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CDMO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02359):2Q25业绩显著超预期,上调全年指引
浦银国际· 2025-07-30 17: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港股目标价至128.5港元,A股目标价至人民币113.5元 [1][6] - 港股潜在升幅+15%,当前股价111.7港元,52周区间28.1-112.0港元 [2] - A股潜在升幅+15%,当前股价98.7元,52周区间36.6-99.8元 [4] 核心观点 - 2Q25业绩显著超预期:持续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5% YoY,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9% YoY [5] - 上调全年收入指引:将2025年持续经营收入增速指引上调至13%-17% YoY(原指引未披露),其中TIDES业务预计增长80% YoY [5] - 利润率持续提升:2Q25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达32.6%(同比+6.1个百分点,环比+4.9个百分点) [5] - 在手订单创新高:截至6月底在手订单566.9亿元,同比增长37.2% YoY [5] 财务表现 2Q25业绩亮点 - 收入111.45亿元(+20.4% YoY,+15.4% QoQ),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110.15亿元(+25.0% YoY) [5] - Wuxi Chemistry板块收入89.1亿元(+34.0% YoY),毛利率50.2%(同比+6.0个百分点) [5][7] - 自由现金流指引上调:从40-50亿元上调至50-60亿元 [5] 1H25财务摘要 - 总收入207.99亿元(+20.6% YoY) [5] - 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63.15亿元(+44.4% YoY) [5] - 毛利率43.8%(同比+4.9个百分点) [7] 业务板块分析 - 小分子D&M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5% YoY,环比增长25.5% QoQ [5] - TIDE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2% YoY,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8.8% YoY [5] - 美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8.1% YoY(1Q25为+28.4% YoY) [5] - 早期业务:呈现轻微正增长但整体需求仍疲软 [5] 估值调整 - 上调2025E/2026E/2027E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19.0%/+17.5%/+18.8% [6] - 港股估值采用19x 2026E PE(较3年均值高0.5个标准差) [6] - A/H股溢价设定为7%(较3年均值低0.4个标准差) [6] 行业覆盖 - SPDBI医药行业覆盖49家公司,其中CRO/CDMO板块: - 药明生物(2269.HK):持有评级,目标价28.5港元 [15] - 康龙化成(3759.HK/300759.CH):买入评级,港股目标价20港元,A股32元 [15]
大涨近3%!恒生医疗ETF(513060)成交额突破30亿!药明康德业绩引爆创新药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7-29 14:36
医药类股表现 - 医药类股持续走强,创新药方向涨幅领先,药明康德大涨超10%,石药集团、三生制药、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均表现强势 [1] - 医药50ETF(159838)大涨近2%,成交额破千万,换手率超5%,成分股中超半数上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涨超6%,奇正藏药、兴齐眼药涨超5% [1] - 恒生医疗ETF(513060)大涨超2.5%,成交额破30亿元,换手率近40%,成分股中超半数上涨,药明康德涨超9%,先声药业涨超8%,绿叶制药涨超7% [1] 药明康德业绩 - 药明康德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20.6%),扣非净利润55.8亿元(+26.5%),主业经营韧性凸显 [2] - TIDES业务收入达50.3亿元(+141.6%),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8.8%,服务客户数同比提升12%,服务分子数量同比提升16% [2] - 小分子产能年底将超4000kL,美、新基地2026年投运,在手订单566.9亿元(+37.2%),北美收入135亿元(+20.3%),欧洲增速16.7% [2] CRO/CDMO行业驱动因素 - 全球创新药研发需求刚性增长且外包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和成本效益优势占据重要份额 [2] - 革命性技术浪潮驱动细分领域爆发,ADC、CGT、mRNA疫苗/疗法、寡核苷酸/多肽药物等领域快速发展,ADC药物外包市场增速显著快于整体CRO行业 [3] - 中国医药外包行业从"成本优势"向"技术驱动+规模化+全球化交付"进化,头部企业通过新技术平台和全球产能整合提升服务壁垒 [3] 行业集中度与投资工具 -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头部企业凭借端到端服务能力、全球化网络布局和顶尖人才团队展现增长韧性 [4] - 博时中证医药50ETF(515950)聚焦医药卫生行业50家龙头企业,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疫苗、中药等核心细分赛道 [4][5] - 恒生医疗ETF(513060)覆盖港股医疗板块,前十大权重股集中度达57.04%,精准布局创新药、器械及AI医疗全产业链 [6]
CRO强势回归!轻舟已过万重山?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生物药ETF(159839)冲高!机构:长期关注“创新+复苏”主线!
搜狐财经· 2025-07-23 11:52
市场表现 - 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盘中大涨2%,收盘涨幅0.84%,成交均价1.204,振幅2.27%,成交总额1.25亿 [1] - 该ETF连续两日获资金净流入,是同指数年内唯一净流入的ETF [1] - A股生物药ETF(159839)涨超1%,昨日再度"吸金" [1] 公司业绩 - 药明合联2025上半年收入预计增长超60%,经调整净利润预计增长超67%,净利润预计增长超50% [3]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抗体偶联药物及生物偶联药物行业需求旺盛,新投产线产能提升及运营效率改善 [3] 个股表现 - CRO板块大涨:药明合联涨超10%,药明生物涨近3%,药明康德涨超1% [3] - 其他涨幅突出个股:金斯瑞生物制药、乐普生物涨超7%,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涨超2% [3] - 成分股涨跌互现:百济神州涨2.50%,信达生物涨2.17%,药明生物涨2.68%,康方生物微跌0.14% [4] 行业分析 - CRO/CDMO板块迎来"戴维斯双击":需求端恢复(海外投融资改善+国内政策推动)+供给端出清(在建工程增速放缓) [5] - 细分领域机会:化学大分子/XDC CDMO需求快速提升,小分子CDMO逐步恢复,临床前CRO估值修复 [6] - 创新药主线受政策红利推动:加速评审、多元支付体系等措施激发创新活力,GLP-1药物及创新器械为重点 [7] 产品优势 - 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创新药占比高且分布均衡,管理费低至0.15%/年,为全市场最低档港股医药类ETF [8] - 生物药ETF(159839)聚焦30只CXO及创新药龙头,集中度高弹性强 [8]
“沸腾”!刚刚,涨停潮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11:18
医药板块表现 - 医药板块强势上涨,CRO概念股领涨,维康药业、成都先导20cm涨停,力生制药、浙江震元、汉商集团、塞力医疗等多股涨停 [4] - 港股医药生物板块同步大涨,复旦张江涨18.18%,康方生物涨10.40%,百济神州涨7.91% [5][6] - 中国生物制药涨2.95%,领涨恒指成份股,石药集团涨2.08%,药明生物涨2.02% [4][5] 市场整体行情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创业板指涨近1%,最新报2252.18点,涨幅0.99% [2][3] - 通信、钢铁、医药、零售等板块走高,地产、传媒、银行等板块表现不振 [3] - 港股早间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微涨 [3]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 -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持续活跃,南京聚隆20cm涨停,东山精密、泰晶科技涨停,浙江荣泰涨8.55%,中大力德涨8.32% [7][8][9] - 上纬新材连续7天20cm涨停,股价报27.89元/股,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112.50亿 [9][10] - 智元机器人收购消息推动上纬新材股价暴涨,公司公告称股票交易出现严重异常波动 [1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医保局启动第十一批药品集采,55个品种纳入报量范围,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原则 [6] -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海外降息预期或改善投融资环境,利好海外收入为主的CRO/CDMO及国内临床前CRO企业 [7] - 智元机器人举办AgiBot World Challenge赛事,总奖池56万美元,优胜者可直通IROS 2025 [11]
高盛:中国医疗服务与设备_2025 年第二季度预览_新订单势头对 CDMO 至关重要;关注院内手术及消费复苏
高盛· 2025-07-14 08: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各公司给出了不同评级,如Asymchem(6821.HK、002821.SZ)为买入(B)评级,Tigermed(300347.SZ)、WuXi XDC(2268.HK)等为中性(N)评级,MicroTech(2235.HK)为卖出(S)评级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进入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季,投资者对CRO/CDMO、Medtech和Services领域的潜在交易机会兴趣增加,生物技术/制药行业表现强劲后,CDMO板块的二季度财报发布可能催化积极情绪和交易机会 [1] - 为契合近期行业趋势和管理层评论,更新模型并调整2025 - 2027年的每股收益(EPS)估计,平均调整幅度为1.3%/1.4%/0.9%,目标价格(TP)平均变化4%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RO/CDMO - 预计盈利相对有韧性,特别是在后期开发和制造项目以及新模态方面有更多业务的公司,如Asymchem、WuXi Apptec、WuXi XDC [2] - 投资者关注新订单增长、客户行为变化迹象、定价和利润率恢复以及新增长机会等方面 [2] - 部分公司的目标价格和每股收益估计有调整,如Asymchem目标价格上调13%,Tigermed目标价格上调11%等;部分公司的销售和盈利增长预期不同,如WuXi XDC 2025 - 2026年销售增长分别为40%、33% [11][13] - 各公司的积压订单和新订单情况不同,如WuXi Apptec 2025年第一季度积压订单同比增长47%,新订单同比增长25% [17] - 各公司给出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如WuXi Apptec预计2025年持续运营业务收入增长10 - 15%,WuXi XDC预计2025年销售增长超过35% [19] Medtech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复苏更明显,受基数效应和医院活动正常化支持 [3] - 关注重点包括VBP推出节奏、手术量趋势、新产品贡献和全球化进展等 [3] - 部分公司的目标价格和每股收益估计有调整,如Kangji Medical目标价格上调10%,Angelalign的每股收益估计有调整 [11][13] - 各公司给出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如AK Medical预计2025年净利润与市场共识一致,Angelalign预计2025年海外病例量同比增长50% [19] Services - 报销控制和DRG/DIP压力可能在定价和交易量上持续存在,关注定价竞争和消费相关类别消费复苏信号以及并购意愿 [4] - 部分公司的目标价格和每股收益估计有调整,如Hygeia目标价格下调13%,Gushengtang目标价格基本不变 [11][13] - 各公司给出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如Gushengtang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超过25%,并新增15 - 20家新店 [19] 资金情况 - 6月美国和中国的公共资金活跃,而私人资金仍不活跃 [20][22]
百诚医药(301096) - 301096百诚医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2
2025-06-20 19:08
创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布局多条自主研发新药线路,1类新药研发获2个IND批件,治疗领域涵盖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 [2] - 搭建DMPK、肿瘤药效等多项关键技术平台 [2] - 针对神经和抗肿瘤领域布局多条管线,有望带来收入和利润增长 [3] - 2023年中枢神经药物全球市场容量超50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1734亿元,占全球消费总额3%,预计2025 - 2030年从约400亿元增长至2000亿元 [3] - BIOS - 0623是潜在First - in - class项目,在神经性疼痛临床前模型有优势,预期副作用少 [4] - BIOS - 0632正在IND研究中,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前模型表现优,能减少相关风险 [4] - 2023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2357亿美元,中国约2800亿元,2023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超490万人 [5] - BIOS - 0629是潜在Best - in - Class第二代XPO1抑制剂,在药效和成药性方面有优势,正在IND研究中 [6] - 全球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137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1323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76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7%,中国自2022年起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预计2030年达199亿美元 [6] - BIOS - 0625是自研新一代RIPK1抑制剂,适应症为自免疾病炎症性肠病,已基本完成GLP毒理研究 [7] 创新药BIOS - 0618进展 - BIOS - 0618是自主研发新靶点药物,全球同靶点仅1个品种获批上市,首个适应症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全球独家 [8] - 已完成临床试验显示有良好PK特性和安全性,无成瘾性,处于临床Ib期 [8] - 2025年4月获第二个适应症临床批准,用于OSA患者的EDS,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启动阶段 [9] - 全球9.36亿人患轻度至中度OSA,4.25亿人患中度至重度OSA,中国约2.1亿人患OSA,同靶点竞品有一定销售额,约20%人群受EDS困扰,尚无有效治疗 [9] 改良新药研发进展 - 改良型新药可借鉴已知活性成分药品研究数据,缩短临床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 [10] - 公司在研改良新药项目20多个,获临床批件11个,多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最快品种已申报NDA并完成现场核查 [10] - 改良新药BIOS - 2216已转让,三方合作推进临床研究 [10] - 公司在研发策略上有跟随策略和创新尝试 [10] - 2025年中国改良型新药市场规模预计达5600亿元 [11][12] 子公司赛默制药发展现状 - 赛默制药位于浙江金华,提供全面技术服务等,解决注册相关问题,有多种剂型生产线 [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建设面积260余亩,建成厂房及配套实验室16.3万平方米,完成570多个项目落地验证,申报注册435个项目,49个品种通过药品注册核查,26条生产线通过GMP符合性检查 [13] - 米诺地尔原料药于2025年3月取得CEP证书,已有多个原料药提出欧盟注册申请并受理 [14] - 2023 - 2024年助力6家客户产品中标集采,涉及6个产品 [14] 公司CRO主营业务现状 - 2024年第10批集采政策落地和相关公告征求意见稿出台后,CRO/CDMO行业低迷,订单下滑,部分订单终止或暂停,竞争激烈 [15] - 2025年政策有修复和利好,如调整委托生产管理、缩短新药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时间等,行业上市公司估值大幅修正,股价涨幅大 [16] - 政策引导行业向高生产管理能力CDMO企业集中,利好赛默医药,释放MAH企业投资热情 [1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手研发订单稳定执行,获各类批件70余项,领先品种获批提升赛默制药CMO业务收益 [17][18]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销售权益分成的研发项目98项,已获批25项 [18] 公司海外布局规划 - 组建浙江玖盈科技有限公司和百诚医药(澳门)有限公司,连接全球创新资源 [19] - 赛默制药获米诺地尔欧盟CEP证书,与大型药企达成出海战略合作 [19] - 加大在东南亚区域战略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强化与越南当地企业合作 [19]
高盛:中国医疗-从我们的全球医疗会议及美国市场投资者反馈中交叉解读
高盛· 2025-06-17 14: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Asymchem (H)、InnoCare Pharma (A)、InnoCare Pharma (H)、Samsung Biologics Co.、Shandong Weigao Group、United Imaging、Zai Lab (ADR)和Zai Lab (H)给出买入评级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生物科技行业因授权交易重估,后续更多交易和数据公布或支撑其发展,CDMO/CRO和医疗科技行业基本面也有望改善 [1][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医疗行业会议与投资者反馈 - 参加第46届全球医疗会议,与20多家美国投资者交流,讨论聚焦中国生物科技重估动力、CDMO/CRO和医疗科技机会及全球大型制药公司对中国资产的认可等 [1] 与投资者讨论的关键主题和辩论 - 中国生物科技授权和全球制药合作:授权交易推动中国生物科技重估,增强对资产质量和创新信心,后续更多交易和数据公布或支撑该趋势,看好有潜在授权交易的买入评级公司 [2] - 第二衍生交易:CDMO/CRO行业中,Tigermed新订单增长,部分公司盈利更具韧性,三星生物剥离Bioepis受关注,看好Asymchem和Samsung Bio [8] - 医疗科技复苏和招标趋势:投资者关注医疗科技和医疗服务能否重估,设备招标有复苏迹象,但收入可能滞后,看好Weigao和United Imaging [8] - 全球大型制药/生物科技对中国资产和业务发展的认可:大型制药公司认为业务发展是优先事项,中国是生物制药创新周期关键话题 [10] - 医疗科技公司对中国资本设备采购持谨慎态度:尽管招标势头强劲,但GE医疗和飞利浦对中国市场仍谨慎 [10] 估值和表现 - 中国离岸医疗行业年初至今表现优于指数,生物科技领涨,各细分行业表现和估值不同 [11] 评级和定价信息 - 对Asymchem (H)、InnoCare Pharma (A)等多家公司给出买入评级及目标价格 [29]
瑞银:中国 CRO _ 生物制药调查_业务拓展(BD)、研发预算和外包率上升将使 CRO_CDMO 受益
瑞银·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的公司有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泰格医药A/H、方达控股 [5][107] - 维持中性评级的公司有药明生物、昭衍新药A/H [5][10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活动和外包业务有望在未来12个月温和增长,研发预算平均同比增长10.8%,外包率从46.7%提升至48.3% [2] - 生物制药公司对业务拓展(BD)活动需求增加,有望带动中国CRO/CDMO公司新订单增长 [3] - 预计未来12个月CRO和CDMO价格降幅缩小,头部企业更受青睐 [4] - 药明康德凭借强大的积压订单和新订单增长势头,仍是CRO/CDMO行业首选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查对象背景 - 调查对象来自50家生物制药公司,涵盖不同研发费用、盈利状况、上市情况和业务重点 [7] - 公司年度研发费用从低于5000万元到超过25亿元不等,小、中型公司占比80%,是外包服务主要用户 [7] - 盈利公司占比60%,上市公司占比64%,化学药和生物药公司分布较为均衡 [7] 生物制药BD、研发和外包情况 - 业务拓展(BD)成为最受关注的融资方式,意愿从58%升至75%,预计2025年BD活动将创新高 [14][16] - 生物制药经理对增加研发预算持积极态度,平均同比增长10.8% [14][23] - 更多经理预计创新药收入占比将进一步增加,且多数期望研发预算增加 [23] - 研发人员分配比例高于预期,未来12个月将进一步增加,制造人员占比可能下降 [29] - 外包率从低于预期的2024年开始温和上升,未来12个月有望从46.7%提升至48.3% [34] -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连续两年排名最具吸引力的药物类型首位,其次是双/多特异性抗体 [41] - 肿瘤仍是最热门的治疗领域,免疫系统疾病升至第二位,热门靶点多元化 [42] CRO行业情况 - 2025年CRO行业整体情况较2024年有所改善,外包率将进一步提高,价格降幅将缩小 [50] - 过去12个月各细分领域外包率高于预期,未来12个月将继续上升,临床检测和后期临床试验外包率最高 [51] - 过去12个月价格降幅大于预期,未来12个月各细分领域价格降幅有望缩小 [54][56] - 项目启动等待时间有升有降,未来12个月预期基本持平 [59] - 选择CRO的主要标准基本不变,质量、按时交付和良好声誉位列前三 [65] - 药明康德是临床前实验室检测最常选择的供应商,泰格医药是临床检测和临床试验最常选择的CRO [74] CDMO行业情况 - CDMO行业复苏趋势温和,未来12个月外包率基本持平,价格降幅缩小,对项目交付和产能可用性要求提高 [82] - 发现阶段外包率高于预期,CMC低于预期,制造基本持平,未来12个月外包率预计略有下降 [83] - 过去12个月价格降幅大于预期,未来12个月发现和CMC价格降幅将缩小,制造价格降幅接近0 [88][89] - 项目启动等待时间过去12个月长于预期,未来12个月有望缩短,交付时间成为选择CDMO供应商的首要标准 [92] - 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合全药业(NR)和药明康德是最常选择的CDMO供应商 [82][102] 估值调整 - 根据调查结果和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更新,调整药明康德、泰格医药A/H、昭衍新药A/H和药明康德的估值和基于DCF的目标价格 [107] - 考虑泰格医药和昭衍新药A/H股溢价收窄因素 [107]
高盛:中国医疗-生物科技引领年内估值重估;关注国内复苏拐点
高盛· 2025-06-16 0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正在复苏,投资者情绪改善,估值触底,年初至今生物技术板块表现强劲,后续投资者开始关注生物技术以外的机会 [1] - 各细分行业表现分化,生物技术、CRO/CDMO等行业有积极发展趋势,而疫苗、零售药房等行业面临挑战 [14][16][22] - 行业催化剂众多,如ASCO会议数据、产品获批、业务合作等,将影响相关公司的股价和发展 [9][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各细分行业表现 - **生物技术**:聚焦全球合作管道、ASCO的ADC/多特异性研究进展以及盈利平衡点,部分公司有望在2025/26年实现盈亏平衡 [14] - **制药**:一季度行业增长疲软,但有产品周期向上的公司表现较好,预计未来有潜在合作收入,ASCO数据或提升业务发展可见性 [16] - **CRO/CDMO**:一季度D&M业务表现好于预期,多数公司维持2025年指引不变,下半年有上调指引的潜力 [17] - **医疗耗材**:持续关注肥胖/GLP - 1领域机会,关税影响可控,医院手术量可能面临挑战,骨科企业表现有差异 [19] - **服务提供商**:消费者健康在一季度略有复苏,但需持续观察 [20] - **资本设备**:行业招标活动强劲,但由于VBP定价压力和库存管理,收入确认时间延长,预计部分公司在二、三季度实现增长转正 [21] - **疫苗**:一季度业绩未达预期,行业面临需求不足、竞争加剧和收款困难等问题,CDC系统去库存接近尾声 [22] - **胰岛素**:甘李和通化东宝表现分化,预计2025年该趋势将持续,两家公司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24] - **诊断**:IVD公司面临量价压力,预计定价压力将持续到二季度,关注进口替代和全球化战略 [25] - **零售药房**:市场出清加速,多数药店关店多于开店,益丰药房同店销售逐渐企稳 [26] 公司表现及催化剂 - **生物技术和CDMO公司**:不同公司有不同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反馈和关键催化剂,如再鼎医药关注ZL - 1310和bemarituzumab数据,药明生物关注订单和产能释放 [9] - **医疗器械和服务提供商公司**:各公司面临不同情况和催化剂,如时代天使关注海外扩张和消费前景,海吉亚关注新医院开业和地方政府债务解决 [11] 行业数据表现 - **业绩**:一季度医疗保健行业表现优于指数,离岸医疗保健受生物技术授权机会推动上涨24%,在岸医疗保健持平 [31] - **估值**:在岸医疗保健PE倍数为18.3倍,较3年平均低0.6个标准差;离岸医疗保健为14.8倍,较3年平均高0.1个标准差 [31][99] - **盈利预测**:过去三个月和六个月,CRO/CDMO的共识预测上调,主要因积压订单和新订单增长好于预期 [31] - **交易活动**:在岸交易在2月上涨后略有放缓,对血浆/疫苗兴趣增加;离岸交易量维持在高位,生物技术等中盘股交易活跃 [31] - **资金流向**:在岸主动基金在一季度减持医疗保健股,持仓维持在9%,药明康德在主动基金和医疗保健基金中持股排名第一 [31][95] 其他影响因素 - **政府补贴**:部分公司一季度政府补贴减少,但从行业整体来看,补贴占净利润的比例和绝对值在过去七个一季度中仍处于较高水平 [27] - **医院设备招标**:4月所有设备采购价值同比增加,3月招标活动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29% [41] - **资金情况**:4月国内外公共医疗保健资金停滞,全球私人生物技术资金稳定,中国私人生物技术资金仍较弱 [49][51][53] - **BD交易**:中国生物技术的授权交易持续增加,交易规模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保持较高水平 [60][62] - **GLP - 1**:越来越多口服GLP - 1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在减肥方面显示出疗效 [66] - **制药和分销商**:制药公司创新药物贡献增加,分销商毛利率面临压力,但有利的融资政策可能带来益处 [69][72] - **VBP**:医疗设备和耗材的VBP情况,各产品在不同年份和省份的实施情况不同,2025年计划尚未公布 [84]
花旗:药明生物- 有望成为 GLP - 1 项目的主要受益方
花旗· 2025-06-02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药明生物(WuXi AppTec)给出“买入”评级,目标价95.00港元,预计股价回报率43.2%,股息收益率2.9%,总回报率46.0%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药明生物CFO维持2025年指引,营收达415 - 430亿元,持续经营业务同比增长10 - 15%,底线增长快于营收 [1] - 关注GLP - 1项目,2025年TIDES营收同比增长超60%,参与多个项目,肽产能目标年底达10万升 [2] - 预计测试和生物业务2025年下半年复苏,一季度排除价格因素业务量双位数增长 [3] - CDMO业务是基石,对早期项目谨慎,化学业务保留超90%项目,每年新增约10个商业项目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展望 - 2025年营收指引415 - 430亿元,持续经营业务同比增10 - 15%,底线增长快于营收 [1] - 2025年TIDES营收同比增超60%,参与多个GLP - 1项目,肽产能目标年底达10万升 [2] - 测试和生物业务预计2025年下半年复苏,一季度排除价格因素业务量双位数增长 [3] - CDMO业务是基石,化学业务保留超90%项目,每年新增约10个商业项目,对早期业务谨慎 [4] 估值分析 - H股目标价95港元,基于NPV的SOTP估值,各业务NPV拆分明确 [7] - A股目标价88元,基于NPV的SOTP估值,各业务NPV拆分明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