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零售化
icon
搜索文档
餐饮供应链专题报告:经营拐点渐现,价值重估在即
财通证券· 2025-11-08 22:30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餐饮供应链行业正经历供需再平衡,资本开支高峰已过,需求在政策与消费复苏下逐步修复,行业经营层面或迎来拐点 [5] - 企业增长动能转向新品研发与渠道拓展,以破局价格竞争,驱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从“价格战”向“价值战”的转型 [5] - 产业逻辑持续强化,预制菜规范化与餐饮连锁化率提升共同推动行业集中度提高,利好头部企业 [5] - 短期看好业绩环比改善、筹码结构以及政策预期带来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龙头及弹性标的 [5] 供需再平衡 - 供给端方面,食品加工板块资本性开支在2023年后显著回落,产能集中释放期接近尾声,企业重心转向提升产能利用率 [10] - 价格战虽阶段性压制盈利,但头部企业如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等已通过产品与渠道优化进行战略调整,价格不再是主要竞争手段,25Q3财报显示行业经营层面或迎拐点 [5][22] - 需求端方面,餐饮开关店趋于平稳,店效虽承压但整体处于缓步修复通道,国庆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显示消费韧性 [5][26] - 政策端形成国家与地方协同发力格局,通过《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强化服务业预期,餐饮作为就业吸纳与外溢性强的行业获得持续支持 [5][33] 增长新动能 - 企业通过品类创新构建新增长曲线,例如三全食品推出“黄金比例”蒸煎饺、安井食品推动锁鲜装高端化、千味央厨拓展“油条+”系列 [5][45] - 渠道拓展方面,餐饮零售化趋势明显,企业积极拥抱新零售、特通与大B客户,如安井食品与沃尔玛、盒马合作定制化产品,千味央厨深化与海底捞、华莱士等连锁餐饮合作 [5][46] - 在餐饮慢增长周期下,企业更注重场景化体验与高效渠道运营,通过跨界融合、数字化与供应链协同实现价值转型 [5][47] 产业逻辑强化 - 预制菜舆情事件推动监管加速落地,2024年《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的通知》明确预制菜定义、禁用防腐剂等细则,提升行业准入门槛,利好头部企业 [5][51] - 参照日本经验,预制菜在经济换挡期具备强韧性,中国正处于“B端稳健+C端成长”的双轮驱动阶段,市场空间广阔 [5][55]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推动流量向头部品牌集中,加速餐饮连锁化进程,我国连锁化率从2021年19%升至2024年23%,标准化与效率需求直接利好上游供应链企业 [5][61] 投资建议与公司表现 - 投资建议持续看好餐饮供应链机会,关注Q3环比改善(低基数+竞争趋稳+新增量)、筹码结构及政策预期 [5][75] - 随着安井食品等行业龙头调整费用策略,价格战有望边际改善,经营趋势或迎拐点 [5][76] - 大市值标的建议关注安井食品(总市值247.23亿元)、安琪酵母(总市值333.34亿元)、海天味业(总市值2,221.94亿元) [5][6] - 弹性中小市值标的建议关注宝立食品(总市值60.96亿元)、立高食品(总市值68.31亿元,投资评级“买入”)、千味央厨(总市值40.26亿元)、日辰股份(总市值36.63亿元) [5][6] - 开店方向建议关注巴比食品(总市值66.91亿元)、锅圈(总市值108.52亿元) [5][6] - 重点公司业绩显示改善趋势,例如安井食品3Q25收入同比+6.61%,归母净利润同比+11.80%;立高食品3Q25收入同比+14.82%,归母净利润同比+13.64% [22]
2025年中国餐饮食品连锁加盟行业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11-08 08:06
核心观点 - 中国餐饮食品连锁加盟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连锁化率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1] - 在家餐食市场快速崛起,消费者对健康、效率和社交价值的需求重塑行业结构,连锁品牌加速数字化转型和全渠道布局以构建核心竞争力 [1][10] - 行业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具备丰富经验的“职业加盟商”群体扩大,品牌与加盟商关系转向双向选择 [1][47][48] - 在家餐食赛道在增长潜力、产品运营和投资回报方面表现突出,成为加盟商首选,其中锅圈食汇作为龙头企业展现出差异化优势 [30][36][39] 中国餐饮食品市场概况 - 宏观经济回暖驱动内需释放,2020-2024年中国GDP年均复合增长率6.9%,社零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5%,消费市场进入温和增长新常态 [4] - 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4%和7.4%,消费支出增速略高于收入 [4] - 城乡消费持续修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复合增长率8.9%明显领先城镇居民的6.4%,下沉市场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6] - 食品烟酒作为刚需品类支出韧性强劲,在总消费支出中占比稳定,为行业提供坚实需求底盘 [6] 行业市场规模与结构 - 中国餐饮食品市场规模达12.6万亿元,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7.2% [9] - 餐饮服务板块疫情后强势复苏,年均增速接近9%,线下场景恢复、即时配送成熟与连锁品牌渗透率提升是核心增长动能 [9] - 在家餐食市场快速崛起,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8.4%,远高于整体食品零售市场增速,预计2029年占食品零售比例达13.5% [10] - 传统餐饮理念向零售化、标准化、场景化延伸,即食、即热、即烹等新型产品模式快速涌现,满足在家吃饭场景需求 [10] 连锁化发展现状与机遇 - 中国餐饮服务连锁率从2020年15%稳步上升至2025年24%,但仍明显低于日本、美国等成熟市场及全球35%的平均水平 [12] - 品类连锁化差异明显,现制饮品和烘焙甜品标准化程度高连锁化率领先,中式正餐、烧烤等品类连锁化率较低 [15] - 下沉市场人口规模近10亿占全国75%,至2030年超66%个人消费增长将来自三四线及县域市场,成为连锁化扩张新焦点 [17] - 起家于一二线的直营头部品牌如喜茶、海底捞正逐步开放加盟或推动“直营+联营”模式,加速向低线城市复制 [17] 加盟企业生态与特点 - 餐饮业占比近五成是加盟市场主力赛道,但近80%特许备案企业门店数不足10家,超过百店规模企业占比不足10%,市场集中度低 [20] - 头部加盟品牌如蜜雪冰城、正新鸡排、绝味食品、锅圈食汇等采取加盟为主模式加速扩张,纷纷步入“万店”行列 [22] - 竞争环境和财务回报是加盟商投资经营核心痛点,加盟商更关注优质选址、成本结构和回本周期的可控性,回避同质化竞争 [24] - 行业生态从粗放扩张迈向精细化运营,能解决竞争密度管控、成本透明化、长期承诺履约的品牌方将重构行业规则 [24] 加盟商决策要素分析 - 选择品类时加盟商最看重市场增速、确定性、竞争程度、标准化程度和利润空间,偏好高增长、抗周期、低竞争赛道 [27] - 选择品牌时加盟商核心关注营业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初始投资、投资回报周期及品牌方的成功实践和总部支持能力 [29] - 加盟商偏好加盟门槛低、人力负荷小、利润空间高的模式,初期投资越低越好,希望品牌方能提供全面运营支持 [27][29] - 职业加盟商群体壮大,一次成功加盟经历往往成为持续加码起点,品牌方策略转向培养成功案例推动复投 [47][48] 细分赛道对比分析 - 在家餐食赛道2025上半年市场增速15%-25%,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均增速17.6%,市场规模从0.5万亿元增长至1.2万亿元,市场确定性高竞争缓和 [31] - 休闲饮品赛道增速5%-35%,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均增速14.0%,市场规模从0.6万亿元增长至1.3万亿元,但市场竞争激烈 [31] - 在家餐食产品以冻品为主标准化程度高,客单价70-150元,产品丰富度高可灵活组合覆盖多场景,门店运营门槛低 [33] - 在家餐食单店月销8-20万元,毛利率30%-40%,经营利润率10%-15%,初始投资额20-25万元,投资回报期10-20个月,优势明显 [35] 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化转型成为规模化复制的关键,数据驱动选址、标准化SOP与运营系统可显著降低加盟商开店和运营风险 [44] - 供应链系统数字化管理实现强管控、降损耗、提效率,提升单店盈利能力,是行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基础设施 [44] - 品牌与加盟商关系演进,优质品牌与职业加盟商相互赋能、共同成就,成为推动行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核心力量 [48] - 在家餐食赛道代表品牌锅圈食汇围绕“在家吃饭”场景建立全品类矩阵,形成“冬火锅、夏烧烤、全年小吃+饮品”的四季运营节奏,有效对冲季节性波动 [40]
2025年中国餐饮食品连锁加盟行业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10-25 08:07
行业宏观背景 - 中国GDP年均复合增长率6.9%,社零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5.5%,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4%和7.4%,经济回暖驱动内需释放[4] -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呈现恢复性增长,农村居民增速8.9%领先于城镇居民的6.4%,下沉市场消费活力持续释放[6] - 餐饮食品市场规模达12.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2%,其中餐饮服务板块疫情后强势复苏,年均增速接近9%[9] 行业核心趋势 - 在家餐食市场快速崛起,2020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4%,远高于整体食品零售市场增速,预计2029年市场占比有望达到13.5%[10] - 行业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稳步上升至2025年的24%,但仍显著低于全球35%的平均水平,存在巨大提升空间[12] - 连锁化率呈现显著品类分化,现制饮品和烘焙甜品等标准化程度高的品类领先,而中式正餐等依赖厨师技能的品类较低[15] - 下沉市场成为关键增量,人口规模近10亿,占全国总人口约75%,预计至2030年超过66%的个人消费增长将来自三四线及县域市场[17] 加盟市场格局 - 餐饮业在加盟市场中占比近五成,是主力赛道,但近80%的特许备案企业门店数不足10家,超过百店规模的企业占比不足10%,市场集中度较低[20] - 头部品牌如蜜雪冰城、正新鸡排、绝味食品、锅圈食汇等采取加盟模式加速扩张,纷纷步入“万店”行列[22] - 加盟生态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竞争环境与财务回报成为加盟商最核心的痛点[24] 加盟商决策要素 - 加盟商选择品类时最看重市场增速、市场确定性、竞争程度、标准化程度和利润空间等因素[27] - 加盟商选择品牌时核心关注营业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初始投资、投资回报周期以及总部的辅导培训与门店竞争管理能力[29] - 职业加盟商群体壮大,拥有成功加盟经验的投资人占比显著提升,品牌方更重视培养成功案例以推动复投,形成双向选择机制[47][48] 细分赛道对比分析 - 在家餐食赛道在多个维度表现优异:2025年上半年市场增速15%~25%,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0.5万亿元预计增长至2029年的1.2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速17.6%,市场确定性高,竞争缓和[31] - 在产品运营方面,在家餐食以冻品为主,标准化程度高,产品丰富度佳,客单价在70~150元,具备快速复制和灵活组合的优势[33] - 在投资回报方面,在家餐食单店月销8~20万元,毛利率30%~40%,经营利润率10%~15%,初始投资额20~25万元,投资回报期10~20个月,具有门槛低、周期短的优势[35] - 休闲饮品赛道市场增速快(5%~35%),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0.6万亿元预计增长至2029年的1.3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速14.0%,但竞争激烈[31] - 休闲饮品毛利率高达50%~60%,经营利润率12%~20%,但初始投资额较高(35~80万元),对员工制作与快速出餐能力要求高[35] 首选赛道与品牌 - 综合市场、产品、投资因素,在家餐食赛道成为加盟商首选,其符合居家就餐趋势,具备刚需特征和零售灵活性,竞争相对较小,且加盟门槛友好[36][38] - 锅圈食汇作为在家餐食赛道龙头企业,围绕“在家吃饭”场景建立全品类产品矩阵,覆盖火锅、烧烤、一人食等八大品类,形成“冬火锅、夏烧烤、全年小吃+饮品”的四季运营节奏,有效对冲季节性波动[40] - 锅圈食汇展现出投资门槛低、模式成熟可复制、产品矩阵丰富等差异化优势,结合数字化运营和标准化管理,成为加盟首选品牌[39] 数字化转型趋势 - 行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通过数据驱动的选址、标准化SOP与运营系统,可显著降低加盟商开店和运营风险,是实现规模化和精细化运营的最优解[44] - 供应链系统的数字化管理能帮助总部实现强管控、降损耗、提效率,从而提升单店盈利能力,是行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基础设施[44]
艾瑞咨询授予锅圈食汇“上万加盟商选择的在家餐食品牌”
艾瑞咨询· 2025-10-14 08:07
行业宏观趋势 - 中国餐饮服务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24% [3] - 行业整体连锁率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品类连锁化水平差异明显 [3] - 下沉市场空间广阔,直营品牌逐步开放加盟,积极向三四线及县域市场渗透 [3] - 头部品牌凭借标准化产品、门店模型、完善供应链及数字化运营能力,推动行业从粗放式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迈进 [3] - 随着消费者在家就餐需求增长,餐饮零售化趋势加速,餐饮服务逐步向外卖、预制餐、即食产品等零售化模式延伸 [3] 在家餐食赛道优势 - 在家餐食赛道增速快,确定性强,竞争相对缓和 [4] - 在家餐食以冻品为主,门店运营门槛低,标准化程度高,产品组合灵活且具备可拓展性 [4] - 该赛道投资门槛低,回报周期较短,成长性与确定性并存 [4] - 加盟商决策趋向多元和理性均衡,重点关注财务因素与总部支持能力 [4] 锅圈食汇公司概况 - 公司获得艾瑞咨询颁发的"上万加盟商选择的在家餐食品牌"市场地位证书 [1][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国门店总数增至10400家,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 [6] - 其中加盟店总数达10386家 [6] 锅圈食汇核心竞争力 - 公司具备丰富的产品矩阵,围绕"在家吃饭"场景打造火锅、烧烤、一人食等八大品类,在售SKU超过600个 [5] - 公司依托7大生产基地和19个区域仓配中心,配合全国冷链配送体系,实现从产地直采到终端门店的全链路闭环供应 [5] - 公司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确保产品高效覆盖各类消费场景 [5] - 公司具有高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下沉市场开店空间广阔 [5] - 公司投入成本适中,商业模式成熟可复制,已在上万家门店得到验证 [5] - 公司产品复购率高,带来稳健收入和可预测的投资回报 [5] - 总部提供标准化管理和数字化运营支持,降低加盟商运营压力,帮助其高效开店和精细化运营 [5]
锅圈20250919
2025-09-22 09:0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锅圈食饮(公司)[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5年中期报告分红约1.9亿元,分红比例较高,未来将通过分红和回购相结合的形式提升股东回报[21] * 公司商业模式为中低毛利高周转,通过收入规模扩大提升费用效率,朝着中期7-8%的净利率目标推进[23][24] * 核心原料如肉制品价格存在周期性波动,公司使用进口肉品具备性价比优势,并通过产品组合平滑毛利率波动影响[25] 门店运营与拓展策略 * 2025年全年计划净新增1,000家门店,一半以上集中于乡镇市场,七八月开设节奏符合预期,签约情况与全年目标匹配[7] * 2025年上半年通过门店精细化运营(热出动作、服务意识加强等)和组织结构调整(单兵负责三五十家门店)提升了门店管理水平[4] * 新店采用快速爬坡策略(如送锅、热出及爆品打法),帮助新店在初始阶段实现较高销售额[4] * 加盟商策略侧重夫妻老婆创业型,地县级及以上鼓励现有加盟商开多店,乡镇层级主要鼓励单店加盟[8][9] 销售趋势与产品策略 * 2025年第三季度同店表现延续上半年良好势头,实现中单增长,8月和9月销售趋势整体符合预期[3][5] * 第四季度计划通过丰富火锅套餐和更多SKU上新产品拓展和SKU深化,以提升会员活跃度和客流量[3][5][6] * 公司通过供应链复用实现"好吃不贵"的优势,价格平均低于传统餐厅1/3至1/2[13] * 门店常规售卖三五百个SKU,总SKU数量达700个,围绕各区域口味偏好进行属地化定制开发[16] * 在华南市场推椰子鸡等符合当地饮食习惯的品类,在川渝地区强调丸子类产品,在华南侧重烧烤类产品[14][15] 新业态探索与创新 * 锅圈小炒店定位社区食堂,通过标准化口味还原和高性价比满足一日三餐需求,使用小型炒菜机器人成本较低[10][18] * 农贸市场店侧重杂货类商品,面向农贸市场消费群体,与传统社区店在SKU呈现上有所区别[10] * 酒水、饮料业务(包括精酿啤酒、NFC果汁等)与火锅、烧烤场景协同,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翻倍增长[28] 海外扩张计划 * 短期内重点探索供应链出海及产品出海模式,试水香港、东南亚等市场[19] * 长期计划推动商业模式出海,并关注海外渠道网络建设,考虑通过并购实现快速布局[19][2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通过活动运营(如紫禁城火锅全民国民火锅节)推动消费者到店及销售额增长[3] * 销售费用整体稳定,随着收入规模扩大效率持续优化,抖音营销经验更成熟效率提高[26] * 公司机制上发挥单兵能动性,区域销售经理负责现有门店增长及开店考核[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