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货币政策

搜索文档
中美竞争的世界,欧洲的未来在哪里?
虎嗅· 2025-07-19 16:22
中美科技竞争格局 - 美国2025年后将发展重心转向科技+杠杆率组合 通过货币财政宽松+技术突破作为核心战略[2] - 中国在人口压力下采取稳杠杆策略 科技进步成为与美国的共同诉求[3] - 两国竞争模式相似但存在差异 美国因传统技术扩散压力更具破釜沉舟决心[5] - 需求国与生产国差异导致AI应用逻辑不同 美国聚焦取代低级程序员而中国难以完全复制[6] 欧盟战略困境 - 外交混乱源于北约与欧盟的制度性捆绑 安全政策无法脱离美国影响[9] - 内部存在两派分歧:亲北约派依赖美国安全体系 亲欧派主张"欧洲人的欧洲"但缺乏东欧保卫能力[10][11] - 东欧国家反俄立场在2022年后话语权提升 类似尾部风险基金在危机后获得重视[13][14] - 缺乏明确获胜路径 在民粹主义与财政纪律约束下科技发展抓手缺失[18][20] 经济长周期视角 - 1980年代美国依靠人口+科技增长 受限于财政货币非同步宽松[1] - 2020-2024年美国重现科技人口优势 但移民政策将收紧至300万/年以下[1] - 2025年后美国政策转向科技+杠杆率组合 财政货币宽松诉求可能突破央行独立性[1][2] 市场叙事特征 - 产业趋势判断准确性高于短期定价 目的清晰性决定方向而手段曲折性引发波动[1] - 美国对华战略存在路径依赖风险 可能错误套用1980年对苏联模板[19] - 中国转型阵痛导致叙事强度不足 但存在美国非1980年复刻的可能性[20]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渐近多地“摩拳擦掌”
证券时报· 2025-06-12 01:25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进展 - 截至6月11日山东湖南湖北等12个省份部分地区已召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解读暨项目申报对接会 [1] - 2022年3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投放约74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 [1] - 市场预测新工具将在2025年二季度落地 [1] 新工具政策细节 - 四川省宜宾市国资委透露国家于2025年4月底设立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2] - 新工具通过央行PSL提供资金支持旨在解决重点领域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 [2] - 财政货币政策将为新工具提供配套支持下半年更需要货币政策递补财政发力 [2] 新工具支持领域 - 投向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 [3] -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聚焦园区基础设施城市更新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 [3] - 浙江省湖州市商务局重点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排摸项目 [3] 发放主体与政府准备 - 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3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参与政策宣讲 [3] - 多地政府提前召开项目调度会要求紧抓申报窗口期滚动谋划优质项目 [4] - 河南省新乡市强调新工具对撬动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 [4]
财政货币政策的静与动
2025-05-27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国家 - 行业:外贸、科技、消费、服务业 - 国家:中国、美国、欧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 **经济增长形态**:中国当前是修复式增长,非正常复苏,受疫情、房地产调整和中美贸易影响,居民、企业和地方政府动能修复需时较长,经济在潜在增长率下方运行,价格有下行压力,对外部冲击敏感,依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1][6] - **货币政策效果**:因 CPI 和 PPI 下降,实际利率短暂攀升,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贷款需求疲软,需财政政策发挥更大作用。5 月央行降准降息,市场资金利率下降,短端向长端传导,虽调控存贷款利率,但经济刺激效果有限[1][2][11][13] - **财政政策情况**:年初到现在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较高,但增量型财政政策短期内难实现,赤字率增加或在 9 - 10 月。今年财政发债进度提前、预算规模增加,上半年财政力度加强,但全年财政收入可能弱于预算,三四季度或追加预算,需进一步宽松财政政策支持[1][2][15] - **出口挑战**:中国对美国出口关税高达 42% - 43%,远高于竞争对手,预计 5 月后影响显著。美元指数弱势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汇率对冲关税作用受限,需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对[1][3][4] - **资本账户与汇率**:过去三年中国资本账户逆差,主动贬值会加剧资本外流,稳定人民币汇率需依靠财政和货币手段[1][5] - **应对特朗普关税措施**: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时会加强力度。4 月底政治局会议后,央行宣布十项货币措施[2][7][8][9] 美联储货币政策 - **政策框架调整**:08 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进入“三低”时代,美联储决策难度增加。2020 年疫情后将通胀目标改为平均 2%,现考虑放弃该目标,在 3%左右降息,预计夏天结束前完成政策评估,8 月底补充货币政策框架[17][18][20][21] - **应对策略**:除非劳动力市场紧张引发通胀压力,否则不加息。重新审视就业缺口,容忍更高通胀换取就业强劲,但市场未完全定价宽松政策[19] 中美贸易与经济影响 - **贸易情况**:4 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减少约 21%,5 月海运数据显示集装箱订单量反弹,中国至美国订单量周环比增长约 160%,规模达 23 万标准箱,可能是关税暂停后需求释放,但外需压力仍在[22] - **经济影响**:外资对中国经济预期边际上修,从房地产转向高科技和消费的再平衡趋势确定,港股 IPO 复苏,科技、消费是权益市场关注主线[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一季度未降准降息原因**:一季度经济数据强劲,为应付外部风险预留空间,4 月因房地产需求回落、房价跌幅扩大和外需下降,央行 5 月落实降准降息[10] - **社会融资增速回升原因**:自去年 12 月以来,社会融资增速回升主要由政府发债带动,非政府部门融资增速低,央行降息难带动居民和企业加杠杆[14] - **财政投向方面**:围绕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和稳预期展开,包括支持就业、扶持企业、扩大消费、稳定预期等措施[16] - **外资关注方面**:外资从关税转向研究美债和日债利率上升影响,部分认为下半年美股环境更友好,美国财政法案对经济增长贡献有限[23]
技术面卖点信号触发确认
鲁明量化全视角· 2025-05-11 10:38
市场表现与仓位建议 - 2024年全年累计收益53.69%,2025年至5月11日累计收益6.11% [1] - 主板建议低仓位,中小市值板块建议低仓位,风格判断为均衡 [1] - 上周沪深300指数周涨幅2.00%,上证综指周涨幅1.92%,中证500指数周涨幅1.60% [2] 基本面分析 - 多部委联合政策包括降准、降息、扩大救市资金规模,但力度不及去年924政策,短期正面推升作用仍需观察 [3] - 进出口数据显现重大冲击,出口冲击幅度不亚于2022/7、2023/10月,进口增速显著走强但或为单月异动,预计下月显著补跌 [3] - 中美1-4月经济数据显现"抢单"行为,为后续数据拐头埋下伏笔 [3] 技术面分析 - 4月27日提示减仓,上周机构资金逆势流出并确立技术面顶背离,技术面卖出信号最终确立 [4] - 主板技术面信号触发,建议低仓位规避风险 [4] - 中小市值板块短期反弹视为阶段高点,建议低仓位规避风险,风格建议维持均衡 [4] 行业趋势 - 短期动量模型建议关注行业:银行 [4]
战术定力减弱中,战略定力择机中
鲁明量化全视角· 2025-05-05 10:12
市场表现回顾 - 2024年全年累计收益53.69%,2025年至5月5日累计收益8.26% [1] - 上周沪深300指数周涨幅-0.43%,上证综指周涨幅-0.49%,中证500指数周涨幅0.08% [2] - 中小市值板块受一季报业绩走强但持续性存疑 [2] 本周投资建议 - 主板建议低仓位 [1] - 中小市值板块建议低仓位 [1] - 风格判断建议均衡 [1] - 短期动量模型建议关注汽车、家电行业 [3] 基本面分析 - 中国一季报业绩整体平稳,银行板块增速显著低于预期 [2] - 中小市值板块业绩增速反弹但持续性存疑 [2] - 4月官方PMI显著转弱,显示中国经济将直面关税战第一波冲击 [2] - 美国一季度GDP转为负增长,显示经济实质性衰退即将到来 [2] - 美国国内需求抬升但净出口大幅负向贡献GDP [2] 技术面分析 - 银行板块趋势反转,显示"战术定力"减退 [3] - 中小市值板块机构资金持续流出 [3] - 技术面总体偏谨慎 [3] 市场展望 - 一季度经济及A股季报利好已落地 [3] - 二季度美国关税战对两国经济冲击正在发酵 [3] - 财政货币政策尚未发力,建议维持低仓位避险 [3] - 中小市值板块基本面回升持续性存疑,建议维持低仓位 [3]
关税再加码,A股节奏仍将以我为主
鲁明量化全视角· 2025-03-02 12:04
市场表现 - 春节后第四周市场开启调整,沪深300指数周涨幅-2.22%,上证综指周涨幅-1.72%,中证500指数周涨幅-3.26% [4] - 2024年全年累计收益53.69%,2025年至3月2日累计收益4.66% [1] 仓位建议 - 主板建议高仓位 [3] - 中小市值板块建议高仓位 [3] - 风格判断为小盘占优 [3] 基本面分析 - 2月官方PMI超预期回升,表明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回升态势 [4] - 国内经济韧性超预期,官方制造业PMI进入扩张区 [5] - 中国经济呈现内需逐步企稳但外需冲击加剧的态势 [4] 海外局势 - 美乌总统会晤失败,乌克兰错过最优和平方案 [4] - 美国坚定退出全球化态度被强化 [5] - 美国或面临中长周期下的经济衰退与流动性退潮 [5] 关税影响 - 2月27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再加征10%关税 [4] - 美国自3月4日起对中国再增加10%关税 [5] - 美国恢复对加墨25%关税,并威胁对欧洲加征25%关税 [5] 投资策略 - A股中期方向取决于国内重大财政、货币政策执行节奏 [5] - 两会仍是重要政策窗口期值得期待 [5] - 建议维持A股高仓位积极参与 [5] - 中小市值板块建议优先关注beta弹性机会 [5]
关税再加码,A股节奏仍将以我为主
鲁明量化全视角· 2025-03-02 12:04
市场表现 - 春节后第四周市场开启调整,沪深300指数周涨幅-2.22%,上证综指周涨幅-1.72%,中证500指数周涨幅-3.26% [2] - 2024年全年累计收益53.69%,2025年至3月2日累计收益4.66% [1] 本周建议 - 主板建议高仓位 [1] - 中小市值板块建议高仓位 [1] - 风格判断偏向小盘 [1] 基本面分析 - 国内2月官方PMI超预期回升,显示经济保持平稳回升态势 [3] - 中国经济内生活跃度部分对冲外需波动,但需更多财政货币政策对冲后续关税冲击 [3] - 美乌总统会晤失败,乌克兰错过最优和平方案,美方谈判技巧不足导致协议落空 [3] - 美国对中国再加码10%关税,验证此前“美国对中关税政策必然进行到底”的判断 [3] 技术面分析 - 机构资金继续偏好主板,与内需企稳、外需冲击加剧的基本面吻合 [4] - 市场受月末处置效应和关税消息影响出现单日大幅调整,止步周线三连阳 [4] 海外动态 - 美国恢复对加墨25%关税,并威胁对欧洲加征25%关税,强化全球关税战重启的展望 [4] - 美乌谈判破裂强化全球资本对美国退出全球化态度的认知,美国或面临中长周期经济衰退与流动性退潮 [4] 行业与板块建议 - 主板建议维持高仓位,关注国内重大财政、货币政策执行节奏及两会政策窗口期 [4] - 中小市值板块建议维持高仓位,优先关注beta弹性机会,风格偏向中小市值占优 [4] - 短期动量模型建议关注行业: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