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发酵
icon
搜索文档
三元生物终止2亿元智能化生物质能源项目:审批受阻尚未开工 对经营无重大影响
新浪财经· 2025-10-26 16:55
10月27日,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三元生物,证券代码:301206)发布公告称, 公司决定终止原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的智能化生物质能源项目。该项目因在办理建设审批手续过程中受 阻,至今未获得主管部门批复,尚未实际开工建设。终止事项已通过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 议。 项目原规划:2亿元自有资金投建 旨在降低生产成本 公告显示,该智能化生物质能源项目最初于2022年7月22日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 过。根据当时规划,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2亿元,在滨州工业园区渤海五路以东、梧桐九路以北、梧桐 十路以南区域投资建设该项目,核心目的是"进一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结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和经营 发展需要"。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 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 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 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 ...
“十四五”以来黑龙江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速24%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02:05
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 - 黑龙江省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速达24%,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 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从2020年的10.9%提升至2024年的20.3%[1] - 累计建成430个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1] 绿色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累计建成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共357个[1] - 创建3个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1] 重点产业与品牌发展 - 大庆油田持续稳产,页岩油年产量预计突破100万吨[1] - 玉米生物发酵领域多个产品规模位居全国第一[1] - 黑土优品、九珍十八品等品牌美誉度及影响力持续提升[1]
闫晓林任总经理,星湖科技求变
北京商报· 2025-10-16 19:41
核心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总经理应军因工作调整辞去所有职务 [1] - 聘任来自子公司伊品生物的闫晓林为新任总经理 [1] - 应军自2020年8月起担任总经理,原定任期至2026年9月 [3] - 新任总经理闫晓林为伊品生物开创人之一,自2006年起历任多项高管职务,2023年9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及董事 [3] 收购伊品生物的背景与影响 - 2022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伊品生物99.22%股权 [3] - 伊品生物与公司同属生物发酵行业,产品包括动物营养类、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等,在氨基酸、味精领域具备领先产能 [3] - 收购后伊品生物成为控股子公司,2023年被定为“融合发展年”以推动战略整合和资源协同 [3] - 伊品生物贡献了公司绝大部分营收和利润,2024年实现营收160.0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173.34亿元的92.31%,净利润12.08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伊品生物贡献营收75.8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81.6亿元的90%以上,净利润8.35亿元 [4] 人事变动的战略解读 - 分析认为原总经理应军离任标志着“并购整合”阶段性任务完成 [4] - 提拔伊品生物元老闫晓林释放出“业务主导权回归”信号,公司将进入深度融合阶段 [4] - 伊品系高管掌舵更有利于打通管理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司在战略、运营和文化上全面向氨基酸主业靠拢 [4] - 让熟悉主业的团队把控经营方向是更务实的做法 [5] 公司财务表现与挑战 - 公司业绩显著提升,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43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36亿元 [4] - 但营收出现小幅下滑趋势,2023年同比下降0.64%,2024年同比下降0.23%,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85% [5] - 营收下降主要受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影响 [5] - 分析指出公司增长高度依赖伊品生物的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可能存在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抗周期能力薄弱的情况 [5] - 破局关键在于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如食品添加剂、动物营养、医药中间体)拓展,以提升产品组合的抗周期性 [5]
星湖科技重大人事变动,“蛇吞象”并购后整合进入深水区
贝壳财经· 2025-10-14 11:13
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总经理应军因工作调整辞去所有职务 [1][2] - 公司聘任闫晓林为新任总经理,其此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及董事 [1][3] - 闫晓林曾长期任职于伊品生物,历任总裁、董事长等职 [3] 并购背景与影响 - 公司于2022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并购伊品生物,交易被称为"蛇吞象" [1][4] - 并购前双方规模悬殊:2021年公司营收12.35亿元,净利润1.06亿元,而伊品生物同期营收146.65亿元,净利润3.66亿元 [4] - 并购后公司营收规模显著扩大,2024年实现营收173.34亿元,其中伊品生物贡献营收160.01亿元,占比92.31%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1.60亿元,净利润8.36亿元,伊品生物贡献营收75.89亿元,净利润8.35亿元 [5] 战略整合与协同效应 - 公司与伊品生物同属生物发酵行业,产业链契合度高,并购有助于实现技术研发、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6] - 公司推进"战略、研发、财务、业务、组织"五大融合,以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6] - 通过此次并购,公司从单一食品添加剂企业转型为具备完整生物发酵产业链的综合性公司 [7] - 业内认为新任总经理的上任是为深化并购后业务整合而作出的战略性人事安排 [1][7] 伊品生物业务概况 - 伊品生物主要从事玉米深加工,主要产品包括动物营养氨基酸、食品添加剂、增鲜类调味品及复混肥 [5] - 伊品生物在氨基酸、味精等生物发酵细分领域具备领先产能,是国内味精行业三强之一 [5]
二氧化碳制饲料蛋白示范项目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35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采用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公司(下称吉态来博)工艺技术,由河北建 投集团下属武川县蒙天风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项目设计年产量为 百吨酵母蛋白。经过各方通力合作,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 据悉,6月20日,农村农业部已经正式批准吉态来博研发的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的微生物酵母蛋白作 为新饲料原料,随着本次试生产取得成功,技术方将与产业合作伙伴通力合作,全面启动微生物固碳制 蛋白大型工厂的建设。 据项目技术方——吉态来博首席科学家胡鹏博士介绍,该技术以煤化工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气为原 料,通过生物发酵方法,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营养、安全、适口性良好的酵母蛋白。整个生产过程安 全、环保、可控,所有工艺参数和产品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发酵速率、耐波动性均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为大规模生产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奠定了工业化大生产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化新网讯 近日,国内首套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的微生物发酵酵母蛋白工业化生产示范装置试生产 取得成功,标志着该技术从实验室迈向工业化应用走出关键一步。 示范项目验证了该技术的成本优势,探索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蛋 ...
探寻万亿生物经济合成密码—2025山东生物制造媒体行在济启动
齐鲁晚报· 2025-09-17 18:25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探寻万亿生物经济合成密码——2025山东生物制造媒体行”,于9月17日在济南举办 [1] - 活动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多家单位协办,旨在展示生物制造创新成果和产业优势,提升行业品牌影响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活动将围绕“食品及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山东省内多个城市开展为期5天的集中采访 [4] - 约有50人参加活动,包括政府单位、媒体记者及重点企业代表 [16] 行业地位与规模 - 山东省是我国生物制造产品种类最丰富、细分领域门类最齐全、创新能力最突出、产业规模最大的省份,在国际生物制造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4][11] - 2024年全省生物制造产业产值突破6800亿元 [11] - 产业已形成规模领先、链条完整、创新活跃的独特优势,多项重点产品产能产量世界第一或国内首位 [8] 具体产业优势 - 功能性糖醇、透明质酸、谷氨酸等多项重点产品产能产量世界第一 [8] - 氨基酸、柠檬酸、功能糖、衣康酸、长链二元酸等产品生产规模居国内首位 [8] - 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等绿色产品年替代化石资源超1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2000万吨 [11] 政府支持与未来规划 - 山东将生物制造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依托“链长制”工作机制,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8] - 年底前将编制完成生物制造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 [8] - 将推进“生物制造研发总部集群”建设,并持续举办产业链对接活动 [8] 企业参与 -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代表上台演讲,分享在生物制造和发酵领域的成果与经验 [16]
梅花生物:累计回购3570.84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7:30
股份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底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股份3570.8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28.53亿股的1.25%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9.1元/股至10.68元/股 支付总金额3.52亿元 [1] - 回购方案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股份回购要求 [1]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生物发酵业务占比97.34% 为主要收入来源 [1] - 医药健康业务占比1.9% 其他业务占比0.76% [1] 市值情况 - 当前市值达313亿元 [1]
国金证券:人工智能+政策出台,AI应用端有望加速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8:24
创新应用方向 - 生物发酵行业菌株筛选和流程优化将实现突破 [1] - 新型材料的应用和适配将实现突破 [1] - 农药创新药等药剂产品开发将实现突破 [1] - 辅材催化剂、添加剂等升级优化及后续产物分离将实现突破 [1] - 微观结构带来的材料升级将实现突破 [1] - 配方设计、升级和应用将实现突破 [1] 优化改进维度 - 重复环节人工替代或关键、危险环节检测可进行优化 [1] - 生产过程的智能优化可进行优化 [1] - 基于充分实时市场信息进行的资源调配可进行优化 [1] 投资影响 - 创新应用实现智算平台产品兑现 [1] - 优化改进带动中长期设备升级投资 [1] - 优化改进带动局部设备投资 [1]
梅花生物:8月1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7:07
公司董事会会议 - 公司第十届第二十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19日以现场和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等文件 [2] 公司营收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中生物发酵占比97.34% [2] - 医药健康业务占比1.9% [2] - 其他业务占比0.76% [2]
黑龙江新和成两大发酵项目公示,布局哪些产品?
黑龙江新和成项目进展 - 黑龙江新和成两个发酵项目近期在相关网站公示 [2] - A9、A10及功能发酵制品项目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通过改造现有厂房和设备 新增5000吨/年A10产能、6000吨/年A9产能 以及多种功能发酵制品产能(如10吨/年BC、10吨/年LC等) [3] - A18、A20及异酸项目为改扩建项目 利用现有厂房及装置 采用生物发酵法共线生产1000吨/年A18、3000吨/年A20和10000吨/年异酸 预计投资8316万元 [4] - 公司以玉米为原料 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维生素C、辅酶Q10等产品 业务涵盖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原料药等领域 [4] 新和成业绩与投资动态 - 公司营收达216亿元 净利润58.69亿元 表现亮眼 [5] - 公司投资1.08亿元建设年产17000吨合成香料、8209吨3-甲基-3-丁烯-1-醇、5650吨异戊烯醛项目 [5] 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 涵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等议题 [9] - 大会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及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活动 [9][10][11] -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将在大会期间发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