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流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物流机器人极智嘉:上半年营收约10亿,亏损收窄九成
经济观察报· 2025-08-07 11:32
核心财务表现 - 预计上半年实现收入9.95亿元至10.3亿元 同比增长27%至32% [1] - 报告期内亏损净额为4500万元至5500万元 同比大幅收窄90%至92% [1] - 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000万元至2000万元 同比大幅收窄90%至95% [1] 业绩驱动因素 - 仓储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业务完成交付项目增多带动收入明显增长 [1] - 欧元兑人民币升值带来较多汇兑收益 [1] 公司业务背景 - 公司为一站式仓储机器人合作伙伴 成立于2015年 总部位于北京 [1] - 项目覆盖零售 鞋服 医药 3PL 汽车 锂电 光伏 电子等行业 [1]
极智嘉五日累跌12.8%:高榕创投获近20倍回报 清悦资本账面浮亏5.6%
新浪证券· 2025-07-22 18:46
上市概况 - 极智嘉成为全球首家仓储AMR上市公司,登陆港交所[1] - 全球发售1.614亿股,香港与国际发售分别超购133.62倍和30.17倍,创港股科技板块国际配售纪录[1] - 发行价16.80港元/股,募资27.12亿港元,基石投资者注资7.17亿港元认购3.2%股份[1] 股价表现 - 上市首日收盘价17.7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5.4%,总市值233.75亿港元[2] - 后续5个交易日最高触及20.60港元/股,但日均换手率仅1.3%,最新市值229.52亿港元较高点下跌12.8%[2] 融资与估值 - 上市前完成10轮融资,总额44.76亿元人民币,26家机构参与[2] - 2021年E1轮估值达150亿元,较2016年A1轮增长75倍[2] - 早期投资者岩青资本实现34.43倍回报,Herkules Holdings Limited四年收益率280.7%[3] 机构投资回报 - 华平投资综合回报6.88倍,剩余持股对应市值22.20亿港元[4] - 祥峰投资中国基金账面浮盈630.3%,持股对应市值5.22亿港元[4] - 高榕创投和火山石投资回报最高,分别达19.73倍和13.66倍[5] - 清悦资本E1轮投资浮亏5.6%,多数机构回报率在125%-250%之间[5] 财务与竞争 - 2022-2024年营收增速从83.9%降至12.6%,累计净亏损超35亿元[7] -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被海康机器人超越,研发费用率从30.1%降至11.7%[7] - 面临快仓智能、AutoStore等国内外竞争对手挤压市场空间[7]
港交所“锣不够用了”?5股同日上市,超200家企业排队IPO
搜狐财经· 2025-07-09 22:28
港股IPO市场热度 - 7月9日有6家公司同时在港交所上市,包括极智嘉-W、蓝思科技、峰岹科技、讯众通信、大众口腔及恒生摩根美国股票高入息主动型ETF,创下自2018年科技公司扎堆上市潮以来的密集上市纪录 [2] - 2025年首六个月港股IPO数量达44家,同比上升47%,募资总额2808亿港元,同比上升322%,其中IPO集资额1071亿港元,同比上升699% [6] - 截至7月7日有207家公司排队等待港股IPO,主要集中在科技、新消费和医药医疗行业,数量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长 [5] 新股首日表现 - 5家新上市公司首日均上涨,涨幅介于0.22%-16.02%,其中峰岹科技涨幅最高达16.02%,蓝思科技涨9.13%,极智嘉涨5.36%,大众口腔涨3.5%,讯众通信涨0.22% [3] - 峰岹科技收盘市值208亿港元,蓝思科技1293亿港元,极智嘉230亿港元,大众口腔10亿港元,讯众通信17亿港元 [3] 新股认购情况 - 峰岹科技公开发售获138.2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8.61倍认购,募资净额21.36亿港元 [3] - 蓝思科技公开发售获462.7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6.68倍认购,募资净额46.94亿港元 [3] - 极智嘉公开发售获133.6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30.17倍认购,募资净额25.45亿港元 [4] - 大众口腔公开发售获108.25倍认购,国际发售仅0.96倍认购,募资净额1.78亿港元 [4] - 讯众通信公开发售获12.79倍认购,国际发售1.01倍认购,募资净额3.68亿港元 [4] 市场展望与趋势 - 德勤中国预计2025年港股IPO将达80只,融资1300-1500亿港元,标的来自A股上市公司、内地龙头企业、中概股及中东、东盟国家公司,集中在科技(尤其是AI)和医药领域 [7] - 香港财政司司长表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4000点,新股募资1070亿港元已超2024年全年22%,暂列全球第一,目前IPO申请约200宗较年初倍增 [6] - 6月港股新股破发率达41.6%,2023年破发率曾超70%导致后续IPO遇冷 [7]
“港交所的锣不够用了” 史上首次!5家公司同一天在香港上市 金融大会堂人满为患盛况罕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4:16
港股上市盛况 - 7月9日港交所迎来年内最密集上市日,5家公司(蓝思科技、极智嘉-W、峰岹科技、大众口腔、讯众通信)及1只ETF同时上市,现场首次同时敲响6面铜锣[1] - 上市现场挤满高管及投资人,蓝思科技基石投资者小米集团副总裁林世伟出席[1] - 5家公司全球发售合计募资净额98.21亿港元,蓝思科技以46.94亿港元居首,大众口腔1.78亿港元垫底[4][5] 个股表现与认购情况 - 蓝思科技: - 智能终端精密制造解决方案商,每股定价18.18港元,公开发售获462.76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16.68倍[5] - 基石投资者Redwood看好其"果链"身份及科技能力[5] - 峰岹科技: - 半导体企业,产品涵盖电机主控芯片等,每股定价120.5港元(最高),公开发售获138.26倍认购[7] - 极智嘉: - 物流机器人公司,每股16.8港元,公开发售133.62倍超额认购[7] - 大众口腔: - 唯一医疗股,上市首日涨幅一度超25%,公开发售108.25倍认购[5][7] - 讯众通信: - 云通信服务商,每股13.55港元,公开发售12.79倍认购[7] 港股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新上市公司44家(同比+47%),募资额1071亿港元(同比+699%),居全球第一[8] - 恒生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20%(超4000点),创历史最大上半年涨幅[8] - 行业分布: - 上半年新股集中在科技、新消费、医药医疗领域,本次上市的蓝思科技、峰岹科技、极智嘉均属科技链企业[8] - 递表企业中软件服务(66家)、医疗保健(40家)、工业制造(31家)占比最高[9] - 市场预期: - 安永认为资金面及政策面支持推动港股IPO火热,预计下半年趋势延续[8]
凯乐士科技港股IPO:33%的行业增速下营收仅增4.8% 降费6.6亿难破16%毛利死穴
新浪证券· 2025-07-09 12:37
公司IPO及资金用途 - 凯乐士科技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国泰君安国际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1)推进核心机器人产品线 2)研发底层技术和软件能力 3)产能扩张和制造能力提升 4)全球市场扩张战略 5)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1] 行业市场概况 - 全球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0年426亿元增长至2024年1,183亿元 预计2030年达3,441亿元 [3] - 中国市场规模从2020年139亿元增至2024年44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3.4% 预计2030年达1,33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20.4% [3] - 中国前五大企业合计市场份额12.6% 凯乐士科技以1.6%市场份额位列第五 [9][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6亿元、5.5亿元、7.2亿元 年复合增速4.8% 显著低于行业33.4%增速 [6][7] - 2022-2024年连续亏损 亏损额分别为2.1亿元、2.4亿元、1.8亿元 [11] - 2024年销售费用降41%至4.1亿元 研发开支降34%至6.2亿元 行政开支降22%至6.1亿元 [11][12] 毛利率及业务结构 - 2022-2024年整体毛利率15.7%、16.6%、15.7% 低于同行均值27.3% [12][13] - 综合系统业务2024年毛利率10.8% 机器人部署业务30.3% 售后服务及其他业务64.5% [13][14] - 综合系统收入占比79.0% 机器人部署18.4% 售后服务及其他2.6% [14]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开支从2022年9.46亿元降至2024年6.20亿元 累计降34% [15] - 2024年研发人员人均福利费用23万元 不足行政人员40万元的六成 销售人员47万元的一半 [15][16] 客户结构问题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48.0%降至2024年34.3% 仍处较高水平 [18] - 近三年前五大客户中仅关联方客户G和非关联客户B重复出现 [18][19]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14.7%降至2024年10.8% 三年无单一客户年度收入突破1亿元 [19][20]
凯乐士科技冲刺港股IPO:技术破局数字化革新,“全栈能力”重塑万亿物流赛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15:03
公司概况 - 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是全球少数掌握全栈式智能场内物流技术的领军企业,于6月25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被誉为"全栈式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第一股"[1] - 公司专注于通过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重构供应链运作模式,核心产品包括多向穿梭车机器人(MSR)、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和输送分拣机器人(CSR)[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21亿元在手订单、278项专利及专利申请,覆盖存取、分拣、搬运三大物流核心场景[1][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6.57亿元增长至7.21亿元,毛利从1.03亿元增至1.14亿元[2] - 收入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机器人及系统销售占比97.4%(7.03亿元),售后服务及其他业务占比2.6%(1866.5万元)[2][3] - 经调整净亏损从2022年大幅收窄57%至2024年的5045万元,显示经营效率显著提升[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达2.42亿元,转化为278项专利和三大产品线的技术壁垒[4] - 基于感知智能(PI)、计算智能(CI)及控制技术(CT)三大底层技术,实现机器人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能力[6] - 创新产品如VFR可在1650毫米窄巷道作业,比传统方案减少30%巷道宽度[6] 市场与客户发展 - 2022-2024年累计项目数量从1156个增至1530个,客户数量从566家增至779家[4] - 机器人部署收入占比从2022年17.3%提升至2024年18.4%,显示自研产品市场认可度提升[5] - 售后服务项目从2022年390个增至2024年515个,高毛利运维服务收入占比达2.6%[5]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全球少数实现场内物流核心功能全覆盖的企业,满足全高度、全负载场景需求[6] - 在新能源、医药等高精度场景建立标杆案例,如为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医药物流项目部署30+台机器人[7] - 构建开放统一平台,提供从产品到运维的一站式服务,重塑行业商业模式[7] 股东与全球化布局 - 股东包括顺丰科技(持股8.46%)、九州通集团、招商局集团等产业资本[9] - 与顺丰形成战略协同,既获得投资又承接其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及售后服务[10] - 海外收入从2022年7718.5万元增至2024年1.0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11.7%提升至14.5%[11] 行业前景 - 2022年全球场内物流自动化市场规模达457亿美元,预计2023-2027年CAGR为12.3%[10] - 公司凭借"硬件+软件+算法"全栈能力占据行业制高点,有望在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8][11]
给项目又给钱,顺丰“喂”出一个物流IPO
36氪· 2025-07-04 08:13
公司上市及募资计划 - 凯乐士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和中信证券 [1]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推进核心机器人产品线、底层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全球市场扩张战略 [1] 公司业务及技术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营物流机器人研发,拥有三大核心产品线:多向穿梭车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和输送分拣机器人 [2] - 公司是全球少数掌握全栈机器人技术并实现场内物流核心功能全覆盖的企业之一 [2] - 截至2024年底待交付项目合同总金额达21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机器人及系统销售业务收入7.03亿元,占总收入97.4%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57亿元、5.51亿元、7.21亿元人民币 [3] - 同期毛利分别为1.03亿元、9166.7万元、1.14亿元人民币 [3] - 年度亏损从2022年2.10亿元收窄至2024年1.78亿元 [3] - 经调整净亏损从2022年1.17亿元减少至2024年5050万元 [3] 市场拓展与客户增长 - 截至2024年底业务覆盖12个国家和地区 [3] - 2022-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分别为7718.5万元、3647.6万元和1.05亿元 [3] - 累计项目数量从2022年1156个增至2024年1530个 [2] - 累计客户数量从2022年566家增至2024年779家 [2] 股东结构及融资历史 - 创始人谷春光拥有清华大学和MIT学位,曾任麦肯锡管理咨询 [4] - 公司完成多轮融资:2017年A轮6750万元,2020年D轮数亿元,2022年E轮数亿元 [4] - 2022年E轮融资后估值达35亿元 [4] - 创始人夫妇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0.3% [5] - 主要股东包括顺丰科技(8.46%)、中金基金旗下基金(6.22%和3.93%)、招商局先进技术(6.48%) [6] 战略合作与客户关系 - 顺丰集团既是股东也是客户,公司为其提供智能物流机器人解决方案及售后服务 [6] - 2017年与清华长三院全面合作 [4] - 售后服务项目从2022年390个增至2024年515个 [2]
国泰海通:多家龙头企业加码无人物流赛道 看好叉车无人化、智能化前景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7:10
行业趋势 - 受益具身智能快速发展 国内外叉车企业 电商物流企业及机器人企业加速布局智能物流领域 无人叉车和具身搬运机器人趋势逐渐明晰 [1] - 叉车行业无人化 智能化发展前景广阔 推荐标的包括安徽合力 杭叉集团 中力股份 [1] 亚马逊机器人进展 - 亚马逊自2012年持续推进机器人进程 2025年实现两大突破 全球机器人部署数量超百万台 主要用于重型搬运及重复性任务 形成人机协作高效模式 [1] - 新款仓储机器人Vulcan配备双机械臂 具备触觉感知功能 可完成75%物品拣选存放 速度与一线员工相当 [1] - 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移动机器人制造商和运营商 其无人仓储物流发展对行业具有标杆作用 [1] 龙头企业动态 - 凯傲集团与英伟达 埃森哲合作 利用物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改善仓库管理 [2] - Figure 02通过端到端通用控制模型Helix实现自主快递拣选 [2] - 智元机器人与德马集团合作 建立物流作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工厂 [2] - 传统叉车企业和人形机器人制造商均看好机器人在仓储物流的商业化落地 [2] 国内企业布局 - 安徽合力与华为在数字化转型 智能物流 人工智能领域深化合作 并与顺丰 京东签订协议 [3] - 杭叉集团在美国成立智能物流公司 并与杭州海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探讨"智能机器人+物流"合作 [3] - 中力股份发布数智仓储 数智机器人 智能密集堆垛等新品 [3] - 国产叉车企业有望通过无人化实现弯道超车 [3]
仓储机器人极智嘉转道港股上市获备案,三年半亏损近43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11:50
上市计划与股权结构 - 公司境外发行不超过226,080,000股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同时39名股东拟将846,074,883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 [2] - 公司曾计划A股上市但于2024年10月终止协议,转而选择港股以拓展全球业务并获取国际资本 [2] - 截至2022年投后估值超20亿美元,纪源资本持股6.19%,蚂蚁集团持股4.93%,粤港澳大湾区基金持股4.60% [4] 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2023年市场份额达6.0%,并连续五年保持领先地位 [4] - 公司业务遍及40个国家和地区,已交付约46000台AMR,服务耐克、沃尔玛等300多家全球客户 [3] - 中国大陆以外市场收入占比超70%,远高于同行17%的平均水平 [5] 行业前景 - 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1725亿元,渗透率将从2023年的7.7%提升至20.8% [4] - 电商、物流等行业爆发式增长推动对高效、灵活AMR解决方案的需求 [3] - 公司计划从2025年起进一步渗透发达市场以提升全球影响力 [5]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收入复合增长率64.7%,订单量从15.9亿元增至26.94亿元 [6] - 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毛利率逐年增长,2023年接近40% [6] - 三年半累计亏损42.94亿元,但2024年上半年亏损同比收窄33% [8] 研发与竞争 - 2021-2023年研发开支累计达11.6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累计13.14亿元 [8] - 面临来自国际公司和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需持续关注研发和客户需求 [9] - 公司认为短期亏损是战略投资,预计未来将通过运营优化实现盈利 [8]
科技金融催生创新“化学反应”
金融时报· 2025-06-10 11:24
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 - 一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7.18万家,获贷率为49.6%,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 [1] - 商业银行通过创新机制优化科技信贷服务,推动增量、扩面、提质 [1] 生物医药行业融资创新 - 信达生物年研发投入超20亿元,建行苏州分行提供2.5亿元银团贷款支持早期发展 [2] - 建行苏州分行推出"管线贷",贷款期限最长5年,已服务600家生物医药企业,授信额度超160亿元 [2] 科技企业长期融资支持 -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通过"浦研贷"为物流机器人企业发放数千万元中长期研发贷款,期限最长15年 [3] - 商业银行创新授信机制,开发长期限贷款产品匹配技术研发周期 [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 农行湖南长沙望城支行通过"科捷贷"为米淇仪器提供500万元授信,引入知识产权等量化指标 [4] - 工行贵阳分行为电力设备企业发放10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专利技术转化 [5][6] 科技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创新 - 建行宁波市分行应用"技术流"评价体系,为柔碳电子提供1.3亿元信贷额度 [7] - 浙商银行推出"人才银行"评估体系,已服务4000户高层次人才,融资余额345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