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业

搜索文档
塬上果业:借力互联网东风 开启果业全链升级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9-10 23:34
近年来,中国果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和市场需 求,积极调整果树品种布局,推动特色果品产业快速发展。从西北的苹果主产区到长江流域的柑橘基 地,再到南方的热带水果带,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水果优势产区逐渐形成。这些产区的崛起不仅提升了 水果生产的规模化水平,也为打造地域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果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从种苗繁育到采后处理,现代农业技术全面渗透果业产业链。 组培育苗技术提高了果树抗病性,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精准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化学农 药使用。在果园管理环节,无人机巡检、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平台的应用,让种植户能够实时掌握土壤 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数据,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冷链物流、气调贮藏等技术的普及,则有效延长了水 果保鲜期,保障了市场供应质量。 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重塑果业的价值链条。数据流动打破了传统生产、流通、消费的界限,让 每一颗水果都承载着科技的温度。通过小程序商城搭建线上销售渠道,利用公众号进行品牌推广,借助 社群开展精准营销,果业企业正在构建"线下体验+线上服务"的新模式。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产业效 率,更让中国果业在品 ...
塬上果业:互联网重塑中国果业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9-10 16:18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推进果树品种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果品产业[1] - 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力度加大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广泛推广 果园基础设施显著改善[1] - 形成西北苹果产业带 长江流域柑橘产业带 南方热带水果产业带等多个区域特色优势产区[1] 科技创新应用 - 组培育苗 水肥一体化 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果品品质[1] - 无人机巡园 智能灌溉 物联网监测等智慧农业装备实现果园管理精准化和智能化[1] - 冷链物流 气调贮藏 商品化处理等技术有效延长水果保鲜期 减少产后损失[1] 产业生态重构 - 分散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 通过电商平台+合作社+农户模式共享数字化红利[3] - 互联网催生水果分拣师 电商运营师 直播主播等新职业 为农村创造大量就业机会[3] - 年轻一代通过短视频看到果业科技含量与商业潜力 返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新潮流[3] 数字化转型 - 行业经历从量到质的跃迁 通过数据流动重构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3] - 塬上果业项目借助互联网转型 以线下为基础 互联网为渠道实现互联网化营销[5] - 通过小程序搭建商城 公众号推广 社群精准营销完成互联网渠道建设[5]
【延安】圣地延安:山河依旧在,换了新颜
陕西日报· 2025-09-05 07:13
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 - 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13年(1935-1948年),是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和解放斗争总后方 [7]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于1935年12月在瓦窑堡窑洞内诞生 [8] - 毛泽东在凤凰山麓窑洞完成《论持久战》,批判"速胜论"与"亡国论"错误思潮 [8]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培养10余万名军政干部,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8] - 1939年《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战歌 [10] 精神内涵与历史影响 - 延安100多个文艺单位创作大量经典作品,为抗战积聚精神力量 [11] - 伟大抗战精神与延安精神深度交融,形成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 [11] - 抗战时期延安遭遇军事包围与经济封锁,引发大生产运动 [14] - 八路军三五九旅开展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4] - 延安精神包含"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核心理念 [11][16] 现代传承与经济发展 - 南泥湾镇马坊村发展农文旅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3万元 [17] - 1999年起延安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1077.5万亩 [18] - 苹果产业综合产值达551亿元(2024年),占农民经营性收入超60% [20] - 形成7大产业集群25条产业链,包括现代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 [20] - 建成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与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 [20] 当代社会应用与教育传承 - "白求恩医疗服务队"拥有3768名医护志愿者,累计开展义诊1800多次 [19] - 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培训全国各地党员干部120万人次 [24] - 宝塔消防救援站52年来守护75万老区人民,2023年获"时代楷模"称号 [25] - 延安现存445处革命旧址,成为党员干部寻找初心的精神原乡 [22] - 智能选果线实现苹果重量、外观、糖度检测,优质苹果单价达20元 [20]
国信期货携手陕西延长县共探“保险+期货”新模式 赋能乡村振兴迈新步
期货日报网· 2025-09-03 10:34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金融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农业产业稳定发展的积极作用,2025年8月25日,国信期货 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信期货)联合子公司国信金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金阳),赴陕西延长县开展"保险+期货"助力 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座谈交流、党建共建、实地调研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搭建起金融与农业深度对接的桥梁,为延长 县特色农业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 "保险+期货"业务交流及党建培训在延长县人民政府会议室率先开展。延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罗炜杰,国信期货总经理助理、国信金阳董 事长孙保伟等出席会议。会上,延长县领导详细介绍了当地果业等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市场风险以及对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国 信期货团队则结合行业案例,阐述了"保险+期货"如何通过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产品,为农户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经营收益 提供解决方案。双方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明确了以金融工具助力延长县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合作方向。 调研过程中,延长县果业中心主任王斐玥带领国信期货一行与果农代表一同深入当地果园,了解今年国信期货对延长县安沟镇岭头村苹果 园捐赠项目情况,实地查看苹果等果品 ...
2025年郑商所—延长县苹果“保险+期货”项目正式启动
期货日报· 2025-09-01 19:40
项目概况 - 国泰君安期货牵头2025年郑商所-延长县苹果"保险+期货"项目 覆盖苹果种植面积3.3万亩 承保数量4.12万吨 总保费规模1538万元[3] - 项目获郑州商品交易所 陕西省果业中心 延长县政府 中国人保财险及5家期货公司共同支持[1][3] - 延长县政府与六家期货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苹果品牌化建设[3] 业务模式 - "保险+期货"模式为果农提供多层次价格风险保障 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3] - 项目通过期货工具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开展苹果期货服务农业强国主题培训[3] - 公司将持续强化风险管理内核 专业做好价格风险对冲 构建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5] 战略规划 - 推动"保险+期货"模式与"延长苹果"区域品牌建设深度融合 提供定制化风险管理方案[5] - 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期货交割 拓展销售渠道 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品牌价值[5] - 通过金融力量助推"好品质" 塑造"好品牌"[5]
2025陕西黄陵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启动
期货日报· 2025-09-01 09:13
项目启动与政策宣导 - 2025年郑商所"农险无忧"陕西省黄陵县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正式启动 政策培训会成功召开 [1] - 黄陵县财政局 农业农村局 金融工作中心 气象局 果业中心等主管部门及乡镇负责人 长江期货 长江产业金融 人保财险领导 村干部和果农代表共同参与活动 [1] 项目实施方案与内容 - 黄陵县财政局宣导《黄陵县2025年苹果收入保险工作实施方案》 长江产业金融详解"保险+期货"金融助农发展历程及苹果收入保险设计原理 [3] - 项目介绍涵盖期货工具运用 政策解读 交易所要求 人保财险承诺"坚持为民宗旨 服务为先 应赔尽赔 合规经营"服务原则 [3] - 会议发放宣传折页 详细说明项目流程 要素 注意事项 各乡镇代表承诺做好信息传达和组织投保工作 [3] 产业背景与风险保障 - 黄陵县属世界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 苹果种植面积约27万亩 果业收入占当地老百姓收入的85% 是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3] - 产业面临"因灾减产 因价伤农"风险 直接影响果农收入与种植信心 收入险兼具保障价格和产量双重功能 [3] 历史项目成效 - 长江期货与人保财险自2021年起在黄陵县开展全国首单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试点 2021-2024年累计承保4.3万亩 约6.42万吨苹果 [4] - 项目覆盖农户近5700户次 实现赔付2040.46万元 获得参保农户广泛好评 [4] 未来发展规划 - 长江期货将加强与黄陵县政府 人保财险合作 深入调研果业发展 多角度提供金融助力 [4] - 目标将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打造为黄陵县乡村全面振兴示范项目 [4]
塬上果业:互联网浪潮下的坚韧力量与独特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8-12 18:10
生产端技术革新 - 无人机巡航与多光谱分析技术精准识别田地病虫害情况[1] - 智能分选线实现0.1秒内基于12项指标(外观/糖度/瑕疵)的果实分级[1] - 物联网技术实时调控大棚温湿度环境[1] - 技术创新使优质果率提升30% 损耗率降低20% 农药使用量减少40%[1] - 产业组织形式革新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普及[1] - 订单农业与期货工具应用降低市场风险并锁定销售价格[1] 消费端价值重构 - 水果销售从混堆模式转向按直径毫米差/糖度指标/成熟度进行精细分级[2] - 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年轻人追求新奇品种 宝妈关注安全溯源 中产家庭愿为情感溢价买单[2] - 生鲜电商采购重点从水果本身延伸至背后故事与体验[2] - 创新营销模式包括认养农业/短视频直播/会员制[2] - 2023年水果电商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DTC模式增长最为迅猛[2] 企业互联网转型 - 行业借助小程序搭建商城 通过公众号推广 利用社群进行精准营销[7] - 采用以线下为基础 互联网为渠道的转型升级路径[7]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底色 绿生态 新动能——陕甘宁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
新华社· 2025-08-05 16:11
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 - 延安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4731.5万人次 同比增长12.7% [2] - 通过实景演出和沉浸式体验强化游客体验 例如《延安十三年》歌舞剧和《盐耙耙 命根根》红色讲解剧 [2] - 数字技术赋能教育传承 南梁镇列宁学校通过多媒体教室和云端共享发达城市教育资源 [2]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延安市宜川县通过悬崖造林队完成1万多亩悬崖林地绿化 采用吊绳种树和石块垒坑等创新方式 [3] - 庆阳市环县张淌村实施四道防线治理水土流失 实现绿进沙退生态转变 [3] - 生态改善带动养蜂产业发展 宁县养蜂人年收入达数十万元 线上订单覆盖全国 [3] 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 - 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建成3.1万个标准机架 算力规模达6.6万PFlops 成为西部算力枢纽 [5] - 延安洛川县苹果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 选果线分选效率达每小时15吨 气调贮藏延长保鲜期 线上旗舰店拓展销售渠道 [5] - 宁夏盐池滩羊形成完整产业链 包括羊肉分割 毛皮制作 主题民宿和副产品开发 收购价高于市场10% [5] 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 - 宁夏盐池县麻黄山乡发展杏花经济和窑洞民宿 结合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 [3] - 庆阳市宁县养蜂产业依托生态改善实现规模化发展 百花蜜产品通过线上销往全国 [3] - 传统果业通过直播电商和数字技术提升附加值 洛川苹果香飘海外市场 [5]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红底色 绿生态 新动能——陕甘宁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
新华网· 2025-08-05 16:03
红底色:精神血脉的时代传承 - 延安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4731.5万人次 同比增长12.7% [2] - 通过实景演出、数字课堂和儿童红色讲解剧等创新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4] - 金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通过《延安十三年》歌舞剧强化游客沉浸式体验 [2][4] 绿生态: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答卷 - 延安市宜川县"悬崖造林队"13年绿化1万多亩悬崖林地 采用吊绳种树技术 [5] - 庆阳市环县通过"四道防线"治理水土流失 实现"绿进沙退"生态转型 [6] - 生态改善带动乡村振兴 养蜂年收入达数十万元 杏花经济和窑洞民宿成为新增长点 [7] 新动能:老区振兴的时代脉动 - 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建成3.1万个标准机架 算力规模达6.6万PFlops 转型为数字枢纽 [8] - 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以高于市场价10%收购带动养殖户增收 [8][11] - 洛川县苹果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 选果线分选效率达15吨/小时 通过气调贮藏和直播销售拓展海内外市场 [10]
【渭南】“五新”理念激活果业全产业链
陕西日报· 2025-08-05 07:47
技术培训与推广 - 渭南市自2月起开展166场果园技术培训 覆盖近200名果业骨干 [2][4] - 培训内容涵盖苹果矮化树修剪 新品种嫁接 水肥调控及病虫害防控等技术 [2] -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参与现场指导 [2] 科技应用与智能化 - 大荔县部署AI冬枣采摘机器人 采摘成功率85% 损伤率低于8% [1][6] - 澄城县樱桃大棚应用大数据平台 实时监测48个大棚环境数据并支持远程操控 [6] - 冬枣测糖分选线实现果品分级标准化 智慧气象与农业遥感技术普及率达成熟水平 [6][7] 新品种与品牌建设 - 推广瑞阳 瑞雪苹果 玉露香梨 妮娜皇后葡萄等高价值新品种 [1][7] - 打造9个区域公用品牌 其中7个入选2024全国果品品牌价值百强 总价值269.1亿元 [8] - 果品远销30余国 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会签署14亿元购销协议 [8] 产业经济效益 - 截至6月底 渭南市时令水果销售16.72万吨 实现销售额23.41亿元 [9] - 果业全产业链产值达450亿元 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超6000元 [9] - 白水县瑞香红苹果 富平柿饼等品种在推介会上获市场高度认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