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

搜索文档
证监会同意禾元生物科创板IPO注册
快讯· 2025-07-18 16:59
证监会同意禾元生物科创板IPO注册 金十数据7月18日讯,证监会日前下发关于同意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的批复,同意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 ...
联环药业:获得瑞卢戈利片临床试验批准
快讯· 2025-07-18 16:58
智通财经7月18日电,联环药业(600513.SH)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关于瑞卢戈利片的 《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前列腺癌临床试验。瑞卢戈利片是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公司目前还拥有的前列腺治疗药物 为已上市的爱普列特片及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LH-2103胶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药物在获得临床试验 批准通知书后,尚需开展临床试验并经国家药监局审评、审批通过后方可生产上市。预计不会对公司营 业收入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联环药业:获得瑞卢戈利片临床试验批准 ...
7月18日电,证监会同意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
快讯· 2025-07-18 16:58
智通财经7月18日电,证监会同意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 注册申请。 ...
70亿!30岁“富四代”收购上海创新药企
36氪· 2025-07-18 16:44
并购交易核心信息 - 中国生物制药以9.5亿美元(约68亿人民币)100%收购礼新医药,交易净价剔除账上4.5亿美元现金后为5亿美元,再扣除3亿多运营支出和默沙东首笔里程碑付款后实际成本约2亿美元 [1][4] - 礼新医药2023年10月C1轮融资估值29亿人民币,此次收购价68亿人民币,最新投资机构回报率超100% [4] - 交易谈判仅耗时2个月,双方称此为"双向奔赴"的合作,礼新医药团队将集体加入并获激励 [1][3] 礼新医药核心资产与管线 - 拥有8个自研临床阶段管线,核心产品包括CCR8单抗LM-108(8项临床中含2项3期)和CLDN18.2 ADC药物LM-302,均计划2-3年内上市 [6][8] - 技术平台覆盖ADC和双抗,与阿斯利康达成5.45亿美元总价的GPRC5D ADC(LM-305)授权,与默沙东达成24亿美元总价的PD-1/VEGF双抗(LM-299)授权 [5][6] - 团队仅58人(临床占50%),依赖CRO推进研发,商业化策略始终定位合作而非独立运营 [6][8] 收购方战略布局 - 中国生物制药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18年16%提升至2024年42%,目标2027年达60%,2024年研发投入54.9亿人民币(80%投向创新药) [9] - 通过剥离仿制药资产累计获超20亿收益,同时加速BD/并购,肿瘤领域现有36个临床及以上阶段候选药物(含3个上市申请、8个3期) [9][10] - 礼新医药管线将强化其大分子优势,CCR8单抗LM-108全球进展领先,联合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1个月(标准治疗3个月) [11] 行业动态与交易背景 - 礼新医药是唯一同时与跨国药企达成ADC和双抗BD合作的中国药企,但临床开发压力大,行业同类公司通常需融资数十亿人民币 [5][8] - 当前创新药并购环境受限,本土具备2亿美元以上并购资金且拥有临床/商业化能力的企业稀缺 [8] - 中国生物制药市值2024年已翻倍,此次收购旨在加速创新转型并重返行业巅峰 [11]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守正创新让老字号药企“越活越年轻”
中国青年报· 2025-07-18 16:40
安神补脑 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中药饮片标本。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 韩飏)从1957年成立的延边国营敦化鹿场起家,到如今 涵盖医药、金融、大健康三大业务板块、占地面积122公顷工业园区的现代化企业,吉林敖东药业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敖东")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既尝到了甜头,又做出了表率"。 7月17日中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时来到吉林省敦化市,在吉林敖东工 业园区,记者感受到这家老字号药企深耕基础药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产业道路、进行企业立体化升级 的"显著疗效"。 液是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摄 "吉林敖东有20家子公司,管理架构就是集团母公司管理子公司,这20家子公司绝大多数与药相关。比 如药品加工企业有6个,药品销售公司有5个,还有配套公司和研发公司。"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总经理助理姜维说:"这是吉林敖东的核心生产力。" 吉林敖东提供的数据显示,公司现有生产批准文号624个,其中,中药生产与化学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各 有312个,包含46个独家品种、独家剂型产 ...
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新品在京东健康全网首发 出行防暑更便捷
中金在线· 2025-07-18 16:40
产品发布与创新 - 国药太极旗下经典防暑药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新品于7月18日在京东健康全网独家首发,全新更新包装以更贴近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形式亮相 [1] - 新品采用软袋便携装设计,专为城市白领、儿童等不同人群需求打造,相比经典玻璃瓶装更便于携带且服用方便,无需吸管、开袋即饮,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1] - 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经典方剂,市场规模多年来稳居防暑祛湿药类首位 [1] 战略合作与市场拓展 - 京东健康与国药太极在过去两年间实现京东自营GMV复合增长率超70% [3] - 双方于2024年8月宣布深化战略合作,确立未来三年合作目标超10亿 [3] - 京东健康将联手国药太极发挥供应链能力、医疗服务优势与全渠道营销资源,针对新品展开科普教育与产品推广 [4] 企业战略与行业影响 - 太极集团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探索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新路径 [4] - 此次新品首发不仅是对传统产品的创新升级,更是对未来健康管理方式的积极探索 [4] - 京东健康将继续携手国药太极等企业推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让传统中医药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生 [4]
云顶新耀自研AI+mRNA技术平台,核心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最前线
36氪· 2025-07-18 16:38
2025年来,mRNA领域颇有"复苏"的迹象。6月底,艾伯维宣布斥资21亿美元收购体内CAR-T疗法公司 Capstan Therapeutics;而BioNTech、Moderna等更早入局的企业,也已布局了成熟的mRNA疫苗的药物 设计和递送技术等研发平台,探索肿瘤疫苗等产品的研发,进展快者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 近两年,BD几乎成为国内创新药企的重要"KPI"。相关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球肿瘤领域授权交易的 首付款中,来自中国的资产贡献了将近50%的份额。"这说明不同于过去,跨国药企现在已经非常认可 中国创新的价值;第二,也证明了中国的自主创新、成本和效率都达到了一定程度。" 具体到mRNA技术领域,该技术集合了软件式平台、通用型生产平台的优势,具备覆盖从肿瘤到自免、 代谢性疾病、传染病等多种难治性疾病的药物开发能力。作为基因技术,mRNA技术可将药物开发 从"分子筛选"转变为"信息设计",实现了"信息即药物",可利用人体自身生成药物,使人体成为为自身 生产药物的"智能工厂。 从过往的案例看,在个性化肿瘤疫苗产品领域,国际大药企之间有过很多交易,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Moderna和BioNTech两家的对外 ...
福安药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9.95%-53.81%
快讯· 2025-07-18 16:35
福安药业(300194)公告,预计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 1.3亿元,同比下降39.95%-53.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9100万元–1.21亿元,同比下降 40.50%–55.25%。业绩下降主要原因是随着集采在全国推行,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大幅度下降,营业 收入降低,利润空间承压。 ...
ST葫芦娃持续亏损背后:涉嫌财务造假?销售费用是否藏暗礁
新浪证券· 2025-07-18 16:32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近日,ST葫芦娃(维权)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公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ST葫芦娃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元至1000万元,与上年同期 相比,将减少3109.25万元至4109.25万元,同比减少75.66%至100.00%;预计扣非净利润为-2200万元 至-12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653.09万元至2653.09万元,同比减少364.85%至585.55%。 对于业绩下滑,ST葫芦娃表示,报告期内,受行业竞争格局变动影响,销售收入下降导致利润下降, 预计报告期内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 对于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主要来自以下三大事项。 其二,资金疑似体外循环。 其一,会计差错重述事项未获取完整财务资料。 2025年3月14日,葫芦娃公告称,收到海南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简称《决定 书》)。海南证监局表示,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葫芦娃2023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 不准确,公司已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海南证监局对葫芦娃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 措施,并将相关违规行为记入资本市场诚信 ...
大新银行:美股中长线可望持续受惠人工智能相关发展 看好工业股
智通财经· 2025-07-18 16:28
美股策略 - 关税限期临近导致贸易前景高度不确定 美国部分经济环节有转弱迹象 短线可能为美股带来波动 [1] - 中国人工智能竞争下 龙头科技股业绩能否持续优于市场预期是左右美股走向的关键之一 [1] - 美国在科研保持主导地位 美股中长线可望持续受惠人工智能相关发展 [1] - 人工智能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增加 北约成员国加大军事开支 看好工业股 [1] 资讯科技行业 - 特朗普拟对半导体等商品加征关税 中国低成本人工智能带来竞争 短期料续引起市场对美国人工智能相关股份的波动 [1] - 人工智能晶片需求强劲 美国半导体厂商技术持续领先 大型晶片商预计获得出口许可 重启对中国销售较低规格人工智能晶片 有利相关半导体及硬件制造商盈利前景 [1] - 美国在人工智能 半导体及数据算力发展上料仍保持领先地位 [1] 通讯服务行业 - 大型娱乐股盈利前景受惠串流媒体业务及主题乐园增长 [2] - 媒体股业绩表现强劲 受惠于人工智能发展及广告收入增长 龙头媒体股短线或受欧盟反垄断审查影响 [2] - 大型电讯商表现受主要股东减持及宽频业务前景疲弱拖累 [2] 医疗保健行业 - 特朗普政府拟加征药品关税 期望药厂海外生产线回归美国 敦促制药商将美国药品价格与其他国家保持一致 为医药行业前景带来巨大不明朗性 [2] -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实施多项措施限制疫苗审批 或限制疫苗概念股表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