品牌新品官宣和活动承接 目标年成交额4500万元 需打造至少3款线上爆款产品[5] 经销商体系优化 - 公司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经销商 整合至大型经销商体系 以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7][8] - 2024年以来经销商新增数量远大于解除合同数量 体系变化基于市场策略和合作意愿的动态优化[7] - 第三方数据显示抖音官方旗舰店近一个月日均销售额从5万-7.5万元降至1万-2.5万元 粉丝数量减少10万至453.1万[7] 产能布局调整 - 2024年陆续关停18家分厂生产线 涉及深圳/重庆/天津等多地 公司称系优化产销布局结构[7][8] - 宏胜集团在西安投资10亿元建设新生产基地 包含高速水线/奶线/无菌线等产线 主要生产纯净水/茶饮料/含乳饮品等[7][8] - 公司已完成18条高速产线布局并新建多个现代化工厂 产能通过新产线投产实现稳定供应[8] 市场竞争策略 - 面临农夫山泉/怡宝/康师傅等品牌冲击 需持续推进渠道改革并优化终端布局[1] - 京东旗舰店定位主推AD系列/快线系列等基础产品 同时推广咖啡/纯茶等新品 目标年成交额5000万-6000万元[6] - 需挖掘新消费需求以摆脱对经典产品的过度依赖[1]
这个动作喝饮料,相当于给水接种细菌
虎嗅· 2025-08-03 18:46
饮料微生物滋生研究 核心观点 - 所有开盖后的饮料(包括矿泉水、茶饮料)均存在微生物滋生风险,其中含乳含糖饮料风险最高 [1][3][4] - 饮用方式直接影响微生物滋生速度,"喝一半组"比"倒一半组"微生物数量增长更快 [11][12][16] - 饮料pH值、营养成分、二氧化碳含量、储存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繁殖的四大关键因素 [20][22][27][29] 实验设计 - 测试12类饮料:3种碳酸饮料、2种含乳饮料、3种果汁、3种运动饮料(糖度4.5-7.8)、4种茶饮料、矿泉水 [7][8] - 设置两组对照:"倒一半组"(机械倒出)和"喝一半组"(口腔接触),样本量分别为20/22 [10][14] - 检测时间点:开盖后第1/3/6/14天 [10] 关键发现 - 微生物检出率TOP5:奶茶(100%)、混合茶(95%)、牛奶咖啡/乌龙茶(91%)、矿泉水(86%)、番茄汁/绿茶(82%) [16] - 矿泉水滋生微生物主因:含可溶性固形物及有机物质(≥50mg/L) [21] - 碳酸饮料抑菌机制:二氧化碳降低pH值(平均pH2.5)、形成高压环境、减少含氧量 [27] 饮料变质影响因素 1. **营养成分** - 含果汁/糖/牛奶的饮料微生物繁殖速度提升200-300% [20] - 低糖饮料(糖度≤4.5)与高糖饮料(糖度7.8)微生物增长率无显著差异 [21] 2. **酸碱度** - pH>4.6的饮料(奶茶/茶饮/番茄汁)微生物数量达10^6 CFU/mL [22][25] - pH<4.6的碳酸饮料微生物数量控制在10^3 CFU/mL以下 [23][26] 3. **储存条件** - 室温(25-30℃)储存6小时可使绿豆汤微生物超标500% [31][33] - 电饭锅保温模式(60-70℃)加速微生物繁殖速度达常温3倍 [32][33] 消费建议 - 即开即饮最优,开盖后冷藏不超过12小时 [37][39] - 避免嘴对瓶口饮用,改用杯子分装可降低50%微生物污染 [11][37] - 现制饮品(奶茶/果汁)开盖3小时后建议丢弃 [35][36]
“喝出完整塑料袋”!知名奶茶深夜道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4 11:55
食品安全事件 - 茉莉奶白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 就"奶茶中喝出完整塑料袋"事件道歉 [1] - 问题源于门店在操作流程中的疏忽 导致异物未能被及时发现 涉事门店已闭店整改 [2] - 有上海网友发帖爆料称 在茉莉奶白奶茶中发现一整个透明塑料袋 袋子上还有产品标签 [3][4] 公司基本情况 - 茉莉奶白于2021年在深圳开出首家门店 主打以茉莉花等花香为茶底的鲜奶茶 还售有鲜果茶、纯茶、零售茶等 [5] - 饮品客单价在15~25元区间 [5] - 公司于2023年1月放开加盟 截至2024年3月共有门店1071家 [5] 融资情况 - 公司共有三轮融资 最新一轮为2024年10月获得饿了么近亿元战略融资 [5] - 最新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品牌投入、供应链提升以及加强团队建设 同时赋能加盟合作伙伴 持续打造轻量模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