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出台集成电路政策,助力全产业链突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7 08:54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政策 - 深圳市出台《若干措施》提出10条具体支持举措 包括高端芯片产品突破 芯片设计流片支持 EDA工具推广应用 核心设备及配套零部件突破 关键制造封装材料突破 高端封装测试水平提升 化合物半导体加速成熟等 [1] - 政策旨在构建完善产业生态 增强核心竞争力 支持全链条优化提质 实现强链稳链补链 形成稳定高效的协同发展机制 [1] - 政策强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 结合政府引导和社会创造力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1] 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 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规模2025年上半年达1424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16.9% [2] - 深圳已形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优势 涵盖设计 制造 设备 材料等关键环节 汇聚海思半导体 记忆科技 中兴微电子 比亚迪半导体等知名企业 [2] 深圳市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 -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赛米产业私募基金"总规模50亿元 由深创投担任管理人 深创投 深重投共同作为GP [2] - 基金重点投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和细分龙头企业 围绕重大制造项目集群建链 补链 强链 延链 构建自主可控 高效协作的本地化产业链 [2] - 基金出资结构: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认缴25亿元(占比69.44%) 龙岗区引导基金认缴10亿元(27.78%) 红土股权投资基金出资7000万元(1.94%) 深重投出资3000万元(0.83%) [4] - 深创投表示将发挥专业化优势 克服半导体投资高难度 大额度 长周期特点 为优秀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和生态资源导入 [3]
半导体,突发!深圳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7-06 18:31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支持 - 深圳市出台《若干措施》提出10条具体支持举措 包括高端芯片产品突破 芯片设计流片支持 EDA工具推广应用 核心设备及配套零部件突破 关键制造封装材料突破 高端封装测试水平提升 加速化合物半导体成熟等 [1] - 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赛米产业私募基金" 以"政策+资本"组合拳支持产业全链条优化提质 [1][2] - 政策强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 通过研发支持 专项资助 推广应用等普惠性政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1] 产业投资基金与重点项目布局 - "赛米产业私募基金"已于5月完成工商注册 重点投向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和细分龙头企业 围绕重大制造项目集群进行建链 补链 强链 延链 [2] - 基金目标构建"自主可控 高效协作 紧密配套"的本地化产业链供应链 [2] 深圳市半导体产业现状与规模 - 深圳集成电路产业2023年上半年规模达1424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16 9% [2] - 深圳汇聚海思半导体 记忆科技 中兴微电子 比亚迪半导体等知名企业 形成涵盖设计 制造 设备 材料等环节的全产业链优势 [2] - 截至2025年4月 深圳市已汇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上市企业50家 独角兽企业14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200家 [3] 区域发展规划与目标 - 宝安区计划到2025年构筑车规级 人工智能 穿戴芯片产业创新集聚高地 目标产值突破1200亿元 增加值突破280亿元 [4] - 南山区和福田区重点发展高端芯片设计 巩固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优势 [4] - 坪山区定位硅基半导体集聚区 目标2025年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4] 产业集聚与政策环境 - 深圳已成立南山智园 深圳湾科技园等产业集聚区 吸引优秀企业形成集群效应 [3] - 龙华区 龙岗区 宝安区 南山区和福田区均出台针对性产业政策 通过资金补贴 技术研发奖励 人才鼓励等方式推动产业发展 [2]
深圳出台集成电路政策 50亿元助力全产业链突破
人民网· 2025-07-05 22:24
政策支持 - 深圳市出台《若干措施》以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赛米产业私募基金" [1] - 《若干措施》围绕"强链 稳链 补链"核心目标 提出10条具体支持举措 包括高端芯片产品突破 加强芯片设计流片支持 加快EDA工具推广应用等 [1] - 政策强调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强化政府引导 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1] 基金投向 - "赛米产业私募基金"已于5月完成工商登记注册 将主要投向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重点项目 细分龙头企业及对完善产业链具有重大作用的项目 [1][2] - 基金目标为构建"自主可控 高效协作 紧密配套"的本地化产业链供应链 [2] 行业现状 - 深圳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镇 已形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优势 [2]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16.9% [2]
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投资建设晶圆再生扩产项目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28 05:19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为华海清科晶圆再生扩产项目,规划扩建总产能为40万片/月,首期建设产能为20万片/月 [1][5] - 首期投资预计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自有和自筹资金 [1][2][8] - 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不超过18个月,实施主体为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选址于江苏省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3][7][8]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 国家政策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为项目落地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9] - 国内12寸晶圆厂加速扩产导致挡控片、测试片需求激增,公司需提高晶圆再生加工能力以响应客户需求 [10] - 公司现有晶圆再生产能已达20万片/月,获得多家大生产线批量订单,具备先发优势 [10] 技术优势与协同性 - 晶圆再生核心工艺(CMP和清洗)采用公司自研装备,技术先进且可定制化降低资本投入 [11][12] - 公司CMP研磨技术可提升再生晶圆循环使用次数,在先进制程服务中具备竞争力 [11] - 晶圆再生客户与现有装备业务客户群高度重合,市场和技术协同性强 [12] 项目实施与影响 - 项目通过新设全资子公司实施,授权管理层根据进展通过增资、借款或贷款等方式投入 [9] - 投资金额未达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标准,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3][15] - 项目将扩大公司市场份额和规模效应,提升业绩和持续经营能力 [15]
广州超级IPO来了
投资界· 2025-05-13 15:35
公司概况 - 粤芯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是粤港澳大湾区首家实现量产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填补了大湾区芯片制造空白 [2][4] - 公司采用"定制化代工"策略,专注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5G等领域,产品良率达97%以上 [5] - 三期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实现月产8万片12英寸晶圆,其中三期达产后年产值约40亿元 [5] 核心人物与创业背景 - 创始人陈卫为中山大学校友,曾任职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和上海华虹宏力,拥有30余年行业经验 [4] - 创业动机源于广州缺乏大型芯片制造项目,旨在带动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4] - 公司18个月即完成从建厂到量产的全流程,创下"湾区速度" [4][5] 资本运作与股东结构 - 2021年获得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投创业、华登国际等机构投资 [8] - 2022年完成45亿元融资,既有股东认购超60%,引入广汽、上汽、北汽等产业资本 [8] - 2023年变更为股份公司,2024年启动IPO辅导备案,由广发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2][6] 区域产业影响 - 公司带动150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广州开发区,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10] - 广东省已形成广深珠为核心、佛莞协同的"3+N"格局,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18% [13] - 大湾区各市密集出台产业政策,如深圳计划2025年半导体产值突破2500亿元 [13] 行业竞争格局 - 珠三角曾因制造环节薄弱落后于长三角,现通过粤芯等项目加速追赶 [12] - 广州黄埔区定位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南沙重点发展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 [12] - 大湾区正吸引半导体投资从长三角向珠三角转移,产业活跃度显著提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