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for Science
icon
搜索文档
AI加速改酶,落地再生PET千吨级产线,「塑新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9-16 18:16
编辑 | 阿至 36氪获悉,北京塑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塑新科技」)宣布连续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和pre- A+轮融资,pre-A轮由金鼎资本-海利得产业基金领投、老股东英诺天使基金持续追投;pre-A+轮由拙朴 投资独家投资。公司产品已获得涤纶工业丝龙头企业海利得认可,资金将主要用于规模化产线落地。目 前「塑新科技」已开启新一轮融资。 「塑新科技」成立于2024年6月,是废弃高分子材料生物回收转化平台,聚焦PET聚酯的生物酶法回 收。CTO董维亮教授为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教授、博导,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5项,权威期 刊发表论文90余篇;CEO向科炜博士是连续成功创业者,本硕博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国重实验 室,曾任多家上市公司高管,有十年以上的管理经验以及多个产品从0到1研发、生产和销售经验。 「塑新科技」创始团队经历多年天然酶资源挖掘,搭建起大型塑料降解酶库,可回收PET、PU、尼 龙、PLA等多种高分子材料,并自研AI算法,加速酶的挖掘、进化、改造和发酵底盘进化,目前已跑 通千吨级中试线,实现规模化量产,2025年底将完成万吨线通车投产。 一、产学投复合型团队,AI+酶工程拓展塑料降解 ...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在静安区举行
国际金融报· 2025-09-15 08:49
9月12日至13日,EmTech China 2025全球新兴科技峰会暨"50家聪明公司"(TR50)在上海静安国际科创社区举办,来自全球学术界、产业界与投资界人 士,就前沿技术在产业化深水区的具体路径与挑战,提出了宝贵的洞察与思考。 本届峰会以"中国未来"为主题,荟萃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多国科学院院士、前沿领域科学家、产业领袖与创新先锋在内的数十位全球顶尖大脑,共同 围绕前沿科技从概念突破迈向产业化落地的关键路径与未来图景,展开了以"全球合作新未来"为主题的深度对话。同时,新一届"50家聪明公司"评选结果正 式发布。这些企业的技术路径、战略选择与落地成果,将成为观察未来十年科技走向的重要样本。 开幕式上,上海市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磊表示,静安区正在"五个中心"建设中坚定走好第一方阵,锻长板、扬优势、优布局、强功能,抢抓上海建 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新机遇,主动把握产业发展前沿动向,致力于为企业打造集区位优势、产业生态和政策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发展环境,通过一系列创新举 措构建更高效的生态链接,做广大创新创业者最为坚定而长久的同行人,并对本次峰会的举办表达了期待。 现场,上海市静安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王志佳围绕" ...
2025年浦江创新论坛即将开幕 论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为历届之最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14:51
主题为"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的2025年浦江创新论坛将于9月20日—22 日在上海举办。记者获悉,本次论坛将重点组织包括1场开幕式、1场主论坛;同时将举行30场专题论坛 和5场重要活动,包括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青年科学家座谈会等。本届论 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均为历届之最。 据了解,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共释放21000余项技术需求、35000余项全国科技创 新人才岗位需求,展示4080项创新产品与优质成果,3113家企业释放超1000亿元需求投入金额,达成意 向合作金额近180亿元。 浦江创新论坛自2008年创设以来,已连续举办18届。目前,论坛已邀请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 机构,共计550位嘉宾参与主论坛和各专题论坛,其中近40%来自白俄罗斯、美国、德国、瑞士、丹麦 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 对于未来产业培育,论坛将重点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基础前沿与交叉创新和未来 产业,举办AI for Science、量子智能、可控核聚变、具身智能、神经科技、硅光等30余场前沿领域专题 论坛和闭门会议。 ...
现场:BCEIA 2025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仪器信息网· 2025-09-11 12:25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仪器信息网讯 金秋九月,第二十一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2025)于2025年9月10日在北 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隆重开幕。 会议现场 开幕式 BCEIA 2025开幕式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新荣教授担任主持人。 张新荣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大会主席江桂斌院士发表开幕致辞。 国际合作伙伴代表,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的吉田秀人(Hideto Yoshida)先生致贺词。 为庆祝BCEIA创办40周年,本届大会特设"特别贡献奖",以表彰为创立BCEIA并为其发展倾注心血的老一辈协会领导 者。杨化先生、王顺昌先生、闫成德先生、吴波尔女士、张渝英女士荣获这一崇高荣誉。颁奖仪式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副理事长刘虎威教授主持,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刘买利院士为获奖人颁 奖。 刘虎威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 ...
晶泰控股(2228.HK):AI+人工智能自主实验平台驱动药物及材料研发 商业化加速
格隆汇· 2025-09-11 03:59
利润端扭亏为盈,营收步入商业化门槛。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2.66 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 润-15.2 亿元,实现同比减亏;2025 年上半年已实现扭亏为盈,收入5.17 亿元,同比增长404%,经调整 净利润1.42 亿元。AI 制药商业化逐步落地。公司的核心业务AIDD 覆盖小分子、大分子药物发现; AI4S 覆盖智能化服务、新材料研发服务方案等。其中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2024 年实现收入1.63 亿元, 同比增长87.76%;2025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186万元,同比增长95.9%。药物发现解决方案2024 年实现 收入1.04 亿元,同比增长18.16%;2025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35 亿元,同比增长615%。此外,2025 年6 月公司与DoveTree 新签署的管线合作订单规模高达59.9 亿美元。 机构:招商证券 研究员:顾佳/梁广楷/谢笑妍/刘晓珊/肖笑园 晶泰以量子物理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早期即着手数据积累,构建多模态AI 模 型体系,覆盖药物发现核心环节。鉴于模型能力高度依赖数据驱动,公司自建干湿结合自动化实验平 台,高通量生产高质量正负样本,不断优化数 ...
晶泰控股(02228):AI+人工智能自主实验平台驱动药物及材料研发,商业化加速
招商证券· 2025-09-10 19:3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1][6][7] 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以量子物理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构建多模态AI模型体系覆盖药物发现核心环节,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技术壁垒 [1] - 公司自建干湿结合自动化实验平台,高通量生产高质量正负样本优化数据集反哺AI模型训练,形成正向数据循环闭环系统 [1] - 长期订单验证下平台获多家跨国药企高度认可,业务量稳步攀升并加速向新材料等领域延伸,商业化潜力持续释放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404%,经调整净利润1.42亿元 [6] - 与DoveTree新签署管线合作订单规模达59.9亿美元,并已收到首付款5100万美元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减亏 [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404%,经调整净利润1.42亿元 [6] - 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2024年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87.76%,2025年上半年收入8186万元同比增长95.9% [6]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2024年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8.16%,2025年上半年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615% [6] - 预期2025-2027年营业收入达7.86/9.75/14.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0.15/0.94/3.00亿元 [6][82] - 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53.44/43.08/29.85倍 [6] 技术优势 - 累计超650万条高精度量化数据,云端数据总量达1.9PB [6] - 实验室持续月产出反应数据3万+,内外部反应月积累20万+ [6] - 拥有200多种垂类AI模型,包括全球领先算法如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XtalFold™ [6] - 拥有200+研发机器人工站,5000m²+自有自动化实验室,以及先进AI Agent系统 [6] - 基于量子力学自主研发XFF力场和XFEP自由能计算等高精度虚拟数据生成模型 [62] - 自研UV谱图预测模型和基于LCMS谱图的产率预测模型准确率超过90% [62] 业务进展 - 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ID4Inno拥有200万个分子砌块,化学空间扩展到10^12化合物库 [59] - 大分子药物发现平台XupremAb™包含抗体药物发现流程的不同重要功能 [60] - 与全球超过300家企业及行业龙头建立深度合作,客户续约率超行业平均 [54] - 前20大药企中的16家与晶泰建立合作关系,2021-2023年客户留存率分别约67.5%/51.4%/64.9% [71] - 技术平台成功拓展至新能源、农业及工业材料等多个领域 [6][77] 行业前景 - 全球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870亿美元增至2030年14142亿美元,CAGR为33.5% [32] - 全球自动化实验室市场预计从2023年59亿美元跃升至2030年607亿美元,CAGR为39.6% [32] - 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512亿美元增至2030年3632亿美元,CAGR为13.3% [38] - 全球材料科学研发支出2030年将达1779亿美元,2023-2030年CAGR为12.8% [48] - AI赋能的材料研发服务占比将从2023年8%提升至2030年25%,对应市场规模从61亿美元扩张至445亿美元 [48]
软通动力(301236):营收快速增长,软硬一体战略持续深化
西部证券· 2025-09-03 15:43
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软硬一体战略优势显著 营收快速增长 [3] - 2025H1实现营收157.81亿元 同比增长25.99% [1][6] -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 同比减亏7.60% [1][6] - Q2单季度营收87.70亿元 同比增长23.93% 环比增长25.10% [1][6] - Q2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 [1][6] - Q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58亿元 环比增长173.92% [1][6] 业务表现 - 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实现营收89.20亿元 同比增长4.78% [2] - 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实现营收67.56亿元 同比增长72.77% [2] - 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占营收比升至42.81% [2] - 构建软硬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 形成完善产品品牌矩阵 [2] - AI布局采用"AI工程+AI for Science"双轮驱动 [2] - 打造软通天璇MaaS企业级模型服务平台 [2] 鸿蒙生态建设 - 深度参与鸿蒙生态建设 投入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研发 [3] - 发布工具类应用"AI面试官"丰富鸿蒙桌面应用生态 [3] - 在小型电车领域打通全产业链路 发布"轻型电车解决方案" [3] - 支撑上千款鸿蒙应用上架 打造多个行业鸿蒙应用样板间 [3] - 提供文旅酒店 消费餐饮等行业鸿蒙元服务模版 [3] - 在HarmonyOSConnect领域与500余家品牌伙伴合作 [3] - 推动1200余款产品接入 数量位居业内第一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365亿元 [3] - 预计2026年营收424亿元 [3] - 预计2027年营收493亿元 [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84亿元 [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5.18亿元 [3]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7.81亿元 [3]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40元 [4]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0.54元 [4] - 预计2027年每股收益0.82元 [4] 估值指标 - 2025年预计市盈率142.2倍 [4] - 2026年预计市盈率105.3倍 [4] - 2027年预计市盈率69.8倍 [4] - 2025年预计市净率5.0倍 [4] - 2026年预计市净率4.8倍 [4] - 2027年预计市净率4.5倍 [4]
志特新材(300986):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 毛利率显著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9-02 18: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3亿元同比增长14.02% 归属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906.32% 扣非归属净利润0.70亿元同比转正 [1]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7.69% 综合毛利率28.66%同比提升4.22个百分点 二季度毛利率29.10%同比提升2.88个百分点 [2] - 归属净利率5.89%同比提升5.22个百分点 扣非归属净利率5.39%同比提升6.52个百分点 二季度归属净利率7.00%同比提升3.26个百分点 [3] 业务结构 - 建筑模架业务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10.70% 毛利率32.85%同比提升7.36个百分点 [2][3] - 装配式建筑业务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52% 毛利率18.86%同比提升3.90个百分点 [2][3] - 境内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10.43% 境外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27.31% [2] 运营效率 - 期间费用率19.22%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 二季度费用率17.29%同比上升0.48个百分点 [3]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09.77天同比减少12.95天 资产负债率65.71%同比下降3.49个百分点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亿元同比转正 收现比98.88%同比提升16.59个百分点 [4] 战略发展 - 与合肥微观纪元合资成立上海志特纪元新材料科技 加速量子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 [4] - 采用AI for Science优化材料研发平台 8月发布薄型相变高温隔热阻燃材料及MOF新材料 [4] - 股权激励目标设定2024-2026年净利润0.8/2/3亿元 境外营收目标5/10/15亿元 [5]
志特新材(300986):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毛利率显著提升
长江证券· 2025-09-02 17: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营业收入12.93亿元,同比增长14.02%,归属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906.32%,扣非后归属净利润0.70亿元,同比转正 [2][4] - 毛利率显著提升,综合毛利率28.66%,同比提升4.22个百分点,建筑模架业务毛利率32.85%,同比提升7.36个百分点,装配式建筑业务毛利率18.86%,同比提升3.90个百分点 [9] -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亿元,同比转正,收现比98.88%,同比提升16.59个百分点 [9] - 新材料业务进展顺利,与合肥微观纪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推动量子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并与高校实验室合作优化智能研发平台 [9] - 主业经营拐点已至,海外市场爆发增长,境外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27.31%,国内市场逐步探底,境内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10.43% [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2.93亿元,同比增长14.02%,单二季度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7.69% [2][4][9] - 归属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906.32%,扣非后归属净利润0.70亿元,同比转正 [2][4] - 综合毛利率28.66%,同比提升4.22个百分点,单二季度综合毛利率29.10%,同比提升2.88个百分点 [9] - 费用率19.22%,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单二季度期间费用率17.29%,同比提升0.48个百分点 [9] - 归属净利率5.89%,同比提升5.22个百分点,扣非后归属净利率5.39%,同比提升6.52个百分点 [9] - 资产负债率65.71%,同比下降3.49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09.77天,同比减少12.95天 [9] 业务分部 - 建筑模架业务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10.70%,毛利率32.85%,同比提升7.36个百分点 [9] - 装配式建筑业务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52%,毛利率18.86%,同比提升3.90个百分点 [9] - 境内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10.43%,境外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27.31% [9]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亿元,同比转正,收现比98.88%,同比提升16.59个百分点 [9] - 单二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0.17亿元,同比少流出0.24亿元,收现比76.12%,同比提升18.21个百分点 [9] - 货币资金4.86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05亿元,应收账款15.15亿元,存货3.08亿元 [14] - 短期贷款10.21亿元,应付款项5.65亿元,流动负债合计27.21亿元,负债合计37.80亿元 [14] 未来展望 - 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为2024-2026年净利润0.8亿元、2亿元、3亿元,境外营收不低于5亿元、10亿元、15亿元 [9] - 按2026年业绩3亿元对应当前估值约为17倍市盈率,具备较高赔率与弹性 [9]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29.85亿元,2026年35.00亿元,2027年40.60亿元 [14] - 预测2025年归属净利润1.74亿元,2026年2.72亿元,2027年3.30亿元 [14]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0.42元,2026年0.66元,2027年0.80元 [14]
火山引擎多模态数据湖落地深势科技,提升科研数据处理效能
财富在线· 2025-09-02 15:02
公司定位与产品体系 - 公司是全球AI for Science开拓者 构建了深势·宇知AI for Science大模型体系 将科研方法带入预训练模型时代[1] - 打造全球首个覆盖读文献-做计算-做实验-多学科协同的AI科研平台玻尔 以科学导航为核心重构科研流程[3] 技术能力与数据规模 - 平台处理超过10万张数据表 包含多语言文本及分子结构图 实验曲线图谱等多元复杂模态数据[3] - 通过火山引擎DataSail数据集成工具和AI数据湖服务LAS 实现多格式数据解析效率提升 此前定制解析需耗时数周[4] 合作成效与性能提升 - 整体翻译准确率提升约5% 图片处理效率及准确率通过大模型判断科学领域和生成向量得到提升[6] - 火山引擎提供按需算力支持 保障大流量下系统稳定性 构建统一高效数据处理体系[6] 市场应用与未来规划 - 平台有效解决信息过载 检索繁杂 整理耗时等痛点 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一站式智能研究支持[3] - 产品实现海量文献高效检索与管理 未来将继续通过AI技术释放科研创新潜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