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

搜索文档
第一批摆摊的打工人,已经回去上班了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10-22 16:33
作者|孟一 餐观局出品 "摆摊日入1000元",这两年,因怀揣着对自由和赚钱的向往,一些打工人果断辞职,俯身摆起 了摊。 但我最近发现,不少二手餐饮设备商的仓库,堆满了摆摊用的餐车,有设备商称,自己只是个 回收餐饮设备的,现在快变成餐车回收专业户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餐观局 ,作者作者|孟一 餐观局 . 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的餐饮新媒体。每一个餐饮人的故事都值得讲述; 每一个餐饮店的成功案例 都值得分享; 每一个餐饮企业的成功模式都值得学习; 每一个餐饮的新商业逻辑都值得领悟。 "打工人摆摊,1个月亏1万元" 图|餐观局拍摄 另一个二手餐饮设备商告诉餐观局,自家好多餐车都是卖出去,两个月后又收回来,再卖出 去。 图|餐观局拍摄 也就是说大部分摆摊创业者,坚持不到2个月就退出了。 为什么打工人的摆摊之路这么"短命"?摆摊还是普通人的致富之路吗?摆摊的坑又在哪里? 打工人摆摊,1个月亏1万元 01 "摆摊1个月,负债1万多" "我真的不想进厂了,刚好当时攒了1万元,就想着去摆摊,过程中还借了钱。现在做了2个多 月,已经负债1万多,还不起,根本还不起。我今天崩溃了,刚刚一个人在厨房哭了一小时,还 因为几块钱跟家里人 ...
煌上煌花5亿收购的立兴食品,9月贡献474万元利润
国际金融报· 2025-10-21 21:06
今年8月,公司公布斥资约4.95亿元收购冻干领域头部企业立兴食品51%股权,收购价较估值增值约 250%,消息披露后首个交易日,煌上煌股价直接跌停。这并非公司首次尝试跨界,去年底其曾计划收 拉长时间线看,2021年至2024年同期,其营收分别为19.33亿元、16.18亿元、15.81亿元、14.52亿元,出 现了营收四连降,2025年前三季度13.79亿元的营收规模仅为2021年同期的71%,核心卤味业务缩量明 显。 与营收下滑形成反差的是利润端的回暖。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8.59%, 已重回2023年同期水平。 这一增长得益于费用管控起到了积极作用。煌上煌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63亿元,同比下降26.39%;管 理费用1.25亿元,同比下降5.7%;研发费用4418万元,同比下降16.62%。费用的收缩直接增厚了利润空 间,当期净利润率为7.57%,较2024年同期的5.35%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卤制品市场面临增长放缓与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面对持续下滑的业绩,煌上煌 希望通过跨界收购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第三季度其完成了一项近5亿元的收购事项,也成为外界关注的 重点 ...
煌上煌(002695):门店端积极调整,冻干业务带来新增量
光大证券· 2025-10-21 16:4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煌上煌维持“增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门店端积极调整单店模型并扩充新品类,同时通过收购立兴食品切入冻干赛道,为业绩带来新增量 [2] - 公司费用端持续收缩,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归母净利率同比改善 [3] - 考虑到立兴食品并表及门店调整策略,报告上调了公司2025-2027年的盈利预测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9亿元,同比下滑5.08%;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8.5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0.62%;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34.31% [1] - 2025年前三季度/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3.02%/35.65% [3] - 2025年前三季度/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率分别为7.33%/6.11%,第三季度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 [3] 门店经营策略 - 公司主动关停亏损门店,尝试调整单店模型,扩充非卤味特产、茶饮、轻餐饮等新品类 [2] - 新店型在南昌部分门店推广后,单店表现获得明显提升,2025年门店数有望逐步企稳 [2] - 公司通过门店内补充加热环节,打造热卤氛围 [2] 业务拓展与收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以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切入冻干品类 [2] - 立兴食品为冻干品类龙头企业,业务兼顾B/C两端,已进入零食量贩、山姆等多个渠道,收入保持较快增速 [2] - 立兴食品的并入可带来业绩增量,并有助于主业门店丰富品类,降低热卤模式运输成本 [2] 费用控制与盈利能力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14.04%,同比下降4.64个百分点,主要系关闭亏损门店及减少促销力度所致 [3] - 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10.29%,同比下降0.72个百分点 [3] - 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修复,伴随门店经营调整,费用端持续收缩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将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1.11/1.53/1.77亿元,较前次预测上调26%/50%/59%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0/0.27/0.3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5/47/41倍 [4] - 根据盈利预测简表,公司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为17.69亿元,同比增长1.71% [5]
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20251016
艾瑞咨询· 2025-10-16 14:2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统一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行业正经历深刻的消费趋势变革,核心驱动力是健康化、功能化与便捷化 [1][4][5][8] - 年轻消费群体(Z世代)的“轻养生”、“朋克养生”需求催生了新的百亿级赛道,如中式养生水、健康化传统食品 [1][4][16][17] - 行业竞争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产品创新、供应链效率、品牌年轻化与数字化运营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5][10][13][16][18] - 预制菜、蛋白饮料等细分市场潜力巨大,但发展依赖于明确的行业标准、食品安全管控和技术创新以赢得消费者信任 [1][4][8] 行业趋势 - **健康养生潮流**:年轻人推崇“轻养生”,以灵活、碎片化方式将健康融入日常,如自制养生饮品,18-35岁人群占健康消费的83.7% [1][4] - **产品中医化**:月饼市场呈现“健康化”趋势,低糖、药膳月饼受追捧,“五行学说”与“药食同源”理念契合年轻人对中医文化的追求 [1][4] - **预制菜发展启示**:日本预制菜市场渗透率超60%,其成功基于明确的定义、严格的添加剂控制(禁用防腐剂)和完善的法规体系,为中国市场提供借鉴 [1][4] - **蛋白饮料市场增长**:2023年中国蛋白饮料市场规模达1586亿元,未来将向高端化、功能化发展,注重低糖低脂及特定人群定制 [8] - **方便面行业挑战**:行业面临“不促不销”困境,受替代品增多、外卖冲击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亟需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8] - **袋装饮料新蓝海**:袋装饮料市场销量暴增,被视为饮品行业新蓝海,竞争焦点集中在需求洞察、供应链实力和品牌心智占位 [5] 头部品牌动态 - **瓶装水市场格局生变**:2025年上半年,农夫山泉净利润同比增长22%,茶饮料业务首破百亿;华润怡宝净利润暴跌28.7%,传统包装水收入下滑24.1%,竞争转向水源地、产品创新和渠道变革 [5] - **三元股份聚焦低温鲜奶**:三元重启“北京鲜牛奶”品牌,强调72度巴氏杀菌工艺和100%自有奶源,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3.33%,在北京鲜奶市场占有率达58.3% [10] - **IP联名驱动增长**:TATA与IP“黄油小熊”联名,线上销售增长53%,新增粉丝提升343%,Z世代占比显著增加,通过情感共鸣实现品牌年轻化 [10] - **足力健跨界饮料成功**:足力健跨界卖饮料,吸引9万付费会员,饮品销量近60万瓶,成功关键在于精准捕捉老年人健康需求及高性价比策略 [11] - **康师傅方便面高端化**:康师傅推出“特别特鲜泡面”,通过技术突破提升品质,旨在将产品从“快餐饱腹”升级为“品质正餐” [14] - **洽洽食品智能制造**:洽洽入选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累计投入超10亿元用于数字化建设,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管控体系 [15] - **绝味鸭脖供应链优势**:绝味构建覆盖全国的24小时高效运营体系,冷链网络配送半径达500-800公里,通过数智化管理形成核心竞争力 [16] - **李子园甜牛奶细分市场领先**:李子园2023年营收达14.12亿元,甜牛奶单品贡献97.78%的收入,市占率高达49.6%,全国终端网点超50万个 [18] 产品技术与创新 - **新品聚焦健康与跨界**:近期新品包括盒马HPP益生元果汁饮料、喜茶联名牛肝菌冰淇淋、海河月饼味酸奶等,聚焦健康、地域特色和跨界创新 [9] - **肯德基科技赋能体验**:苏州肯德基“车速取”车道餐厅突破100家,通过环形车道设计和与理想汽车A2A智能点餐合作,提升“车行生活”便捷性 [13] - **中式养生水赛道崛起**:中式养生水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超88%,2028年规模将突破百亿元,以药食同源食材满足“朋克养生”需求 [16][17]
安福县嘎嘎鸭头卤味店(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5 02:55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安福县嘎嘎鸭头卤味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文明,注册资本5 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餐饮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在许可有效期内 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和许可期限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食品销 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闭环转化种草直达:双轮驱动新食力2025
搜狐财经· 2025-09-27 11:24
食品滋补行业双11趋势 - 行业在小红书平台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5年1月至8月阅读量同比增长81%,搜索量同比增长40% [10][11][12] - 双11期间平台内容深度影响用户决策,73%月活用户会主动搜索,90%主动搜索用户受内容影响,34%搜索后产生外溢进店行为 [13][14][15] - 优质内容驱动口碑积累与转化,双11期间每日新增笔记同比增长46%,评论超6000万条,站内闭环电商GMV同比增长117%,35%用户主动分享体验 [16][17][18] 高潜力赛道洞察 - 中式滋补赛道双11搜索同比增长60%,燕窝和阿胶等经典品类热度高,黄芪和当归成为新宠,高线城市女白领与孕产人群为核心用户,关注秋冬润燥和礼赠场景 [22][23][25][27] - 预制速食赛道双11搜索同比增长42%,中式面点领跑,火锅预制菜和空气炸锅美食增长显著,以年轻人群为主,聚焦早餐与宿舍场景 [22][23][39][42] - 休闲零食赛道双11搜索同比增长36%,蛋糕点心品类领先,膨化食品和卤味走高,人群广泛,注重美味与身材管理平衡 [22][23] 电商打法策略 - 构建“外溢+直达+闭环”全域转化体系,外溢通过小红星链接淘宝、小红盟链接京东,某滋补品牌实现进店拉新率超80%,外溢投资回报率达4倍以上 [2] - 种草直达打通小红书与天猫、京东平台,开放三域流量,分测试期、调整期、放量期进行投放,某品牌通过此策略将30日投资回报率提升至3倍以上 [2] - 闭环电商以投资回报率为目标,通过笔直联动促进转化,把握基建节奏,提前提升计划与笔记数量,分阶段制定货品、人群、内容策略 [2]
90亿长沙卤味大王,遭遇停牌戴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1:33
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违规 - 公司因连续五年财务信息披露违规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 - 公司股票于9月22日停牌1天 [2] - 公司股票简称将于9月23日由"绝味食品"变更为"ST绝味" [2]
绝味食品回应立案进展:会积极配合证监会调查工作,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财经网· 2025-09-22 18:07
公司战略 - 公司推行聚焦卤味赛道并深耕细分需求的战略 [1] - 着力场景化创新与精益运营以持续探索细分需求响应机制的可行性路径 [1] - 通过推进需求洞察力、品类创新力和敏捷供应力的建设以适应复杂市场环境并为卤味业务发展寻求更多突破口 [1] 监管配合 - 公司表示会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 [1] - 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个体户注意:新规关系你能省多少钱!别因不懂而多交税
搜狐财经· 2025-09-20 10:15
增值税优惠政策 - 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或季度销售额30万元以下的个体户免征增值税 政策延续至2027年12月31日 [3] - 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增值税 例如季度销售额35万元 税款从10500元降至3500元 [3] -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部分不能享受免税 需按1%税率缴税 [3] 个人所得税优惠 - 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的部分 在现行优惠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4] - 优惠适用于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方式 例如年利润150万元 税款从近40万元降至20万元出头 [4] - 电子税务局系统自动计算减免税额 简化申报流程 [4] 家庭经营成本优化 - 查账征收个体户支付给家庭成员的合理工资可在税前扣除 例如年扣除7.2万元工资 个税少交近3000元 [5] - 定期定额户由系统自动批量申报 查账征收户通过电子税务局在线申报 全程耗时不足半小时 [5] 常见合规风险 - 拆分收入至多个个体户的行为被认定为偷税 某案例涉及3.4亿元收入 补税及罚款达1431万元 [6] - 定期定额户实际收入超过定额20%需主动申报补税 否则面临追缴税款及滞纳金 例如连续三月超定额未报被罚近万元 [6] - 个人消费如子女学费家庭水电费不得列为经营成本 某案例因乱列成本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并受罚 [7] 政策便利性提升 - 个体户可跨区迁移及规范退出 经营灵活性增强 [8] - 电子税务局提供自动化计税功能 手机申报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 [5]
五星级酒店纷纷摆地摊,它们怎么了
36氪· 2025-09-16 08:09
行业趋势分析 - 全国多地五星级酒店推出街头摆摊业务,覆盖早餐、小炒和盒饭等品类,单价从3元至80元不等,通过亲民价格策略吸引周边居民消费 [6][12] - 酒店摆摊呈现"高频次、低消费"特征,暑期旅游市场人均日消费增长乏力,端午假期人均消费同比下降2.11%至119.69元 [30][31] - 行业整体面临经营压力,2024年三季度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599元(同比下降5%),平均出租率下降4个百分点 [40] 业务模式创新 - 广州白云宾馆分时段经营早餐(7:30-9:30)和晚餐时段,早餐定价4-10余元,晚餐主打白云猪手等粤式招牌菜,采用即食分装模式 [13][14][16] - 长沙梅溪湖金茂酒店以"非预制菜"为卖点,由戴帽厨师现场制作卤味,鸭架5元/个、卤凤爪10元/3只,日营业额达2.5万元 [17][19][20][23] - 部分酒店通过"剩菜盲盒"(售价低于100元)和"星厨到家"服务拓展收入渠道,餐饮业务成为最灵活的转型方向 [60][61] 客户结构变化 - 商务差旅需求显著萎缩,金融、互联网行业推行差旅管控:互联网企业限制P8以下员工每月出差不超过5天,差旅成本前10%员工进入审计名单 [37][38] - 高端客户流失导致会务宴请业务下滑,多地禁止升学宴谢师宴进一步冲击暑期传统旺季需求 [32][36] - 消费者选择标准从星级评级转向实际体验,关注卫生条件(摆摊厨师全程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四件套清洁度及个性化服务 [22][58] 行业运营数据 - 五星级酒店数量从2019年845家降至2024年三季度736家,五年减少13%,行业进入收缩周期 [49] - 坪效表现悬殊:深圳购物中心坪效30-70元,海底捞达138元,而五星级酒店坪效仅10元,接近联合办公空间水平 [56] - 人力成本占营收比重近30%,摆摊业务虽无法覆盖日常支出但可维持现金流保障员工工资 [32][56] 地产关联影响 - 85%的百强房企曾布局酒店业务,五星级酒店常作为房地产配套提升地块价值,2021年东莞土地出让明确要求引进国际酒店品牌 [52][54] - 2023年起行业出现资产拍卖潮,上海宝格丽等知名酒店易主或歇业,反映地产下行周期对关联产业的传导效应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