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界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得力入局充电桩 文具巨头跨界新能源前景几何
经济观察报· 2025-06-27 18:30
作为文具龙头,得力此次跨界进入新能源充电桩行业,引发了 电动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得力入局充电桩的优势何在?未来 充电桩市场格局将如何演变? 作者:周菊 封图:图虫创意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分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两种。其中,直流充电桩功率从30kW— 480kW及以上不等,主要用于公共快充。交流充电桩的功率有3.5kW、7kW以及11/22kW,而7kW 是家用桩最常见的功率,此次得力入局的是7kW充电桩。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郑隽一表示,相对于直流快充,7KW家用充电桩的技术门槛和风险都比较低。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汽车行业特聘研究员鹿文亮对经济观察报表示,7kW交流充 电桩从技术上看难度不大。他解释道,7kW交流桩本质上是一个智能开关加安全控制电路,核心 功能是将220V市电安全地接通或断开,并通过标准协议与车辆通信,无需进行交直流转换或复杂 的功率变换。而且,由于功率低、电流相对较小,7kW交流桩通常采用自然散热或简单风冷即可 满足散热需求,无需复杂的液冷系统。此外,7kW交流桩的核心元器件多为成熟工业级或车规级 产品,供应链门槛较低,认证也相对简单。 事实上,在得力之前,以 ...
得力入局充电桩 文具巨头跨界新能源前景几何
经济观察网· 2025-06-26 18:24
充电桩行业又迎新军。6月22日,得力推出旗下首款家用新能源充电桩,提供多种版本供消费者选择。得力发布的海报显示,其充电桩额定功率为7kW,适 配小米、特斯拉、比亚迪、极氪、问界、小鹏、理想、蔚来、宝马、奔驰、大众等品牌的主流车型。价格方面,得力7kW充电桩裸机首发价979元起,含30 米安装服务的套餐价1669元起。目前该产品已在京东平台有售。 公开资料显示,得力集团创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旗下拥有多个独立子品牌,包括得力办公、得力文具、得力工具等。其中,得力文具是得 力集团的核心品牌之一。得力2024年年营收超400亿元,其中文具业务收入约240亿元,文具业务体量与晨光相当。 作为文具龙头,得力此次跨界进入新能源充电桩行业,引发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得力入局充电桩的优势何在?未来充电桩市场格局将如何演变? 跨界入局背后 "从文具行业大步跨到充电桩,从几元、几十元的文具用品跨到千元的电动汽车产品,得力这一举措的确是不寻常的跨界举动。"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没松林 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不过其指出,就慢充电桩而言,技术门槛并非高不可攀。 得力此次入局新能源充电桩行业的优势何在?梅松林认为,得力拥有庞 ...
泡泡玛特股价震荡;老铺黄金开启全球化扩张;“日本宜家”在中国收缩关店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22 20:23
泡泡玛特 - Labubu 3 0系列全球预售量达400-500万件 单价99元 预计销售额超5亿元 [2] - 二级市场价格暴跌 整盒回收价从1500-2800元降至650-800元 隐藏款单品从250元跌至100元 [2] - 股价单周累计下跌12 11%至239 60港元/股 创6月3日以来新低 [2] - 华尔街投行质疑其"无护城河" 认为IP寿命短 定价权弱于迪士尼等国际运营商 [3] - 公司成立电影工作室 首部动画剧集《LABUBU与朋友们》即将推出 拓展IP边界 [3] 老铺黄金 - 首店落地新加坡滨海湾金沙 毗邻LV 爱马仕等国际品牌 延续高端定位 [4] - 出海战略分两阶段 2026年前开设4家东南亚门店 最终全球目标39家 [5] - 产品本地化策略 新加坡店推出含基督教元素产品 员工本地化率超90% [5] - 古法工艺克价较周大福高500元以内 未形成奢侈品牌定价体系 [5] - 历峰集团CEO公开认可其推动珠宝市场活力 卡地亚已关注该品牌 [5] 沃尔玛中国 - 年销售额1588 45亿元 蝉联CCFA商超榜首 体量相当于2个盒马或18个开市客 [7] - 门店总数同比减少8 5%至334家 但山姆会员店驱动Q1净销售额增长22 5%至67亿美元 [7] - 山姆会员费收入增长超40% 过去12个月新开7家店 2025年后计划年均新开8-10家 [8][9] - 组织架构调整 新增江苏 浙江大区 强化华东市场本地化运营 [9] NITORI - 上半年关闭中国21家门店 关店比例达20% 涉及福州 宁波 北京等地 [10] - 全球门店1035家 中国占152家(大陆84家 台湾68家) 曾计划年增150家海外店 [10] - 尝试增加鞋服 宠物食品等高频品类 但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收缩 [11] 三只松鼠 - 终止收购爱零食 因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后者拥有1800家线下门店 [13] - 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69 73%达74 07亿元 线下渠道薄弱 [13] - Q1营收仅增2 13% 净利润下滑22 46% 大幅低于2024年85 51%的利润增速 [14] 富士胶片 - 旗下ASTALIFT推出防晒隔离美容液 融合防晒 调色 隔离功能 含独家"深层防晒盾"技术 [17] - 产品通过敏感肌测试 提供玫瑰色与净白色两款 洁面可卸 [18] 巴黎世家 - 北京旗舰店推出15500元"烤鸭包" 意大利牛皮材质 10天售罄20只 [19] - 母公司开云集团Q1收入下滑14%至38 83亿欧元 营销未扭转业绩 [19] 宜家 - 联名设计师推出VARMBLIXT系列 含"无限甜甜圈"造型LED灯 2月中国上市 [21] 高梵 - 试水四季化推出699元/599元羊毛T恤 采用超细美丽诺羊毛 销量暂为个位数 [23] - 2025年布局北京 上海等高端商圈 将开首家常设品牌店 [23] 安踏集团 - 任命姚剑为狼爪全球总裁 其曾任亚玛芬大中华区总经理 [25] 李宁集团 - 年薪4200万聘请Zara前高管Victor Herrero执掌Clarks 可获250%绩效奖金 [27] ABG集团 - 亚太总部落户上海 旗下拥有锐步 Champion等品牌 年零售额约2320亿元 [27] 开云集团 - 雷诺CEO卢卡·德·梅奥将接任CEO 原CEO皮诺特转任董事长 股价当日涨11 76% [29][30]
周富裕的焦虑,周黑鸭的“鸭”力
36氪· 2025-06-16 18:04
创始人回归与公司变革 - 创始人周富裕于2023年底开始频繁介入公司管理,2024年6月正式宣布回归并兼任执行总裁 [2][3][6] - 回归后通过行动教育机构进行公司架构调研,重构权力格局,引发持续大半年的内部人事动荡 [3][7] - 打破职业经理人汇报机制,采取微观管理方式,包括业绩对赌政策和高管策略挑战 [7][8] 业绩表现与经营困境 - 2024年公司营收24.51亿元(同比下滑10.66%),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滑15.03%),毛利下滑3.2% [2][19] - 2023年未达2亿元净利润目标,四季度出现亏损 [6] - 单店营收从2019年210万元降至2023年59万元,2024年通过关店提升至66万元 [16] 渠道策略调整 - 2024年关闭785家门店(加盟店656家+直营店129家),总数从3816家减至3031家 [16] - 特许经营门店从2019年1255家增至2023年3816家,2023年特许收入7.83亿元(占营收28.5%) [10][12] - 新开自营交通枢纽门店租金水平较高,销售及分销开支增至9.89亿元 [16] 品牌焕新与跨界尝试 - 2024年5月启动品牌焕新,更新包装设计和店铺装修,增加DIY体验区等年轻化元素 [22][24][25] - 推出"经典+创新"双轮驱动产品战略,保持甜辣卤味同时开发创新品类 [26] - 跨界布局椰子水品牌"丫丫椰"和复合调味品"嘎嘎香"系列 [20][21] 海外拓展计划 - 2025年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 [27] - 面临口味适配、法规差异、本土竞争等挑战 [28] 职业经理人体系变迁 - 2019年张宇晨推行"直营+特许经营"模式,门店从1255家增至3816家 [8][10][12] - 职业经理人频繁更迭,2018年朱于龙离职,2024年张宇晨辞职 [8][3]
中国联塑创始人之子上任执行董事,能否推动业绩改善
新京报· 2025-05-30 21:56
人事变动 - 中国联塑创始人黄联禧及左笑萍之子黄展雄接任执行董事,接替辞任的林少全[1][2] - 黄展雄35岁,拥有加拿大商科学历,2014年加入集团,负责物流、海外管理及新能源储能业务战略规划[2] - 黄展雄将获得每年260万港元酬金及酌情花红[2] - 目前执行董事包括黄联禧(主席)、左满伦(行政总裁)等9人[2] - 创始人夫妇行事低调但多次登榜富豪榜,其子接任引发行业关注[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70.26亿元同比下降12.4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84亿元同比下降28.89%[3] - 2020-2024年净利润连续下滑:37.51亿元→30.44亿元→25.17亿元→23.68亿元→16.84亿元[3] - 2024年毛利72.93亿元(毛利率27.0%),2023年毛利81.21亿元(毛利率26.3%)[4] - 2024年EBITDA 47.32亿元同比下降15.7%,EBITDA利润率17.5%(2023年18.2%)[4] - 利润下跌主因:毛利下降8.28亿元+联营公司业绩减少2.20亿元[4] 业务结构 - 2024年业务构成:塑料管道84.4%(228.19亿元)、建材家居8.4%(22.71亿元)、环保+新能源1.85%(合计4.99亿元)[4] - 新能源业务(光伏)2024年收入2.23亿元,面临产能过剩与供需失衡[5] - 2022年成立广东联塑班皓新能源科技集团进军光伏产业[5] 战略转型 - 公司寻求新增长曲线,跨界布局新能源光伏、海洋养殖网箱等产业[1][4] - 目前跨界成效尚未显现,新能源业务占比仍小[1][4] - 公司表示将精简新能源业务投资,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策略[5] - 黄展雄在新能源储能业务方面的工作经验成为市场关注焦点[1][5]
王建军的三度跨界:不自学编程的法学青年,不是好的首席增长官|成为首席官
36氪· 2025-05-30 15:17
36氪「职场Bonus」(ID:ZhiChangHongLi) 文科生真的能吃到科技创业的红利吗?至少以王建军的经验,这条路能走得通。 王建军,婚礼纪首席增长官。在职场打拼的13年里,他经历过两次创业,在"互联网+房地产"的巅峰时期就职于链家、贝壳,从一线干到管理层,也去过 第一梯队的互联网大厂作为营销一号位带队。 过去的一年对王建军来说很特别。时隔10年,他终于又一次完成了跨界:从房地产走出,进入另一个全新的、每天都在冒出新难题与新成就的业务领域。 还有,他35岁了。 文科生从来不构成限制王建军职业发展的标签。"跨界"这件事,10年前他曾经历两次:第一次是2012年的本地门户网站创业,他当时还在读法律系,为了 抓住人生中第一次遇到的创业风口,他自学了计算机编程和UI/UX设计;第二次是从创业公司的CEO位置辞职,跳进当时如日中天的"互联网+房地产"行 业从一线员工做起。 相比学科之间的壁障,对一位跨界者来说,最重要的其实是"归零"的勇气。 大学创业时,王建军把公司营收做到了百万量级。但随着团队人数近百,人心的管理也成了他的短板,眼见去全国各地的"CEO培训班"学习未见成效,他 果断决定去上市公司中学习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