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蒙草生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7.98%
新浪财经· 2025-08-26 20: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23亿元,同比增长19.40% [1] - 净利润5005.24万元,同比增长97.98% [1] - 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同比增长50.00% [1]
东珠生态:筹划收购凯睿星通控股权,8月27日起停牌
新浪财经· 2025-08-26 19:41
交易方案 - 公司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凯睿星通信息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 [1] - 交易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1] - 经初步测算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交易影响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8月27日开市起停牌 [1] -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股票证券简称为东珠生态 证券代码为603359 [1]
盐碱地“变身”光伏电站,看东营如何平衡生态与能源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11:57
生态修复与能源生产协同模式 - 东营将20万亩盐碱地转化为新能源基地 实现年发电量超20亿千瓦时 [1] - 光伏板使地表蒸发量减少40% 土壤含水量提升15%—20% 配合滴灌系统种植耐盐植物 [2] - 河口区500兆瓦光伏项目形成2万亩红色景观带 吸引20余种鸟类栖息 [2] - 利津县1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 节约标准煤3.6万吨 池塘亩产鱼虾提升至1200斤 较传统养殖增收30% [2]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截至2025年6月盐碱地光伏项目累计投资超80亿元 带动5000余个就业岗位 其中90%为本地农民 [3] - 垦利区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每亩每年800元租金 参与板下种植和电站运维使人均年收入增加2.4万元 [3] 生态保护措施与规划原则 - 严格遵循不占用核心湿地不影响黄河行洪原则 通过无人机航拍和土壤检测划定开发边界 [3] - 黄河入海口周边5公里内光伏项目采用高支架宽行距设计 确保鸟类迁徙通道畅通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3] 技术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 - 面临土壤改良周期长(重度盐碱地需3-5年) 技术集成难度大 新能源补贴退坡后盈利空间收窄三难困境 [4] - 通过耐盐植物基因编辑技术培育亩产达800斤的盐麦1号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利益联结模式 [4] - 将板下作物收益的10%作为生态修复基金 用于长期土壤监测与改良 [4]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砂石地里草原重生
新华网· 2025-08-26 09:31
生态修复技术突破 - 采用模拟天然草原结合人工修复模式 通过研发集成种子和保水剂等材料的种子包产品 在两年内实现人工草地自然演替 [6] - 从1000亩实验起步到完成万亩草原改造 成功选育295种乡土植物 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及使用权品种 [7] - 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 收存植物种质资源2300种6.5万份 标本17万份 编制各类标准533项 [7] 生物多样性恢复成效 - 修复后草原包含40余种天然牧草 现有维管植物31科80属108种 占内蒙古维管植物的27.2%12.4%4.9% [7] - 动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共有8目17科30种动物 獾子蛇野兔喜鹊麻雀等成为常见物种 [7] - 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大幅增强 从昔日砂石裸露状态恢复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胜景 [2][7] 产业经济价值创造 - 草原升级为多功能国际性休闲度假综合体 融合观光休闲生态研学体育运动马术会议庆典等业态 [7] - 2024年夏季游客接待量达140万人次 2025年预计突破160万人次 年增长率超14% [7] - 形成新型产业集群 成为内蒙古阴山山脉大青山南坡综合治理工程的标杆项目 [4][7]
正和生态股价微跌0.61% 公司上调回购价格上限至16元
金融界· 2025-08-23 03:1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11.35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1% [1] - 当日成交额0.66亿元 换手率6.94% [1] - 股价波动区间为11.20元至11.50元 振幅2.63% [1] 资金流向 - 8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99.91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748.94万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生态环保领域 涉及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等业务 [1] - 公司注册地位于北京 [1]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调整股份回购价格上限至16元/股 [1] - 将回购期限延长至2026年2月22日 [1] - 此举旨在保障回购计划顺利实施 [1]
从“伤疤”到“财富”、从“砍”到“看” 绿水青山让百姓吃上“旅游饭”
央视网· 2025-08-22 15:42
据了解,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采煤塌陷地,长期采煤导致周边区域大范围沉陷、积水成洼,村民陆续搬迁,生态环境恶化。 央视网消息:江苏徐州沛县曾因长期高强度的煤炭资源开采,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积极探索绿色转型之路,把昔 日采煤塌陷的"黑色伤疤"变为城市的"绿色财富"。 在沛县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里,千亩荷塘水光潋滟、荷风送香,淡雅的荷花在风中摇曳,秋日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湖中心的小岛上,芦苇 荡里不时出现鸟儿的身影,有的漫步在水边捕食鱼虾,有的则栖息在树荫里享受清凉。 近年来,沛县以生态修复为抓手,改善地貌、疏通水系,相继整理安国湖及其周边塌陷地约116万立方米,累计恢复植被面积超过38公 顷。此外,当地还在湿地公园北部开辟出200亩左右的鸟类栖息区域,进一步保护鸟类资源。 眼下,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达517公顷,涵盖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三大功能区,湿地覆盖率达到75.84%。自2021年 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以来,这里记录到的野生鸟类种类从89种逐年增加至140余种。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溪水林场,正值旅游旺季,每到夏秋季节,这里的绿水青山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黑龙江伊 ...
宁夏平罗县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8:23
生态治理策略与成效 - 采用乡土树种优先策略 优选柠条 花棒 梭梭等耐旱植物作为治沙主力 并引进沙拐枣 沙冬青 罗布麻等树种平衡群落结构 [1] - 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7.63万亩 储备各类苗木20余万株 种子8吨 为全域治理流动沙丘奠定基础 [1] - 推广草方格+沙结皮技术实现流动沙地快速稳定 应用灌木水钻植苗法将成活率提高至80%以上 刷状网绳沙障使用寿命延长至5年 [1]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 探索风-光-沙-气-水五维耦合发展模式 在光伏治沙示范区实现年发电量约16亿千瓦时 清洁能源产业产值达2.4亿元 [1] - 矿区修复采用地形重塑-土壤改良-植被重建三步法 修复区形成冷岛效应降低周边气温0.8℃ [2] - 贺兰山东麓绿色廊道累计完成生态修复3万亩 助推黄河水质提升0.5个等级 [2] 生态修复综合效益 - 天河湾湿地通过系统修复实现年涵养水源数百万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成为候鸟迁飞重要栖息地 [2] - 柠条根系深达5米 通过根际沉积作用持续提升土壤固碳能力 有效控制沙患 [1] - 投资1.88亿元实施6个重点项目 计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3万亩 湿地修复4.8万亩 [2]
【省气象局】陕西气象助力秦岭保护修复纪实
陕西日报· 2025-08-20 08:18
生态保护成效 - 秦岭陕西段生态优良区域占比达99.4% 植被指数达监测以来最大值[2] - 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历史平均下降45% 大气环境显著改善[2] - 构建地空天一体化监测体系 积累37TB气候生态数据集[2] 科技应用与产业支持 - 气象部门研发11大类63种精细化服务产品 覆盖生态农业与气候康养等领域[2] - 布设梯度网格气象监测站 建成木耳气象智能物联网监测预警系统[3] - 搭建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平台 促成23家企业获批2.1亿元气候价值贷[3] 防灾减灾体系 - 创新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三合一调度指挥平台 整合10个部门350类数据[4] - 平台实现防汛救灾一张图指挥 精准组织撤离保障人员安全[4][5] - 2024年汛期成功应对5条河流6次洪峰和2次超警戒洪水[4]
青海强化政治监督守护生态屏障,木里矿区复绿显成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菱骏 自青海报道 青海省海西州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筑牢祁连山南麓生态安全 屏障,护航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图为8月16日,该州纪检监察干部协同生态管护员,查看天峻县木里矿 区聚乎更5号井植被复绿情况。王弋龙 摄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 极生态。" 转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深度关注·"做实政治监督 推动绿色发展"之三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念兹在兹,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两山"理念 提出二十周年之际,记者走进青海,探寻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如何以有力监督,推动"两山"理念引领高原 蝶变。 木里重生—— 绿染矿坑复葱茏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重要指示批示中,木里多次出现。 祁连山南麓、地跨海北藏族自治州与海西蒙古族藏族 ...
废弃矿山变“聚宝盆”,重庆“生态修复+”破题价值转换 | 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8-18 14:33
生态修复模式转型 - 重庆梁平区竹山镇从依赖矿山开采和土法造纸的"靠山吃山"模式转型为生态修复与绿色产业结合的发展路径 通过关闭各类矿山、整治塌陷区、实施复绿工程 彻底改变原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格局 [1][4] - 竹山镇借鉴浙江安吉经验 采用系统性生态修复方法 包括矿山修复、污水治理和育林造林等综合措施 修复65个采矿"天坑" 实现整个生态环境的提升 [4][5] 生态价值转化成效 - 梦溪湉园梯塘小微湿地项目将50亩矿山塌陷区改造为100余个梯级塘湿地群 荣获国际湿地艾景奖 该项目创新性结合尾水处理与湿地建设 形成"保护、净化、休闲"多功能生态节点 [5] - 生态修复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竹山镇2024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 旅游收入突破2亿元 形成百里竹海特色民宿群 带动发展民宿农家乐近100家 [12] 产业融合发展成果 - 竹山镇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一产通过竹林抚育和林地流转4.2万亩 亩均收益提高至2000元 林农和村集体年增收300万元;二产引进6家加工企业 形成笋竹食品和竹工艺品加工体系 年销量达2000万元;三产通过"小微湿地+民宿康养"模式盘活闲置农房8000多平方米 [12] - 北碚区静观镇既白民宿通过种植2万多株果树完成矿山复绿 2023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旺季入住率稳定在45%以上 成为全国甲级旅游民宿 带动周边30名村民就业 人均年收入约5万元 [7][9][10] 社会资本参与机制 - 采用EOD模式引导民营资本参与生态修复 重庆怡幽谷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亿联集团等企业共同建设民宿项目 竹山镇吸引各路资本进入转型发展各环节 实现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良性循环 [5][11] - 既白民宿成为民营资本EOD模式典型样本 通过"废弃矿山-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闭环实践 破解环境治理资金困境 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 [11]